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调节式移送物料架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16:30: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架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移送物料架。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纺织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纺织品的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升,对厚重织物的加工机械得到广泛应用,移动架在织物漂染冷堆,平幅进落布及工艺转移等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使笨拙、繁重的体力劳动变为轻松。当前的移动架每层设置了固定高度,只能用于承载一种高度的储物筐,对于不同高度的储物筐并不适用,不便于转移或储存物料。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移送物料架。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式移送物料架,包括承载板及四个支撑柱,四个支撑柱分别围绕设置在承载板的四个边角,承载板的四个边角分别设置有卡钉,四个支撑柱均设置有多个卡孔,多个卡孔用于容设卡接卡钉,承载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承载板沿支撑柱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列。
5.具体地,支撑柱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直角槽,多个卡孔分别排列设置于直角槽的两侧壁。
6.具体地,卡孔包括安装部与限位部,安装部的内径大于限位部的内径,安装部与限位部连通,限位部位于安装部的下方。
7.具体地,卡钉包括头部与杆部,杆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承载板,杆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头部,头部的外径大于杆部的外径。
8.具体地,卡孔的安装部的内径大于卡钉的头部的外径,限位部的内径大于杆部的外径且小于头部的外径,安装部用于容设头部通过,限位部用于容设杆部并限制头部通过。
9.具体地,承载板设置有四个固定板,四个固定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承载板的四个侧边,四个固定板分别两两垂直相连围绕成一个矩形。
10.具体地,固定板设置有凹槽,凹槽自固定板远离承载板的一侧凹设而成,凹槽用于方便提取承载板。
11.具体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卡钉,两个卡钉分别位于凹槽的两侧。
12.具体地,承载板还包括多个加强梁,多个加强梁平行设置于承载板的底部,加强梁的两端分别架设于凹槽的外侧壁,加强梁用于支撑承载板。
13.具体地,支撑柱靠近地面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万向轮,万向轮用于移动支撑柱。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实际使用中,承载板的多个卡钉分别与支撑柱上的多个卡孔卡接,每两个承载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储物筐的实际高度进行调整,万向轮便于
转移运输物料。该物料架采用卡接方式组装,便于拆装调整,适用于承载多种不同高度的储物筐,应用广泛,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包括:
18.1—承载板
ꢀꢀꢀꢀꢀꢀꢀꢀꢀꢀꢀꢀ
2—支撑柱
ꢀꢀꢀꢀꢀꢀꢀꢀꢀꢀꢀꢀ
3—卡钉
19.4—卡孔
ꢀꢀꢀꢀꢀꢀꢀꢀꢀꢀꢀꢀꢀꢀ
5—固定板
ꢀꢀꢀꢀꢀꢀꢀꢀꢀꢀꢀꢀ
6—加强梁
20.7—万向轮
ꢀꢀꢀꢀꢀꢀꢀꢀꢀꢀꢀꢀ
21—直角槽
ꢀꢀꢀꢀꢀꢀꢀꢀꢀꢀꢀ
31—头部
21.32—杆部
ꢀꢀꢀꢀꢀꢀꢀꢀꢀꢀꢀꢀꢀ
41—安装部
ꢀꢀꢀꢀꢀꢀꢀꢀꢀꢀꢀ
42—限位部
22.5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4.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式移送物料架,包括承载板1及四个支撑柱2,四个支撑柱2分别围绕设置在承载板1的四个边角,承载板1的四个边角分别设置有卡钉3,四个支撑柱2均设置有多个卡孔4,多个卡孔4用于容设卡接卡钉3,承载板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承载板1沿支撑柱2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列。在实际使用中,承载板1的多个卡钉3分别与支撑柱2上的多个卡孔4卡接,每两个承载板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储物筐的实际高度进行调整。
25.请参阅图1所示,支撑柱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直角槽21,多个卡孔4分别排列设置于直角槽21的两侧壁,承载板1四个边角分别容设在直角槽21内,直角槽21的两侧壁对承载板1进行限位。
26.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卡孔4包括安装部41与限位部42,安装部41的内径大于限位部42的内径,安装部41与限位部42连通,限位部42位于安装部41的下方。卡钉3包括头部31与杆部32,杆部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承载板1,杆部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头部31,头部31的外径大于杆部32的外径。卡孔4的安装部41的内径大于卡钉3的头部31的外径,限位部42的内径大于杆部32的外径且小于头部31的外径,安装部41用于容设头部31通过,限位部42用于容设杆部32并限制头部31通过。安装调整该物料架时,将卡钉3的头部31从卡孔4的安装部41通过,使卡钉3的杆部32贯穿于安装部41,再将卡钉3的杆部32落入卡孔4的限位部42内,由于卡钉3的头部31的外径大于限位部42的内径,限位部42限制了卡钉3脱离卡孔4,实现卡钉3与卡孔4卡接。
27.请参阅图2所示,承载板1设置有四个固定板5,四个固定板5分别固定设置于承载板1的四个侧边,四个固定板5分别两两垂直相连围绕成一个矩形,固定板5的边缘高于承载板1的平面,以便限位储物筐,防止在移动物料架时储物筐受惯性作用摔落。
28.请参阅图2所示,固定板5设置有凹槽51,凹槽51自固定板5远离承载板1的一侧凹设而成,凹槽51用于方便提取承载板1,在拆卸物料架时,操作者可以将手放入凹槽51内再
提起承载板1,使卡钉3离开限位部42并从安装部41出来。
29.请参阅图2所示,固定板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卡钉3,两个卡钉3分别位于凹槽51的两侧,采用两个卡钉3能够增强承载板1与支撑柱2的连接强度,增强承载板1的承重能力。
30.请参阅图2所示,承载板1还包括多个加强梁6,多个加强梁6平行设置于承载板1的底部,加强梁6的两端分别架设于凹槽51的外侧壁,加强梁6用于支撑承载板1,承载板1一般采用较薄的金属板,承载板1所承载的重物可能会使承载板1变形,多个加强梁6增强了承载板1的承载能力,并防止承载板1变形。
31.请参阅图1所示,支撑柱2靠近地面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万向轮7,万向轮7用于移动支撑柱2,万向轮7便于转移物料架,从而运输物料。
32.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式移送物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1)及四个支撑柱(2),四个支撑柱(2)分别围绕设置在承载板(1)的四个边角,承载板(1)的四个边角分别设置有卡钉(3),四个支撑柱(2)均设置有多个卡孔(4),多个卡孔(4)用于容设卡接卡钉(3),承载板(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承载板(1)沿支撑柱(2)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移送物料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柱(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直角槽(21),多个卡孔(4)分别排列设置于直角槽(21)的两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移送物料架,其特征在于:卡孔(4)包括安装部(41)与限位部(42),安装部(41)的内径大于限位部(42)的内径,安装部(41)与限位部(42)连通,限位部(42)位于安装部(41)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移送物料架,其特征在于:卡钉(3)包括头部(31)与杆部(32),杆部(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承载板(1),杆部(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头部(31),头部(31)的外径大于杆部(32)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式移送物料架,其特征在于:卡孔(4)的安装部(41)的内径大于卡钉(3)的头部(31)的外径,限位部(42)的内径大于杆部(32)的外径且小于头部(31)的外径,安装部(41)用于容设头部(31)通过,限位部(42)用于容设杆部(32)并限制头部(31)通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移送物料架,其特征在于:承载板(1)设置有四个固定板(5),四个固定板(5)分别固定设置于承载板(1)的四个侧边,四个固定板(5)分别两两垂直相连围绕成一个矩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式移送物料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板(5)设置有凹槽(51),凹槽(51)自固定板(5)远离承载板(1)的一侧凹设而成,凹槽(51)用于方便提取承载板(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式移送物料架,其特征在于:固定板(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卡钉(3),两个卡钉(3)分别位于凹槽(51)的两侧。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式移送物料架,其特征在于:承载板(1)还包括多个加强梁(6),多个加强梁(6)平行设置于承载板(1)的底部,加强梁(6)的两端分别架设于凹槽(51)的外侧壁,加强梁(6)用于支撑承载板(1)。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移送物料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柱(2)靠近地面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万向轮(7),万向轮(7)用于移动支撑柱(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移送物料架,包括承载板及四个支撑柱,四个支撑柱分别围绕设置在承载板的四个边角,承载板的四个边角分别设置有卡钉,四个支撑柱均设置有多个卡孔,多个卡孔用于容设卡接卡钉,承载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承载板沿支撑柱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列。该物料架采用卡接方式组装,便于拆装调整,适用于承载多种不同高度的储物筐,应用广泛,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周凯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澳晓织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5
技术公布日:2022/5/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