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零陈水的净水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09:29: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陈水净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陈水的净水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大部分ro净水器,在启动制水后,仍有部分纯水停留在管路内,长期放置后,随着ro膜两端的离子渗透,管路内纯水的tds值升高,用户在每一次制水时,在管路内的陈水首先被排出,影响出水水质,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在先放空管路内陈水,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陈水的净水器控制系统,保证零陈水的同时,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零陈水的净水器控制系统,包括纯水制备管路和纯水回流管路,所述纯水制备管路依次设置有原水进口、前置滤芯模组、增压泵、后置滤芯模组和纯水出口,所述纯水回流管路用于将纯水回流至前置滤芯模组与增压泵之间,还包括循环水管路,所述循环水管路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分水机构,
5.所述分水机构包括下沉底座,环形布置在下沉底座上的滤芯,以及构成在下沉底座中部的滤水结构,所述下沉底座与滤芯外环构成第一滤腔,所述下沉底座与滤芯内环构成第二滤腔,所述下沉底座底部构成循环腔,所述第二滤腔与循环腔通过滤水结构连通,所述第一滤腔的进水端连接后置滤芯模组,所述循环腔的出水端连接在纯水制备管路上;
6.其中,在纯水回流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纯水出口,所述第二电磁阀连通后置滤芯模组和循环水模组,所述增压泵将纯水压入后置滤芯模组,并对循环水管路增压,从而在循环水腔中制备纯水。
7.进一步,所述下沉底座的外环呈弧形的下沉设置,所述滤芯布置在外环的顶部,所述纯水在第一滤腔内过滤后进入第二滤腔,所述第二滤腔内纯水通过滤水结构进入循环腔。
8.进一步,在纯水回流时,所述第二电磁阀在增压泵工作前打开,以将后置滤芯模组内陈水进入循环水管路净化,所述增压泵工作,以使纯水正向冲洗后置滤芯模组。
9.进一步,所述滤水结构包括依次布置在第二滤腔内的滤网层,第一分水板以及呈伞状设置的柔性罩,
10.所述第一分水板上设有第一通水口,所述柔性罩向上阻挡在第二滤腔的底部,且所述柔性罩受压并朝向循环腔翻折,以形成供纯水通过的间隙,在纯水回流时,所述柔性罩受增压泵吸力打开。
11.进一步,所述后置滤芯模组和第二电磁阀之间设有第一tds探针,所述纯水回流管
路上设有第二tds探针。
12.进一步,所述增压泵上连接有时间控制模块,所述时间控制模块用于在纯水制备后再次启动增压泵,或是在纯水制备后间隔启动增压泵。
13.进一步,纯水制备管路,其进水端连接原水进口,其出水端连接纯水出口,所述原水进口与纯水出口之间依次设置有前置滤芯模组、增压泵、后置滤芯模组;
14.纯水回流管路,其进水端连接纯水出口,其出水端连接在前置滤芯模组与增压泵之间。
15.进一步,所述前置滤芯模组和增压泵之间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纯水回流管路上设有第四电磁阀和单向阀。
16.进一步,所述前置滤芯模组包括颗粒活性炭滤芯和聚丙烯熔喷滤芯,所述后置滤芯模组包括反渗透膜滤芯和后置活性炭滤芯。
17.进一步,所述后置滤芯模组还包括磁化滤芯,所述磁化滤芯具有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磁化单元,构成在两个磁化单元之间的第二分水板,以及设置在第二分水板下方的挡水板,所述磁化单元内插接有多个磁棒,所述第二分水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通水口,所述挡水板呈l型设置并阻挡在第二通水口下方。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在纯水制备管路上设置前置滤芯模组和后置滤芯模组,保证原水净化效果,通过纯水回流管路的设置,在纯水制备和输出完成后,重新启动增压泵,使得留置后置滤芯模组与纯水出口之间的纯水回流至后置滤芯模组之间,保证下一次纯水制备的新鲜度,并防止纯水制备管路内的陈水产生;
19.在后置滤芯模组后部设置循环水管路,通过连通后置滤芯模组与分水机构,使得后置滤芯模组内的陈水依次进入第一滤腔和第二滤腔中过滤,并在循环腔中继续纯水,进而对后置滤芯模组进行清洁,后置滤芯模组内的颗粒物质被滤芯阻挡并静置在下沉底座处,保证净化效果;
20.在纯水回流过程中,通过启动增压泵,将循环腔内的纯水正向的冲刷后置滤芯模组,从而实现进一步净化,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磁化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磁化滤芯的剖视示意图;
27.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28.图中:1、原水进口;2、纯水出口;3、浓水出口;4、前置滤芯模组;5、后置滤芯模组;6、增压泵;7、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分水机构;9.1、下沉底座;9.2、滤芯;9.3、滤水结构;9.31、滤网层;9.32、第一分水板;9.33、柔性罩;9.34、第一通水口;9.4、第一滤腔;9.5、第二滤腔;9.6、循环腔;10、第一tds探针;11、第二tds探针;12、第三电磁阀;13、第四电磁阀;14、单向阀;15、第五电磁阀;16、磁化滤芯;16.1、磁化单元;16.2、第二分水板;16.3、
挡水板;16.4、第二通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出现了术语上、中、下、顶端、一端等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开以便于理解,而不是用于定义任何方向或顺序上的限制。
31.如图2所示,一种零陈水的净水器控制系统,包括纯水制备管路和纯水回流管路,所述纯水制备管路依次设置有原水进口1、前置滤芯模组4、增压泵6、后置滤芯模组5和纯水出口2,在纯水制备完成后,所述纯水回流管路将纯在纯水制备和输出完成后,重新启动增压泵6,使得留置后置滤芯模组5与纯水出口2之间的纯水回流至后置滤芯模组5之间,保证下一次纯水制备的新鲜度,并防止纯水制备管路内的陈水产生。
32.如图1和图3至图7所示,还包括循环水管路,所述循环水管路包括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和分水机构9,所述分水机构9包括下沉底座9.1,环形布置在下沉底座9.1上的滤芯9.2,以及构成在下沉底座9.1中部的滤水结构9.3,所述下沉底座9.1与滤芯9.2外环构成第一滤腔9.4,所述下沉底座9.1与滤芯9.2内环构成第二滤腔9.5,所述下沉底座9.1底部构成循环腔9.6,所述第二滤腔9.5与循环腔9.6通过滤水结构9.3连通,所述第一滤腔9.4的进水端连接后置滤芯模组5,所述循环腔9.6的出水端连接在纯水制备管路上;
33.其中,在纯水回流时,所述第一电磁阀7关闭纯水出口2,所述第二电磁阀8连通后置滤芯模组5和循环水模组,所述增压泵6将纯水压入后置滤芯模组5,并对循环水管路增压,从而在循环水腔中制备纯水。
34.在后置滤芯模组5后部设置循环水管路,通过连通后置滤芯模组5与分水机构9,使得后置滤芯模组5内的陈水依次进入第一滤腔9.4和第二滤腔9.5中过滤,并在循环腔9.6中继续纯水,进而对后置滤芯模组5进行清洁,后置滤芯模组5内的颗粒物质被滤芯9.2阻挡并静置在下沉底座9.1处,保证净化效果;
35.在纯水回流过程中,通过启动增压泵6,将纯水回流管路中的纯水压入后置滤芯模组5,将循环腔9.6内的纯水正向的冲刷后置滤芯模组5,从而实现进一步净化,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
36.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对分水结构的进一步解释,所述下沉底座9.1的外环呈弧形的下沉设置,在下沉底座9.1的外环边缘连接外部壳体,也可采用一体式成型的设计,进而在滤芯9.2与下沉底座9.1之间形成第一滤腔9.4,而所述滤芯9.2布置在外环的顶部,使得高于下沉底座9.1的水体与滤芯9.2接触过滤,通过静置,后置滤芯模组5内的陈杂颗粒得以留置在下沉底座9.1。
37.其中,纯水在第一滤腔9.4内过滤后进入第二滤腔9.5,第二滤腔9.5内纯水通过滤水结构9.3进入循环腔9.6。
38.作为可选的,在纯水回流时,所述第二电磁阀8在增压泵6工作前打开,以将后置滤
芯模组5内陈水进入循环水管路净化,所述增压泵6工作,循环腔9.6内的纯水被正向的压入后置滤芯模组5,实现纯水正向的冲洗后置滤芯模组5。
39.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原水进入分水机构9,在循环腔9.6的出水端处还设有第五电磁阀15。
40.在本实施例中,为使得第一滤腔9.4内的浓水能够排出,在下沉底座9.1的外环底部设有浓水出口3。
41.如图1所示,需要指出的是,为避免误解,在增压泵前部的十字型框图,指得是分水机构的产生的循环水通过增压泵进入后置滤芯模组、原水经过前置滤芯模组后通过增压泵继续在纯水制备管路中行进、纯水回流管路中的纯水通过增压泵输出至后置滤芯模组。
42.作为对滤水结构9.3的进一步解释,所述滤水结构9.3包括依次布置在第二滤腔9.5内的滤网层9.31,第一分水板9.32以及呈伞状设置的柔性罩9.33,柔性罩9.33通过一带有轴肩的柱体固定在第一分水板9.32上。
43.所述第一分水板9.32上设有第一通水口9.34,在常态下,所述柔性罩9.33向上阻挡在第二滤腔9.5的底部,从而留置第二滤腔9.5内水体,保证过滤效果,当第二滤腔9.5内水体总量增加,使得柔性罩9.33受压并朝向循环腔9.6翻折,进而形成供纯水通过的间隙。
44.在纯水回流时,所述柔性罩9.33受增压泵6作用,从而打开,循环腔9.6内水体进入后置滤芯模组5。
45.具体的,所述后置滤芯模组5和第二电磁阀8之间设有第一tds探针10,所述纯水回流管路上设有第二tds探针11,通过第一tds探针10和第二tds探针11检测管路中水体质量,若质量不达标,则重复启动循环管路。
4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作为零陈水工作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增压泵6上连接有时间控制模块,所述时间控制模块用于在纯水制备后再次启动增压泵6,或是在纯水制备后间隔启动增压泵6。
47.在本实施例中,纯水制备管路,其进水端连接原水进口1,其出水端连接纯水出口2,所述原水进口1与纯水出口2之间依次设置有前置滤芯模组4、增压泵6、后置滤芯模组5;
48.纯水回流管路,其进水端连接纯水出口2,其出水端连接在前置滤芯模组4与增压泵6之间。
49.具体的,所述前置滤芯模组4和增压泵6之间设有第三电磁阀12,所述纯水回流管路上设有第四电磁阀13和单向阀14。
50.作为前置滤芯模组4和后置滤芯模组5,所述前置滤芯模组4包括颗粒活性炭滤芯和聚丙烯熔喷滤芯,所述后置滤芯模组5包括反渗透膜滤芯和后置活性炭滤芯。
51.如图5至图7所示,具体的,所述后置滤芯模组5还包括磁化滤芯16,所述磁化滤芯16具有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磁化单元16.1,构成在两个磁化单元16.1之间的第二分水板16.2,以及设置在第二分水板16.2下方的挡水板16.3,所述磁化单元16.1内插接有多个磁棒,所述第二分水板16.2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通水口16.4,所述挡水板16.3呈l型设置并阻挡在第二通水口16.4下方,挡水板16.3在第二通水口16.4下方形成较小的通道,进而减少原水在磁化滤芯16的内的流速,保证磁化滤芯16对原水的作用时长和作用效果。
5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