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掘进工作面的煤矿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07 21:14: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掘进工作面的煤矿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2.粉尘是矿山企业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矿山采选过程的各生产工序均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尤其是井下采掘工作面和地表的破碎、筛分生产系统,产生的粉尘浓度最高。矿山粉尘主要为高浓度的微细粉尘,微细粉尘不易沉降,对作业岗位的工人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可能引发尘肺病。同时,高浓度的粉尘容易发生爆炸,爆燃,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湿式除尘器是矿山除尘系统的首选除尘设备,主要原因是湿式除尘器投资低、结构简单、容易操作,能够有效净化湿度较大且含有黏性粉尘的气体。
3.相关技术中,由于工作面断面的尺寸限制,湿式除尘器的风筒支架的外凸部分与供风风筒之间间隙小。掘进过程中随着掘进工作面的不断推进,掘进机需要前后进行移动,此时风筒支架的外凸部分与供风风筒之间产生刮蹭现象,这会对工作面的供风风筒造成损坏。
4.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掘进工作面的煤矿除尘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掘进过程中供风风筒的损坏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掘进工作面的煤矿除尘系统,包括:
9.供风风筒,其出风口朝向掘进工作面,所述供风风筒连接有通风机,所述通风机用于将空气气流通过所述供风风筒吹向所述掘进工作面;
10.湿式除尘器,设置于所述掘进工作面,所述湿式除尘器用于接收含尘气流并对所述含尘气流进行除尘;
11.掘进机,设置于所述掘进工作面,所述掘进机用于对所述掘进工作面进行掘进;
12.皮带机,设置于所述掘进工作面,所述皮带机用于接收并输送由所述掘进机掘进产生的煤渣;
13.所述皮带机的纵梁上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为u型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用于支撑所述湿式除尘器的除尘器风筒。
14.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贴的部分为弧面。
15.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供风风筒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重心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重心的另一侧。
1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用于对所述
掘进工作面提供照明。
17.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还包括增压器,所述增压器连接于所述供风风筒和所述通风机之间。
1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供风风筒为康达风筒,所述康达风筒用于产生吹向所述掘进工作面的旋转风流。
1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湿式除尘器的内部沿含尘气流的流向依次设置有过滤水喷射装置、纤维网板和波形挡水板。
20.(三)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皮带机的纵梁上设置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为u型支架,第二支架用于支撑湿式除尘器的除尘器风筒,使用于支撑除尘器风筒的第二支架与供风风筒之间产生一定安全距离,避免了刮蹭现象,确保延长供风风筒使用寿命,消除因风量不足而生产的各种不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掘进工作面的煤矿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
24.10、掘进工作面;
25.11、供风风筒;
26.21、除尘器风筒;
27.3、皮带机;31、纵梁;32、第一支架;33、第二支架;321、弧面;
28.4、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
者“下”。
32.相关技术中,在煤矿掘进过程中随着掘进工作面的不断推进,掘进机需要前后进行移动,此时原除尘器风筒支架外凸与供风风筒之间产生刮蹭现象;对工作面供风风筒造成严重的损坏,产生风筒漏风现象及工作面供风不足,瓦斯及有害气体超标存在不安全隐患,此时需要人工频繁的维修及更换供风风筒。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既费时又费力,甚至会影响生产。
33.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掘进工作面的煤矿除尘系统,下面重点介绍该除尘系统。
3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掘进工作面的煤矿除尘系统,包括:
35.供风风筒11,其出风口朝向掘进工作面10,供风风筒11连接有通风机,通风机用于将空气气流通过供风风筒11吹向掘进工作面10;
36.湿式除尘器(图中未示出),设置于掘进工作面10,湿式除尘器用于接收含尘气流并对含尘气流进行除尘;
37.掘进机(图中未示出),设置于掘进工作面10,掘进机用于对掘进工作面10进行掘进;
38.皮带机3,设置于掘进工作面10,皮带机3用于接收并输送由掘进机掘进产生的煤渣;
39.皮带机3的纵梁31上设置有第一支架32,第一支架32上设置有第二支架33,第二支架33为u型支架,第二支架33用于支撑湿式除尘器的除尘器风筒21。
4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皮带机3的纵梁31上设置第一支架32,第一支架32上设置有第二支架33,第二支架33为u型支架,第二支架33用于支撑湿式除尘器的除尘器风筒21,使用于支撑除尘器风筒21的第二支架33与供风风筒11之间产生一定安全距离,避免了刮蹭现象,确保延长供风风筒使用寿命,消除因风量不足而生产的各种不安全隐患。
4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可以采用标准件制成,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安装和拆解。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的配合更加稳定牢靠,不易损坏稳定性能好。
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体不需要组装,方便井下运输、安装或回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经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煤矿掘进时供风风筒的损坏,节省工人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4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也可以是分体组装,例如通过现场焊接形成一个整体。第一支架32与第二支架33相贴的部分为弧面321。
4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弧面321,可以增加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的固定强度。
4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风风筒11位于第一支架32的重心的一侧,第二支架33位于第一支架32的重心的另一侧。
4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供风风筒11和第二支架33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架32的重心的两侧,从而有利于使除尘器风筒改造支架与供风风筒之间产生一定安全距离,避免了刮蹭现象,确保供风风筒的正常使用。
4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除尘系统还包括照明灯4,照明灯4用于对掘进工作面10提供照明。
4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除尘系统还包括增压器(图中未示出),增压器连接于供风风筒11和通风机之间。
4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增压器,有利于增加供风风筒11的出风速度和出风量,从而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和除尘效果。
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风风筒11为康达风筒,康达风筒用于产生吹向掘进工作面10的旋转风流。
5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康达风筒,有利于利用旋转风流将更多的灰尘送入湿式除尘器中。康达风筒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具体描述。
5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湿式除尘器的内部沿含尘气流的流向依次设置有过滤水喷射装置(图中未示出)、纤维网板(图中未示出)和波形挡水板(图中未示出)。
53.湿式除尘器固定连接于掘进机后侧,在掘进工作面上部安装好通风机和供风风筒11,供风风筒11的出风口靠近掘进机附近。在通风机的作用下,将空气气流通过供风风筒11吹入到掘进机工作面10处,含尘气流就会被带入湿式除尘器的进风口内。湿式除尘器的进风口内上方装有过滤水喷射装置,含尘气流与水会在此进行第一次混合,形成雾化含尘气,并进一步进入到纤维网板上,粉尘粒径较大的雾化含尘气会沿着纤维网板汇集到纤维网板下方的第一排水口。然后,通过纤维网板的雾化含尘气流会继续进入混合室,以进一步混合雾化,水雾捕集内部较小粒径的粉尘,较小粒径粉尘与水雾进行第二次混合,雾化含尘气经过混合室下方的排水口,会被收集处理,最后含有大量水汽的气流通过波型挡水板进行收集处理,气流得以通过波型挡水板排出。该掘进工作面使用本除尘器之前,掘进工作面工作时含尘气流中粉尘浓度达80mg/m3,使用本除尘器之后掘进工作面粉尘气体浓度为8mg/m3,除尘效率为90%,起到较好的除尘效果。
5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