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气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14: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空气加热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空气加热器。


背景技术:

2.空气加热器是主要对气体流进行加热的电加热设备。空气加热器的发热元件为不锈钢电加热管,加热器内腔设有多个折流板(导流板),引导气体流向,延长气体在内腔的滞留时间,从而使气体充分加热,使气体加热均匀,提高热交换效率。空气加热器的加热元件不锈钢加热管,是在无缝钢管内装入电热丝,空隙部分填满有良好导热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后缩管而成的。当电流通过高温电阻丝的时候,产生的热通过结晶氧化镁粉向加热管表面扩散,再传递到被加热空气中去,以达到加热的目的。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一般的空气加热器内部没有过滤机构,空气内的杂物易附着在加热器内壁,长时间使用下,容易堵塞管路,而这些加热器内部的杂物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一般的空气加热器内部没有过滤机构,空气内的杂物易附着在加热器内壁,长时间使用下,容易堵塞管路,而这些加热器内部的杂物难以清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空气加热器。
5.本技术提供空气加热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空气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壳、法兰盘和第二加热壳,所述第一加热壳通过第一法兰与所述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壳与所述第二加热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热壳的内侧壁粘接有胶壳,所述第二加热壳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加热壳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壳,所述第一过滤壳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过滤壳,所述第一过滤壳与所述第二过滤壳之间设置有活性炭板,所述第一过滤壳与所述第二过滤壳上均安装有过滤网,靠近第二加热壳一侧的所述过滤网上安装有把手。
7.可选的,所述第二加热壳的一侧连通有进风管,所述第一加热壳的顶部连通有出风管。
8.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壳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三法兰,所述第二加热壳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第三法兰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9.可选的,所述第三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之间粘接有密封圈。
10.可选的,所述法兰盘的一侧安装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底部安装有接线端,所述接线盒内安装有电热杆,所述电热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法兰盘并插入所述第一加热壳的内部。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壳靠近所述出风管的内侧壁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接线盒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
12.可选的,所述法兰盘的一侧焊接有螺旋送风片,所述螺旋送风片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加热壳的内侧壁,所述电热杆的一端贯穿所述螺旋送风片。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壳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
1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5.通过将加热壳分解成两个可以相互方便拆卸的第一加热壳以及第二加热壳,在第一加热壳和第二加热壳之间设置过滤网以及过滤用的活性炭板,同时在第二加热壳内部设置方便清洁的胶壳,空气通过加热器后,杂质会留滞在第二加热壳以及过滤壳内部,方便清理,同时,在加热壳的内部设置螺旋送风片,极大的增加了空气传输距离,提高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螺旋送风片的立体图。
19.附图标记说明:11、第一加热壳;12、法兰盘;13、接线盒;14、接线端;15、显示屏;16、温度感应器;17、螺旋送风片;18、电热杆;19、出风管;110、进风管;111、支撑架;112、第一法兰;21、第二加热壳;22、第二法兰;23、第三法兰;24、螺栓;25、胶壳;26、第一限位板;27、第二限位板;28、第一过滤壳;29、第二过滤壳;210、过滤网;211、活性炭板;21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实施例:
2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空气加热器,参照图1-3,空气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壳11、法兰盘12和第二加热壳21。其中,第一加热壳11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111,支撑架111用于支撑第一加热壳11,从而使得第一加热壳11稳固放置在地面上。第一加热壳11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三法兰23,第二加热壳21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二法兰22,第二法兰22与第三法兰23之间通过螺栓24固定连接,第一加热壳11与第二加热壳21之间通过第二法兰22与第三法兰23的配合而固定,第三法兰23与第二法兰22之间还粘接有密封圈,密封圈的设置用于提高第一加热壳11与第二加热壳21连接处的密封性。第一加热壳11与第二加热壳21共同组成加热外壳,空气通过加热外壳内部,第二加热壳21的一侧连通有进风管110,第一加热壳11的顶部连通有出风管19,空气通过进风管110进入,通过出风管19排出。
23.第一加热壳11通过第一法兰112与法兰盘12固定连接,法兰盘12的一侧安装有接线盒13,接线盒13的底部安装有接线端14,接线盒13内安装有电热杆18,电热杆18的一端贯穿法兰盘12并插入第一加热壳11的内部,电热杆18用于加热空气,热空气通过出风管19排出。参照图1,第一加热壳11靠近出风管19的内侧壁安装有温度感应器16,接线盒13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15,温度感应器16用于感应出风管19处的空气温度,通过显示屏15显示温度。
24.第一加热壳11与第二加热壳21固定连接,第二加热壳21的内侧壁粘接有胶壳25,胶壳25的设置可以尽量防止空气中的杂物附着在第二加热壳21的内侧壁上,第二加热壳21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一限位板26,第一加热壳11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二限位板27,第一限位板26与第二限位板27用于夹紧第一过滤壳28和第二过滤壳29,第一限位板26与第二限位板27
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壳28,第一过滤壳28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过滤壳29,第一过滤壳28与第二过滤壳29之间设置有活性炭板211,活性炭板211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杂物,尽量防止杂物附着在加热壳的内部,方便清理。第一过滤壳28与第二过滤壳29上均安装有过滤网210,靠近第二加热壳21一侧的过滤网210上安装有把手212,过滤网210可以过滤大颗粒杂物。
25.参照图1和图3,法兰盘12的一侧焊接有螺旋送风片17,螺旋送风片17滑动连接于第一加热壳11的内侧壁,电热杆18的一端贯穿螺旋送风片17,螺旋送风片17的螺旋结构可以极大的增加空气在加热壳内部传输的距离,从而提高电热杆18对空气加热的效率,增强加热效果。
26.本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加热器的实施原理为:
27.螺旋送风片17的螺旋结构可以极大的增加空气在加热壳内部传输的距离,从而提高电热杆18对空气加热的效率,增强加热效果,使用时,空气通过进风管110送入,经过过滤网210以及活性炭板211过滤后,经过螺旋送风片17以及电热杆18进行加热,通过出风管19送出,长时间使用下,第二加热壳21内部、过滤网210以及活性炭板211上会积聚灰尘杂物,通过拆卸第二加热壳21,可以将过滤网210以及活性炭板211取出,从而方便的清理灰尘,便于使用。
2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