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超微细气泡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6 13:23: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超微细气泡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微细气泡(fine bubble)的应用技术受到关注。从2004年左右开始,实现了在清洗、渔业、农业中的实用化,其领域涉及食品、医疗等多方面。在这样的状况中,以来自工业界的期望为背景,日本经济产业省决定在2012年对与微细气泡相关的国际标准化活动进行支援、推进。此外,在2013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设立了微细气泡技术专业委员会,关于“微细的气泡”研究了各种定义、标准化。作为其中之一,以往,气泡没有根据其尺寸进行明确的区别,但随着学术上的研究、技术的进步,通过如下方式来进行统一:将直径小于100μm的气泡作为微细气泡与其他气泡进行区别,进而将直径小于1μm的气泡称为超微细气泡(ultra fine bubble)。(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2)
3.迄今为止,开发了各种超微细气泡的制造方法(非专利文献3)。例如,有通过剪切力从较大的泡生成超微细气泡的回旋液流式、喷射器(ejector)式、文丘里(venturi)式。此外,有通过压力、超声波使已经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作为超微细气泡析出的加压溶解式、超声波振动式。此外,有在饱和水蒸气中混入气体,吹入液体中而生成超微细气泡的混合蒸汽直接接触凝聚式。此外,有从陶瓷等超微细孔向液体中输送气体而生成超微细气泡的超微细孔式。
4.但是,上述的任一制造方法均需要高压泵、超声波装置等大规模的装置、对该装置进行处理的技术人员的高等的技术,此外,使用后的清洗也是繁琐的。此外,根据制造方法,使用的液体的物性、温度条件存在制约。而且,无法避免混入杂质这样的问题。
5.现有技术文献
6.非专利文献
7.非专利文献1:超微细气泡,日本音响学会志73卷7号(2017)
8.非专利文献2:微细气泡是指?,[online],微细气泡学会联盟,[令和1年9月5日检索],互联网《http://www.fb-union.org/about.html》
[0009]
非专利文献3:关于超微细孔式超微细气泡,[online],zero web株式会社,[令和1年9月12日检索],互联网《http://ufb.zero-web.biz/#can》


技术实现要素:

[0010]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1]
本公开的问题在于至少提供一种用于简便地制造超微细气泡的技术。
[0012]
技术方案
[0013]
〔1〕一种超微细气泡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制造装置具备:
[0014]
容纳部,容纳液体和气体;以及驱动部,用于该容纳部内的加压,该加压的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为2.0毫秒以下,该最大压力为4.00mpa以上。
[0015]
〔2〕根据〔1〕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气体的体积相对于所述容纳部的容积的比例为10%以上且90%以下。
[0016]
〔3〕根据〔1〕或〔2〕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液体为水。
[0017]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气体为空气。
[0018]
〔5〕一种制造超微细气泡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0019]
准备包含液体和气体的系统的工序;以及
[0020]
对该系统的内部进行加压的工序,
[0021]
该加压的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为2.0毫秒以下,
[0022]
该最大压力为4.00mpa以上。
[0023]
〔6〕根据〔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气体的体积相对于所述系统的容积的比例为10%以上且90%以下。
[0024]
〔7〕根据〔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液体为水。
[0025]
〔8〕根据〔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气体为空气。
[0026]
发明效果
[0027]
根据本公开,至少提供一种用于简便地制造超微细气泡的技术。
[0028]
根据本公开,为了制造超微细气泡,无需大规模的装置、对该装置进行处理的技术人员的高等的技术。此外,在本公开中,只要使用在超微细气泡的制造中通常使用的液体、温度条件即可,对它们没有特别的限制。而且,根据本公开,能以与现有产品相同的浓度制造与现有产品相同的直径的超微细气泡。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注入器的概略构成的图。
[0030]
图2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气体的体积相对于容纳部的容积的比例与生成的超微细气泡的个数的关系的图。
[0031]
图3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气体的体积相对于容纳部的容积的比例、生成的超微细气泡的直径以及其个数的关系的图。
[0032]
图4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用作阳性对照的空气超微细气泡水(nanox公司)的气泡的直径与其个数的关系的图。
[0033]
图5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容纳部内的加压中的最大压力与生成的超微细气泡的个数的关系的图。
[0034]
图6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容纳部内的加压中的最大压力、生成的超微细气泡的直径以及其个数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一个实施方式是超微细气泡的制造装置,该制造装置具备:容纳部,容纳液体和气体;以及驱动部,用于该容纳部内的加压,该加压的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为2.0毫秒以下,该最大压力为4.00mpa以上。以下,有时将所述制造装置记载为“本实施方式的装置”。
[0036]
在本说明书中,“超微细气泡”是说如上所述地遵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专业
委员会tc281(微细气泡技术)的审议和定义,直径小于1μm的泡。
[0037]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本实施方式的装置制造的泡中,其大部分是超微细气泡,但作为通过本实施方式的装置制造的泡,只要包含超微细气泡即可,也可以包含不满足上述定义的泡。
[0038]
不过,在下文叙述的实施例所使用的超微细气泡的测定方法中,在其个数为25亿个/ml以下的情况下测定结果的可靠性低,因此在本公开中,设为在其个数超过25亿个/ml的情况下产生超微细气泡。
[0039]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所述液体,可列举出能用作溶剂的液体(例如,水、醇、油等)。此外,可列举出溶液(例如,培养液(液体培养基)、生理盐水、磷酸缓冲液、制备试剂、溶液状的化妆料等)。此外,可列举出乳剂(乳液等乳剂状的化妆料等)。此外,也可以是使用了这些当中的任意两种以上的液体。而且,所述液体可以包含低分子也可以包含高分子,可以包含无机物也可以包含有机物(例如,核酸等生物体成分等)。
[0040]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一个方案中,所述液体是不包含微生物等的液体。
[0041]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一个方案中,所述水为纯水(例如,蒸馏水、ro水、ro-edi水、离子交换水)、超纯水,在优选的另一方案中为超纯水。作为超纯水,例如可列举出milli-q水。
[0042]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所述气体,可以举例示出空气。此外,可以举例示出氮气、氧气、臭氧、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可以举例示出这些当中的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气体。
[0043]
在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一个方案中,所述气体是不包含微生物等的气体。
[0044]
所述空气可以是通常使用的空气,其组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约8成的氮气与约2成的氧气的混合气体。
[0045]
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部内的加压的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为2.0毫秒以下。
[0046]
其中,所述压力是指容纳部内的压力。其测定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在使用下文叙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注入器进行测定的情况下,能通过下文叙述的“容纳部内的压力的测量方法”栏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0047]
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通常为2.0毫秒以下,在优选的一个方案中为1.0毫秒以下,在优选的另一方案中为0.60毫秒以下。当为2.0毫秒以下时,系统中的气体的一部分或全部瞬间溶解(混合)于液体,因此可期待高效地产生超微细气泡。此外,其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大于0,例如为0.20毫秒以上。
[0048]
此外,所述最大压力通常为4.00mpa以上,在优选的一个方案中为4.29mpa以上,在优选的另一方案中为14.95mpa以上。当为4.00mpa以上时,系统中的气体的一部分或全部瞬间溶解(混合)于液体,因此可期待高效地产生超微细气泡。在增加超微细气泡的数量的情况下,采用更高压力是有效的。此外,其上限取决于制造装置的加压能力,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为40mpa以下。
[0049]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气体的体积相对于所述容纳部的容积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但在优选的一个方案中为10%以上,在优选的另一方案中为90%以下。
[0050]
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液体和气体的容纳部的构造、材料只要能耐受该容纳部内
的加压即可,没有特别限制。
[0051]
驱动部的构造、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就加压而言,例如可以通过在压缩气体的压力被释放时产生的压力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由点火装置进行点火的火药的燃烧所产生的压力来进行。此外,也可以通过将压电元件等的电能、弹簧等的机械能用作加压能的压力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利用适当组合这些形态的能量从而生成的加压能的压力来进行。
[0052]
作为加压而言,在采用使用由点火装置进行点火的火药的燃烧所产生的压力的方案的情况下,作为火药,例如可以是以下之中的任一种火药、或者由它们中的多个组合而构成的火药:包含锆和高氯酸钾的火药(zpp)、包含氢化钛和高氯酸钾的火药(thpp)、包含钛和高氯酸钾的火药(tipp)、包含铝和高氯酸钾的火药(app)、包含铝和氧化铋的火药(abo)、包含铝和氧化钼的火药(amo)、包含铝和氧化铜的火药(aco)、包含铝和氧化铁的火药(afo)。作为这些火药的特征,即使其燃烧产物在高温状态下为气体,在常温下也不含气体成分,因此点火后燃烧产物立即进行冷凝。由此,在所述液体和所述气体的加压过程中,能使由于点火药的燃烧而产生的该加压时的燃烧产物的温度和压力在从施加于所述液体和所述气体的压力达到最初的峰值射出力起的短时间内推移至常温常压附近。
[0053]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的例子,可列举出注入器。以下,对其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0054]
在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的例子的注入器中,并非从最初在容纳部容纳有所述液体和所述气体,而是通过借助具有射出口的喷嘴将所述液体和所述气体吸引至容纳部内来进行容纳。像这样,通过采用需要向容纳部的填充操作的构成,能够容纳所希望的液体和所希望的气体。因此,在该注入器中,注射筒(syringe)部配置为可拆装。此外,喷嘴顶端的射出口被封闭,以免所述液体和所述气体射出。封闭构件、封闭方法只要使所述液体和所述气体不射出即可,没有特别限制。
[0055]
以下,参照附图,作为注入器的例子,对注射器1(无针注射器)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各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及它们的组合等是一个例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进行构成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本发明不由实施方式限定,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这一点对于下文叙述的实施例也同样如此。需要说明的是,使用“顶端侧”和“基端侧”作为表示注射器1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术语。该“顶端侧”表示靠近下文叙述的注射器1的顶端即靠近射出口31a的位置,该“基端侧”表示在注射器1的长度方向上与“顶端侧”相反侧的方向即驱动部7侧的方向。此外,本示例是使用由点火装置进行点火的火药的燃烧能对容纳所述液体和所述气体的容纳部进行加压的示例,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
[0056]
(注射器1的构成)
[0057]
图1是表示注射器1的概略构成的图,也是注射器1的沿其长度方向的剖视图。注射器1通过如下方式构成:注射器组装体10安装于外壳(注射器外壳)2,该注射器组装体10将由注射筒部3和柱塞4构成的子组装体与由注射器主体6、活塞5以及驱动部7构成的子组装体一体地组装而成。
[0058]
如上所述,注射器组装体10配置为相对于外壳2拆装自如。在注射器组装体10中所含的形成于注射筒部3与柱塞4之间的容纳部32填充有所述液体和所述气体,而且,该注射器组装体10是在每次进行超微细气泡的生成时用完就扔掉的单元。因此,与以往的超微细气泡的制造装置不同,在超微细气泡生成后,无需进行生成超微细气泡的部位的清洗。此
外,如果在无菌环境下制造超微细气泡,则也容易制造无菌状态的超微细气泡。另一方面,在外壳2侧包括向注射器组装体10的驱动部7中所含的点火器71供电的电池9。来自电池9的供电通过用户进行按下设于外壳2的按钮8的操作,经由布线在外壳2侧的电极与注射器组装体10的驱动部7侧的电极之间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就外壳2侧的电极和注射器组装体10的驱动部7侧的电极而言,两电极的形状和位置被设计为在注射器组装体10安装于外壳2时自动地接触。此外,外壳2是只要在电池9中剩余能够向驱动部7供给的电力就能反复使用的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在外壳2中,在电池9的电力耗尽的情况下,也可以仅更换电池9而继续使用外壳2。此外,喷嘴31的顶端的射出口31a被封闭部43封闭,以免所述液体和所述气体射出。封闭部43固定于顶盖41。此外,顶盖41经由固定部42固定于注射筒部3。
[0059]
接着,对注射器组装体10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首先,在对包括注射筒部3和柱塞4的子组装体进行说明时,注射筒部3在其内部形成有能够容纳所述气体的空间即容纳部32。更详细而言,如图1所示,柱塞4沿着在注射筒部3的轴向上延伸的内壁面滑动自如地配置,由注射筒部3的内壁面和柱塞4划定出容纳部32。此外,注射筒部3具有在顶端侧形成有射出口31a的喷嘴部31。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柱塞4的顶端侧的轮廓成为与喷嘴部31的内壁面的轮廓大致一致的形状。
[0060]
而且,注射筒部3具有用于固定顶盖41的固定部42,在固定部42固定有顶盖41。顶盖41具有用于封闭射出口31a的封闭部43,在顶盖41被固定于注射筒部3的固定部42的状态下,喷嘴部31的射出口31a被封闭部43封闭。在该状态下,注射筒部3内的容纳部32成为被密封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顶盖41能拆装自如地固定于注射筒部3的固定部42。此外,如图1所示,注射筒部3中的喷嘴部31具有与射出口31a和容纳部32连通的流路,该流路的流路截面积从容纳部32侧趋向射出口31a侧逐渐减少。
[0061]
接着,对包括注射器主体6、活塞5以及驱动部7的子组装体进行说明。活塞5例如是金属制,配置为通过由驱动部7的点火器71生成的燃烧产物(燃烧气体)进行加压,在形成于注射器主体6的内部的贯通孔中滑动。注射器主体6是大致圆筒状的构件,沿着在其轴向上延伸的内壁面滑动自如地容纳有活塞5。需要说明的是,活塞5也可以是树脂制,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要求耐热性、耐压性的部分并用金属。此外,如图1所示,活塞5与柱塞4一体地连结。
[0062]
接着,对驱动部7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驱动部7以注射器主体6中的贯通孔为基准固定于基端侧。驱动部7具有作为电点火器的点火器71。点火器71以面向注射器主体6中的贯通孔的内部的方式配置,在其内部容纳有点火药。作为点火药,可以如上所述采用各种火药。此外,点火药例如可以容纳于由适当的薄壁金属形成的火药杯中。
[0063]
接着,对上述构成的注射器1的动作内容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将注射器组装体10装接于外壳2后,在相对于注射筒部3的固定部42卸下了顶盖41的状态下,从喷嘴部31的射出口31a吸引所希望的液体和气体。此时,只要液体的体积和气体的体积最终能相对于所述容纳部的容积分别吸引所希望的比例即可,吸引液体和气体的顺序、次数没有限制。例如,可以先吸引液体,随后吸引气体而完成容纳,也可以与之相反。由此,能将所希望的液体和气体容纳于容纳部32内。接着,将顶盖41安装于注射筒部3的固定部42。其结果是,喷嘴部31的射出口31a被封闭部43封闭,由此容纳部32被密封。
[0064]
从该状态起,例如,当用户进行按下设于外壳2的按钮8的操作时,以此作为触发,
从电池9向驱动部7的点火器71供给工作电力,点火器71进行工作。当点火器71进行工作时,点火药被点火而燃烧,生成燃烧产物(火焰、燃烧气体等)。其结果是,例如点火器71的火药杯裂开,点火药的燃烧气体向注射器主体6中的贯通孔内释放。由此,注射器主体6的贯通孔内的压力急剧升高,朝向注射器主体6的顶端侧按压活塞5,其结果是,活塞5沿着注射器主体6中的贯通孔的内壁面趋向顶端侧进行滑动。如上所述,由于柱塞4与活塞5一体地连结,因此柱塞4也以与活塞5联动的方式沿着注射筒部3的内壁面进行滑动。即,通过将柱塞4趋向位于注射筒部3的顶端侧的喷嘴部31压入,容纳有液体和气体的容纳部32的容积减少并被急剧地加压。
[0065]
如上所述,当驱动部7中的点火器71进行工作时,利用点火药的燃烧能借助活塞5压入柱塞4,由此容纳于密封状态的容纳部32的液体和气体被急剧地加压。其中,注射器1中,从驱动部7(点火器71)进行工作而开始容纳部32的加压的时刻起到容纳部32内的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为2.0毫秒以下,调整点火药的种类、用量、其他任意的参数,以使该最大压力为4.00mpa以上。其结果是,能适当地生成超微细气泡。如此,在生成超微细气泡后,例如,在将注射器组装体10从外壳2卸下后,将顶盖41从注射筒部3卸下。然后,也可以通过将容纳于容纳部32的包含超微细气泡的内容物例如从喷嘴部31的射出口31a轻轻地挤出并排出,从而回收至适当的容器。
[0066]
如上所述,根据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注射器1,无需大规模的装置、对该装置进行处理的技术人员的高等的技术,就能简单地制造超微细气泡。而且,根据注射器1,注射器组装体10相对于外壳2拆装自如,也可以将注射器组装体10配置为一次性单元。因此,只要在超微细气泡的制造后废弃使用完毕的注射器组装体10即可,由此,无需在每次制造超微细气泡时清洗使用完毕的注射器组装体10,能抑制用户耗费大的劳动力、工作量,提供使用便利性优异的超微细气泡的制造装置。
[0067]
另一实施方式是制造超微细气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准备包含液体和气体的系统的工序;以及对该系统的内部进行加压的工序,该加压的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为2.0毫秒以下,该最大压力为4.00mpa以上。
[0068]
所述实施方式是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的一个方案。
[0069]
即,在准备包含液体和气体的系统的工序中,只要准备在下一工序即对该系统的内部进行加压的工序中能够加压的系统即可,其方式没有限制,作为该系统,例如可列举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容纳液体和气体的容纳部”。关于该具体的方案,引用所述实施方式的记载。
[0070]
此外,在对所述系统的内部进行加压的工序中,只要该加压的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为2.0毫秒以下、且该最大压力为4.00mpa以上即可,其方式没有限制,作为具体的条件,例如可列举出所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条件。此外,作为该加压的机构,例如可列举出由已说明的“用于容纳部内的加压的驱动部”进行的加压。该驱动部也可以包括在所述“包含液体和气体的系统”中。关于该驱动部的具体的方式,引用所述实施方式的记载。
[0071]
实施例
[0072]
以下,对实施例进行记载,但任一实施例均不是作为限定性的含义而解释的实施例。
[0073]
〔实施例1〕容纳部内的压力的测量方法
[0074]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作为制造超微细气泡的装置,使用图1所记载的注入器,在该注入器的容纳部内进行超微细气泡的制造。在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和该最大压力的测定中利用了现有技术。即,如日本特开2005-21640号公报中记载的测定方法那样,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测定:将射出的力分散地施加于在喷嘴的下游配置的测力传感器的隔膜(diaphragm),来自测力传感器的输出经由检测放大器而由数据采集装置采取,存储为按照时间的射出力(n)。将像这样测定出的射出压力除以注入器的射出口31a的面积,由此计算出射出压力。需要说明的是,容纳部的容积为100μl。此外,容纳部的内压测定的测定值与射出压相同,可以将射出压力设为容纳部内的压力。
[0075]
〔实施例2〕液体与气体的体积的比例对超微细气泡的产生造成的影响
[0076]
在测定超微细气泡之日的前一天进行样品制备。从注入器的喷嘴吸取10μl、50μl或90μl超纯水(milli-q水、direct-q(注册商标)(millipore公司)),随后,均不吸取所述超纯水而将柱塞提升至100μl的刻度,填充普通的实验室内的空气。
[0077]
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注入器的zpp为45mg的方式进行设置。在容纳部的喷嘴侧,在通过牢固地装接顶盖而使容纳部内成为密封状态的状态下进行点火操作。随后,从注入器摘下容纳部和顶盖,将其内容物从喷嘴轻轻地挤出至1.5ml的管中,由此进行回收。在包含即将测定之前生成的超微细气泡的溶液10μl中加入milli-q水490μl,轻轻地混合,通过nanosight(日本custom design公司)对生成的超微细气泡数量及其粒径进行测定、分析。
[0078]
阳性对照使用了空气超微细气泡水(nanox公司)。需要说明的是,阳性对照不是用于对比产生的超微细气泡的个数,而是用于对比产生的超微细气泡的直径。
[0079]
结果如下所述。需要说明的是,任一测定均独立地进行2~3次。关于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最大压力,均示出了它们的平均值。
[008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所使用的超微细气泡的测定方法中,在其个数为25亿个/ml以下的情况下测定结果的可靠性低,因此设为在其个数超过25亿个/ml的情况下产生超微细气泡。
[0081]
在将气体的体积相对于容纳部的容积的比例设为10%(液体体积90μl,气体体积10μl)时,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为0.35毫秒,该最大压力为15.18mpa。
[0082]
在将气体的体积相对于容纳部的容积的比例设为50%(液体体积50μl,气体体积50μl)时,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为0.25毫秒,该最大压力为18.80mpa。
[0083]
在将气体的体积相对于容纳部的容积的比例设为90%(液体体积10μl,气体体积90μl)时,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为0.38毫秒,该最大压力为17.33mpa。
[0084]
此外,在图2中示出了生成的超微细气泡的个数。确认了气体的体积相对于容纳部的容积的比例大的一方所生成的超微细气泡的个数多,在50%左右达到平稳(plateau)。
[0085]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图2,在气体的体积相对于容纳部的容积的比例为0%(液体体积100μl,气体体积0)时也能够确认为产生了超微细气泡,但如上所述,由于其个数为25亿个/ml以下,因此未产生超微细气泡。
[0086]
此外,在图3中示出了生成的超微细气泡的直径。而且,在图4中示出了用作阳性对照的超微细气泡水(nanox公司)的气泡的直径。就生成的超微细气泡而言,确认了其直径也与阳性对照没有显著的差异。
[0087]
〔实施例3〕容纳部的加压对超微细气泡的产生造成的影响
[0088]
基于实施例2的结果,将气体的体积相对于容纳部的容积的比例固定为50%(液体体积50μl,气体体积50μl)来进行。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注入器的zpp量为25mg、35mg、45mg或110mg的方式进行设置,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相同。
[0089]
结果如表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任一测定均独立地进行2~3次。关于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最大压力,均示出了它们的平均值。
[0090]
在将zpp量设为25mg时,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为0.35毫秒,该最大压力为4.29mpa。
[0091]
在将zpp量设为35mg时,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为0.25毫秒,该最大压力为14.95mpa。
[0092]
在将zpp量设为45mg时,如实施例2所述,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为0.25毫秒,该最大压力为18.80mpa。
[0093]
在将zpp量设为110mg时,从加压开始到压力达到最大压力为止的时间为0.45毫秒,该最大压力为39.35mpa。
[0094]
[表1]
[0095][0096]
此外,在图5中示出了生成的超微细气泡的个数。确认了最大压力大的一方所生成的超微细气泡的个数多,在18.80mpa(zpp量:45mg)左右达到平稳。
[0097]
此外,在图6中示出了生成的超微细气泡的直径。就在所述条件下生成的超微细气泡而言,确认了其直径与阳性对照也没有显著的差异。
[0098]
附图标记说明
[0099]
1 注射器
[0100]
2 外壳
[0101]
3 注射筒部
[0102]
4 柱塞
[0103]
5 活塞
[0104]
6 注射器主体
[0105]
7 驱动部
[0106]
8 按钮
[0107]
9 电池
[0108]
10 注射器组装体
[0109]
31 喷嘴部
[0110]
31a 射出口
[0111]
32 容纳部
[0112]
41 顶盖
[0113]
42 固定部
[0114]
43 封闭部
[0115]
71 点火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