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汽车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21:43: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在地板背侧搭载有电池的汽车的后悬挂件的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2.公知有在汽车车身的后地板的地板背侧且是后悬挂的后方搭载有电池的汽车(专利文献1)。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6115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7.然而,在为了延长续航距离而要进一步扩大电池容量的情况下,如上述以往这样仅后地板的后悬挂的后方的收纳空间变得不充分。不过,若将电池搭载于后悬挂的前方,则存在与后悬挂件的安装位置干涉这样的问题。
8.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与后悬挂件干涉的情况下将电池搭载于后悬挂的前方的汽车。
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0.本发明通过如下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将后悬挂件组件的、左右各前侧安装部和左右各后侧安装部安装于后地板侧构件,而且,将比左右各前侧安装部靠车辆前方的第1安装部安装于电池框架。
11.发明的效果
12.根据本发明,电池框架安装于汽车车身的地板背侧的构造构件而坚固,因此,能够充分支承后悬挂件组件,能够维持操纵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将后悬挂件组件的前方的第1安装部安装于电池框架,能够使电池框架向后方扩大到后悬挂的位置。其结果,能够在不与后悬挂件干涉的情况下将电池搭载于后悬挂的前方。
附图说明
13.图1是表示安装于本发明的汽车的电池框架的立体图。
14.图2是表示将图1的电池框架安装到汽车车身的地板背侧的状态的立体图。
15.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16.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
17.图5是表示图3的底面框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18.图6是沿着图1的vi-vi线的剖视图。
19.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汽车的包括电池框架和后悬挂的地板背侧的仰视图。
20.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汽车的电池框架和后悬挂的仰视图。
21.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汽车的电池框架和后悬挂的俯视图。
22.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汽车的电池框架和后悬挂的侧视图。
23.图11是图9的xi向视图。
24.图12是沿着图11的xii-xi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车载电池的冷却装置的电池框架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将图1的电池框架安装到汽车车身的地板背侧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图3的底面框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1的vi-vi线的剖视图。
26.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汽车1具备:电池框架3,其安装于汽车车身2的地板背侧的构造构件,收纳电池4;和后悬挂件组件61,其支承后悬挂6,并且,安装到后地板侧构件26。
27.如图1所示,电池框架3包括板状的底面框架31和固定到该底面框架31的外周部的多个板状的侧面框架32、33、34、35。本实施方式的侧面框架32~35由4个构件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小于4个或5个以上的侧面框架构成。这些底面框架31和侧面框架32~35并没有特别限定,但能够由铝的挤压成形品构成,若由铝的挤压成形品构成,则成为传热性、轻量化、噪声屏蔽性优异的构件。
28.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表示电池框架3的左右的侧面框架32、33和前后的侧面框架34、35的纵截面。如该图4所示,4个侧面框架32~35基本上均设为同样的、局部具有肋321的空心形状的截面构造。通过将侧面框架32~35设为局部具有肋321的空心形状的截面构造,能够谋求轻量化,同时确保一定的强度。
29.底面框架31通过对在沿着汽车车身2的前后方向的分割线处分割开的6个副底面框架31a~31f进行焊接接合而形成为1张平板。即,从底面框架31的前端到后端由一个挤压成形品构成1张副底面框架。如图5所示,底面框架31设为局部具有肋314的空心形状的截面构造,是具有上板311、隔着空心部313面对该上板311的下板312、以及在空心部313中使上板311和下板312相连的肋314的空心板状的框架。
30.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底面框架31中,如图5所示,制冷剂循环器5的流路51的局部设置于与空心部313的上板311接触的位置。图5是表示底面框架3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底面框架31由挤压成形品构成,因此,从底面框架31的前端到后端设为图5所示的截面构造。因而,流路51也从底面框架31的前端形成到后端。通过将流路51设置于与空心部313的上板311接触的位置,在流路51流动的液体制冷剂的冷却热易于向上板311传递。另一方面,不使流路51与下板312接触,而是隔着空心部313的空气,从而能够使液体制冷剂的冷却热不从下板312逃逸。
31.图1所示的电池框架3是在底面框架31的外周部利用焊接接合等固定4个侧面框架32~35而成的,电池4以与底面框架31和侧面框架32~35中的至少一个接触的状态收纳于由底面框架31、汽车车身2的面对该底面框架31的地板背侧面21、以及4个侧面框架32~35围成的空间。图1所示的附图标记36是利用焊接接合等固定到底面框架31的上表面的分隔板。
32.电池4(也称为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模块41,各电池模块收纳于长方体状的模块壳体。虽然省略图示,但在模块壳体的内部以层叠起来的状态收纳有多个薄型电池(也称为单电池)。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多个电池模块41的各主面411与底面框架31的面垂直的方式多个电池模块41并列设置并固定于底面框架31的面上。
33.换言之,以多个电池模块41的各侧面412与底面框架31的面相接触的方式多个电池模块41并列设置并固定于底面框架31的面上。通过如此使多个电池模块41纵排,能够使全部的电池模块41与底面框架31接触,能够没有遗漏地冷却全部的电池模块41。
34.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框架3安装于汽车车身2的地板背侧面21的从前地板23的前部到后地板24的范围的大致整个面。此外,附图标记22表示前围板,附图标记25表示侧梁。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框架3中,如图1所示,在由分隔板36分隔开的从前方起的5个分区搭载有该图1的左下所示的电池4,在由分隔板36分隔开的最后方的分区搭载有比其少量的电池模块41排列而成的电池4。
35.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循环器5包括供液体制冷剂流动的流路51、使液体制冷剂流动的泵52、冷却液体制冷剂的冷却器53、以及制冷剂罐54。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制冷剂,能够使用以乙二醇为主成分的防冻液(长效冷却液llc)等。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冷却器53通过与搭载到汽车的汽车用空气调和装置的冷气循环的制冷剂之间换热,冷却包括防冻液的液体制冷剂。
36.如此构成的电池框架3在利用罩38封堵了上表面之后,如图3所示,使用多个支架37安装于汽车车身2的地板背侧面21。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电池框架3的左右边安装于作为汽车车身2的构造构件的侧梁25的侧梁内板251或侧梁外板252。
37.另外,如图6所示,电池框架3的后端部使用支架37安装于作为汽车车身2的构造构件的后地板侧构件26的支架261。此外,电池框架3的前端边也同样直接地或间接地安装于前地板的构造构件。因而,电池框架3其本身由底面框架31、侧面框架32~35、以及罩38机械地固定整个六面,因此,成为固定到汽车车身2的地板背侧面21的坚固的物体。
38.接着,对支承后悬挂6的后悬挂件组件61进行说明。虽然省略后悬挂6的详细的图示,但后悬挂6是具备支承后轮的悬挂臂、螺旋弹簧、减振器(damper))、根据需要的扭力杆、横向推力杆的悬挂装置,在图10的侧视图中将减振器表示为后悬挂6。本发明的汽车1对后悬挂6的形式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适用各种形式的后悬挂。
39.后悬挂6支承于后悬挂件组件61,该后悬挂件组件61安装于后地板侧构件26。后地板侧构件26是汽车车身2的构造构件,从前端延伸到后端,利用焊接等分别固定于后地板24的地板背侧的左右两侧部。
40.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汽车的包括电池框架和后悬挂的地板背侧的仰视图,图8是抽出图7的电池框架和后悬挂来表示的仰视图,图9是抽出图7的电池框架和后悬挂来表示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汽车的电池框架和后悬挂的侧视图,图11是图9的xi向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的xii-xii线的剖视图。
41.后悬挂件组件61是利用焊接等接合冲压加工而成的多个钢板而构成的构造构件,如图9的俯视图所示,包括:第1后悬挂件62,其以悬挂左侧的前侧安装部621和后侧安装部622的方式弯曲而形成;第2后悬挂件63,其以悬挂右侧的前侧安装部631和后侧安装部632的方式弯曲而形成;以及两个第3后悬挂件64、64,其在车辆的前后分别悬挂第1后悬挂件62
和第2后悬挂件63。
42.后悬挂件组件61在左右各前侧安装部621、631和左右各后侧安装部622、632处安装于后地板侧构件26。在该情况下,在左右各前侧安装部621、631与后地板侧构件26之间、以及在左右各后侧安装部622、632与后地板侧构件26之间夹装有隔离件(未图示)等。
43.另外,在第1后悬挂件62和第2后悬挂件63各自的前部利用焊接等固定有向车辆前方分别延伸的撑挡板(pin stay panel)65。撑挡板65是对钢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成的零部件,但设为与第1后悬挂件62、第2后悬挂件63不同的构件,构成后悬挂件组件61的第1脆弱部。因而,设为在后方碰撞时后悬挂件组件61中的撑挡板65最先压曲的强度。
44.在本实施方式的后悬挂件组件61中,在撑挡板65的顶端设置有第1安装部66。该第1安装部66位于比左右各前侧安装部621、63靠车辆前方的位置,在该第1安装部66处,后悬挂件组件61安装于电池框架3。
45.即,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撑挡板65的顶端部形成有供螺栓67贯穿的螺栓孔(未图示)。另一方面,在电池框架3的后部的左右分别利用焊接等固定有同样地形成有供螺栓67贯穿的螺栓孔(未图示)的支架39。撑挡板65的螺栓孔和支架39的螺栓孔形成于相对应的位置,以便螺栓67能够贯穿。并且,如该图11和图12所示,撑挡板65的顶端的第1安装部66使用螺栓67和螺母68安装于电池框架3的支架39。此外,附图标记69是防止在拧入螺栓67之际螺母68跟转的托板螺母。
46.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螺栓67设为构成后悬挂件组件61的接着撑挡板65的脆弱部的强度。即,设为在后方碰撞时在后悬挂件组件61中接着撑挡板65压曲的强度。
47.在本实施方式的汽车中,后悬挂件组件61在左右各前侧安装部621、631和左右各后侧安装部622、632这4点处安装于后地板侧构件26。此外,将设置到比左右各前侧安装部621、631靠前方的位置的第1安装部66安装于电池框架3的左右后端部,在总共6点处将后悬挂件组件61安装于汽车车身2。
48.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汽车1,具备:电池框架3,其安装于作为汽车车身2的地板背侧面21的构造构件的侧梁25、后地板侧构件26等,收纳电池4;和后悬挂件组件61,其支承后悬挂6,并且,安装到后地板侧构件26,后悬挂件组件61至少在左右各前侧安装部621、631和左右各后侧安装部622、632处安装于后地板侧构件26,在比左右各前侧安装部621、631靠车辆前方的第1安装部66处安装于电池框架3。
49.电池框架3其本身由底面框架31、侧面框架32~35、以及罩38机械地固定整个六面,因此,成为固定到汽车车身2的地板背侧面21的坚固的物体。因而,即使不借助别的零部件的副框架等将后悬挂件组件61的左右前端安装于汽车车身2,电池框架3也具有与这种副框架的强度同等的强度,因此,不有损操纵稳定性,就能够谋求由零部件个数的削减带来的轻量化。除此之外,通过将后悬挂件组件的前方的第1安装部安装于电池框架,能够使电池框架向后方扩大到后悬挂的位置。其结果,能够在不与后悬挂件干涉的情况下将电池搭载于后悬挂的前方。
50.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汽车1,电池框架3的左右两侧部安装于汽车车身2的侧梁25,电池框架3的左右后端部安装于后地板侧构件26,后悬挂件组件61的第1安装部66分别安装于电池框架3的左右后端部。即,电池框架3其本身由底面框架31、侧面框架32~35、罩38机械地固定整个六面,因此,成为固定到汽车车身2的地板背侧面21的坚固的物体。因而,
不有损操纵稳定性,就能够谋求由零部件个数的削减带来的轻量化。除此之外,能够在不与后悬挂件干涉的情况下将电池搭载于后悬挂的前方。
51.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汽车1,后悬挂件组件61包括:第1后悬挂件62,其悬挂左侧的前侧安装部621和后侧安装部622;第2后悬挂件63,其悬挂右侧的前侧安装部631和后侧安装部632;以及第3后悬挂件64、64,其悬挂第1后悬挂件62和第2后悬挂件63,第1安装部66设置于从第1后悬挂件62和第2后悬挂件63各自的前部向车辆前方分别延伸的撑挡板65,第1安装部66借助螺栓67和螺母68安装于分别固定到电池框架3的左右后端部的支架39。由此,不有损操纵稳定性,就能够谋求由零部件个数的削减带来的轻量化。除此之外,能够在不与后悬挂件干涉的情况下将电池搭载于后悬挂的前方。
52.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汽车1,撑挡板65设为与第1后悬挂件62和第2后悬挂件63不同的构件,构成后悬挂件组件61的脆弱部。由此,在后方碰撞时,后悬挂件组件61中的撑挡板65最先压曲,因此,能够主要仅利用撑挡板65吸收碰撞冲击。
53.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汽车1,使用于第1安装部66的螺栓67构成后悬挂件组件61的接着撑挡板65的脆弱部。由此,在后方碰撞时,螺栓67接着后悬挂件组件61中的撑挡板65压曲,因此,能够主要利用撑挡板65和螺栓67吸收碰撞冲击。
54.附图标记说明
55.1、汽车;2、汽车车身;21、地板背侧面;22、前围板;23、前地板;24、后地板;25、侧梁;26、后地板侧构件;261、支架;3、电池框架;31、底面框架;31a、31b、31c、31d、31e、31f、副底面框架;311、上板;312、下板;313、空心部;314、肋;32、33、34、35、侧面框架;321、肋;36、分隔板;37、支架;38、罩;39、支架;4、电池;41、电池模块;411、主面;412、侧面;5、制冷剂循环器;51、流路;52、泵;53、冷却器;54、制冷剂罐;6、后悬挂;61、后悬挂件组件;62、第1后悬挂件;621、前侧安装部;622、后侧安装部;63、第2后悬挂件;631、前侧安装部;632、后侧安装部;64、第3后悬挂件;65、撑挡板;66、第1安装部;67、螺栓;68、螺母;69、托板螺母。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