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柱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10 21:54: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梁柱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柱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的建设要求在发生着变化,当今的房屋建设往往是先建造框架梁,然后再建设墙体,建筑设计中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支撑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件,随着建筑使用时间增加和使用方法的改变,梁体可能出现弯曲现象,这样就需要对梁体进行加固。
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1840264.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包括主支撑杆和托板,所述托板上端表面固定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下端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内侧上端表面固定设有若干个三角状啮齿槽,所述支撑槽内部滑动设有滑动支撑块,所述滑动支撑块内侧中间固定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两侧传动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表面固定设有辊轴,所述滑动支撑块内部两侧固定设有伸缩杆。
4.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该装置采用外加装置的结构对梁柱进行加固,相对于现有的梁柱结构,其结构简单,且加固效果相对较差,无法与现有的梁柱结构形成整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柱加固结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柱加固结构,包括:
8.加固混凝土,所述加固混凝土的内部埋设有第一加固钢筋组件,所述第一加固钢筋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钢筋组件,所述第二加固钢筋组件的外部浇筑有地基混凝土;
9.加固外壳组件,所述加固外壳组件包括防护底板,所述防护底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浇筑外壳,所述浇筑外壳的外壁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加固框架,且所述浇筑外壳设置在加固混凝土的外壁。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加固钢筋组件包括多个加固环,所述加固环的内壁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钢筋,多个所述支撑钢筋的外壁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支撑钢筋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锚,多个所述连接锚与多个加固环分别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加固钢筋组件包括横向钢筋组和纵向钢筋组,所述横向钢筋组和纵向钢筋组固定连接,且二者结构相同。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向钢筋组包括多根连接钢筋和多根固定钢筋,所述横向钢筋组的连接钢筋与纵向钢筋组的固定钢筋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钢筋组的固定钢筋与纵向钢筋组的连接钢筋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钢筋组和纵向钢筋组的固定钢筋彼此固定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向钢筋组的连接钢筋和固定钢筋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加固锚,所述纵向钢筋组的连接钢筋和固定钢筋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加固锚。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浇筑外壳包括多个定位角板,相邻两个所述定位角板之间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分别与一个定位角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壁等距开设有多个浇筑孔。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柱加固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该建筑结构设计梁柱加固结构,通过第一加固钢筋组件和第二加固钢筋组件对老旧承重柱进行加固,浇筑完成后,加固混凝土与老旧称重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提高老旧称重柱的各项能力,加固效果优良。
19.2.该建筑结构设计梁柱加固结构,通过锚固使第一加固钢筋组件和第二加固钢筋组件与老旧承重柱和地面混凝土固定,提高加固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
20.3.该建筑结构设计梁柱加固结构,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加固,浇筑更加方便,便于施工者进行操作,可塑性更强,与承重柱的整体形状更加美观。
21.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固装置的成型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加固钢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加固钢筋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固外壳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浇筑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老旧承重柱;2、第一加固钢筋组件;21、加固环;22、支撑钢筋;23、连接锚;24、定位锚;3、加固混凝土;4、地基混凝土;5、第二加固钢筋组件;51、连接钢筋;52、固定钢筋;53、第一加固锚;54、第二加固锚;6、浇筑外壳;61、定位角板;62、第一连接板;63、第二连接板;64、第三连接板;65、浇筑孔;7、加固框架;8、防护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柱加固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
31.加固混凝土3,加固混凝土3的内部埋设有第一加固钢筋组件2,第一加固钢筋组件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钢筋组件5,第二加固钢筋组件5的外部浇筑有地基混凝土4;
32.加固混凝土3浇筑于老旧承重柱1的外壁,第一加固钢筋组件2与老旧承重柱1固定连接;地基混凝土4浇筑于老旧承重柱1的底端,第二加固钢筋组件5与地面和老旧承重柱1固定连接。
33.第一加固钢筋组件2包括多个加固环21,加固环21的内壁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钢筋22,多个支撑钢筋22的外壁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锚23;加固环21和支撑钢筋22的数量依据老旧承重柱1的尺寸进行设计,支撑钢筋22与加固环21通过扎丝进行固定,支撑钢筋22等距设置在老旧承重柱1的外壁,加固环21卡接在支撑钢筋22的外壁,加固环21的形状根据老旧承重柱1的外形进行设计。
34.多个支撑钢筋2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锚24,定位锚24埋设在地面的混凝土内部,多个连接锚23与多个加固环21分别固定连接,连接锚23通过扎丝与加固环21和支撑钢筋22固定,且连接锚23设置为u形,连接锚23卡接在支撑钢筋22的外壁,并插接在老旧承重柱1的混凝土内部,增强第一加固钢筋组件2与老旧承重柱1的连接性。
35.第二加固钢筋组件5包括横向钢筋组和纵向钢筋组,横向钢筋组和纵向钢筋组构成钢筋网,在老旧承重柱1所处的混凝土地面挖去老旧混凝土,并清洗干净,将横向钢筋组和纵向钢筋组在凹槽内部进行组件,使二者与老旧承重柱1的混凝土建立固定连接,横向钢筋组和纵向钢筋组固定连接,且二者结构相同。
36.横向钢筋组包括多根连接钢筋51和多根固定钢筋52,横向钢筋组的连接钢筋51与纵向钢筋组的固定钢筋52固定连接,横向钢筋组的固定钢筋52与纵向钢筋组的连接钢筋51固定连接,横向钢筋组和纵向钢筋组的固定钢筋52彼此固定连接,横向钢筋组和纵向钢筋组的连接钢筋51的一端插接在老旧承重柱1的混凝土内部,建立第二加固钢筋组件5与老旧承重柱1之间的连接,同时横向钢筋组和纵向钢筋组与支撑钢筋22通过扎丝固定连接。
37.横向钢筋组的连接钢筋51和固定钢筋52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加固锚53,纵向钢筋组的连接钢筋51和固定钢筋52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加固锚54,第一加固锚53和第二加固锚54均设置u形,第一加固锚53的长度长于第二加固锚54,二者插接在地面混凝土内部,建立第二加固钢筋组件5与地面混凝土的连接。
38.加固外壳组件,加固外壳组件包括防护底板8,防护底板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浇筑外壳6,浇筑外壳6的外壁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加固框架7,且浇筑外壳6设置在加固混凝土3的外壁,浇筑外壳6用于加固混凝土3的浇筑成型。
39.浇筑外壳6包括多个定位角板61,相邻两个定位角板61之间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62、第二连接板63和第三连接板64。
40.第一连接板62与第三连接板64分别与一个定位角板6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63的外壁等距开设有多个浇筑孔65,通过浇筑孔65注入混凝土。
41.工作原理:
42.首先凿去混凝土结合面风化酥松层、碳化锈裂层及严重油污层直至完全露出坚硬基层;将结合面混凝土凿毛打成麻坑和沟槽深度,清除混凝土面的浮块、碎碴、粉末,并用压力水清洗干净;在浇混凝土之前,在结合面涂刷一层乳胶水泥浆或其他高粘结性能的界面结合剂;
43.接着将第一加固钢筋组件2和第二加固钢筋组件5如图2、图3所示进行构建,然后浇筑地基混凝土4,至地基混凝土4完全凝固,架构加固外壳组件,使浇筑外壳6包裹第一加固钢筋组件2,接着通过浇筑孔65注入加固混凝土3,从下向上依次注入,每完成一段混凝土注入,对该浇筑孔65进行封堵,至完全注入混凝土(注:浇筑加固混凝土3和地基混凝土4时,采用细石混凝土或喷射混凝土,混凝土中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二十毫米)。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