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浮预制泵站的制作方法

2022-06-29 04:50: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预制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浮预制泵站。


背景技术:

2.目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城市抗洪等主要通过泵站进行处理。由于预制泵站相比较于传统泵站具有运输方便、安装简单、占地面积小、维修简单等优势因而受到广泛的欢迎。
3.预制泵站的主要结构包括筒体、水泵、污水处理装置、控制装置、爬梯和检修平台,在安装使用时会将预制泵站固定在基坑当中。但预制泵站使用一段时间后,基坑内会有积水,当积水到达一定量时会对预制泵站产生较大的浮力,造成预制泵站上浮,严重时会造成预制泵站结构的损坏甚至无法使用。为了克服该问题,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在筒体上设置混凝土铸成的增固环或者台阶,当筒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时,由于凸出于筒体的台阶或者增固环的阻挡抵消一部分浮力,从而减小浮力的影响。
4.但上述增固环或者台阶减小浮力的效果较差,尤其当预制泵站使用多年或者遇到地下水源丰富、地震等自然现象而导致的泵站环境发生变化时,预制泵站很难稳定地固定于基坑内,从而对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浮预制泵站,解决了泵站在地下环境发生变化后产生的上浮和沉降问题,能够更好地保持预制泵站的稳定性,延长预制泵站的使用寿命。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浮预制泵站,包括筒体、混凝土基台和抗浮装置,混凝土基台和至少部分筒体设置于地下,且筒体的底部固定于混凝土基台的表面;抗浮装置包括第一抗浮单元,第一抗浮单元包括抗浮圈和第一固定组件,抗浮圈围设于筒体的周向侧壁,且抗浮圈凸出于筒体的侧壁并伸入地下的土层中;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固定支架,多个第一固定支架沿筒体的周向间隔排列,抗浮圈通过第一固定支架固定于筒体。
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环绕并固定于筒体的周向侧壁,且加强筋环绕路径与第一固定支架的排布方向一致;第一固定支架的一端固定于加强筋,另一端固定于抗浮圈。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两条加强筋,且各条加强筋平行设置;第一固定支架同时固定于各条加强筋上。
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固定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段和第二支段,第一支段沿筒体的侧壁延伸,且第一支段固定于加强筋;第二支段沿抗浮圈的凸出方向延伸,且第二支段固定于抗浮圈。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段和第二支段各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通孔,加强筋和抗浮圈上分别对应第一支段和第二支段的上的固定通孔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穿设于固定通孔内,以使第一支段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加强筋,第二支段通过固定螺栓固
定于抗浮圈。
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抗浮单元设置于沿筒体长度方向的中段区域。
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抗浮圈为混凝土凸台,第一固定组件埋设于混凝土凸台内。
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抗浮装置还包括第二抗浮单元,第二抗浮单元包括第二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固定支架,多个第二固定支架沿筒体的底部边缘的侧壁间隔排列。
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固定支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三支段和第四支段,第三支段固定于筒体的侧壁上,第四支段固定于混凝土基台上。
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筒体的底部边缘设置有中空的凸出部,凸出部沿筒体的周向设置;第二固定组件隐藏于凸出部内。
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浮预制泵站,包括筒体、混凝土基台和抗浮装置,混凝土基台和至少部分筒体设置于地下,且筒体的底部固定于混凝土基台的表面;抗浮装置包括第一抗浮单元,第一抗浮单元包括抗浮圈和第一固定组件,抗浮圈围设于筒体的周向侧壁,且抗浮圈凸出于筒体的侧壁并伸入地下的土层中;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固定支架,多个第一固定支架沿筒体的周向间隔排列,抗浮圈通过第一固定支架固定于筒体。本技术提供的抗浮预制泵站,解决了泵站在地下环境发生变化后产生的上浮和沉降问题,能够更好地保持预制泵站的稳定性,延长预制泵站的使用寿命。
17.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浮预制泵站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浮预制泵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浮预制泵站的正视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浮预制泵站的第二抗浮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浮预制泵站的第二抗浮单元的俯视图;
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浮预制泵站的第二抗浮单元的侧视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00-抗浮预制泵站;
26.110-筒体;111-凸出部;
27.120-混凝土基台;
28.130-抗浮装置;
29.131-第一抗浮单元;1311-抗浮圈;1312-第一固定组件;1322-第一固定支架;1332-加强筋;1422-第一支段;1423-第二支段;1522-固定通孔;
30.132-第二抗浮单元;1323-第二固定支架;1425-第三支段;1426-第四支段。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2.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33.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4.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其中,“上”、“下”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7.预制泵站由于其运输方便、安装维修简单等优势应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城市抗洪等方方面面。预制泵站一般安装在地下的基坑中,当基坑中有积水时,会造成预制泵站上浮,破坏预制泵站的稳定性,严重时可能导致预制泵站的结构损。
38.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3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浮预制泵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浮预制泵站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浮预制泵站的第二抗浮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浮预制泵站的第二抗浮单元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浮预制泵站的第二抗浮单元的侧视图。
40.鉴于上述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浮预制泵站100,包括筒体110、混凝土基台120和抗浮装置130,混凝土基台120和至少部分筒体110设置于地下,且筒体110的底部固定于混凝土基台120的表面;抗浮装置130包括第一抗浮单元131,第一抗浮单元131包括抗浮圈1311和第一固定组件1312,抗浮圈1311围设于筒体110的周向侧壁,且抗浮圈1311凸出于筒体110的侧壁并伸入地下的土层中;第一固定组件1312包括多个第一固定支架1322,多个第一固定支架1322沿筒体110的周向间隔排列,抗浮圈1311通过第一固定支架1322固定于筒体110。
4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筒体110的内部设置有水泵和污处理装置等结构,而筒体110部分位于地下指的是筒体110可能为整体均埋设于地下,或者筒体110的部分埋设于地下,可以根据预制泵站的功能需求进行选择。第一抗浮单元131的抗浮原理是,围设于筒体110的侧壁的抗浮圈1311沿筒体110的周向凸出设置,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沿筒体110周向的凸台,其在筒体110的局部增大了筒体110的径向尺寸,从而使得筒体110更加牢固地抵接或固定于地下基坑的土层中。当基坑中的积水对筒体110产生浮力导致抗浮圈1311上浮或者下沉时,由于抗浮圈1311与基坑内壁的作用,使筒体110能够不受浮力的影响稳定地设置于地下的基坑当中。抗浮圈的厚度可以根据筒体的大小、基坑中浮力的大小进行选择,一般而言,基坑中的浮力越大,抗浮圈的厚度或径向尺寸相应更大一些。
42.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长年累月的使用中,抗浮圈1311很容易与筒体110之间发生脱离,或者抗浮圈1311自身很容易被损坏,因而为了加强抗浮圈1311的强度,并提升其与筒体110固定的牢靠度,本技术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多个第一固定支架1322,该第一固定支架1322将抗浮圈1311固定于筒体110的侧壁上,且由于固定支架设置有多个,因而固定支架分布于抗浮圈1311的各个位置,能够对抗浮圈1311起到全面的固定和加强作用。
43.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抗浮单元131,并通过第一固定支架1322将抗浮圈1311牢固地固定于筒体110上,能够解决筒体110在基坑内的环境发生变化后产生的上浮和沉降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持预制泵站的稳定性,延长预制泵站的使用寿命。
4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所示第一固定组件1312还包括加强筋1332,加强筋1332环绕并固定于筒体110的周向侧壁,且加强筋1332环绕路径与第一固定支架1322的排布方向一致;第一固定支架1322的一端固定于加强筋1332,另一端固定于抗浮圈1311。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支架1322通过固定于加强筋1332间接固定于筒体110上。容易理解的是,直接将第一固定支架1322固定于筒体110,势必会对筒体110的侧壁造成一定的破坏,而在对应第一固定支架1322的位置设置加强筋1332,再将第一固定支架1322固定于加强筋1332上,由于加强筋1332的强度高,且能够容易围设并固定于筒体110的周向侧壁,方便了将固定支架间接固定于筒体110,且固定的可靠性更佳。
46.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组件1312包括至少两条加强筋1332,且各条加强筋1332平行设置;第一固定支架1322同时固定于各条加强筋1332上。容
易理解的是,设置多条加强筋1332,可以增多第一固定支架1322与加强筋1332之间的固定位点,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固定的而可靠性。
47.另外,为了保证加强筋1332的强度,可以设置加强筋133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0mm。
48.可选的,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支架13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段1422和第二支段1423,第一支段1422沿筒体110的侧壁延伸,且第一支段1422固定于加强筋1332;第二支段1423沿抗浮圈1311的凸出方向延伸,且第二支段1423固定于抗浮圈1311。示例性的,第一固定支架1322为直角支架或者三角支架,其中一条直角边固定于加强筋1332,而另一条直角边固定于抗浮圈1311,以增强固定的可靠性。
49.对于第一固定支架1322的具体固定方式,如图3所示,示例性的,第一支段1422和第二支段1423各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通孔1522,加强筋1332和抗浮圈1311上分别对应第一支段1422和第二支段1423的上的固定通孔1522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穿设于固定通孔1522内,以使第一支段1422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加强筋1332,第二支段1423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抗浮圈1311。
50.上述固定方式仅为其中一种可选的方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第一支段1422可以焊接于加强筋1332上,而第二支段1423也可以通过卡合等其他方式实现与抗浮圈1311的连接固定,在此不做限制。
51.可能的,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起到更好的抗浮效果,第一抗浮单元131设置于沿筒体110长度方向的中段区域,从而使整个筒体110在积水中更加稳固。
52.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抗浮圈1311为由混凝土浇筑成的混凝土凸台,第一固定组件1312埋设于混凝土凸台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组件1312埋设于混凝土凸台内,能够增强抗浮圈1311本身的强度。另一方面也能够防止固定组件生锈,且隐藏在抗浮圈1311内使得筒体110更加美观。混凝土凸台的宽度和厚度可以根据筒体110和浮力的大小进行设置。
53.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抗浮装置130还包括第二抗浮单元132,第二抗浮单元132包括第二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固定支架1323,多个第二固定支架1323沿筒体110的底部边缘的侧壁间隔排列。
54.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抗浮单元132由于设置于筒体110的底部,其可以与混凝土基台120直接固定,因而无需设置抗浮圈1311也可以起到固定筒体110的作用,且多个第二固定支架1323沿筒体110的底部边缘间隔设置,可以将筒体110固定的更加牢固。
55.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二抗浮单元132,实现筒体110的双重抗浮固定,从而使得筒体110在积水中更加稳固,更好地解决了泵站在地下环境发生变化后产生的上浮和沉降问题,延长预制泵站的使用寿命。
56.可选的,如图1所示,第二固定支架1323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三支段1425和第四支段1426,第三支段1425固定于筒体110的侧壁上,第四支段1426固定于混凝土基台120上。第二固定支架1323的结构与第一固定支架1322类似,且第三固定支段和第四固定支段的具体固定方式与第一支段1422和第二支段142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57.需要说明的使,上述第一固定支架1322和第二固定支架1323可以采用铸铁材料制作,以保证其强度。而第一固定支架1322和第二固定支架1323上还可以涂覆抗腐蚀材料,以避免长期浸泡在积水中造成腐蚀。
58.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筒体110的底部边缘设置有中空的凸出部111,凸出部111沿筒体110的周向设置;第二固定组件隐藏于凸出部111内。该凸出部111可以保护第二固定组件,避免其长期暴露于积水中发生氧化和腐蚀。该凸出部111实际看作是沿筒体110底部的边缘伸出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折边。
5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浮预制泵站100,包括筒体110、混凝土基台120和抗浮装置130,混凝土基台120和至少部分筒体110设置于地下,且筒体110的底部固定于混凝土基台120的表面;抗浮装置130包括第一抗浮单元131,第一抗浮单元131包括抗浮圈1311和第一固定组件1312,抗浮圈1311围设于筒体110的周向侧壁,且抗浮圈1311凸出于筒体110的侧壁并伸入地下的土层中;第一固定组件1312包括多个第一固定支架1322,多个第一固定支架1322沿筒体110的周向间隔排列,抗浮圈1311通过第一固定支架1322固定于筒体110。本技术提供的抗浮预制泵站100,解决了泵站在地下环境发生变化后产生的上浮和沉降问题,能够更好地保持预制泵站的稳定性,延长预制泵站的使用寿命。
6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