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托盘自动堆叠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05 19:33: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自动化程度高的托盘自动堆叠设备。


背景技术:

2.工业生产中需要使用很多托盘,托盘在使用完成后需要堆叠起来,不然会很占空间,就目前来说,托盘的堆叠一般都是人工手动完成的,人工堆叠的方式可以满足一定的生产要求,但是也存在较大缺陷,人工堆叠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无法有效满足生产要求。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堆叠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安全隐患小、可有效满足生产要求的托盘自动堆叠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人工堆叠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无法有效满足生产要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盘自动堆叠设备,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堆叠单元,所述堆叠单元包括底座、托盘输送机构、一组拔叉限位机构、堆叠提升机构和保护框架,所述托盘输送机构设置在底座正中处,所述保护框架架设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一组拔叉限位机构对称设置在保护框架两侧内壁上且包括拔叉电机、主动链轮、一对过渡链轮、一对限位链轮、传动皮带、一对旋转轴、一对拔叉座和拔叉限位杆,所述主动链轮穿设在拔叉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一对旋转轴对称设置在保护框架内侧两端,所述旋转轴两端活动套设在安装座上,所述一对限位链轮对应传动设置在一对旋转轴下部,所述一对过渡链轮对称分布在主动链轮两端且位于一对限位链轮内侧,所述传动皮带依次传动缠绕在主动链轮、过渡链轮及限位链轮上,所述一对拔叉座穿设在一对旋转轴末端,所述拔叉限位杆垂直穿设在拔叉座上,所述堆叠提升机构设置在保护框架顶部且两侧向下延伸至托盘输送机构边缘处。
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堆叠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电机、动力传递分支组件、一对两端带链轮的主轴、两根传动链条、辅助链轮和堆叠提升齿轮,所述动力传递分支组件中部与提升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两端分别与一对主轴一端的链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链条两端分别传动缠绕在主轴另一端的链轮及辅助链轮上,所述堆叠提升齿轮通过连接座固设在传动链条上。
7.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拔叉限位机构还设置有四组升降导向轮。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先通过拔叉限位再通过提升机构提升堆叠,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双工位同时进行堆叠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操作远离粉尘,安全隐患小,可有效满足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拔叉限位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12.请参阅图1,一种盘自动堆叠设备,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堆叠单元1,所述堆叠单元1包括底座11、托盘输送机构12、一组拔叉限位机构13、堆叠提升机构14和保护框架15,所述托盘输送机构12设置在底座11正中处,所述保护框架15架设固定在底座11上,所述一组拔叉限位机构13对称设置在保护框架15两侧内壁上且包括拔叉电机131、主动链轮132、一对过渡链轮133、一对限位链轮134、传动皮带135、一对旋转轴136、一对拔叉座137和拔叉限位杆138,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主动链轮132穿设在拔叉电机131的输出轴上,所述一对旋转轴136对称设置在保护框架15内侧两端,所述旋转轴136两端活动套设在安装座上,所述一对限位链轮134对应传动设置在一对旋转轴136下部,所述一对过渡链轮133对称分布在主动链轮132两端且位于一对限位链轮134内侧,所述传动皮带135依次传动缠绕在主动链轮、过渡链轮及限位链轮上,所述一对拔叉座137穿设在一对旋转轴136末端,所述拔叉限位杆138垂直穿设在拔叉座137上,托盘从哪个方向进入,拔叉就设在哪边的拔叉座上,所述堆叠提升机构14设置在保护框架15顶部且两侧向下延伸至托盘输送机构12边缘处,操作时,两个单元双工位同时进行,托盘从输送机构进入,拔叉电机在链轮及皮带等传动下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拔叉座及拔叉限位杆转动,拔叉限位杆初始位置处于与旋转轴并排位置,通过旋转带动转动90
°
至旋转轴前方,这样即可把托盘限位,托盘限位好后,堆叠提升机构下降到最底部把托盘向上提升一个托盘的高度距离,托盘提升好后又重复托盘拔叉限位,托盘限位好后,已提升的托盘先脱离并放在限位住的托盘上,同时堆叠提升机构又下降到最底部把托盘提升两个托盘高度距离,待后续托盘进入又重复上述动作,直至把托盘堆叠到最高位置并输送出去。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堆叠提升机构14包括提升电机141、动力传递分支组件142、一对两端带链轮的主轴143、两根传动链条144、辅助链轮和堆叠提升齿轮145,所述动力传递分支组件142中部与提升电机14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两端分别与一对主轴143一端的链轮传动连接,动力传递分支组件主要包括链轮、链条、齿轮、转轴等,目的就是把提升电机输出轴的动力分成两个分支使用,所述传动链条144两端分别传动缠绕在主轴另一端的链轮及辅助链轮上,所述堆叠提升齿轮通过连接座固设在传动链条上。
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拔叉限位机构13还设置有四组升降导向轮139,通过升降导向轮对拔叉限位机构中的链条进行导向,由于链条很长,方向易发生微动,通过导向轮即可导向,保证传动更顺畅。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先通过拔叉限位再通过提升机构提升堆叠,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双工位同时进行堆叠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操作远离粉尘,安全隐患小,可有效满足生产要求。
16.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托盘自动堆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堆叠单元(1),所述堆叠单元(1)包括底座(11)、托盘输送机构(12)、一组拔叉限位机构(13)、堆叠提升机构(14)和保护框架(15),所述托盘输送机构(12)设置在底座(11)正中处,所述保护框架(15)架设固定在底座(11)上,所述一组拔叉限位机构(13)对称设置在保护框架(15)两侧内壁上且包括拔叉电机(131)、主动链轮(132)、一对过渡链轮(133)、一对限位链轮(134)、传动皮带(135)、一对旋转轴(136)、一对拔叉座(137)和拔叉限位杆(138),所述主动链轮(132)穿设在拔叉电机(131)的输出轴上,所述一对旋转轴(136)对称设置在保护框架(15)内侧两端,所述旋转轴(136)两端活动套设在安装座上,所述一对限位链轮(134)对应传动设置在一对旋转轴(136)下部,所述一对过渡链轮(133)对称分布在主动链轮(132)两端且位于一对限位链轮(134)内侧,所述传动皮带(135)依次传动缠绕在主动链轮(132)、过渡链轮(133)及限位链轮(134)上,所述一对拔叉座(137)穿设在一对旋转轴(136)末端,所述拔叉限位杆(138)垂直穿设在拔叉座(137)上,所述堆叠提升机构(14)设置在保护框架(15)顶部且两侧向下延伸至托盘输送机构(12)边缘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自动堆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提升机构(14)包括提升电机(141)、动力传递分支组件(142)、一对两端带链轮的主轴(143)、两根传动链条(144)、辅助链轮和堆叠提升齿轮(145),所述动力传递分支组件(142)中部与提升电机(14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两端分别与一对主轴(143)一端的链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链条(144)两端分别传动缠绕在主轴(143)另一端的链轮及辅助链轮上,所述堆叠提升齿轮(145)通过连接座固设在传动链条(14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自动堆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拔叉限位机构(13)还设置有四组升降导向轮(13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托盘自动堆叠设备,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堆叠单元,所述堆叠单元包括底座、托盘输送机构、一组拔叉限位机构、堆叠提升机构和保护框架,述托盘输送机构设置在底座正中处,保护框架架设固定在底座上,一组拔叉限位机构对称设置在保护框架两侧内壁上且包括拔叉电机、主动链轮、一对过渡链轮、一对限位链轮、传动皮带、一对旋转轴、一对拔叉座和拔叉限位杆,堆叠提升机构设置在保护框架顶部且两侧向下延伸至托盘输送机构边缘处;先通过拔叉限位再通过提升机构提升堆叠,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双工位同时进行堆叠操作效率高,劳动强度小,人工成本低,操作远离粉尘,安全隐患小,可有效满足生产要求。可有效满足生产要求。可有效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田遇超 郑泽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玖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8
技术公布日:2022/7/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