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07:08: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数码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2.如今,用户对于入耳式耳机佩戴舒适性有更高要求,自然地,耳机整体结构设计要求越来越小型化,从人体工程学方面考量优化的细节也更多。这种耳机能更好地适配用户的外耳道,用户佩戴舒服且稳固。这导致市场上大部分耳机单元需要减小喇叭单体直径,而喇叭单体直径直接决定辐射面积,辐射面积又是影响低频量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因此目前常规的入耳式耳机出现低频量感不足,下潜深度不够等问题。
3.其次,受限于空间大小和成本,这颗喇叭单体还需要兼顾好全频段发声。但低频和中高频的性能是需要平衡取舍的,往往中高频性能优秀,低频响应都表现不佳,反之亦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耳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耳机,包括耳壳、发声器件和被动式辐射模组;所述耳壳内部配置有前腔和后腔,前腔和后腔之间设有传声通道,所述发声器件位于所述传声通道中,以使得前腔和后腔之间的气流不导通;所述被动式辐射模组设于所述后腔中。
7.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被动式辐射模组朝向于佩戴者的耳朵方向布置。
8.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被动式辐射模组包括被动振膜、内网和外网;所述被动振膜位于所述内网和外网之间。
9.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耳壳设有用于显露所述被动式辐射模组的开孔。
10.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被动振膜所采用的材质包括pu、peek、碳纤维、碳纳米管、铝镁或锂镁。
11.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内网和外网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12.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发声器件为喇叭单体。
13.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后腔的腔体面积大于所述前腔的腔体面积。
14.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耳壳为半开放式耳壳。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被动式辐射模组,在低频范围与发声器件一起工作,共同承担负载,并降低发声器件冲程,可有效改善在低频范围时失真的情况,进而提升了耳机发生的质量,用户体验更好。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分解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的剖视图。
21.附图标记
22.1、耳壳;11、后腔;12、前腔;2、被动式辐射模组;21、外网;22、内网;23、被动振膜;3、发声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25.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26.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27.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如图1-3所示,其包括耳壳1、发声器件3和被动式辐射模组2;耳壳1内部配置有前腔12和后腔11,前腔12和后腔11之间设有传声通道(图中未示意出),发声器件3位于传声通道中,以使得前腔12和后腔11之间的气流不导通;被动式辐射模组2设于后腔11中。
28.设置的传声通道能避免造成声波短路现象。为了避免声波互相干涉导致到达用户耳膜的声波强度减小,声音变小,因此发声器件3与耳机壳之间需密封安装,以保障前腔12和后腔11之间气流不导通。
29.在本实施例中,发声器件3为喇叭单体。
30.本实用新型的被动式辐射模组2不仅适用于具有单个动圈喇叭单体的耳机,同样适用于具有动圈、动铁、平板、静电等发声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耳机。
31.优选地,被动式辐射模组2朝向于佩戴者的耳朵方向布置,能最大化的提升被动式辐射模组2的工作效率。
32.如图3所示,被动式辐射模组2包括被动振膜23、内网22和外网21;被动振膜23位于内网22和外网21之间。
33.具体地,被动振膜23只对低频有所反应,因为低频(频率在250hz以下),喇叭单体振膜运动幅度较大,使后腔11内气压产生明显的压缩和扩张,被动振膜23产生振动;而中高频(中频的频率在500-2khz为中频,高频则是在2khz-16khz)时,喇叭单体振膜运动幅度不大,气压变化较小而无法推动被动振膜23,并且,被动振膜23难以对较高的气压变化频率做出反应。因此,在低频范围时,被动振膜23能与发声器件3一起工作,共同承担负载,并降低发声器件3冲程,可有效改善在低频范围时失真的情况,进而提升了耳机发生的质量,用户体验更好。
34.具体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选择被动振膜23的材质,如选用pu、peek等高分子材料,或碳纤维、碳纳米管等新型材料,或铝镁、锂镁等合金材料,或由它们共同复合而成,进而改变被动振膜23的固有频率和相位。再加上合适的后腔11尺寸,可使被动振膜23的声波相位与发声器件3的相位一致,则两种声波于后腔11中正向叠加;
35.在本实施例中,内网22和外网21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内网22和外网21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卡合固定。
36.具体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调整被动振膜23悬边尺寸、所用材料的刚性,以及振膜的直径等,获得较低的固有频率以及较宽的共振频带,同时能够增加振动幅度和辐射面积,进一步增强被动振膜23所辐射声波的幅值,使后腔11中正向叠加后的声波振幅更大,则能获得更好的低音下潜深度和丰富的低频量感。
37.在一些实施例中,耳壳1设有用于显露被动式辐射模组2的开孔。当佩戴者带上耳机时,通过开孔被动式辐射模组2可直接作用于人体耳朵的外耳道,之间没有被部件遮挡,用户能感觉到声波的振动,从而增强耳机低音频段的响应,可使听感更加自然真实、清晰开阔、空间感和氛围感十足。
38.当用户使用具有一定透气效果的平衡硅胶套时,被动振膜23向外辐射的声波因低频波长较长衍射能力较强,能够绕过平衡硅胶套进入耳道到达耳膜,因相位一致,从而增强低频效果;
39.优选地,后腔11的腔体面积大于前腔12的腔体面积,使得声音的传播效果更好。
40.本实施例中,耳壳1为半开放式耳壳1,具有一定的泄压作用,有效缓解入耳式耳机的压迫性。
41.综上: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被动式辐射模组,在低频范围与发声器件一起工作,共同承担负载,并降低发声器件冲程,可有效改善在低频范围时失真的情况,进而提升了耳机发生的质量,用户体验更好。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