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针灸线卷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07:53: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针灸线卷线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针灸线卷线装置。


背景技术:

2.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现如今已成为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经过不断地发展和演变,针灸仪器种类繁多,也越来越先进。但是在临床工作中,针灸线时常发生缠绕,给医务人员带来了麻烦。
3.中国专利申请:cn205500471u,公告日:2016.08.24,公开了一种电针灸仪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壳体侧壁上的通孔与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两连接板的另一端之间通过导向板连接;卷线轮与转动轴为可转动连接,卷线轮的一侧与棘轮同轴固定连接,卷线轮的另一侧与卷簧的内端连接,卷簧的外端与壳体的侧壁连接;壳体侧壁的滑道内嵌有一滑块,滑块的一侧与齿条的一侧连接;齿条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架与棘爪连接,齿条一端的棘爪嵌在棘轮的齿槽中,齿条另一端的棘爪脱离棘轮的齿槽;棘爪带有楔形头的一端设有一轴肩,棘爪不带楔形头的一端穿过连接架上的通孔,棘爪的轴肩通过压缩弹簧与连接架连接。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虽然装置的结构简单,但是整个装置不够小巧,且装置在使用时主要靠内部件的配合来进行卷线,一旦中间某个环节部件损坏或无法进行配合,那整个装置就会卡住,无法进行接下来的操作。
4.但是关于一种体型小巧、操作简单、经久耐用、价格低廉,能半自动化调节针灸线长度的针灸线卷线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型小巧、操作简单、经久耐用、价格低廉,能半自动化调节针灸线长度的针灸线卷线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针灸线卷线装置,设有主体和底座两部分;所述主体为空心圆柱,包括按钮、顶针、弹簧、止锁器、冠状齿轮、扣环、螺纹和针灸线槽片,所述按钮设于主体上表面,其余部件连接在主体的内部;所述顶针设在主体上表面内部;所述按钮的正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包括弹簧脚和弹簧底座,一端用一弹簧脚连接在主体的上表面内部,另一端通过一弹簧脚连接在弹簧底座上;所述弹簧底座底下贴合设置有冠状齿轮;所述冠状齿轮旁设计有一止锁器,所述止锁器的摩擦片卡在冠状齿轮的两齿之间,底部连接有小弹簧,所述小弹簧通过小弹簧脚连接在主体的内部;所述冠状齿轮连接在一个空心小圆柱上,所述空心小圆柱设在针灸线槽片上;所述针灸线槽片为一薄圆片,中间设一长方形针灸线槽;所述针灸线槽片上还设有扣环,所述扣环设置在空心小圆柱的底面外;所述空心小圆柱内设置有弹簧片脚;所述底座同样为空心圆柱,直径与主体直径相同;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纹和针灸线穿孔。
8.作为一个优选例,所述弹簧的直径为0.85cm,长为0.8cm。
9.作为另一优选例,所述针灸线穿孔的开口宽度为0.4cm。
10.作为另一优选例,所述止锁器设于主体的中部,位于横截面的右下方,与两中线的距离为0.8cm。
11.作为另一优选例,所述空心小圆柱的底面直径为1.8cm,高度为2.2cm。
12.作为另一优选例,所述按钮下底面直径为0.92cm,按动部分的下底面直径为0.8cm。
13.作为另一优选例,所述主体的直径为3.5cm。
14.作为另一优选例,所述底座的直径为3.5cm,高度为2.5cm。
15.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6.1、装置体型小巧、操作简单、经久耐用、价格低廉,能半自动化调节针灸线长度,适用于所有常规的针灸针具,为操作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17.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灸线卷线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8.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灸线卷线装置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19.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灸线卷线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1.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22.1.主体2.底座3.按钮4.顶针5.弹簧51.弹簧脚52.弹簧底座6.止锁器7.冠状齿轮8.扣环9.针灸线槽片10.螺纹11.针灸线穿孔12.小弹簧121.小弹簧脚13.弹簧片脚
ꢀꢀ
23.实施例1
24.请参见图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灸线卷线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灸线卷线装置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灸线卷线装置的剖面图。所述的针灸线卷线装置,设有主体1和底座2两部分。所述主体1为空心圆柱,包括按钮3、顶针4、弹簧5、止锁器6、冠状齿轮7、扣环8、螺纹10和针灸线槽片9,所述按钮3设于主体1上表面,其余部件连接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顶针4设在主体1上表面内部。所述按钮3的正下方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包括弹簧脚51和弹簧底座52,一端用一弹簧脚51连接在主体1的上表面内部,另一端通过一弹簧脚连接在弹簧底座52上。所述弹簧底座52底下贴合设置有冠状齿轮7。所述冠状齿轮7旁设计有一止锁器6,所述止锁器6的摩擦片卡在冠状齿轮7的两齿之间,底部连接有小弹簧12,所述小弹簧12通过小弹簧脚121连接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冠状齿轮7连接在一个空心小圆柱上,所述空心小圆柱设在针灸线槽片9上。所述针灸线槽片9为一薄圆片,中间设一长方形针灸线槽。所述针灸线槽片9上还设有扣环8,所述扣环8设置在空心小圆柱的底面外。所述空心小圆柱内设置有弹簧片脚13。所述底座2同样为空心
圆柱,直径与主体1直径相同。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螺纹10和针灸线穿孔11。
25.本实用新型针灸线卷线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为:使用者先拆开本装置,将主体1和底座2拆开,逆时针旋转冠状齿轮7至最大可旋转位,用止锁器6将冠状齿轮7固定,防止冠状齿轮7回缩。再将针灸线从底座2一侧的针灸线穿孔11中穿入,通过主体1内部的针灸线槽片9,再从底座2另一侧的针灸线穿孔11中穿出。最后整合本装置,对准螺纹10将主体1和底座2旋紧,按下按钮3让止锁器6松开,随后冠状齿轮7顺时针旋转,带动针灸线卷进装置之中。
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体型小巧、操作简单、经久耐用、价格低廉,能半自动化调节针灸线长度,适用于所有常规的针灸针具,为操作者带来极大的便利。使用时,针灸线牵拉使得本装置逆时针旋转,所述弹簧5拉伸,转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止锁器6止锁,待需要时按压按钮3,松开止锁器6,所述弹簧5回缩,使装置顺时针旋转,将针灸线卷回本装置之中。所述弹簧5的直径为0.85cm,长为0.8cm。所述针灸线穿孔11的开口宽度为0.4cm。所述止锁器6设于主体的中部,位于横截面的右下方,与两中线的距离为0.8cm。所述空心小圆柱的底面直径为1.8cm,高度为2.2cm。所述按钮3下底面直径为0.92cm,按动部分的下底面直径为0.8cm。所述主体1的直径为3.5cm。所述底座2的直径为3.5cm,高度为2.5cm。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