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加氢催化剂级配装填方法和加氢处理方法与流程

2022-06-05 16:38: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加氢催化剂级配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内沿物料流向依次装填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其中,所述催化剂沿物料流向依次为:惰性圆柱外体的鸟巢形保护剂1,大小为φ(8~26)mm
×
(5~11)mm,装填比例为3~8%;mo、ni活性组分以氧化物计4~6wt%的拉西环形保护剂2,大小为φ(5~8)mm
×
(3~10)mm,装填比例为5~10%;mo、ni活性组分以氧化物计6.0~7.5wt%的三叶草或四叶轮形保护剂3,大小为φ(3.5~4.5)mm
×
(3~10)mm,装填比例为6~12%;mo、ni活性组分以氧化物计7.5~9.0wt%的二烯烃饱和催化剂,大小为φ(2.5~3.5)mm
×
(3~8)mm,装填比例为8~15%;捕硅剂装填比例为15~35%;主精制催化剂装填比例为40~60%;其中,所述沿物料流向的催化剂的粒度和空隙率依次由大到小分布,活性逐渐增加。2.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催化剂级配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硅剂为商业化的焦化汽油捕硅剂或自制捕硅剂,粒径为φ(2.0~3.0)mm
×
(3~8)mm,孔容大于0.5ml/g。3.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催化剂级配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精制催化剂为商业化的焦化汽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或自制精制催化剂,粒径为φ(1.5~2.0)mm
×
(2~8)mm。4.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催化剂级配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剂1为在φ(8~26)mm
×
(5~11)mm范围的不同大小型号中的一种或几种,装填顺序为沿物料流向尺寸和空隙率由大到小。5.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催化剂级配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剂1、保护剂2、保护剂3、二烯烃饱和催化剂、捕硅剂和主精制催化剂装填在同一个反应器内。6.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催化剂级配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剂1、保护剂2、保护剂3和二烯饱和催化剂装填在一个反应器,所述捕硅剂与主精制催化剂装填在另一个反应器内。7.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催化剂级配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剂1、保护剂2、保护剂3和二烯饱和催化剂装填在一个反应器内,所述捕硅剂装填在一个反应器内,所述主精制催化剂装填在一个反应器内。8.一种加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氢处理方法包括:在加氢处理条件下,原料油输入具有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加氢催化剂级配装填方法的反应器,且依次与保护剂1、保护剂2、保护剂3、二烯烃饱和催化剂、捕硅剂以及主精制催化剂接触反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处理条件包括:反应器入口温度为155-180℃,氢气反应压力为2.2-5.5mpa,液时体积空速为0.5-4h-l
,氢油体积比为50-500:1。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油为焦化汽油、直馏石脑油或焦化汽油与直馏石脑油的混合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催化剂级配装填方法和加氢处理方法,该加氢催化剂级配装填方法包括:催化剂沿物料流向依次为:惰性圆柱外体的鸟巢形保护剂1,装填比例为3~8%;Mo、Ni活性组分以氧化物计4~6%的拉西环形保护剂2,装填比例为5~10%;Mo、Ni活性组分6.0~7.5%为三叶草或四叶轮形保护剂3,装填比例为6~12%;Mo、Ni活性组分7.5~9.0%的二烯烃饱和催化剂,装填比例为8~15%;捕硅剂装填比例为15~35%,主精制催化剂装填比例为40~60%;沿物料流向的保护剂粒度和空隙率依次由大到小分布,活性逐渐增加。本发明的加氢催化剂级配装填方法中的鸟巢形保护剂1能有效容纳杂质促进流体重新分布,有利于减缓劣质焦化汽油原料加工过程中床层压降增加,有利于装置长周期运行。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 徐铁钢 马宝利 郭金涛 温广明 宋金鹤 徐伟池 张文成 李瑞峰 谭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2/6/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