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00:12: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的立体声要求越来越高,双出音结构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体为,采用在电子设备中设置两个单独的听筒模组,然后再在电子设备上设置两个不同的出音通道和出声孔,以实现电子设备在不同位置的出声,进而形成立体声效果。然而,在电子设备中设置两个单独的听筒模组,对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占用较多,导致电子设备无法实现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在实现电子设备小型化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更好的立体声效果。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听筒模组和显示屏,所述壳体结构包括:
5.基板,所述基板用于安装所述听筒模组,所述基板上设有传音通道,所述传音通道用于传输所述听筒模组发出的声音;以及
6.侧板,所述侧板围合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外边缘,以与所述基板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显示屏的空间,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开口的第一出声孔和沿第二方向开口的第二出声孔,所述第一出声孔、所述第二出声孔与所述传音通道连通;
7.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显示屏所在方向相同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传音通道位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出声孔、所述第二出声孔设于所述侧板的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的一侧;所述侧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垂直且连接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朝向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设置,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所述第一出声孔,且所述第一出声孔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对应于所述第一端的端部中心处,所述第二表面设有所述第二出声孔,所述第二出声孔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出声孔错开设置。
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传音通道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二出声孔的内壁面的第一过渡表面,所述第一过渡表面用于引导声音经所述传音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出声孔,以扩大所述第二出声孔的出音面积。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侧板围合形成的所述空间中,所述第一面设有所述传音通道以及贯通至所述第二面的安装孔,所述第二面对应所述安装孔的位置用于设置所述听筒模组;
11.所述安装孔包括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被所述听筒模组封盖,所述第二开口连通于所述传音通道,所述传音通道以及所述第二开口还用于连接至封盖部件,以使所述传音通道和所述安装孔形成密封音腔。
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面并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面还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外周,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为所述传音通道;
13.所述传音通道和所述第二开口连接至所述封盖部件时,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面用于连接至所述封盖部件。
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面设有第一支撑部,所述传音通道和所述第二开口连接至所述封盖部件时,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连接于所述封盖部件。
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垂直且连接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出声孔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出声孔设于所述第二表面;
16.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连通于所述传音通道,所述传音通道和所述第二开口连接至所述封盖部件时,所述封盖部件包括第一盖板部和与所述第一盖板部连接的第二盖板部,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面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一盖板部,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面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二盖板部,以使所述第二盖板部封盖所述第三凹槽的开口;所述第二盖板部封盖所述第三凹槽的开口时,所述第二盖板部的对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齐平,所述第一出声孔设于所述第二盖板部。
1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倾斜面和台阶面,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底面形成为所述台阶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台阶面连接,所述第二侧与所述台阶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间距连通于所述传音通道,所述第一倾斜面至所述第一面的距离沿所述第二侧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倾斜面的所述第一侧以及所述台阶面共同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盖板部。
1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第二支撑部以及定位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二出声孔处并遮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出声孔,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二出声孔的外周,所述传音通道和所述第二开口连接至所述封盖部件时,所述定位部用于定位连接所述封盖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连接所述封盖部件。
1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壳体结构。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通过在壳体的基板上安装听筒模组,并在基板上设置用于传输听筒模组的声音的传音通道,同时在壳体的侧板上设有沿不同方向开口的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并使得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与传音通道连通,从而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可以通过传音通道接收到来自听筒模组的声音,并朝向
不同的方向实现出声,进而实现立体声效果。可见,本技术通过一个听筒模组以及传音通道实现在两个不同方向上的出声,不仅能够实现立体声效果,而且还可以有效简化壳体结构,同时减少对壳体结构的内部空间的占用,满足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需求。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电子设备的a向剖视图;
25.图3为本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一种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26.图4为图3中的b部放大图;
27.图5为本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8.图6为图5中的c部放大图;
29.图7为本实施例公开的壳体结构与封盖部件的一种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施例公开的壳体结构与封盖部件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31.图标:200、电子设备;100、壳体结构;210、听筒模组;220、封盖部件;22a、第一盖板部;22b、第二盖板部;22c、弯折部;22d、外表面;22e、第二倾斜面;230、显示屏;10、基板;11、第一端;12、第二端;13、第一面;131、第一凹槽;132、第二凹槽;1321、第一支撑部;14、第二面;141、安装凸台;142、安装腔;15、安装孔;151、第一开口;152、第二开口;20、侧板;21、第一表面;211、第三凹槽;212、第一倾斜面;2121、第一侧; 2122、第二侧;213、台阶面;22、第二表面;221、第二支撑部;2211、上表面;222、定位部;30、传音通道;40、第一出声孔;50、第二出声孔;51、内壁面;52、第一过渡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34.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
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37.由于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电子设备的出声方式上,目前较为常见的是通过在电子设备内设置单独的正出音(即朝向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方向出声的结构)、单独的顶出音(即朝向电子设备的顶端出声的结构)或侧出音结构(即朝向电子设备的侧边出声的结构),以实现电子设备的立体声效果,进而满足用户的需求。然而随着电子设备的尺寸逐渐趋向于小型化,且出音结构的设置需要满足一定的出音面积,而在电子设备内没有足够的空间设置单独的正出音以及单独的顶出音或侧出音结构,导致在电子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对于功能和尺寸要求上产生矛盾,造成电子设备的设计难度增加。
38.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该壳体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以作为该电子设备的壳体使用。具体地,电子设备除了该壳体结构之外,还包括听筒模组和显示屏,且听筒模组和显示屏均安装于壳体结构,利用在壳体结构设置与听筒模组连通的传音通道、第一出声孔以及第二出声孔,实现听筒模组的传音。可见,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结构,可通过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共用同一个传音通道和听筒模组,从而可以简化壳体结构的设计并减少对壳体结构的内部空间占用,使得壳体结构能够满足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需求。此外,由于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的开口方向不同,此时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可以形成立体声效果,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39.为了便于理解壳体结构在电子设备内与听筒模组的连接关系以及壳体结构的音腔(即上述的传音通道、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形成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40.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 2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智能穿戴设备等便携装置。具体地,电子设备200包括壳体结构100、听筒模组210、封盖部件220以及显示屏230。壳体结构100具有用于安装显示屏230的空间,听筒模组210安装于壳体结构100,封盖部件220安装于壳体结构100的安装有显示屏230的一侧,该封盖部件220用于封盖该壳体结构100的对应听筒模组210设置的音腔。
41.具体地,在实际安装时,可将听筒模组210安装在壳体结构100的一侧,而显示屏230、封盖部件220安装在壳体结构100的另一侧,这样,可以实现对壳体结构100的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有助于实现电子设备200轻薄化设计。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听筒模组210与显示屏230也可以设置在壳体结构100的同一侧。
42.进一步地,考虑到听筒模组210与显示屏230设于壳体结构100的不同侧,而通常,听筒模组210的出声孔多设置在壳体结构100的设有显示屏230 的一侧,因此,为了实现听筒模组210的传音,采用在壳体结构100的设有显示屏230的一侧设置传音通道以及出声孔,然后通过上述的封盖部件220 封盖于该传音通道(即连接于壳体结构100),实现声音最终由壳体结构100 上的出声孔传出。具体地,该封盖部件220可以为独立于壳体结构100的部件,二者可以通过卡接、胶接或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或者,封盖部件220 也可以是一体成型于壳体结构100上,即与壳体结构100为一体部件。
43.考虑到由于听筒模组210、封盖部件220均与壳体结构100配合,因此,以下将以壳体结构100的具体结构及其与听筒模组210、封盖部件220之间的配合关系进行详细的说明:
44.请结合图4至图6所示,壳体结构100包括基板10和侧板20,该基板 10可用于安装上述的听筒模组210,基板10上设有传音通道30,该传音通道30用于传输听筒模组210发出的声音。侧板20围合于基板10的外边缘,与基板10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显示屏230的空间。在侧板20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开口的第一出声孔40,在侧板20上还设置有沿第二方向y开口的第二出声孔50,第一出声孔40与第二出声孔50连通于传音通道30,以将听筒模组210发出的声音经传音通道30,由第一出声孔40和第二出声孔50输出。
45.其中,该第一方向x为与壳体结构100上的显示屏230所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该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垂直。即,第一出声孔40可以实现正出音,而第二出声孔50的方向可以为顶端出音也可以是侧端出音。当第一出声孔40为顶出音,第二出声孔50为顶出音时,可以使得电子设备200的立体声效果更好,且由于正出音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遮挡,而此时顶出音依旧可以为用户提供声音,进而避免用户受遮挡物的影响,即可保证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有效接收到电子设备200的声音,可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以及便捷性。而当第一出声孔40为顶出音,第二出声孔50为侧出音时,与上述情况相似,在此不作赘述。
46.可见,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壳体结构100由基板10和侧板20共同形成,并可以形成用于安装显示屏230的空间,以实现显示屏230在电子设备200 上的安装固定,同时在壳体结构100的基板10上,还可以设置其他电子元器件,即基板10可以为电子设备200内的电子元器件的设置提供安装空间,此时,听筒模组210也设置在基板10上。在基板10上设置有用于传输听筒模组210的传音通道30,可以实现将设置在电子设备200内部的听筒模组210 的声音传递至电子设备200外,以方便用户使用。同时,通过在侧板20上开设沿不同方向开口的第一出声孔40和第二出声孔50,并将第一出声孔40和第二出声孔50连通于传音通道30,此时传音通道30的声音便可由不同方向输出。
47.可见,本实施例中,只利用一个听筒模组210,并经由同一个传音通道 30通过两个沿不同方向开口的第一出声孔40、第二出声孔50实现出音,在实现立体声的同时。即,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结构100,通过对壳体结构100 的合理化设计,替代了相关技术中在实现两个方向出音时需要分别设置听筒模组以及出音结构的方式,有效简化了电子设备200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布置,进而可以更好地适应电子设备200的小型化要求。
48.为了更好理解本实施例的方案,本实施例以该电子设备200为手机,且该壳体结构100为方形壳体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49.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该第一端11 和第二端12则为该基板10的沿其自身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传音通道30位于第一端11,第一出声孔40、第二出声孔50位于侧板20的连接于基板10第一端11的一侧,侧板20包括第一表面21和与第一表面21垂直且连接的第二表面22。其中,第一表面21用于朝向显示屏230设置,即,该第一表面 21可作为壳体结构100的上表面,而该第二表面22则可作为壳体结构100 的侧面或端面。在第一表面21上设有第一出声孔40,第一出声孔40位于第一表面21的对应于第一端11的中心处,在第二表面22上设置有第二出声孔 50,第二出声孔50在第一表面21上的投影与第一出声孔40错开设置。即,传音通道30靠近该基板10乃至电子设备200的顶端设置,第一出声孔40、第二出声孔50同样也靠近该基板10乃至电子设备200的顶端设置,这样,不仅以
减小第一出声孔40、第二出声孔50与传音通道30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听筒模组210中的声音可以更快地传输至第一出声孔40和第二出声孔 50,而且还使得第一出声孔40、第二出声孔50的位置能够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50.此外,第一出声孔40设置在第一表面21的对应于第一端11的中心的位置,在用户使用该电子设备200进行听筒模式时,该第一出声孔40可大致对应用户的耳朵设置,从而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进而便于用户的使用。而通过限定第二出声孔50在第一表面21上的投影与第一出声孔40错开设置,可以避免第二出声孔50与第一出声孔40重叠设置,减小了传音的空间的情况,有效提高第一出声孔40、第二出声孔50的出音效果。
51.进一步地,考虑到该壳体结构100为手机壳体,因此,为了实现手机的轻薄化设计,该侧板20的宽度通常较小,这样,在侧板20上设置该第二出声孔50时,由于该第二出声孔50为顶端出声,因此,该第二出声孔50的开孔大小也受限于侧板20的宽度,即,该第二出声孔50的开口大小非常有限,而声音传输往往需要足够的出声面积,第二出声孔50的开口较小严重影响着第二出声孔50的出声效果。基于此,传音通道30具有连接至第二出声孔50 的内壁面51的第一过渡表面52,该第一过渡表面52用于引导声音经传音通道30传输至第二出声孔50,进而扩大第二出声孔50的出声面积。具体地,该第一过渡表面52可为弧形表面,该第一过渡表面52可由该传音通道30 的与第二出声孔50连通的一端延伸至该第二出声孔50的内壁面51,从而能够引导声音由该传音通道30经由该第一过渡表面52传输至该第二出声孔 50,扩大该第二出声孔50的出声面积,提高第二出声孔50的出声效果。
52.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0包括相对的第一面13和第二面14,第一面13 位于基板10与侧板20围合形成的空间中,且在第一面13设有传音通道30 以及贯通至第二面14的安装孔15,第二面14对应安装孔15的位置用于设置听筒模组210。通过设置安装孔15,使得设置在第一面13的传音通道30 和第二面14的听筒模组210实现连通,即听筒模组210的声音可以经由安装孔15传输至传音通道30,以避免将听筒模组210与传音通道30设置在基板 10的两侧时,听筒模组210的声音无法传输至传音通道30的情况。
53.进一步地,安装孔15包括相对的第一开口151和第二开口152,第一开口151被听筒模组210封盖,第二开口152连通于传音通道30,且封盖部件 220连接于第二开口152和传音通道30,以使得传音通道30和安装孔15形成密封音腔。由于安装孔15为贯穿于基板10的第一面13和第二面14设置的,当将听筒模组210设置在第二面14的对应于安装孔15的位置,即第一开口151的位置时,听筒模组210可以实现对第一开口151进行密封,而此时第二开口152还是开放的。而由于壳体结构100内声音需要在一个密封的空间内进行传输,因此通过将封盖部件220连接于第二开口152以及连通于第二开口152的传音通道30,能够使得壳体结构100内部可形成一个密封音腔,防止声音在传输过程中外泄的情况。
54.进一步地,在实际安装中,可在第二面14上设有围合于第一开口151 的安装凸台141,安装凸台141与第一开口151之间可以形成用于容纳听筒模组210的安装腔142,此时,听筒模组210可嵌合于该安装腔142,进而对第一开口151进行密封,安装凸台141还可以实现对听筒模组210的保护。
55.更进一步地,听筒模组210与第二面14之间可以通过泡棉粘接,在实现对听筒模组210与第二面14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的同时,由于泡棉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量,当听筒模组210受到外界挤压时,泡棉可以提供一定的形变空间,以进一步保护听筒模组210。
56.结合图7和图8所示,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该传音通道30以及第二开口152进行封盖,同时还能够实现听筒模组210与传音通道30之间的连通,第一面13开设有第一凹槽131和第二凹槽132,安装孔15设置于第一凹槽131的槽底面,此时第二开口152与第一凹槽131连通。第二凹槽132 同样设于第一凹槽131的槽底面,且位于该安装孔15的外周,从而第二凹槽 132与第二开口152连通且位于第二开口152的外周,且该第二凹槽132用于形成传音通道30。由于传音通道30应为密封的,而第二凹槽132为开放的,封盖部件220在对第二开口152进行封盖的同时也会对第二凹槽132进行封盖,此时第一凹槽131的未设置该安装孔15、第二凹槽132的部分槽底面用于连接封盖部件220,以使得自听筒模组210发出的声音可以经封闭的安装孔15和传音通道30传输至第一出声孔40和第二出声孔50。
57.具体地,该第一凹槽131可大致为方形凹槽,该第一凹槽131具有四周侧,而第二凹槽132位于该第一凹槽131的其中一侧,第一凹槽131的其他侧可用于连接该封盖部件220,从而使得安装孔15的声音只能经由该第二凹槽132进行传递,而沿着第一凹槽131的其他侧泄露。更具体地,为了提高密封效果,封盖部件220连接于第一凹槽131时,可通过背胶的方式或者是泡棉结合密封胶的方式进行连接,只要能够实现对第一凹槽131的其他周侧进行密封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58.进一步地,由于封盖部件220较薄,当将封盖部件220封盖于第二凹槽 132和第二开口152时,封盖部件220在受到外力时容易发生破裂,基于此,在第二凹槽132的槽底面设置有第一支撑部1321,以用于支撑连接于第一凹槽131的封盖部件220。这样,通过第一支撑部1321的设置,可以对封盖部件220进行支撑,以避免封盖部件220发生破裂,进而影响密封音腔的密封性的情况。具体地,该第一支撑部1321可为凸设在第二凹槽132的槽底面的凸台或者是凸块。
59.一些实施例中,由前述可知,该侧板20包括第一表面21和与第一表面相连的第二表面22,在第一表面21上还设有第三凹槽211,第三凹槽211 连通于第二凹槽132,且封盖部件220包括第一盖板部21a和与第一盖板部 21a连接的第二盖板部21b,第一盖板部21a连接于第一凹槽131的槽底面,第二盖板部21b连接于第三凹槽211的槽底面。由于第一表面21与第一面 13之间具有间距,此时第二凹槽132内的声音传输至第一出声孔40时需要经过一定的距离,而为了使得第一出声孔40与第二凹槽132连通,在第二盖板部21b的边缘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盖板部21a和第二盖板部21b的弯折部 21c,当第二盖板部21b连接于第三凹槽211的槽底面时,弯折部21c与第二表面22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用于连通第二凹槽132与第一出声孔40的声音通道。
60.进一步地,而当第二盖板部21b封盖于第三凹槽211的槽底面时,第二盖板部21b的外表面22d与第一表面21齐平,为了保证第二凹槽132与第一出声孔40的连通,第二盖板部21b与第三凹槽211的槽底面的连接面积较小,为了便于连接,可以将第一出声孔40设置在第二盖板部21b。
61.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封盖部件220与壳体结构100可以为分体设计也可以是一体成型设计,当为分体设计时,第一出声孔40可以设置在第二盖板部 21b;当为一体成型设计时,在第二盖板部21b上的第一出声孔40即为壳体结构100上的第一出声孔40。此外,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第一出声孔40 也可以是单独存在的部件,并连接于壳体结构100,而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出声孔40设置在封盖部件220上只是一种示例。
62.进一步地,由于第一盖板部21a与第二盖板部21b之间具有间距,在第一表面21上还设置有第一倾斜面212和台阶面213,第一倾斜面212和台阶面213连接于弯折部21c,该台阶面213由第三凹槽211的槽底面形成,第一倾斜面212具有第一侧2121和第二侧2122,第一侧2121与台阶面213连接,第二侧2122与台阶面213之间具有间距,且该间距连通于第二凹槽132,第一倾斜面212至第一面13的距离沿第二侧2122向第一侧2121方向逐渐增大,以使得第二凹槽132与第一出声孔40的连接通道进一步延伸,从而可以使得在第一出声孔40的位置位于第一端11的中心时,即使第二凹槽132为偏心设置的,也可以将声音传输至中部位置,进而使得第一出声孔40的出声面积足够,出声效果更好。同时在弯折部21c上设置有与第一倾斜面212相适应的第二倾斜面22e,以便于对第二凹槽132进行密封。
63.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第二盖板部21b与第三凹槽211的槽底面的连接稳定性,在第二表面22上还设置有第二支撑部221和定位部222,第二支撑部221位于第二出声孔50处并遮盖至少部分第二出声孔50,定位部222 位于第二出声孔50的外周,第二盖板部21b连接于第三凹槽211的槽底面时,定位部222用于定位连接第二盖板部21b,第二支撑部221的上表面2211与第三凹槽211的槽底面齐平,此时第二支撑部221可以用于支撑连接第二盖板部21b,以使得第二盖板部21b与第三凹槽211的槽底面的连接更加稳定。
64.具体地,该第二支撑部221可为设置于第二表面22的凸块或凸条,该定位部222可为设置于第二表面22的凸块或凸条,也可以是与第二盖板部21b 相配合的凹陷结构。
65.本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100及电子设备200,通过在壳体结构100上安装听筒模组210,并在壳体结构100上设置传音通道30、第一出声孔40 和第二出声孔50,且第一出声孔40、第二出声孔50可共用同一个听筒模组 210和传声通道实现声音的传输,可以减少电子设备200内电子元器件的数量,同时可以有效避免电子设备200内电子元器件布置空间不足的情况,以实现电子设备200的小型化设计。此外由于第一出声孔40与第二出声孔50 的开口方向不同,当在使用过程中,其任意一个出声孔被阻挡都可以通过另一个出声孔实现出音,更重要的是,当两个出声孔都可以正常使用时,即可形成立体声效果,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6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