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菌、冰感功能面料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2022-06-01 09:44: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冰感功能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包括功能面料及其成品。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对功能和产品档次要求有所加强,对“安全、健康、易打理”的需求越来越多。随着人民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消费者对纺织品的便捷性要求增强,易打理、自清洁、抗皱性纺织品更受到市场欢迎。
3.目前,实现以上功能纺织品主要通过纺织助剂加工。纺织品用功能整理剂可以赋予纺织品抗菌、防螨、凉感等效果,但是在多次水洗之后,功能整理剂在纺织品上的含量减少,纺织品功能效果亦随之降低。为了达到较好的可水洗效果,需要添加较多的功能整理剂,这无疑增加了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增加染整废水及家庭洗涤废水中功能成分的含量,不利于环保。
4.功能纺织品的另一个技术方向是将有效成分混纺在纤维中,这样既能减少功能整理物质的使用,又能增加纺织品的可水洗性。但是,纺织行业中,持久性的抗菌、防螨、凉感、抗皱性多功能的面料涉及不多,尤其是功能明显、耐洗性强的多功能纺织品面料很少。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冰感功能面料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功能面料可以同时满足产品材质的抗菌防螨性和较好的凉感,而且具有耐洗涤性和生态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6.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冰感功能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采用金属离子改性合成短纤维、纤维素纤维混纺,所述纤维素纤维为棉和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然后织造成坯布;亦或将棉或麻纺织成纱,再与金属离子改性合成纤维长丝交织成坯布,再进行织物的液氨整理,得到抗菌、冰感功能面料;
8.其中,所述金属离子改性合成短纤维的线密度为0.5dtex-3dtex,金属离子改性合成长丝的纤度为30d-180d,纤维基材为聚酯、聚酰胺和聚丙烯腈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坯布中,金属离子改性合成纤维与纤维素纤维的质量比为(1-30):(70-99)。
9.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离子改性合成纤维中金属离子为银离子、铜离子或锌离子。
1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混纺成的纱线的支数为32s-100s,所述坯布为经编布、纬编布或梭织布中的一种或多种。
1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坯布进行液氨整理之前还包括:将坯布依次进行精炼、漂白和丝光。
12.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液氨整理具体为:将丝光后的织物依次进行烘干、降温、液氨浸渍、除氨和脱水。
1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液氨浸渍的处理时间为30-90s。
1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液氨整理后还包括染色和/或柔软整理,得到抗菌、冰感功能面料成品。
15.本发明提供如前文所述的生产方法得到的功能面料,可应用于家纺、家居或服装中。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以金属离子改性合成纤维、棉和/或麻纤维为原料,设定特定的纱线成分比例,结合使用织物的液氨整理工艺,生产得到一种抗菌、防螨、冰感三合一的功能面料。在本发明产品中,抗菌、防螨功能成分位于纤维内部,液氨整理使棉纤维膨胀而自带冰感,故产品抗菌、防螨、冰感等多种功能耐洗性较强,效果持久。该纺织品耐水洗的特性,也降低了功能成分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面料具有很好的保型性,水洗后不易皱,减少面料熨烫,符合“节能、减排”要求。本发明得到的面料具有抗菌、防螨、冰感、免烫、耐洗等效果,且柔软舒适、安全环保,可以达到国家标准。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1所得面料不同角度的实物照片;
18.图2为实施例2所得面料不同角度的实物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冰感功能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采用金属离子改性合成纤维、纤维素纤维混纺或交织,然后织造成坯布,再进行织物的液氨整理,得到抗菌、冰感功能面料;其中,所述纤维素纤维为棉和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离子改性合成短纤维的线密度为0.5dtex-3dtex,金属离子改性合成长丝的纤度为30d-180d,纤维基材为聚酯、聚酰胺和聚丙烯腈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织成的坯布中,金属离子改性合成纤维与棉或麻纤维的质量比为(1-30):(70-99)。
2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功能面料及其成品,是采用金属离子改性纤维、棉或麻纤维,混纺或交织后,经织造生产出坯布,再经织物液氨整理、印染处理等工序得到成品,再用于家纺、家居或服装等产品。本发明得到的面料具有抗菌、防螨、冰感等功能,且安全环保、耐洗涤性好,可解决当前纺织品功能种类少、不耐洗、尺寸稳定性差等问题。
2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工序:纺纱-织造-烧毛-精炼-液氨整理-染色-烘干-(开幅)-后整-拉幅-烘焙-预缩。
24.本发明所述的纱线是由金属离子改性纤维、纤维素纤维混纺而成的;其中,所述纤维素纤维为棉和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离子改性纤维是金属离子分布于纤维内部的改性化纤,可以为短纤或长丝,线密度为0.5dtex-3dtex(优选为1.0-2.5dtex),且长度优选为30-45mm,或金属离子改性合成长丝的纤度为30d-180d,优选为50d-120d。
25.以聚酯基材为例,金属离子改性聚酯纤维一般是抗菌金属材料为纺丝助剂,经熔体纺丝加工而成的功能聚酯纤维;普通的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聚酰胺纤维或聚丙烯腈纤维基材。
26.作为优选,改性的金属离子为带正电的银离子、铜离子或锌离子等,且金属离子在纤维内部;示例地,银离子含量约0.2-50ppm;铜离子100-300ppm,锌离子3000-4000ppm,纤维基材为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腈等合成纤维。所述纤维素纤维为棉和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棉短纤长度为20-45mm,线密度可为1.0-2.5dtex,细柔棉或长绒棉均可,优选长绒棉。麻纤维可选苎麻、亚麻、罗布麻等,优选亚麻。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适宜天丝等再生纤维素纤维。
27.本发明实施例将一定质量比的金属离子改性合成纤维、棉和/或麻纤维混纺或交织,面料中金属离子改性合成纤维:纤维素纤维=(1-30):(70-99)。例如,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离子改性合成纤维在面料中的质量占比为3-30%;一些实施例可以采用棉麻50/50(质量比)、或70棉/30麻等比例混纺。纺纱得到的纱线纱支可为32s-100s等,优选40s-80s。纱支是指纱线的粗细程度,通常用英文字母s表示。如1磅纱的长度记为21*840码,其细度就是21支,表示为21s。32支单纱表示为32s,32支股线(两根并捻)表示为32s/2。此外,特克斯(tex)数又称号数,是指1000米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重量的克数,它是定长制单位,克重越大纱线越粗。
28.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混纺的纱线可为紧密赛络纺、赛络纺、紧密纺、环锭纺、气流纺或涡流纺等针织纱或梭织纱(相较于梭织纱,针织纱捻度小,强力低),优选紧密赛络纺。赛络纺是在细纱机上喂入两根保持一定间距的粗纱,经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带有少量捻度,进一步加捻成类似合股的纱线。紧密纺的纺纱机理主要是:在环锭细纱机牵引装置前增加了一个纤维凝聚区,基本消除了前罗拉至加捻点之间的纺纱加捻三角区。而紧密赛络纺是紧密纺和赛络纺相结合的组合工艺纺纱方式,其纱线综合了紧密纺和赛络纺纱线的优良特性。
29.进一步地,所述的针织纱纱线参数包括:单纱强力变异系数2-15cv%,单纱断裂强度15-35cn/tex,捻系数300-380,捻向s或z。梭织纱纱线参数包括:单纱强力变异系数2-10cv%,单纱断裂强度12-40cn/tex,捻系数320-450,捻向s或z。
30.本发明优选原料纤度规格、以及纱线强力控制等,利于后续制备符合要求的面料。
31.所述的强力变异系数:为单纱强力标准差与其平均断裂强力的比值,表示纱线强力的离散程度。单纱断裂强度:为纱线的断裂强力与其线密度的比值,以厘牛顿每特克斯(cn/tex)表示。
32.通过纺纱得到混纺的纱线后,本发明实施例将其经圆机或梭织机织造生产出坯布;所述的织造工序为公知的方法。
3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坯布规格为经编布、纬编布或梭织布中的一种或多种;坯布优选32s-100s,克重可为100g/m
2-300g/m2;进一步优选40s-80s,克重110-220g/m2,为双面布、斜纹布或缎纹布。斜纹布、缎纹布属于梭织布,针织面料包括不限于单面布、双面布、罗纹布等。
34.对于坯布的后续加工,本发明实施例可包括:烧毛-精炼-漂白-丝光-液氨整理-中
和-染色-(开幅)-烘焙。所述的烧毛、漂白等工序均为公知的前处理方法,本技术并无特殊限制。
35.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烧毛:车速90-100m/min,火口温度1000-1200℃,冷水辊筒温度60℃,一正一反烧毛。
36.精炼:烧碱10-30g/l、胰加漂t 0-3g/l、亚硫酸氢钠0.2-1g/l,硅酸钠钠0.2-1g/l、磷酸三钠0.2-0.5g/l,温度95-120℃,时间30-120min,浴比1:4-1:6。水洗,乙酸0.1-0.5g/l、60℃,10-30min,中和,烧碱1-2g/l。本发明漂白时优选采用双氧水工作液,其中具体含有3-5g/l双氧水、2-4g/l乙二胺四乙酸钠、3-5g/l三聚磷酸钠、平平加o1-5g/l;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为10-11,温度95-100℃,120-200min,水洗。中深色可以不漂白。
37.丝光:烧碱150-300g/l,20-25℃,30s-90s。
38.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织物的液氨整理,具体包括烘干-降温-液氨浸渍-除氨-挤水。其中,优选于120-140℃烘干织物,含水量5-15%,冷却后在液氨中处理,液氨温度-34℃,处理时间30-90s,车速20-40m/min。
39.所述的除氨优选包括:用烘燥机在70-100℃烘干,带液率5-15%;再充入热蒸汽,温度100-120℃,压力0.4-1mpa除去氨气,经挤水后,出布。还可进行中和操作,例如在50-80℃下,水洗2次,排水;加冰醋酸中和,中和槽ph4-6,排水;清水洗2次。
40.本发明所述的坯布后加工工艺中,使用液氨整理工艺可使棉纤维分子链间距扩大,非结晶区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赋予面料冰感、丝滑、尺寸稳定的特点。其中,液态氨渗透到纤维内部,使棉纤维分子重排,内应力消除,纤维膨胀,纤维截面的腰子形或耳形变成圆形。经过除氨和干燥之后,棉纤维有一定的收缩,但不能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基本保存了纤维的溶胀态,成为不可逆溶胀,尺寸稳定性好;并且液氨后棉纤维截面为圆形,布面光洁,服用时液氨棉与人体接触面积大,加之其圆形、小胞腔的纤维形态无法储存热量,从而导致热量快速散开,能够给人体带来一种凉爽的感受。液氨处理过程中,控制工艺参数,减少液氨对化纤等纤维的损伤。
41.所述液氨整理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再进行染色和/或柔软整理工序,得到抗菌、防螨、冰感功能的面料成品。示例地染色工序中,选用活性染料染色、分散染料、酸性染料和阳离子染料对织物进行单染或套染,染料使用量为0-10%owf(对织物重),烘干温度140-160℃。柔软整理工序中,可使用2-10g/l亲水柔软剂处理,如鲁道夫亲水柔软剂,在120-160℃下烘干。本发明采用织物液氨整理、后整柔软剂的控制等一系列的加工控制,优选得到高品质的多功能面料成品。其中,特殊的后整理软化技术,既保证面料的柔软度又保证纺织品抗菌防螨的性能。本发明更适合做浅色、中色面料。
42.即,本发明提供了如前文所述的生产方法得到的抗菌、防螨、冰感功能面料,其可以是各种纺织终端产品,例如家居、家纺、服用等成品。本发明提供的功能面料可以同时满足产品材质的抗菌防螨性、冰感和免烫效果,而且具有耐洗涤性、悬垂性和生态安全性等特点,市场前景良好。
43.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面料及其生产方法进行具体地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是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44.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场购得的常规产品。
45.实施例1
46.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面料及其成品,是采用金属离子改性纤维(改性聚酯短纤维)和棉纤维混纺成纱线,经圆机织造生产出坯布,再经织物液氨整理、印染处理等工序得到成品,再用于家纺、服装等产品。
47.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8.纺纱-织造-烧毛-精炼-液氨整理-染色-开幅-后整理。所述的织造、烧毛等工序为公知的方法。
49.所述混纺纱线中,改性聚酯短纤维的使用量为3%,棉纤维占纱线总重量的97%;金属离子改性纤维的线密度为1.5dtex、长度为35mm;金属离子为带正电的银离子,且金属离子在纤维内部;纤维基材为聚酯。棉选长绒棉。
50.纱线纱支为60s;紧密赛络纺。单纱强力变异系数7.6cv%,单纱断裂强度28.5cn/tex,捻系数355,捻向s。
51.织造的坯布规格:60s,170g/m2,双面布。
52.染色及后整理包括:精炼-漂白-丝光-液氨整理-中和-染色-开幅-烘焙;具体工艺如下:
53.漂白:3g/l双氧水、2g/l乙二胺四乙酸钠、3g/l三聚磷酸钠、平平加o1g/l;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为11,温度95℃,120min,水洗。
54.丝光:烧碱150g/l,20℃,80s。
55.液氨整理,包括烘干-降温-液氨处理-除氨-挤水:120℃烘干面料,含水量5%,冷却后在液氨中处理,液氨温度-34℃,处理时间90s,车速20m/min。
56.除氨:用烘燥机在70℃烘干,带液率5%;再充入热蒸汽,120℃,压力1mpa除去氨气,经挤水后,出布。
57.中和:在80℃下,水洗2次,排水;加冰醋酸中和,中和槽ph6,排水;清水洗2次。
58.活性染料染色,染料使用量为2%owf,烘干温度140℃。
59.加软,使用2g/l鲁道夫亲水柔软剂,在120℃下烘干。
60.本实施例所述的面料产品色牢度在3-4级以上。如图1所示;实施例1产品为针织双面布,光泽亮丽、手感柔软、骨感强、悬垂性好;外观呈现均匀的颜色,未上色的抗菌聚酯纤维有花灰感;面料有较好的冰感效果和持久的抗菌防螨性能。
61.实施例2
62.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面料及其成品,是采用金属离子改性纤维(改性聚酯短长丝)和棉纱线,经梭织机交织生产出坯布,再经织物液氨整理、印染处理等工序得到成品,再用于家纺、服装等产品。
6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64.纺纱-织造-烧毛-精炼-液氨整理-染色-后整理。所述的织造、烧毛等工序为公知的方法。
65.所述交织坯布中,改性聚酯长丝的使用量为10%,棉纤维占坯布总重量的90%;经
纱为80s棉纱,纬纱为80s棉纱和聚酯长丝交替排列;金属离子改性纤维的线密度为70d;金属离子为纳米银,且在纤维内部;纤维基材为聚酯。棉选细柔棉。
66.织造的坯布规格:80s*80s 70d/200*180,110g/m2,缎纹布。
67.染色及后整理包括:精炼-液氨整理-中和-染色-烘焙;具体工艺如下:
68.漂白:5g/l双氧水、4g/l乙二胺四乙酸钠、5g/l三聚磷酸钠、平平加o 5g/l;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为10,温度100℃,150min,水洗。
69.液氨整理,包括烘干-降温-液氨处理-除氨-挤水:140℃烘干面料,含水量15%,冷却后在液氨中处理,液氨温度-34℃,处理时间30s,车速40m/min。
70.除氨:用烘燥机在100℃烘干,带液率15%;再充入热蒸汽,140℃,压力0.4mpa除去氨气,经挤水后,出布。
71.中和:在50℃下,水洗2次,排水;加冰醋酸中和,中和槽ph4,排水;清水洗2次。
72.活性染料染色,染料使用量为4%owf,烘干温度160℃。
73.加软,使用5g/l鲁道夫亲水柔软剂,在140℃下烘干。
74.本实施例所述的面料成品克重110g/m2;产品色牢度在3-4级以上。如图2所示,实施例2产品为梭织缎纹,光泽明亮、丝滑感十足、薄而轻盈、悬垂感好、布面细腻;抗菌聚酯纤维未上色,面料外观呈现出白色条纹状图案;面料有较好的冰感效果和持久的抗菌防螨性能。
75.实施例3
76.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面料及其成品,是采用金属离子改性纤维(改性聚酯长丝纤维)和棉、麻纤维混纺纱,经圆机织造生产出坯布,再经织物液氨整理、印染处理等工序得到成品,再用于家纺、服装等产品。
77.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78.纺纱-织造-烧毛-精炼-液氨整理-染色-后整理。所述的织造、烧毛等工序为公知的方法。
79.所述坯布中,改性聚酯长丝纤维的使用量为30%,70棉/30麻混纺纤维占纱线总重量的70%;金属离子改性纤维的线密度为100d;金属离子为铜离子,且金属离子在纤维内部;纤维基材为聚酯。棉选长绒棉,麻选亚麻。
80.棉麻混纺纱线纱支为60s;紧密赛络纺。单纱强力变异系数7.3cv%,单纱断裂强度29cn/tex,捻系数352,捻向s。
81.织造的坯布规格:60s,175g/m2,罗纹布。
82.染色及后整理包括:精炼-丝光-液氨整理-中和-染色-开幅-烘焙;具体工艺如下:
83.丝光:烧碱300g/l,20℃,30s。
84.液氨整理,包括烘干-降温-液氨处理-除氨-挤水:130℃烘干面料,含水量10%,冷却后在液氨中处理,液氨温度-34℃,处理时间60s,车速30m/min。
85.除氨:用烘燥机在90℃烘干,带液率10%;再充入热蒸汽,130℃,压力0.6mpa除去氨气,经挤水后,出布。
86.中和:在60℃下,水洗2次,排水;加冰醋酸中和,中和槽ph5,排水;清水洗2次。
87.分散染料染色,染料使用量为6%owf,烘干温度160℃。
88.加软,使用10g/l鲁道夫亲水柔软剂,在140℃下烘干。
89.本实施例所述的面料成品克重170g/m2,外观呈现花纱效果,产品色牢度在3级以上。
90.实施例4
91.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面料及其成品,是采用金属离子改性纤维(改性聚酰胺长丝)和棉麻纤维混纺成纱线,经圆机织造生产出坯布,再经织物液氨整理、印染处理等工序得到成品,再用于家纺、服装等产品。
9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93.纺纱-织造-烧毛-精炼-液氨整理-染色-开幅-后整理。所述的织造、烧毛等工序为公知的方法。
94.所述坯布中,改性聚酰胺长丝的使用量为20%,90棉10麻纤维占纱线总重量的80%;金属离子改性纤维的规格为170d;金属离子为带正电的锌离子,且金属离子在纤维内部;纤维基材为聚酰胺。棉选长绒棉,麻选苎麻。
95.棉麻纱线纱支为32s;紧密赛络纺。单纱强力变异系数5.9cv%,单纱断裂强度17cn/tex,捻系数341,捻向s。
96.织造的坯布规格:32s,200g/m2,罗纹布。
97.染色及后整理包括:精炼-漂白-丝光-液氨整理-中和-染色-开幅-烘焙;具体工艺如下:
98.漂白:3.5g/l双氧水、2g/l乙二胺四乙酸钠、4g/l三聚磷酸钠、平平加o 3g/l;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为10,温度97℃,160min,水洗。
99.丝光:烧碱180g/l,25℃,90s。
100.液氨整理,包括烘干-降温-液氨处理-除氨-挤水:130℃烘干面料,含水量7%,冷却后在液氨中处理,液氨温度-34℃,处理时间70s,车速22m/min。
101.除氨:用烘燥机在75℃烘干,带液率7%;再充入热蒸汽,115℃,压力0.6mpa除去氨气,经挤水后,出布。
102.中和:在75℃下,水洗2次,排水;加冰醋酸中和,中和槽ph6,排水;清水洗2次。
103.酸性染料染色,染料使用量为1%owf,烘干温度130℃。
104.加软,使用4g/l鲁道夫亲水柔软剂,在130℃下烘干。
105.本实施例所述的面料外观呈现花纱效果,成品克重200g/m2;产品色牢度在3-4级以上。
106.实施例5
107.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面料及其成品,是采用金属离子改性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短纤维)和棉纤维混纺成纱线,经梭织机织造生产出坯布,再经织物液氨整理、印染处理等工序得到成品,再用于家纺、服装等产品。
108.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9.纺纱-织造-烧毛-精炼-液氨整理-染色-烘干-后整理。所述的织造、烧毛等工序为公知的方法。
110.所述混纺纱线中,改性聚丙烯腈短纤的使用量为1%,棉纤维占纱线总重量的99%;金属离子改性纤维的规格为1.9d*38mm;金属离子为带正电的银离子,且金属离子在纤维内部;纤维基材为聚丙烯腈。棉选长绒棉。
111.坯布经纱为100s/2 100%长绒棉,纬纱为上述50s混合纱线,紧密赛络纺。单纱强力变异系数4.9cv%,单纱断裂强度26cn/tex,捻系数381,捻向s。
112.织造的坯布规格:100s/2*50s/200*100,120g/m2,缎纹。
113.染色及后整理包括:精炼-漂白-丝光-液氨整理-中和-染色-烘干-烘焙;具体工艺如下:
114.漂白:4g/l双氧水、3.5g/l乙二胺四乙酸钠、3.5g/l三聚磷酸钠、平平加o 3.5g/l;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为10.5,温度100℃,180min,水洗。
115.丝光:烧碱200g/l,25℃,100s。
116.液氨整理,包括烘干-降温-液氨处理-除氨-挤水:125℃烘干面料,含水量12%,冷却后在液氨中处理,液氨温度-34℃,处理时间80s,车速28m/min。
117.除氨:用烘燥机在85℃烘干,带液率9%;再充入热蒸汽,110℃,压力0.8mpa除去氨气,经挤水后,出布。
118.中和:在60℃下,水洗2次,排水;加冰醋酸中和,中和槽ph4.5,排水;清水洗2次。
119.活性染料染色,染料使用量为8%owf,烘干温度140℃。
120.加软,使用8g/l鲁道夫亲水柔软剂,在150℃下烘干。
121.本实施例所述的面料成品克重120g/m2;产品色牢度在3级以上。
122.对比例1
123.与实施例1对比:对比例1中,普通聚酯短纤维的使用量为3%,棉纤维占纱线总重量的97%。其他工艺参数不变。
124.对比例2
125.与实施例1对比:对比例2中,不进行液氨整理,其他工艺参数不变。
126.对比例3
127.与实施例1对比:对比例3中,普通聚酯短纤维的使用量为3%,棉纤维占纱线总重量的97%。在面料烘干定型时后整理浸渍抗菌防螨整理剂和冰感整理剂,其他工艺参数不变。
128.后整理工艺:40g/l银离子抗菌剂、防螨助剂20g/l、薄荷醇冰感整理液60g/l,固着剂60g/l,一浸一轧,带液率80%;145℃烘干,车速30m/min。
129.对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面料进行性能检测,结果如下。
130.表1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面料产品的性能指标
[0131][0132]
采用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进行检测成品面料抗菌性能,使用家用双通洗衣机洗涤方法进行测试。
[0133]
采用gbt 24253-2009纺织品防螨性能的评价,测试面料的防螨性能。
[0134]
采用gb/t 8629-2001a型洗衣机4n方法水洗,进行检测成品水洗尺寸变化率和接触凉感测试。
[0135]
采用gbt 13769-2009纺织品评定织物经洗涤后外观平整度的试验方法,测试成品5次水洗后外观平整度,数值越大越好。
[0136]
采用gb/t 35263-2017纺织品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检测和评价,进行成品面料接触凉感测试,数值越大,织物越凉,接触凉感系数≥0.20,表示织物具有冰感性能。
[0137]
采用折叠悬垂法测试面料的悬垂性,方法如下:
[0138]
将矩形织物沿一段窄边作多层折叠夹持、悬垂,测量下端宽度占原宽度的百分数。数值越小,悬垂性越好。
[0139]
dc=l
×
100/l0[0140]
式中:dc—折叠悬垂系数,%
[0141]
l0—织物试样原宽度,mm;
[0142]
l—织物试样折叠悬挂后下边宽度,mm。
[0143]
从表1可见,本发明结合合理的纤维比例,既保证面料的功能明显又保证纺织品品质;而对比例1-3均难以兼具抗菌、防螨、冰感功能及高的织物品质。本发明得到的面料具有抗菌、防螨、冰感功能(接触凉感系数≥0.20),耐洗涤性好,且柔软舒适、安全环保,可以达到国家标准。
[0144]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使本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是能够实现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的,而这些修改也应视为本发明应该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