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22:35: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娱乐工具,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手机这类电子设备为例,手机已经不再局限于现有的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等全面屏,而是更多地聚焦于折叠屏,以期手机能够为用户提供别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模组、壳体组件和连接组件,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与显示面板贴合的透明盖板,显示面板的面积小于透明盖板的面积,以使得透明盖板与显示面板不重叠的边缘区域能够通过连接组件与壳体组件连接,连接组件设置成能够承受电子设备在折叠过程中产生的剪切应力。
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连接组件将透明盖板的边缘区域与壳体组件连接,以使得电子设备的边缘能够得以密封,连接组件也设置成能够承受电子设备在折叠过程中产生的剪切应力,以避免连接组件被撕裂,进而省掉相关技术中的装饰件,以消除边缘段差。
附图说明
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6.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7.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8.图3是图1中电子设备处于半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9.图4是图2中转轴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5是图4中转轴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1.图6是图1中电子设备在xz平面上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2.图7是图6中电子设备另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3.图8是图7中连接组件在电子设备的折叠过程中承受剪切应力的力学模型示意图;
14.图9是图7中连接组件一实施例在xy平面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10是图6中电子设备又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6.图11是图10中连接组件在电子设备的折叠过程中承受剪切应力的力学模型示意图;
17.图12是图10中连接组件对应于柔性显示模组的折叠线部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13是图10中电子设备一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9.图14是图10中电子设备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本技术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22.共同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电子设备处于半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1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其中,图1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可以简单地视作电子设备的长轴方向,图1中箭头y所示的方向可以简单地视作电子设备的短轴方向,图1中箭头z所示的方向可以简单地视作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一般地,电子设备在长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其在短轴方向上的尺寸。
23.本技术中,电子设备10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便携装置。其中,本技术以电子设备10为手机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24.结合图2,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柔性显示模组11、转轴组件12和壳体组件13。其中,结合图1及图3,转轴组件12可以主要是与壳体组件13配合以支撑柔性显示模组11;并使得柔性显示模组11能够进行折叠。例如:转轴组件12与壳体组件13之间通过转轴实现铰接(这部分结构将在后文中进行示例性的说明),以使得两者可以相对转动;柔性显示模组11则通过卡接、胶接、焊接等组装方式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与壳体组件13连接,以使得柔性显示模组11与壳体组件13可以一起相对于转轴组件12转动,从而实现柔性显示模组11的折叠。换言之,电子设备10设置成能够在上述长轴方向上折叠。进一步地,电子设备10内部(具体可以是柔性显示模组11与壳体组件13之间)还可以设置诸如电池模组、天线模组、摄像头模组、指纹模组等结构件(图1至图3中均未示出),以使得电子设备10能够实现其它相应的功能,从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25.进一步地,结合图1,基于柔性显示模组11的折叠线100,本技术可以将柔性显示模组11简单地划分为第一显示部201和第二显示部202。换言之,第一显示部201和第二显示部202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可以独立地或协同地显示画面。其中,第一显示部201与第二显示部202可以相对于折叠线100呈对称结构,也即是两者的大小、形状等参数可以相同或相似。进一步地,第一显示部201与第二显示部202能够折叠形成的折叠角度为θ;其中,0≤θ≤180
°
。其中,当上述折叠角度θ等于0
°
时,可以认为柔性显示模组11处于折叠状态;当上述折叠角度θ等于180
°
时,可以认为柔性显示模组11处于展开状态;而当上述折叠角θ度介于0
°
与180
°
之间时,则可以认为柔性显示模组11处于半折叠状态。因此,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折叠柔性显示模组11,以使得第一显示部201与第二显示部202呈相应的折叠角度。
26.共同参阅图4及图5,图4是图2中转轴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转轴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7.结合图4,转轴组件12可以包括基座121、第一连接件122和第二连接件123。其中,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23分别位于基座121的相对两侧,并与基座121活动连接,以使得三者形成类似于鸟类的翼展结构,以便于柔性显示模组11进行折叠。
28.基座121可以沿折叠线100设置,例如基座1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折叠线100的方向,以使得柔性显示模组11在与转轴组件12和壳体组件13等结构件组装之前能够沿着其折叠线100进行折叠,而在与上述结构件组装之后能够沿着折叠线100相对于基座121进行折叠。进一步地,结合图4,基座121靠近柔性显示模组11的一侧开设有收容空间1211。收容空间1211既可以用于容纳第一连接件122和第二连接件123的部分结构,以增加电子设备10在结构上的紧凑性;还可以作为柔性显示模组11折叠时的避让空间,以使得柔性显示模组11能够相对于基座121进行折叠。
29.进一步地,结合图5,转轴组件12还可以包括第一转接件124和第二转接件125。其中,第一转接件124、第二转接件125分别与基座121活动连接,例如通过铰接的方式使得第一转接件124、第二转接件125能够相对于基座121转动。第一转接件124进一步与第一连接件122连接,第二转接件125进一步与第二连接件123连接,且第一转接件124与第二转接件125啮合。此时,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23中任意一者相对于基座121转动,均会带动另一者也相对于基座121转动。如此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22、第二连接件123分别与柔性显示模组11连接并位于折叠线100的两侧之后,也即是柔性显示模组11与转轴组件12组装之后,不仅可以使得柔性显示模组11的折叠具有对称性和同步性,还可以便于柔性显示模组11维持其折叠之后的角度。
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连接件122及第一转接件124可以位于基座121的一侧,第二连接件123及第二转接件125可以位于基座121的另一侧,它们可以相对于基座121呈对称结构,以使得转轴组件12可以与柔性显示模组11进行无差别化安装,从而增加电子设备10的组装效率。进一步地,结合图4,上述连接件及转接件可以为多组,它们在折叠线100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于基座121,以增加柔性显示模组11在折叠过程中的可靠性。
31.结合图1至图3,壳体组件13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主要用于与透明盖板114一同保护电子设备10。其中,壳体组件13的材质可以是玻璃、金属、硬质塑料等,也可以由其它电致变色材料制成。进一步地,由于壳体组件13一般会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壳体组件13的材质可以优选地具有一定的耐磨耐蚀防刮等性能,或者在壳体组件13的外表面(也即是电子设备10的外表面)涂布一层用于耐磨耐蚀防刮的功能材料。
32.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柔性显示模组11相对于其折叠线100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对称设置的第一显示部201和第二显示部202,转轴组件12也可以相对于其基座121呈对称结构。因此,结合图2,对于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组件13而言,也可以具有两个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例如第一壳体131和第二壳体132。其中,第一壳体131可以与第一连接件122连接,第二壳体132可以与第二连接件123连接,以使得第一壳体131与第二壳体132能够相对于基
sensitive adhesive,psa)等胶体(图7未示出)进行胶接。其中,显示面板111的面积小于透明盖板112的面积,以使得透明盖板112与显示面板111不重叠的边缘区域能够通过连接组件400与壳体组件13连接,进而使得电子设备10的边缘能够被连接组件400密封。进一步地,结合图8,连接组件400设置成能够承受电子设备10在折叠过程中产生的剪切应力,以避免连接组件400被撕裂。如此设置,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可以省掉相关技术中的装饰件,进而消除边缘段差,也可以满足防水防尘的需求。
40.需要说明的是:相较于图7,图8所示的连接组件400在剪切应力(τ1、τ2)的作用下已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此时,如果上述剪切应力过大,其结果要么是连接组件400与透明盖板112、壳体组件13剥离(俗称“开胶”),要么是连接组件400自身被撕裂(俗称“失效”)。进一步地,结合图7及图9,连接组件400可以设置成框状,以环绕显示面板111,进而使得电子设备10的整个边缘均能够得到密封。
41.作为示例性地,连接组件400可以为泡棉胶等弹性体。其中,连接组件400的宽度(w)和厚度(t)、水蒸气透过量(wvt)、弹性模量(κ)、许可切应力([τ])等参数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此不作限制。
[0042]
结合图9及图3,由于电子设备10主要是在上述长轴方向上进行折叠,使得连接组件400在上述长轴方向上受到的剪切应力要大于其在上述短轴方向上受到的剪切应力。换言之,连接组件400中左右两边需要承受更大的剪切应力。为此,连接组件400在上述长轴方向上的宽度(w1)大于或者等于其在上述短轴方向上的宽度(w2),使之不易被撕裂。相应地,在上述厚度方向上,连接组件400中左右两边的厚度也可以更厚。换言之,连接组件400承受剪切应力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
[0043]
进一步地,结合图7及图2,壳体组件13(例如第一壳体131)可以包括底部1311和与底部1311连接的侧部1312,侧部1312环绕连接组件400,并可以进一步环绕透明盖板112,以便于保护电子设备10的边缘。换言之,侧部1312背离底部1311的表面可以与透明盖板112背离显示面板111的表面平齐,以使得显示模组11能够嵌入壳体组件13内。
[0044]
共同参阅图10至图12,图10是图6中电子设备又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连接组件在电子设备的折叠过程中承受剪切应力的力学模型示意图,图12是图10中连接组件对应于柔性显示模组的折叠线部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45]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0,连接组件400可以包括彼此磁性吸附的第一磁吸件401和第二磁吸件402。其中,第一磁吸件401贴设在透明盖板112与显示面板111不重叠的边缘区域,第二磁吸件402贴设在壳体组件13靠近柔性显示模组11的一侧。如此设置,同样可以对电子设备10的边缘进行有效地密封,以满足防水防尘的需求。
[0046]
结合图11及图8,相较于相关技术的胶接等方式,其主要是通过连接组件400的自身变形来抵抗电子设备10在折叠过程中产生的剪切应力;而本实施例所述磁性吸附的优势在于:随着电子设备10在折叠过程中产生剪切应力,第一磁吸件401与第二磁吸件402可以沿两者的接触面发生滑移,以此抵消上述剪切应力,进而改善上述开胶、失效等问题。简而言之,本实施例所述磁性吸附可以通过第一磁吸件401与第二磁吸件402之间的错动来释放上述剪切应力。
[0047]
类似地,由于电子设备10主要是在上述长轴方向上进行折叠,使得连接组件400在
上述长轴方向上受到的剪切应力要大于其在上述短轴方向上受到的剪切应力。基于此,不仅连接组件400(也即是第一磁吸件401和第二磁吸件402作为一个整体)在上述长轴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大于或者等于其在上述短轴方向上的宽度,而且第二磁吸件402在上述长轴方向上的宽度还可以大于第一磁吸件401在上述长轴方向上的宽度,以使得第二磁吸件402与第一磁吸件401之间始终具有一定宽度的接触面。其中,上述宽度的差值可以大于或者等于第一磁吸件401与第二磁吸件402在上述剪切应力的作用下所能够产生的最大位移量。
[0048]
进一步地,结合图12,第二磁吸件402以柔性显示模组11的折叠线100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间隔设置的部分,也即是第二磁吸件402在折叠线100处可以至少是断开的,以便于两个部分分别与第一壳体131、第二壳体132组装连接。当然,这样也便于第二磁吸件402随电子设备10的弯折而弯折。
[0049]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磁性吸附的特点,第一磁吸件401与第二磁吸件402之间实质上是可分离的。基于此,第一磁吸件401和第二磁吸件402之间的磁性吸附力可以小于第一磁吸件401和透明盖板112之间的结合力与第二磁吸件402和壳体组件13之间的结合力中的较小者。换言之,第一磁吸件401和第二磁吸件402之间的磁性吸附力可以小于第一磁吸件401和透明盖板112之间的结合力,该磁性吸附力也可以小于第二磁吸件402和壳体组件13之间的结合力。如此设置,即便是在较大的外力作用下,也可以通过第一磁吸件401与第二磁吸件402分离的方式,来保证第一磁吸件401与透明盖板112之间连接和第二磁吸件402与壳体组件13之间的连接,进而避免出现开胶等问题。
[0050]
作为示例性地,第一磁吸件401与第二磁吸件402可以为磁性硅胶片,以使得连接组件400既具有一定的磁性,以便于形成磁性吸附,又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以便于适应电子设备10的弯折。此时,第一磁吸件401与第二磁吸件402可以借助点胶、粘胶等方式分别透明盖板112、壳体组件13胶接。
[0051]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磁吸件401也可以为通过喷涂、涂布等工艺在透明盖板112表面形成的易于磁化的金属膜层。其中,金属膜层的主要成分可以包括铁、钴、镍等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在其他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磁吸件402也可以为磁铁或者易于磁化的金属制件,并可以与壳体组件13通过金属嵌件注塑工艺形成一体成型结构件。
[0052]
进一步地,第一磁吸件401与透明盖板112之间还可以设置具有一定隔绝磁场能力的隔磁材料,以避免电子设备10处于折叠状态时其左右两部分因形成较强的磁性吸附而无法分离,也即是电子设备10能够较为容易地由上述折叠状态切换至上述展开状态。
[0053]
共同参阅图13及图14,图13是图10中电子设备一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0中电子设备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5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3,第二磁吸件402可以贴设在壳体组件13的底部1311,并可以进一步贴设在沿上述短轴方向延伸的侧部1312。换言之,以柔性显示模组11的折叠线100为界,第二磁吸件402左右两部分的断面可以呈l字型。此时,第二磁吸件402与第一磁吸件401不仅可以在上述厚度方向上形成磁性吸附,还可以在上述长轴方向上形成磁性吸附。如此设置,在电子设备10由上述折叠状态切换至上述展开状态的过程中,第二磁吸件402与第一磁吸件401沿上述长轴方向形成的磁性吸附力有利于柔性显示模组11的展平,进而改善电子设备10在边缘区域的平整度。其中,第二磁吸件402与第一磁吸件401沿上述长轴方向形成的磁性吸附力可以大于或者等于第二磁吸件402与第一磁吸件401之间的摩
擦阻力。
[0055]
在其他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4,透明盖板112和第一磁吸件401与壳体组件13的侧部1312之间还可以借助点胶等工艺设置有密封胶500,以使得电子设备10的边缘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均能够得到密封,进而满足防水防尘的需求。当然,这样也可以避免透明盖板112和第一磁吸件401与壳体组件13的侧部1312之间的装配间隙积累灰尘等。
[0056]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