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及其搭建方法与流程

2022-06-04 22:36: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野生动物隐蔽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及其搭建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野生小动物的保护也越发重视,目前,在一些野生动物保护区内,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本杰士堆(人造野生小动物隐蔽地),这些隐蔽地为野生小动物提供了很好地生存空间。
3.目前,常见的本杰士堆结构与搭建方法大都比较粗糙,一般是就地取材,在搭建过程中,通常需要在地面挖掘一个浅坑,再将石块围绕在浅坑周边,然后利用干枯的树干搭建骨架,再将枯树枝与枯叶覆盖于搭建好的骨架上,喷洒一些水即可完成一个简易的动物隐蔽地。
4.针对相关技术情况,发明人认为,传统的本杰士堆容易受到户外环境与天气的影响,导致浅坑容易出现积水或潮湿的情况,影响野生小动物的栖息,对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及其搭建方法,能够及时排出本杰士堆内的积水,减少本杰士堆内出现潮湿的情况,从而可以有效改善野生小动物的栖息环境。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包括:围设在浅坑周侧的多个石块;搭建在浅坑上方的骨架;设置在浅坑内部用于加热的加热装置;设置在浅坑底部与外界相连通的蓄水池;以及设置在浅坑底壁与蓄水池相连通的排水装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浅坑里面设置排水装置,当浅坑里面有积水时,可以通过设置的排水装置将积水及时的排到蓄水池内进行存储,减少浅坑出现积水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的加热装置对浅坑内部进行加热,以快速的改变浅坑内部的潮湿环境,从而可以有效改善野生小动物的栖息环境。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排水装置包括:环设在浅坑底壁周侧的环形槽;设置在浅坑底部且一端连接环形槽、另一端连接蓄水池的排水管;以及设置在环形槽内用于控制排水管管口开合的限流组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环形槽可以对浅坑内的积水进行导流,以免积水直接渗透到浅坑的中间位置,而设置的排水管,可以直接将环形槽内的积水快速的排至蓄水池内,在不排水时,还可以通过限流组件对排水管的管口进行密封,此结构设计巧妙,效果明显。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限流组件包括:竖直安装在环形槽底壁且位于排水管管口周侧的多个竖杆;活动套设在竖杆上用于密封排水管管口的浮板;以及螺纹连接在竖杆
顶部用于限制浮板位置的限位环。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环形槽内有积水时,浮板会在积水的作用下上浮,从而解除对排水管的管口限制,使得环形槽内的积水快速的从排水管排至蓄水池内,当环形槽内的积水排干净时,浮板会在自身重力下沿着竖杆下降,以对排水管的管口进行密封,此结构既省力又节能,有效的降低了不必要的成本。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浅坑底壁从中间向环形槽的方向高度逐渐减小,以使浅坑底壁形成预定的弧形面。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浅坑的底壁形状,可以有效的减少积水流淌至浅坑底壁中间位置,同时,弧形面还有利于将积水导流至环形槽内,加速积水的排放。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浅坑顶部周侧的地面环设有排水渠,所述排水渠底部通过管道与蓄水池相连接,所述排水渠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遮盖排水渠的网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大雨时,设置的排水渠可以对进入浅坑的雨水起到阻挡作用,以保证浅坑内的栖息环境,进入排水渠的雨水可以快速的进入地下的蓄水池内进行储存,有效的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骨架内侧倾斜设置有多个由中间向浅坑周侧延伸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且导流板靠近浅坑边缘的一端高度低于远离浅坑边缘的一端高度。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导流板,可以对上方下落的雨水进行承接,并且可以使得雨水顺着导流板快速的流到浅坑外的排水渠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雨水直接掉落至浅坑内的情况。
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骨架周侧安装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螺纹连接有插杆。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与支撑柱相互配合,可以将整个骨架支撑起来,同时,在需要调节骨架的高度时,也可以通过旋转插杆即可,整个结构操作简单,作用明显。
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在浅坑底部的多个均匀分布且与电源相连接的加热管;以及安装在浅坑内壁多个与加热管的电源相连接的湿度传感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湿度传感器,可以对浅坑内的湿度进行监测,当监测到湿度过大时,可以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加热管加热的电源,从而可以自动的对浅坑内部进行加热,以快速的除去湿气,保证浅坑内环境的干爽。
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蓄水池内壁安装有与显示端相连接的水位监测仪,所述蓄水池安装有延伸至地面上的输水软管。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水位监测仪,可以时刻对蓄水池内的水位进行监测,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外界的显示端,方便外界的工作人员进行判断。
24.本技术还在于提供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搭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挖掘预定深度的浅坑;步骤二:将石块与干枯的树干在浅坑上搭建骨架;步骤三:将枯树枝覆盖于搭建好的骨架上;步骤四:在覆盖有枯树枝的骨架表面洒水。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在浅坑内设置排水装置,以及在浅坑底部设置连通外界的蓄水池,使得在浅坑内出现积水时,可以快速的通过排水装置将积水排至蓄水池进行缓存,而设置的排水渠,则可以在排水装置的基础上阻挡雨水进入浅坑内,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浅坑的防排水作用;通过设置的加热装置,可以在排水装置的基础上对浅坑内部进行加热,以快速的除去浅坑内部的湿气,从而可以保证浅坑内干爽的环境,有利于野生小动物的栖息。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浅坑;10、石块;2、骨架;21、支撑柱;22、插杆;3、蓄水池;31、环形槽;32、排水管;33、竖杆;34、浮板;35、限位环;4、排水渠;41、管道;42、网板;5、导流板;6、加热管;7、输水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浅坑1,以及围设在浅坑1周侧的多个石块10,需要说明的是,石块10之间设置有供野生小动物进出的缝隙通道,在石块10或者周围的地面上搭建有骨架2,骨架2架设在浅坑1的上方,同时,在骨架2上设置有枯叶与枯树枝,以对浅坑起到遮挡作用,从而给野生小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地。
30.在实际中,由于浅坑1底部向地下凹陷,在下雨天时,雨水很容易流入浅坑1内,造成浅坑1长期处于积水的状态,即使是积水干涸后,浅坑1内部也会比较潮湿,会对野生小动物的栖息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本实施例中,在浅坑1底部的地下设置有蓄水池3,在浅坑1的内部还设置有排水装置,排水装置与蓄水池3相连通,而蓄水池3与外界相连通。
31.其中,排水装置包括:环设在浅坑1底壁周侧的环形槽31,在环形槽31与蓄水池3之间设置有排水管32,排水管32的一端与环形槽31底壁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蓄水池3内,为了更好的控制排水管32的启闭,在环形槽31内还设置有限流组件。
32.本实施例中,限流组件包括:竖直安装在环形槽31底壁上的多个竖杆33,竖杆33位于排水管32管口的周侧,在竖杆33上滑动套设有浮板34,浮板34采用橡胶与泡沫材质所制作,当环形槽31内有积水时,浮板34会浮起,从而与环形槽31的底壁分离,使得积水可以从排水管32流到蓄水池3内,当环形槽31内没有积水或者积水较少时,浮板3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贴合环形槽31底壁,以对排水管32的管口进行密封。
33.为了能够限制浮板34,避免在积水过多时,浮板34从竖杆33顶部滑脱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在竖杆33上螺纹套设有限位环35,通过调节限位环35,还可以调节浮板34在浮起来时与环形槽31底壁之间的距离,以控制排水管32的排水速度。
34.考虑到浅坑1内的积水会向浅坑1底壁中间位置流动,为了尽可能的使积水更多的流向环形槽31内,本实施例中,将浅坑1的底壁设置成弧形面,且弧形面从浅坑1的中间向环
形槽31的方向高度逐渐减小,以方便积水快速的的流入环形槽31内。
35.此外,在浅坑1顶部周侧的地面上环设有排水渠4,排水渠4的底部安装有管道41,管道41远离排水渠4的一端与蓄水池3相连接,当下大雨时,排水渠4可以阻挡雨水进入浅坑1内,并且将进入排水渠4的雨水从管道41导流至蓄水池3内进行收集,为了方便小动物的行走,在排水渠4的顶部镶嵌有网板42,网板42用于遮盖排水渠4,既可以方便小动物行走,同时也可以减少杂质堵塞排水渠4的情况。
36.考虑到下雨天时,雨水也会从浅坑1上方的骨架2掉落下来,因此,在骨架2内侧倾斜设置有多个导流板5,导流板5呈放射状设置在骨架2内,导流板5由浅坑1的中间向周侧延伸至浅坑1外面,且导流板5的横截面呈弧形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导流板5靠近浅坑1一端的高度要高于远离浅坑1的一端高度,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得落入导流板5内的雨水可以快速的排出浅坑1。
37.其中,在浅坑1外周侧的骨架2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撑柱21,支撑柱2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插杆22,插杆22底部呈锥形设置,当需要安装固定外周侧骨架2时,只需要将插杆22插入地下预定深度即可,当需要调节骨架2高度,以方便小动物进出浅坑1,也可以通过旋转插杆22,来调节整个骨架2的高度。
38.为了有效的监控蓄水池3内的水位,本实施例中,在蓄水池3内壁还安装有水位监测仪,水位监测仪与显示端(显示器)相连接,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外界的显示器,即可实时的观察水位数据,同时,在蓄水池3内壁还安装有输水软管7,输水软管7延伸至地面上,当蓄水池3内的水位达到预定的高度时,也可以通过水泵将蓄水池3内的水从输水软管7输送出来。
39.在实际中,浅坑1内往往比较潮湿,为了保持隐蔽地的干燥环境,提高野生小动物的栖息环境,在浅坑1内部还设置有加热装置,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在浅坑1底部的多个均匀分布的加热管6,加热管6与电源相连接,且在浅坑1的内壁还安装有多个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与加热管6的电源相连接,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浅坑1内的湿度较高时,可以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此时,控制器会启动加热管6的电源,使得加热管6对浅坑1内壁进行加热,以改善浅坑1的内部环境。
40.本实施例中,还在于提供一种小型野生小动物隐蔽地系统搭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地面的预定位置挖掘浅坑1;步骤二:将石块(粒径在300-600mm为主)与干枯的树干(平均直径在30cm,长度0.5-1.5m左右为佳)搭起骨架2,石块10铺成的完成面与外部绿地的高差控制在10cm以下,以便于野生小动物快速隐蔽和逃出。
41.步骤三:将枯树枝(以刺槐树枝为主)覆盖于骨架2上,穿插过程中要保障结构松散,不宜密实,树枝间距亦在300-600mm为宜,为野生小动物的腾挪预留一定空间,同时保障内部有一定的空气流动性。将枯树叶洒落在本杰士堆上,主要是为昆虫和微生物创造更好的生境,同时为下部的土壤提供必要的养料,落叶对本杰士堆表面的覆盖率不低于80%为宜。
42.步骤四:将完成后的本杰士堆表面适度洒水,保证其表面的湿度,快速形成事宜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同时,经过水洒的本杰士堆适度沉降,结构更佳稳固;
步骤五:对沉降后的本杰士堆进行“验收”,用粗些的园林器具伸入本杰士堆中,调整其空隙的间距,直至满足条件为止。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