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体式弃井套管切割打捞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29 10:56: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具,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弃井套管切割打捞器。


背景技术:

2.目前,油田部门对废弃或损坏不用的套管的处理方式是,先向井下下入切割工具,在合适的位置将套管割断,再将切割工具升到井上。然后将打捞工具下入井下,打捞到割断的套管后,再将套管打捞到井上。这种套管切割打捞方式需要向井下下入两次工具,既浪费时间,效率也比较低。不能实现下一趟工具,一次性完成对套管的切割和打捞,不利于提高套管切割打捞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一趟工具,可以一次性完成对套管的切割和打捞,有利于提高套管切割打捞效率的一体式弃井套管切割打捞器。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上接头和本体,上接头的下端与本体的上端轴向固定相连,上接头的上端设有钻杆连接内螺纹,本体的下端设有钻杆连接外螺纹,钻杆连接外螺纹上方位置的本体侧壁上周向设有若干个割刀槽,各割刀槽内分别设有通过刀销轴铰接在本体上的割刀,本体的中心孔内设有位于各割刀上方的下端与各割刀相配合的推刀杆,推刀杆轴向滑动安装在本体中心孔内,推刀杆的下半段外壁与本体的内壁轴向滑动配合、上端部设有外壁与本体的内壁轴向滑动密封配合的活塞,推刀杆上套装有上端与活塞的下端面相配合、下端与本体朝向上方的内端面相配合的压簧,各割刀槽上方位置的本体外壁上套装有筒形卡瓦,本体外壁上设有与卡瓦下端部相配合的下粗上细的外锥面,卡瓦的下端部内壁上设有与本体的外锥面相配合的下粗上细的内锥面,卡瓦的上端设有套装在本体外并与卡瓦转动配合的滑套,与滑套相配合位置的本体外壁上周向设有一圈之字形长短轨道换向滑槽,滑套与本体之间径向设有若干个换向销,各换向销朝向本体中心反方向的一端安装在滑套上,朝向本体中心方向的另一端位于长短轨道换向滑槽内与长短轨道换向滑槽滑动配合。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使用它简化了套管切割打捞过程,下一趟工具,就可以一次性完成对套管的切割和打捞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套管切割打捞效率。由于是在套管切割后直接进行打捞,还可以提高打捞的成功率。如果套管切割不顺利,未能割断套管需要取出工具,还可以通过上提下放工具,释放掉套管,上提退出工具,以便采取合适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结构图;
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长短轨道换向滑槽局部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8.如图1、图2所示,它包括上接头1和本体2,上接头1的下端与本体2的上端轴向固定相连,上接头1的上端设有钻杆连接内螺纹11,本体2的下端设有钻杆连接外螺纹21,钻杆连接外螺纹21上方位置的本体2侧壁上周向设有若干个割刀槽22,各割刀槽22内分别设有通过刀销轴31铰接在本体2上的割刀3,本体2的中心孔内设有位于各割刀3上方的下端与各割刀3相配合的推刀杆4,推刀杆4轴向滑动安装在本体2中心孔内,推刀杆4的下半段外壁与本体2的内壁轴向滑动配合、上端部设有外壁与本体2的内壁轴向滑动密封配合的活塞5,推刀杆4上套装有上端与活塞5的下端面相配合、下端与本体2朝向上方的内端面相配合的压簧6,各割刀槽22上方位置的本体2外壁上套装有筒形卡瓦7,本体2外壁上设有与卡瓦7下端部相配合的下粗上细的外锥面23,卡瓦7的下端部内壁上设有与本体2的外锥面23相配合的下粗上细的内锥面71,卡瓦7的上端设有套装在本体2外并与卡瓦7转动配合的滑套72,与滑套72相配合位置的本体2外壁上周向设有一圈之字形长短轨道换向滑槽24,滑套72与本体2之间径向设有若干个换向销73,各换向销73朝向本体2中心反方向的一端安装在滑套72上,朝向本体2中心方向的另一端位于长短轨道换向滑槽24内与长短轨道换向滑槽24滑动配合。
9.本体2的上端部设有内螺纹,上接头1中部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本体2的上端通过螺纹与上接头1轴向固定相连,上接头1的下端延伸到本体2内与活塞5的上端相配合。上接头1设有外螺纹位置上方的外壁上设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内安装有与本体2的内壁相密封配合的o型密封圈8。
10.本体2上端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本体2的上端部通过螺纹安装有对卡瓦7起到向上限位作用的相配合的两个备帽20。
11.推刀杆4上端部设有外螺纹,活塞5的中心孔内设有内螺纹,推刀杆4的上端通过螺纹与活塞5轴向固定相连。推刀杆4设有外螺纹位置下方的外壁上设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内安装有与活塞5的内壁相密封配合的o型密封圈8。
12.推刀杆4的轴向设有连通推刀杆4上端和下端的中心孔,推刀杆4的下端部中心孔内设有外壁与推刀杆4的内壁相密封配合的喷嘴41。喷嘴41上方位置的推刀杆4内壁上设有挡圈槽,挡圈槽内安装有下端面与喷嘴41的上端面相配合的孔用挡圈42。推刀杆4内壁上与喷嘴41相密封配合的位置设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内安装有与喷嘴41的外壁相密封配合的o型密封圈8。
13.推刀杆4中下部位置的侧壁上径向设有若干个连通推刀杆4中心孔和外壁的通孔43。
14.活塞5的外壁上设有两道密封圈槽,各密封圈槽内分别安装有与本体2的内壁相滑动密封配合的o型密封圈8。
15.卡瓦7的侧壁上沿轴向设有若干条从卡瓦7的下端面向上沿伸的弹性变形缝隙,卡瓦7下端部的外壁上设有打捞牙。
16.卡瓦7上端部下方的内壁上设有内凸缘74,内凸缘74的内壁与本体2外壁滑动配合,内凸缘74上方的卡瓦7内壁与本体2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滑套72位于环形空间内套装在本体2外部,环形空间内设有分别位于滑套72下方和上方并套装在本体2外部的下推力轴承75和上推力轴承76,上推力轴承76的上方设有套装在本体2外部的丝堵77,丝堵77的中下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卡瓦7的上端部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丝堵77通过螺纹安装在卡瓦7
的上端部,轴向将下推力轴承75、滑套72和上推力轴承76安装在卡瓦7的内凸缘74上端面与丝堵77下端面之间。
17.各割刀3的中上部通过刀销轴31铰接在本体2上,各割刀3的下端部和朝向本体2外的中下部侧面上分别设有切割刃32。各割刀3位于本体2内的上端部分别设有与推刀杆4的下端面相配合的推头33。
18.本体2外壁上的之字形长短轨道换向滑槽24包括有偶数个朝向本体下方的拐点25和相同数量的朝向本体2上方的拐点25,周向相间隔开的半数朝向本体2下方的拐点25向本体2下方沿伸一段距离,与相配合朝向本体2上方的拐点25之间形成长滑槽26,另外半数周向相间隔开的朝向本体2下方的拐点25与相配合朝向本体2上方的拐点25之间形成短滑槽27,长短轨道换向滑槽24与换向销73相配合形成交替打捞和释放套管结构。
19.工作原理:
20.卡瓦7与本体2之间的环形空间内,从上向下依次装入下推力轴承75、滑套72、上推力轴承76和丝堵77,使卡瓦7既可以围绕主体2自由旋转,又可以沿主体2轴向在换向销73限定的范围内上下窜动,两种动作互不干涉。卡瓦7下端外壁上加工的打捞牙,用来打捞套管。本体2外壁上的外锥面23与卡瓦7下端部的内锥面71相配合,起到胀开卡瓦7下端,抓捞套管内壁的作用。本体2外壁上的之字形长短轨道换向滑槽24与滑套72上的换向销73相配合,使换向销73在长滑槽26和短滑槽27之间切换,以控制卡瓦7的抓捞与释放动作。本体2内安装的推刀杆4、压簧6、活塞5和喷嘴41等零件,用于利用液压力推动割刀3切割套管。
21.本打捞器使用时连接在切割管柱下部,送入到套管内预定要切割的深度进行切割作业。当打捞器下放到预定要切割的位置后,下放上提工具,使卡瓦7处于释放状态(不能处于打捞状态)。然后开泵循环钻井液洗井,随着逐渐加大流量,钻井液在喷嘴41和活塞5两端产生节流压力推动推刀杆4下移,利用杠杆原理推刀杆推动割刀3的刀尖向外扩张,抵住要切割套管的内壁上,同时旋转钻杆进行切割。套管被割断后,直接上提钻杆使割刀3脱离套管切口。然后下放、上提钻杆,如果悬重明显增加,则证明打捞器已经将割断的套管捞获,即可起钻。如果悬重没有明显增加,则证明没有捞获。此时可以再次下放钻杆一定距离(建议下放约半米以上,以便使换向销73充分变轨)后再上提,感觉悬重明显增加就可以向上起钻。
22.如果套管切割不顺利,未能割断套管需取出工具,可以通过上提下放动作来使换向销73切换入短滑槽27,使卡瓦处于释放位置,从而上提钻杆退出工具。
23.使用注意事项:
24.1、使用一体式弃井套管切割打捞器进行切割打捞作业时,卡瓦要处于释放位置,不能处于打捞位置和向上提拉状态。
25.2、旋转钻杆进行切割时,如果遇阻,不要增加太大的扭矩,可以上下活动钻杆后再进行切割作业。
26.3、选择卡瓦外径要与待切割套管的内径相匹配,以免切割打捞作业失败。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