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00:24: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


背景技术:

2.一些电缆在铺设过程中,需要铺设在井内,工作人员需要定期的来对井内的电缆进行检查,目前工作人员通常采用将探头伸入井内来进行检查,探头在伸入井内进行检查时,由于重力的原因其角度始终都是垂直向下的,当需要对拐角处的电缆进行检查时比较不方便,而现有的探头其角度并不能够自由的进行调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于对拐角处的电缆进行检查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设计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包括探头和挡板,所述探头两侧均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两侧均固定有上板,所述上板一侧的探头上固定有下板,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挡板设置在探头一侧,所述挡板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一侧固定在其中一个弧形板上,所述挡板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转动连接在另一个弧形板上,所述滑板另一侧穿过滑孔并向外延伸,所述滑板与挡板之间连接有调节机构。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弧形板内壁均固定有橡胶垫。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孔、螺母、螺栓,所述安装孔开设在下板上,所述螺母固定在上板内,所述螺栓一端穿过安装孔和螺母并向外延伸,所述螺栓与螺母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栓另一端固定有矩形转把手。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孔侧壁两侧均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穿过滑板并固定在滑孔另一侧壁。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固定在挡板侧壁两侧,两个所述侧板内均固定有轴承,其中一个所述轴承内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穿过滑板和另一个轴承并固定有转把手,且螺纹杆与滑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把手外开设有防滑纹。
1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有益效果在于:该井下探头通过固定机构来将调节装置安装在探头上,通过调节机构能够带动滑板在滑孔内进行移动,滑板进行移动便能够带动转杆进行转动,转杆进行转动便能够对探头的角度进行调节,以此便能够便于探头对拐角处的电缆进行检查。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探头;2、弧形板;3、上板;4、下板;5、固定机构;51、安装孔;52、螺栓;53、螺母;54、矩形转把手;6、挡板;7、转板;8、滑孔;9、滑板;10、转杆;11、滑杆;12、侧板;13、轴承;14、螺纹杆;15、转把手;16、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实施例1
20.参照图1-3,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包括探头1和挡板6,探头1两侧均放置有弧形板2,两个弧形板2内壁均固定有橡胶垫16,通过橡胶垫16能够启动缓冲保护的作用,弧形板2两侧均固定有上板3,上板3一侧的探头1上固定有下板4,上板3与下板4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5,通过固定机构5便能够将弧形板2固定在探头1一侧,挡板6设置在探头1一侧,挡板6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板7,转板7一侧固定在其中一个弧形板2上,挡板6上开设有滑孔8,滑孔8内滑动设置有滑板9,滑孔8侧壁两侧均固定有滑杆11,滑杆11一端穿过滑板9并固定在滑孔8另一侧壁,滑板9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10,转杆10一端转动连接在另一个弧形板2上,滑板9另一侧穿过滑孔8并向外延伸,滑板9与挡板6之间连接有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能够带动滑板9在滑孔8内进行移动,滑板9进行移动便能够带动转杆10进行转动,转杆10进行转动便能够对探头1的角度进行调节,以此便能够便于探头1对拐角处的电缆进行检查。
21.实施例2
22.参照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固定机构5包括安装孔51、螺母53、螺栓52,安装孔51开设在下板4上,螺母53固定在上板3内,螺栓52一端穿过安装孔51和螺母53并向外延伸,螺栓52与螺母5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栓52与螺母53连接便能够对上板3进行固定,以此便能够对弧形板2进行固定,螺栓52另一端固定有矩形转把手54,当需要对弧形板2进行拆卸时,只需要转动矩形转把手54将螺栓52一端转离螺母53再将其从安装孔51内取出即可。
23.实施例3
24.参照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调节机构
包括两个侧板12,两个侧板12分别固定在挡板6侧壁两侧,两个侧板12内均固定有轴承13,其中一个轴承13内连接有螺纹杆14,螺纹杆14一端穿过滑板9和另一个轴承13并固定有转把手15,转把手15外开设有防滑纹,防滑纹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转把手15进行转动,且螺纹杆14与滑板9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转动转把手15能够带动螺纹杆14进行转动,由于螺纹杆14与滑板9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螺纹杆14进行转动便能够带动滑板9进行移动,以此便能够对探头1的角度进行调节。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包括探头(1)和挡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1)两侧均放置有弧形板(2),所述弧形板(2)两侧均固定有上板(3),所述上板(3)一侧的探头(1)上固定有下板(4),所述上板(3)与下板(4)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5),所述挡板(6)设置在探头(1)一侧,所述挡板(6)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板(7),所述转板(7)一侧固定在其中一个弧形板(2)上,所述挡板(6)上开设有滑孔(8),所述滑孔(8)内滑动设置有滑板(9),所述滑板(9)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10),所述转杆(10)一端转动连接在另一个弧形板(2)上,所述滑板(9)另一侧穿过滑孔(8)并向外延伸,所述滑板(9)与挡板(6)之间连接有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板(2)内壁均固定有橡胶垫(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安装孔(51)、螺母(53)、螺栓(52),所述安装孔(51)开设在下板(4)上,所述螺母(53)固定在上板(3)内,所述螺栓(52)一端穿过安装孔(51)和螺母(53)并向外延伸,所述螺栓(52)与螺母(5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栓(52)另一端固定有矩形转把手(5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8)侧壁两侧均固定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一端穿过滑板(9)并固定在滑孔(8)另一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侧板(12),两个所述侧板(12)分别固定在挡板(6)侧壁两侧,两个所述侧板(12)内均固定有轴承(13),其中一个所述轴承(13)内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一端穿过滑板(9)和另一个轴承(13)并固定有转把手(15),且螺纹杆(14)与滑板(9)之间通过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把手(15)外开设有防滑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角度可调式井下探头,包括探头和挡板,所述探头两侧均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两侧均固定有上板,所述上板一侧的探头上固定有下板,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挡板设置在探头一侧,所述挡板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一侧固定在其中一个弧形板上,所述挡板上开设有滑孔。该井下探头通过固定机构来将调节装置安装在探头上,通过调节机构能够带动滑板在滑孔内进行移动,滑板进行移动便能够带动转杆进行转动,转杆进行转动便能够对探头的角度进行调节。角度进行调节。角度进行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峰 范文 曹阳 杨浩 张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肥西县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5/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