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气体密封构造及提取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10 18:39: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气体密封构造及提取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2.将树脂制的薄膜的片状的部件成形的制造装置通常具有多个处理工序,经过各处理工序进行片状部件的成形,但在成形时的处理工序中,在从处理室将片状部件输送时,有时需要在抑制从处理室流出气体的同时将片状部件输送。作为用来在确保密封性而抑制气体的流出的同时将片状部件输送的1个方法,可以考虑在处理室的出口配置盛满水的槽、通过使处理室的出口浸在水中来抑制气体从处理室流出的方法。但是,在此情况下,从处理室输送的片状部件在经过水中之后向处理室外输送,所以在从处理室送出之后,需要将水除去的工序,增加了用来将水除去的装置,所以有可能成本增加或装置容易大型化。因此,用来从处理室将薄膜的片状部件送出的出口优选的是能够不使用水来抑制气体的流出的结构,但在在用于片状部件的成形的以往的装置之中,有不使用水而实现确保进行片状部件的输送时的密封性的装置。
3.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辊密封装置中,具有:壳体,收容将高压侧和低压侧分隔的一对辊;密封条,配置在将辊输送的板的上下并且前端与辊的周面接近,被壳体气密地支承;以及适配器,配置在密封条的两侧面部,以将由上下的密封条划分出的空间堵塞;由此,尽量减小了高压侧与低压侧之间的气体的移动。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气体密封构造中,在第1处理室与第2处理室之间设有分间隔壁;在分间隔壁上设有片状材料穿过的开口和将开口进行气体密封的一对密封辊;一对密封辊配设为,使片状材料与两辊分别以规定的环抱角接触并行进,由此,抑制了杂质气体混入表面处理室。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13572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723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9.这里,在通过将片状部件穿通到一对密封辊之间来确保密封性的情况下,密封辊间的间隙变得重要。即,如果一对密封辊间的间隙过大,则有可能难以确保密封性。另一方面,如果一对密封辊间的间隙过小,则当在实际的运转前的准备阶段将片状部件穿通到密封辊彼此之间时,难以使片状部件穿通,装置的使用方便性有可能变差。因此,为了不使装置的使用方便性变差而确保密封性,需要将一对密封辊的间隔以较高的精度配置,在确保密封性时的容易性的观点看还有改良的余地。
10.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确保密封性的气体密封构造及提取干燥装置。
11.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1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成目的,有关本发明的气体密封构造具备:密封辊,区划处理室,配置在具有片状部件穿过的开口部的间隔壁的上述处理室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侧;输送部迷宫式密封,配置在与上述密封辊的外周面对置的位置、并且能够将从上述开口部输送的上述片状部件穿通到与上述密封辊之间的位置,具有在上述片状部件的输送方向上排列并且上述密封辊侧开口的多个空间部;以及排气管道,使上述处理室内相对于配置上述密封辊的一侧成为负压。
13.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成目的,有关本发明的提取干燥装置具备:提取装置,从将树脂材料和液态增塑剂在熔融混匀后成形而得到的片状部件使用溶剂提取上述液态增塑剂;干燥装置,通过使上述片状部件干燥,将附着在上述片状部件上的上述溶剂去除;密封辊,将上述干燥装置的干燥室区划,配置在具有上述片状部件穿过的开口部的间隔壁的上述干燥室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侧;输送部迷宫式密封,配置在与上述密封辊的外周面对置的位置、并且能够将从上述开口部输送的上述片状部件穿通到与上述密封辊之间的位置,具有在上述片状部件的输送方向上排列并且上述密封辊侧开口的多个空间部;以及排气管道,使上述干燥室内相对于配置上述密封辊的一侧成为负压。
14.发明效果
15.有关本发明的气体密封构造及提取干燥装置起到能够容易地确保密封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提取干燥装置的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17.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18.图3是图2所示的气体密封构造的立体图。
19.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20.图5是图2的b-b截面的主要部立体图。
21.图6是图2的g-g剖视图。
22.图7是图5所示的输送部迷宫式密封的详细图。
23.图8是图2的c-c剖视图。
24.图9是图2的c-c截面的主要部立体图。
25.图10是图9所示的端部覆盖体的立体图。
26.图11是表示将图4所示的分隔体从输送部侧壁部位于的一侧观察的状态的立体图。
27.图12是表示将图4所示的分隔体从分隔体开口部位于的一侧观察的状态的立体图。
28.图13是表示使图2所示的气体密封构造具有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移动到上方的状态的说明图。
29.图14是图13的d-d剖视图。
30.图15是有关实施方式2的气体密封构造的正视图,是图1的a-a向视图。
31.图16是图15的e-e剖视图。
32.图17是图15的e-e截面的主要部立体图。
33.图18是图15的f-f剖视图。
34.图19是图15的f-f截面的主要部立体图。
35.图20是图19所示的端部覆盖体的立体图。
36.图21是将图20所示的端部覆盖体从外周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37.图22是表示将图20所示的端部覆盖体在水平方向上切断的状态的主要部立体图。
38.图23是表示将图20所示的端部覆盖体沿着槽部切断的状态的主要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基于附图对有关本发明的气体密封构造及提取干燥装置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并不由该实施方式限定本发明。此外,在下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置换并且能够容易地想到的构成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素。
40.[实施方式1]
[0041]
图1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提取干燥装置1的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提取干燥装置1的通常的使用状态下的上下方向设为提取干燥装置1的上下方向z而进行说明,将提取干燥装置1的通常的使用状态下的上侧设为提取干燥装置1的上侧、将提取干燥装置1的通常的使用状态下的下侧设为提取干燥装置1的下侧而进行说明。此外,将提取干燥装置1的通常的使用状态下的水平方向在提取干燥装置1中也设为水平方向而进行说明。进而,在水平方向中,将后述的气体密封构造30的密封辊40的延伸方向设为提取干燥装置1的宽度方向y、将与提取干燥装置1的上下方向z和宽度方向y这两者正交的方向设为提取干燥装置1的长度方向x而进行说明。此外,当在提取干燥装置1中将片状部件s输送时,由于片状部件s的输送方向在水平方向上为宽度方向y,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有将片状部件s的输送方向和宽度方向y同义地使用的情况。
[0042]
《提取干燥装置1》
[0043]
有关本实施方式1的提取干燥装置1主要被用于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隔离膜的制造,具有提取装置5和干燥装置10。在隔离膜的制造时的提取干燥装置1的上游侧的工序中,将作为隔离膜的原料的树脂材料和液态增塑剂在熔融混匀后成形为片状而得到片状部件s,提取干燥装置1成为从得到的片状部件s将液态增塑剂除去的装置。
[0044]
详细地讲,作为成为隔离膜的原料的树脂材料,例如使用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此外,作为液态增塑剂,例如使用油或流动石蜡等。在隔离膜的制造时的提取干燥装置1的上游侧的工序中,将这些树脂材料和液态增塑剂在熔融混匀后做成片状,进而通过将片延伸,做成在聚烯烃类树脂上开孔有许多个微细孔并且液态增塑剂进入到微细孔中的薄膜的膜状的片状部件s。提取干燥装置1作为如下装置构成,通过从这样形成的片状部件s提取含浸在片状部件s中的液态增塑剂并将其除去,液态增塑剂从在聚烯烃类树脂上开孔的许多个微细孔脱离,做成开孔有许多个微细孔的片状部件s。
[0045]
提取干燥装置1具有的提取装置5对于被输送到提取干燥装置1的片状部件s,使用溶剂7进行液态增塑剂的提取。因此,提取装置5具有作为溶剂7的槽的溶剂槽6,溶剂7被积存在溶剂槽6中。作为溶剂7,例如使用二氯甲烷。在提取装置5中,通过一边将片状部件s输送一边将片状部件s浸在溶剂槽6内的溶剂7中,提取液态增塑剂,从片状部件s将液态增塑剂除去。
[0046]
提取干燥装置1具有的干燥装置10配置在片状部件s的输送方向上的提取装置5的下游侧,由提取装置5使附着在片状部件s上的溶剂7干燥。即,干燥装置10通过使片状部件s干燥,由提取装置5将附着在片状部件s上的溶剂7从片状部件s去除。
[0047]
干燥装置10具有作为进行片状部件s的干燥的处理室的干燥室11,干燥室11经由溶剂槽6与提取装置5连通。此外,干燥装置10具有使片状部件s干燥的空气刀25、将片状部件s输送的辊26、对空气刀25供给空气的供气管道21和将干燥室11内的气体排气的排气管道22。其中,辊26由圆柱状的形状形成,以圆柱的轴向沿着提取干燥装置1的宽度方向y的朝向配置在干燥室11内。此外,在干燥室11中配置有多个辊26,多个辊26以圆柱的轴向相互平行的朝向,并在提取干燥装置1的长度方向x上的位置及上下方向z上的位置分别不同的位置处配置。辊26通过在干燥室11内一边将片状部件s卷绕一边旋转,能够将片状部件s输送。
[0048]
空气刀25在干燥室11内配置在能够对卷绕在辊26上的片状部件s喷吹空气的位置。空气刀25例如配置在多个辊26中的1个辊26的附近,配置在能够对片状部件s的卷绕在该辊26上的部分喷吹空气的位置。这样,向片状部件s喷吹空气的空气刀25与供气管道21连接,通过被从供气管道21供给空气,能够向片状部件s喷吹空气,通过向片状部件s喷吹空气,使片状部件s干燥。供气管道21配置在干燥装置10的外侧,能够将被从鼓风机等送风装置(图示省略)供给的空气向空气刀25供给。
[0049]
排气管道22配置在干燥装置10的外侧,能够将干燥室11内的气体向干燥室11之外排出。此外,排气管道22与将干燥室11内的气体吸气的鼓风机等送风装置(图示省略)和将气体中的规定的成分回收的气体回收装置(图示省略)连接。即,干燥装置10为了使附着有溶剂7的片状部件s干燥,在提取干燥装置1运转时,干燥室11内充满着溶剂7气化的气体,但通过将从排气管道22排气的气体用送风装置吸气并向气体回收装置输送,能够将气化的溶剂7回收。
[0050]
此外,在干燥装置10的由干燥装置10输送的片状部件s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形成有片状部件s穿过的开口部16。即,在干燥装置10的区划干燥室11的间隔壁15的位于片状部件s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间隔壁15上,形成有片状部件s穿过的开口部16。
[0051]
进而,在具有开口部16的间隔壁15的干燥室11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侧,配置有密封辊40。密封辊40构成有关本实施方式1的气体密封构造30。即,在具有开口部16的间隔壁15的干燥室11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侧,配置有气体密封构造30,构成为,将片状部件s从干燥室11内侧穿过气体密封构造30向干燥室11的外侧输送。有关本实施方式1的气体密封构造30也包括排气管道22。排气管道22通过将干燥室11内的气体向干燥室11外排出,能够使干燥室11内相对于配置密封辊40的一侧成为负压。
[0052]
《气体密封构造30》
[0053]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气体密封构造30的立体图。气体密封构造30具有的密封辊40以大致圆柱形的形状形成,以中心轴在提取干燥装置1的宽度方向y上延伸的朝向配置,被配置在框架31上的轴承部35旋转自如地支承。轴承部35被配置在框架31具有的支承板33上。支承板33在密封辊4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附近分别配置有两片,以板的厚度方向为宽度方向y的朝向配置。
[0054]
两片支承板33分别被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板状的形状,在两片支承板33之间配置有撑杆32。撑杆32例如由方管形成,跨以矩形的形状形成的支承板33的四角附近彼此之间配
置有4根。即,撑杆32跨在宽度方向y上离开的两片支承板33的四角附近彼此之间分别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而配置有4根撑杆32,各撑杆32的两端与两片支承板33分别连接。由此,框架31形成气体密封构造30的骨架。
[0055]
旋转自如地支承密封辊40的轴承部35配置在两片支承板33的各自上,密封辊40其位于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侧的轴端部45分别旋转自如地被轴承部35支承。由此,密封辊40以旋转轴在提取干燥装置1的宽度方向y上延伸的朝向旋转自如地配置在两片支承板33彼此之间。穿过气体密封构造30被输送的片状部件s穿过配置密封辊40的两片支承板33彼此之间而被输送。
[0056]
此外,在配置密封辊40的两片支承板33彼此之间,配置有输送部覆盖体50和端部覆盖体90。其中,输送部覆盖体50被配置在片状部件s穿过气体密封构造30而被输送时的、宽度方向y上片状部件s穿过的位置。输送部覆盖体50配置在上下方向z上的密封辊40的上侧和下侧,具有配置在密封辊40的上侧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和配置在密封辊40的下侧的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此外,端部覆盖体90配置在密封辊40的延伸方向上的配置输送部覆盖体50的位置的两侧。
[0057]
《冲程构造70》
[0058]
输送部覆盖体50具有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和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中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能够在上下方向z上移动。详细地讲,在上下方向z上的框架31的上侧,配置有用来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在上下方向z上移动的冲程构造70,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通过与冲程构造70连结,能够借助冲程构造70在上下方向z上移动。
[0059]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图5是图2的b-b截面的主要部立体图。冲程构造70在宽度方向y上隔开间隔在框架31的上侧配置有两组。各冲程构造70具有空气缸71,空气缸71被支柱80和支承部件81支承。支柱80对于每1个冲程构造70设有4根,4根支柱80在宽度方向y和长度方向x上隔开间隔朝向上下方向z立设在框架31具有的上侧的撑杆32的上部。支承部件81在长度方向x上延伸而配置,与4根支柱80的上端连结。
[0060]
空气缸71以杆73做冲程的方向为上下方向z的朝向被安装在支承部件81的上侧。即,空气缸71以杆73相对于空气缸71的主体部72位于上下方向z上的下侧的朝向配置,主体部72被安装在支承部件81的上侧,杆73将支承部件81在上下方向z上贯通。
[0061]
杆73的前端与托架85的上端连结,托架85的下端与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连结。由此,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通过空气缸71的杆73相对于主体部72在上下方向z上伸缩,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也能够与杆73一起在上下方向z上移动。
[0062]
这样,连结在杆73及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上的托架85具有向长度方向x的两侧延伸的臂86。臂86进入到在宽度方向y上隔开间隔相邻而配置的支柱80彼此之间。
[0063]
详细地讲,在宽度方向y上相邻的支柱80彼此的相互另一方的支柱80位于的一侧的面上,分别安装有将臂86导引的导引块82,相邻的支柱80的导引块82彼此对置而配置。对置的导引块82彼此的间隔为比宽度方向y上的托架85的臂86的厚度稍宽之程度的间隔。
[0064]
图6是图2的g-g剖视图。在托架85的臂86上,在长度方向x上的两端部分,形成有宽度方向y的厚度比长度方向x上的中央附近的部分薄的宽度较窄部86a。对置的导引块82彼此的间隔成为比这样形成在托架85的臂86上的宽度较窄部86a的厚度稍宽之程度的间隔。托架85的臂86其宽度较窄部86a进入到安装在支柱80上并对置的导引块82之间。因此,
托架85在空气缸71的杆73伸缩而托架85在上下方向z上移动时,一边被导引块82导引一边移动,所以宽度方向y的晃动被限制。
[0065]
此外,通过在托架85的臂86上形成宽度较窄部86a,在臂86的长度方向x上的中央附近的部分和宽度较窄部86a的边界上形成台阶部86b。在臂86的宽度较窄部86a进入到对置的导引块82之间的状态下,台阶部86b被配置于在与导引块82之间在长度方向x上有稍稍的间隙的位置。因此,当空气缸71的杆73伸缩而托架85在上下方向z上移动时,通过台阶部86b一边被导引块82导引一边移动,托架85其长度方向x的晃动也被限制。
[0066]
进而,在托架85的臂86上,在上下方向z的下侧的面上安装有止挡87。止挡87被配置在与立设有支柱80的框架31的撑杆32的上表面对置的位置,配置为,当空气缸71的杆73伸长时与撑杆32抵接。此外,止挡87能够调节从托架85的臂86向下方的突出量,由此,止挡87能够调节该止挡87与撑杆32抵接时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上下方向z上的位置。即,止挡87能够调节止挡87与撑杆32抵接时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相对于密封辊40的上下方向z的相对的位置。
[0067]
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通过这样构成并在宽度方向y上隔开间隔配置的两组冲程构造70,能够在上下方向z上移动。即,输送部覆盖体50具有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通过由冲程构造70在上下方向z上移动,能够使距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距离变化。
[0068]
另一方面,输送部覆盖体50中的配置在密封辊40的下侧的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通过千斤顶构造36而能够在上下方向z上移动。千斤顶构造36通过使用螺栓或螺母,能够调节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的上下方向z上的位置,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能够通过该千斤顶构造36调节相对于密封辊40的上下方向z的相对的位置。
[0069]
《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
[0070]
此外,在输送部覆盖体50上,在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对置的位置,配置有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详细地讲,输送部覆盖体50具有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具有在宽度方向y上观察时的形状为下侧开口的

字状的壳体53,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壳体53以下侧开口的形状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配置在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上的作为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被配置在这样下侧开口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壳体53的开口的部分处。即,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壳体53其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对置的部分开口,配置在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上的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被配置在壳体53的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对置的一侧的部分上。
[0071]
此外,输送部覆盖体50具有的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具有在宽度方向y上观察时的形状为上侧开口的

字状的壳体53,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的壳体53以上侧开口的形状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配置在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上的作为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输送部下部迷宫式密封62配置在这样上侧开口的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的壳体53的开口的部分处。即,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的壳体53其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对置的部分开口,配置在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上的输送部下部迷宫式密封62被配置在壳体53的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对置的一侧的部分上。
[0072]
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通过这样被配置在输送部覆盖体50的壳体53的上下方向z的开口部,被保持在输送部覆盖体50上,即在壳体53的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对置的一侧的位置处被保持。
[0073]
这里,在将片状部件s穿过气体密封构造30而输送的情况下,将片状部件s卷绕在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上而输送,但此时,片状部件s被卷绕到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上下方向z的上端附近。即,在将片状部件s穿过气体密封构造30而输送的情况下,将片状部件s穿过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与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之间而输送。因此,在被输送部覆盖体50保持的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中的、被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保持的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被配置在能够使从形成在干燥装置10的间隔壁15上的开口部16(参照图1)输送的片状部件s穿通到与密封辊40之间的位置。即,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被配置在卷绕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上的片状部件s的密封辊40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侧。
[0074]
图7是图5所示的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详细图。另外,在图7中,图示了被输送部覆盖体50保持的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中的被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保持的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但被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保持的输送部下部迷宫式密封62也为同样的结构。
[0075]
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具有多个分隔板63和多个衬垫64,通过将它们用保持螺栓65而重叠安装到壳体53上而保持在输送部覆盖体50上。详细地讲,分隔板63为厚度比较薄的树脂制的板状的部件,长度为与壳体53的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相同程度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1中,1个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具有6片这样形成的分隔板63,并以板的厚度方向为长度方向x、板的长度方向为宽度方向y的朝向配置。
[0076]
衬垫64其厚度比分隔板63的厚度厚,长度为与分隔板63的长度相同程度的长度,与分隔板63同样,以板的厚度方向为长度方向x、板的长度方向为宽度方向y的朝向配置。此外,衬垫64其上下方向z上的宽度比同方向上的分隔板63的宽度窄。这样形成的衬垫64配置于在长度方向x上相邻的分隔板63彼此之间,衬垫64配置在多个分隔板63的相邻的全部的分隔板63彼此之间。换言之,多个分隔板63和多个衬垫64被交替地重叠配置。多个分隔板63和多个衬垫64重叠的方向为将片状部件s穿过气体密封构造30输送时的片状部件s的输送方向。
[0077]
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在这样重叠分隔板63和衬垫64的状态下,被配置在输送部覆盖体50的壳体53的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对置而开口的部分处。即,分隔板63和衬垫64在分别交替地重叠了多个的状态下对于输送部覆盖体50的壳体53从壳体53的开口部进入到内侧而配置。
[0078]
此外,在分隔板63和衬垫64上分别形成有保持螺栓65穿过的孔(图示省略),在分隔板63和衬垫64进入到壳体53的内侧并被重叠的状态下,将保持螺栓65穿通到这些孔中。在壳体53的长度方向x上的两侧的内侧部分中的相对于壳体53位于从外侧将保持螺栓65穿通的一侧的相反侧的内侧部分上,配置有形成有与保持螺栓65螺合的螺孔(图示省略)的安装部件66。通过将保持螺栓65在穿通到交替地重叠的分隔板63和衬垫64中的状态下拧紧到安装部件66的螺孔中,安装到壳体53上。
[0079]
此时,分隔板63以比衬垫64及壳体53向密封辊40位于的一侧突出的状态安装。例如,在被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保持的作为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中,分隔板63的上下方向z上的下侧的端部位于比衬垫64及壳体53的下侧的端部靠下方,位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附近。因此,相邻的分隔板63彼此之间的部分形成有由相邻的分隔板63和位于它们之间的衬垫64区划的空间部67。在相邻的分隔板63彼此之间,在各个分隔板63彼此之间,这样形成有空间部67。空间部67在分隔板63和衬垫64叠合的方向上排列配
置有多个,所以空间部67在片状部件s的输送方向上排列配置。
[0080]
此外,这些多个空间部67其密封辊40位于的一侧开口。例如,在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中,位于分隔板63彼此之间的空间部67在上下方向z上的下侧开口,但在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的下侧配置有密封辊40,所以各空间部67其密封辊40侧开口。
[0081]
另外,分隔板63和衬垫64通过将保持螺栓65穿通到保持螺栓65穿通的孔中而安装到壳体53上,但形成在分隔板63上的保持螺栓65用的孔为上下方向z为长尺寸侧的长孔。因此,分隔板63在将保持螺栓65拧紧时,通过使上下方向z上的位置沿着长孔移动,能够调节安装到壳体53上时的上下方向z上的位置。即,分隔板63能够调节从壳体53向密封辊40位于的一侧突出时的突出量而安装到壳体53上。由此,分隔板63能够调节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距离,能够调节分隔板63的端部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之间的间隙。在气体密封构造30的使用时,分隔板63将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间隙调节到例如1mm左右而使用。
[0082]
《端部覆盖体90》
[0083]
图8是图2的c-c剖视图。图9是图2的c-c截面的主要部立体图。配置在密封辊40的延伸方向上的输送部覆盖体50的两侧的端部覆盖体90其在密封辊40的延伸方向上输送部覆盖体50位于的一侧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被安装在框架31具有的支承板33上。由此,输送部覆盖体50与框架31成为一体而配置。
[0084]
安装在框架31上的端部覆盖体90将密封辊40的圆周方向上的规定的范围覆盖而配置。详细地讲,端部覆盖体90跨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上下方向z的上端的位置经过在长度方向x上干燥装置10的干燥室11位于的一侧直到上下方向z的下端的位置的大约半周,将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覆盖而配置。因此,端部覆盖体90将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密封辊40的圆周方向的约180
°
的范围覆盖而配置。
[0085]
端部覆盖体90的作为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相对的一侧的面的内周面91为沿着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形成的面。因此,端部覆盖体90的内周面91其在宽度方向y上观察端部覆盖体90的情况下的形状由成为圆弧状的形状形成。此外,端部覆盖体90的作为在长度方向x上干燥装置10的干燥室11位于的一侧的面的外周面92其将端部覆盖体90在宽度方向y上观察的情况下的形状也由与内周面91为同心圆的圆弧状的形状形成。
[0086]
这样,在将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在圆周方向上覆盖而配置的端部覆盖体90的内周面91上,形成有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沿着密封辊40的圆周方向形成在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对置的位置。
[0087]
图10是图9所示的端部覆盖体90的立体图。形成在端部覆盖体90上的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由沿着密封辊40的圆周方向形成在端部覆盖体90的内周面91上的槽部96形成。在1个端部覆盖体90上形成有两条槽部96,两条槽部96在宽度方向y即密封辊40的延伸方向上排列而形成。
[0088]
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由于这样由槽部96形成,所以具有密封辊40位于的一侧开口的空间部97。即,槽部96的内侧为空间,此外,槽部96被形成为在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对置的内周面91上开口的槽,所以由槽部96构成的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具有密封辊40侧开口的空间部97。
[0089]
此外,由于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具有在密封辊40的延伸方向上排列的两条槽部96而形成,所以空间部97也在密封辊40的延伸方向上排列有两条。因此,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
具有在密封辊40的延伸方向上排列且密封辊40侧开口的多个空间部97。
[0090]
进而,在形成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的槽部96的内侧,在端部覆盖体90的内周面91的圆周方向上的两端附近形成有封闭部98。封闭部98由槽部96的内侧的与槽底及槽壁连结的突起状的形状形成,以不比端部覆盖体90的内周面91突出的高度形成。由此,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的位于槽部96的内侧的空间部97其端部覆盖体90的内周面91的圆周方向上的两端附近被封闭部98封闭。
[0091]
《分隔体100》
[0092]
在这样构成的端部覆盖体90及输送部覆盖体50与形成在干燥装置10的间隔壁15上的开口部16(参照图1)之间,配置有分隔体100。分隔体100具有将分隔体100向框架31安装的托架101、与形成在干燥装置10的间隔壁15上的开口部16连通的分隔体开口部104、以及从分隔体开口部104的位置朝向输送部覆盖体50及端部覆盖体90位于的一侧配置的输送部侧壁部102及端部侧壁部103。
[0093]
图11是表示将图4所示的分隔体100从输送部侧壁部102位于的一侧观察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将图4所示的分隔体100从分隔体开口部104位于的一侧观察的状态的立体图。分隔体100具有的分隔体开口部104为上下方向z上的大小与形成在干燥装置10的间隔壁15上的开口部16相同大小的矩形的孔。在本实施方式1中,分隔体开口部104由具有与宽度方向y平行的边以及与上下方向z平行的边的矩形的形状形成。在将气体密封构造30配置在干燥装置10中的状态下,分隔体开口部104与间隔壁15的开口部16的位置大致一致,实质上起到与间隔壁15的开口部16相同的作用。
[0094]
此外,分隔体100其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比同方向上的输送部覆盖体50的长度长,在将分隔体100配置在气体密封构造30中的状态下,分隔体100其一部分与端部覆盖体90在长度方向x上重叠而配置。进而,分隔体100具有的分隔体开口部104也同样,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比输送部覆盖体50的长度长,在将分隔体100配置在气体密封构造30中的状态下,分隔体开口部104的一部分也与端部覆盖体90在长度方向x上重叠。
[0095]
分隔体100的托架101为以板状的形状形成在分隔体开口部104的周围的部位,托架101以突边状或凸缘状的形状形成在分隔体开口部104的周围。
[0096]
输送部侧壁部102为在将分隔体100配置在气体密封构造30中的状态下、从分隔体开口部104的上下方向z的上侧的边的位置和下侧的边的位置延伸到输送部覆盖体50位于的一侧的板状的部件。即,输送部侧壁部102为以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z的朝向形成的板状的部件,宽度方向y上的宽度为与分隔体开口部104的同方向上的宽度相同的宽度而形成。
[0097]
此外,输送部侧壁部102与输送部覆盖体50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及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对应而形成在两处,具有从分隔体开口部104的上侧的边的位置延伸到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位于的一侧的部分和从分隔体开口部104的下侧的边的位置延伸到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位于的一侧的部分。在将分隔体100配置在气体密封构造30中的状态下,这些输送部侧壁部102其长度方向x上的分隔体开口部104侧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位于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或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的附近(参照图4)。此外,输送部侧壁部102的位于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或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的附近的一侧的端部相互朝向另一方的输送部侧壁部102所位于的一侧弯折。
[0098]
端部侧壁部103为在将分隔体100配置在气体密封构造30中的状态下从分隔体开
口部104的宽度方向y上的两侧两处的边的位置延伸到端部覆盖体90位于的一侧的板状的部件。即,两处端部侧壁部103都为以厚度方向为宽度方向y的朝向形成的板状的部件,上下方向z上的宽度为与分隔体开口部104的同方向上的宽度相同的宽度而形成。
[0099]
此外,在将分隔体100配置在气体密封构造30中的状态下,端部侧壁部103其长度方向x上的分隔体开口部104侧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位于端部覆盖体90的附近(参照图8)。此外,端部侧壁部103的位于端部覆盖体90的附近的一侧的端部具有沿着端部覆盖体90的外周面92的形状形成为圆弧状的部分。
[0100]
由于这样形成的分隔体100的输送部侧壁部102和端部侧壁部103从形成为矩形的分隔体开口部104的边的位置在长度方向x上延伸而形成,所以在将分隔体100在长度方向x上观察的情况下,输送部侧壁部102和端部侧壁部103也与分隔体开口部104同样为矩形。即,分别各形成在两处的输送部侧壁部102和端部侧壁部103通过将相邻的输送部侧壁部102和端部侧壁部103连接而由方筒状的形状形成。因此,在将分隔体100配置在气体密封构造30中的状态下,输送部侧壁部102和端部侧壁部103形成从分隔体开口部104的位置到输送部覆盖体50或端部覆盖体90的位置与方筒的外部分隔的通路。
[0101]
由于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及密封辊40位于在长度方向x上观察的情况下的由输送部侧壁部102和端部侧壁部103形成的方筒的内侧,所以由输送部侧壁部102和端部侧壁部103形成的通路成为从分隔体开口部104朝向密封辊40与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之间的位置的通路。换言之,分隔体开口部104实质上起到与间隔壁15的开口部16相同的作用,所以分隔体100区划出将开口部16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和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之间的位置连通的空间。
[0102]
《密封部件110》
[0103]
进而,在框架31、撑杆32、输送部覆盖体50、端部覆盖体90、分隔体100上,分别在相互近接或接触的部分处配置有确保气密性的密封部件110。例如,在输送部覆盖体50的宽度方向y上的两端,作为密封部件110而配置有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在端部覆盖体90的宽度方向y上的输送部覆盖体50位于的一侧的端部,作为密封部件110而配置有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参照图2)。在可沿上下方向z移动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位置为气体密封构造30的实际的使用状态的位置、即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位于靠下而接近于密封辊40的状态的位置,这些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和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为相互接触的位置关系。此外,在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上下方向z上的位置位于靠上而从密封辊40向上方离开的状态的位置,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和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相互离开。进而,这样接触或离开的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和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其相互的接触面以相对于输送部覆盖体50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楔状的形状形成。
[0104]
此外,在输送部覆盖体50上,在分隔体100的输送部侧壁部102接近的部分附近,配置有作为与输送部侧壁部102的由端部侧壁部103形成的通路的外侧的面接触的密封部件110的覆盖体分隔体用密封部件114(参照图4)。覆盖体分隔体用密封部件114配置在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和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这两者上,哪个覆盖体分隔体用密封部件114都沿着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及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而形成。此外,在分隔体100上,在托架101的与撑杆32或框架31相接的一侧的面上,配置有作为密封部件110的分隔体托架密封部件118(参照图5、图8)。分隔体托架密封部件118遍及分隔体开口部104的一周
配置在分隔体100的托架101的将分隔体开口部104包围的位置。
[0105]
进而,在分隔体100上,作为密封部件110而配置有分隔体外侧密封部件116和分隔体内侧密封部件117(参照图8)。其中,在分隔体100的输送部侧壁部102的分隔体开口部104位于的一侧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分隔体外侧密封部件116分别被配置在位于比端部覆盖体90的上端靠上侧的部分和位于比端部覆盖体90的下端靠下侧的部分,分别与端部覆盖体90接触。
[0106]
此外,在分隔体100的端部侧壁部103的分隔体开口部104位于的一侧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分隔体内侧密封部件117被配置在由与输送部侧壁部102形成的通路的内侧的面上。即,分隔体100的端部侧壁部103的分隔体开口部104位于的一侧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包括沿着端部覆盖体90的外周面92形成为圆弧状的部分而形成,但分隔体内侧密封部件117与分隔体开口部104的端部同样沿着端部覆盖体90的外周面92形成,与端部覆盖体90的外周面92接触。
[0107]
这样,配置在不同的部件彼此接近或接触的部分处的密封部件110由橡胶部件等有弹性的材料构成,通过弹性变形,接触面相对于目的部件密接而接触,由此能够确保气密性。
[0108]
《气体密封构造30及提取干燥装置1的作用》
[0109]
有关本实施方式1的气体密封构造30及提取干燥装置1包括以上这样的结构,以下对其作用进行说明。在使用提取干燥装置1中具备的气体密封构造30时,首先,调节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分隔板63和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间隙。在调节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分隔板63和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间隙时,例如,在将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具有的保持螺栓65放松的状态下,使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接触,在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接触的状态下将保持螺栓65拧紧。然后,调节保持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输送部覆盖体50的上下方向z上的位置,以使分隔板63和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间隙成为希望的间隙。
[0110]
输送部覆盖体50的调节,在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中通过冲程构造70所具备的止挡87的调节来进行。即,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通过冲程构造70能够在上下方向z上移动,但空气缸71的杆73伸长的状态下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上下方向z上的位置能够由止挡87调节。因此,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间隙的调节通过从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接触的状态调节止挡87,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向上方移动相应于希望的间隙的量。由此,使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间隙成为希望的间隙。
[0111]
此外,在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中,通过千斤顶构造36的调节来进行。即,由于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通过千斤顶构造36能够在上下方向z上移动,所以输送部下部迷宫式密封62的分隔板63和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间隙的调节,通过从输送部下部迷宫式密封62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接触的状态调节千斤顶构造36,使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向下方移动相应于希望的间隙的量。由此,使输送部下部迷宫式密封62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间隙成为希望的间隙。
[0112]
这样调节的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间隙例如调节为1mm左右。
[0113]
另外,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间隙也可以通过
这以外的方法来进行。例如,在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之间,使具有与希望的间隙相同大小的厚度的调节用片(图示省略)位于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之间,在该状态下调节分隔板63的上下方向z的位置,使分隔板63与该调节用片接触。然后,通过将调节用片拔掉,能够使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间隙成为希望的间隙。
[0114]
这样,在使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间隙成为希望的间隙后,在由提取干燥装置1进行片状部件s的提取/干燥时,将形成为连续的薄膜的膜状的片状部件s在装置的运转前穿通到提取干燥装置1的输送路径中。因此,将片状部件s也穿通到配置在提取干燥装置1上的气体密封构造30的片状部件s的输送路径中。
[0115]
在气体密封构造30中,片状部件s的输送路径成为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保持的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之间的部分。因此,在将片状部件s向气体密封构造30的片状部件s的输送路径穿通时,向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之间的部分穿通,而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间隙被调节为较小的间隙。
[0116]
另一方面,片状部件s是薄膜的膜状,刚性较低,所以将片状部件s穿通到较小的间隙的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之间为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将片状部件s向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之间穿通时,使保持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向上方移动。该情况下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上下方向z的移动通过使冲程构造70动作来进行。
[0117]
图13是表示使图2所示的气体密封构造30具有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移动到上方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4是图13的d-d剖视图。当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向上方移动时,将冲程构造70具有的空气缸71的杆73收缩。由此,与杆73连结的托架85一边被导引块82导引一边向上方移动,与导引块82连结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也随着托架85的移动而向上方移动。
[0118]
通过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向上方移动,被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保持的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也向上方移动,所以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间隙变得非常大。片状部件s在这样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间隙变大的状态下穿通到两者之间。
[0119]
一旦将片状部件s穿通到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之间,就通过将冲程构造70具有的空气缸71的杆73伸长,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向下方移动。
[0120]
这里,在将空气缸71的杆73伸长而使托架85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安装在冲程构造70具有的托架85上的止挡87与框架31的上侧的撑杆32的上表面抵接(参照图2)。由此,托架85的向上下方向z的下方的移动被限制,不再能够向比止挡87与撑杆32抵接的位置靠下方移动。随之,与托架85连结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也不再能够向比止挡87与撑杆32抵接的位置靠下方移动。
[0121]
因此,在通过将空气缸71的杆73伸长而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上下方向z上的位置成为将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间隙调节为希望的间隙时的位置。因而,片状部件s成为被穿通到被调节为希望的间隙的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之
间的状态,成为能够将片状部件s用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和密封辊40夹着输送的状态。
[0122]
此外,在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上,配置有作为密封部件110的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和覆盖体分隔体用密封部件114,所以在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移动到下方时,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和覆盖体分隔体用密封部件114与其他部件接触而形成密封面。详细地讲,当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移动到下方时,配置在宽度方向y上的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两端上的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与配置在端部覆盖体90的宽度方向y的端部上的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接触。
[0123]
即,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在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移动到上方时从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离开,但在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移动到下方时,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与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接触。换言之,配置在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上的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和配置在端部覆盖体90上的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在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为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离开的位置的状态下相互离开,在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的位置为片状部件s的输送状态的位置的状态下相互接触。
[0124]
由此,在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移动到下方而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的位置成为片状部件s的输送状态的位置的状态下,通过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和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对于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宽度方向y上的端部和端部覆盖体90的宽度方向y上的端部确保气密性。此时,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和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的相互的接触面以相对于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楔状的形状形成,所以在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向下方移动时,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下降动作不被妨碍。即,在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及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的形状是具有相对于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移动方向正交的面的形状的情况下,当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向下方移动时,相对于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移动方向正交的面彼此接触,在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下降动作中有可能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与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卡挂。相对于此,在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与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的相互的接触面以相对于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楔状的形状形成的情况下,在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向下方移动时,也能够不妨碍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下降动作而移动。
[0125]
此外,由于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和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的相互的接触面以楔状的形状形成,所以在通过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向下方移动而两者的接触面接触时,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和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产生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宽度方向y上的位置位于规定的位置的对心作用。由此,能够提高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配置位置的再现性。进而,由于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和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的相互的接触面以楔状的形状形成,所以在相互接触时,分别以被压缩的状态接触。由此,确保更高的气密性。
[0126]
此外,覆盖体分隔体用密封部件114在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移动到上方时从分隔体100离开,但在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移动到下方时,覆盖体分隔体用密封部件114与分隔体100的输送部侧壁部102接触。换言之,配置在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上的覆盖体分隔体用密封部件114在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成为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离开的位置的状态下从分隔体100离开,在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的位置成为片状部件s的输送状态的位置的状态下与分隔体100接触。由此,在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与分隔体100接近的部分,在使
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向下方移动而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的位置成为片状部件s的输送状态的位置的状态下,由覆盖体分隔体用密封部件114确保气密性。
[0127]
提取干燥装置1在这样能够将片状部件s穿过气体密封构造30的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与密封辊40之间而输送的状态下,进行片状部件s的提取、干燥。在由提取干燥装置1进行片状部件s的提取、干燥时,对于提取干燥装置1,将在片状部件s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工序中成形出的、在聚烯烃类树脂上开孔许多个微细孔并且液态增塑剂进入到微细孔中的薄膜的膜状的片状部件s向提取装置5输送。在提取装置5中,一边将片状部件s输送,一边将片状部件s浸在积存于溶剂槽6中的溶剂7中,从片状部件s将液态增塑剂除去。
[0128]
将液态增塑剂被除去后的片状部件s从提取装置5向干燥装置10输送。在干燥装置10中,通过一边将片状部件s输送一边在干燥室11内由空气刀25对片状部件s喷吹空气,使片状部件s干燥,将附着在片状部件s上的溶剂7从片状部件s去除。
[0129]
将干燥后的片状部件s从形成在干燥装置10的间隔壁15上的开口部16向气体密封构造30输送。在气体密封构造30中,由于进行预先准备以使片状部件s穿过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与密封辊40之间而被输送,所以将片状部件s穿过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与密封辊40之间而从提取干燥装置1向下游侧的工序输送。
[0130]
这里,在干燥装置10的干燥室11内,通过使片状部件s干燥,在提取装置5中附着在片状部件s上的溶剂7在干燥室11内气化,充满在干燥室11内。因此,干燥室11内的气体优选的是不向干燥室11外漏出,但在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与密封辊40之间隔开稍稍的间隙,容易从该间隙泄漏。详细地讲,在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与密封辊40之间,在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之间隔开稍稍的间隙。
[0131]
另一方面,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在片状部件s的输送方向或长度方向x上排列形成有被多个分隔板63和多个衬垫64区划且密封辊40位于的一侧开口的多个空间部67。因此,穿过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与密封辊40之间而要泄漏的气体交替地穿过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之间的部分和空间部67而流动。
[0132]
因而,穿过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与密封辊40之间的气体每当穿过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分隔板63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之间而到达空间部67时被减压,要穿过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与密封辊40之间流动的压力变弱。由此,穿过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与密封辊40之间而要泄漏的气体通过气体的流动方向上的压力变弱而气体的流动变弱,在长度方向x上的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两侧彼此之间,在哪个方向上,气体都穿过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与密封辊40之间而难以泄漏。
[0133]
此外,从形成在干燥装置10的间隔壁15上的开口部16或分隔体开口部104的位置到输送部覆盖体50或端部覆盖体90的位置,由分隔体100形成通路,但在分隔体100的在长度方向x上分隔体开口部104位于的一侧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配置有密封部件110。因此,分隔体100的分隔体开口部104位于的一侧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和输送部覆盖体50或端部覆盖体90被密封部件110密封,确保了气密性。
[0134]
即,分隔体100的在长度方向x上分隔体开口部104位于的一侧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和输送部覆盖体50通过配置在输送部覆盖体50上的覆盖体分隔体用密封部件114与分隔体100的输送部侧壁部102接触而被密封。此外,分隔体100的在长度方向x上分隔体开口部104位于的一侧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和端部覆盖体90通过配置在分隔体100的端部侧
壁部103上的分隔体外侧密封部件116和分隔体内侧密封部件117与端部覆盖体90接触而被密封。由此,由分隔体100的输送部侧壁部102和端部侧壁部103从分隔体开口部104的位置到输送部覆盖体50或端部覆盖体90的位置形成的通路,通过由密封部件110将分隔体100的输送部覆盖体50及端部覆盖体90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和输送部覆盖体50及端部覆盖体90密封,确保了气密性。
[0135]
此外,输送部覆盖体50的宽度方向y上的两侧的端部和端部覆盖体90的输送部覆盖体50位于的一侧的端部,也通过配置在输送部覆盖体50上的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与配置在端部覆盖体90上的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相互接触而被密封,确保了气密性。通过这些,来自干燥室11内的气体也难以从输送部覆盖体50及端部覆盖体90与分隔体100之间的部分、输送部覆盖体50与端部覆盖体90之间的部分泄漏。
[0136]
此外,在端部覆盖体90的内周面91上,形成有在密封辊40的延伸方向上排列有密封辊40侧开口的多个空间部97的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因此,在气体进入到端部覆盖体90的内周面91与密封辊40之间的情况下,该气体也难以在密封辊40的延伸方向上的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的两侧彼此之间流动,所以气体难以穿过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与密封辊40之间泄漏。
[0137]
此外,在干燥装置10中配置有排气管道22,以免将在干燥室11内气化的溶剂7向大气中释放。排气管道22将干燥室11内的气体抽吸并向干燥室11外排气,将排气的气体向气体回收装置输送。气体回收装置从由排气管道22送来的气体中回收气化的溶剂7。干燥室11内由于这样内部的气体被从排气管道22排气,所以气压相对于干燥室11的外侧变低。即,干燥室11的内部相对于干燥室11的外部成为负压。
[0138]
因此,在长度方向x上的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两侧彼此之间,气体容易从干燥室11的外侧或片状部件s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朝向干燥室11位于的一侧流动。由此,干燥室11内的气体更可靠地难以向干燥室11的外侧泄漏,气体密封构造30能够不使干燥室11内的气体向干燥室11外漏出而将片状部件s从干燥室11内朝向干燥室11外输送。
[0139]
如这些那样,能够抑制气体的漏出的气体密封构造30有在维护时将密封辊40拆装的情况,但配置在密封辊40的延伸方向上的输送部覆盖体50的两侧的端部覆盖体90将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覆盖的范围为密封辊40的圆周方向的约180
°
的范围。因此,对于密封辊40通过在将旋转自如地支承轴端部45的轴承部35从轴端部45拆下后使密封辊40向没有被端部覆盖体90覆盖的方向移动,能够容易地将密封辊40拆下。
[0140]
在将密封辊40向气体密封构造30安装时,对于端部覆盖体90,从在圆周方向上没有形成端部覆盖体90的位置配置密封辊40,通过在轴端部45上安装轴承部35,能够容易地安装。由此,能够使密封辊40相对于气体密封构造30容易地拆装,能够确保维护性。
[0141]
《实施方式1的效果》
[0142]
在以上的有关实施方式1的气体密封构造30及提取干燥装置1中,由于在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对置的位置处配置具有在片状部件s的输送方向上排列且密封辊40侧开口的多个空间部67的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所以能够抑制在片状部件s的输送方向上的密封辊40的两侧气体朝向相互的方向流动。此外,由于具备使作为处理室的干燥室11内相对于配置密封辊40的一侧成为负压的排气管道22,所以在片状部件s的输送方向上的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两侧,能够使气体的流动容易从片状部件s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向干燥室11
位于的一侧流动。因此,能够不使对于片状部件s确保密封性的部分的间隙小到所需以上而抑制气体的泄漏,能够不提高制造时的精度而确保密封性。结果,能够容易地确保密封性。
[0143]
此外,在形成在干燥装置10的间隔壁15上的开口部16与输送部覆盖体50及端部覆盖体90之间,配置有区划将开口部16和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与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之间的位置连通的空间的分隔体100,能够抑制干燥室11内的气体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与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之间的位置以外泄漏。结果,能够更可靠地使密封性提高。
[0144]
此外,在端部覆盖体90上,形成有具有在密封辊40的延伸方向上排列并且密封辊40侧开口的多个空间部97的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所以能够用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抑制向密封辊40的延伸方向的气体的流动。结果,能够更可靠地使密封性提高。
[0145]
此外,输送部覆盖体50由于能够使距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距离变化,所以在将片状部件s穿通到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之间时,通过使保持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输送部覆盖体50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的距离变大而能够容易地穿通。由此,即使在通过片状部件s是薄膜的膜状而刚性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将片状部件s穿通到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与密封辊40的外周面41之间。结果,能够使气体密封构造30的使用方便性提高。
[0146]
此外,由于配置在输送部覆盖体50上的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和配置在端部覆盖体90上的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其相互的接触面以相对于输送部覆盖体50的移动方向倾斜的楔状的形状形成,所以通过输送部覆盖体50向两者的密封部件110靠近的方向移动,在相互接触时,以分别被压缩的状态接触。由此,能够确保更高的气密性,能够提高输送部覆盖体50与端部覆盖体90之间的部分的密封性。结果,能够更可靠地使密封性提高。
[0147]
此外,由于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和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的相互的接触面以楔状的形状形成,所以在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向下方移动时,也能够不妨碍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下降动作而使其移动。此外,通过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1和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的相互的接触面接触时的对心作用,能够提高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的配置位置的再现性。结果,在使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从上方位置下降而成为能够使片状部件s输送的状态时,能够将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更容易且可靠地配置到适当的位置。
[0148]
[实施方式2]
[0149]
有关实施方式2的气体密封构造30是与有关实施方式1的气体密封构造30大致同样的结构,但在具备排气构造150这一点上有特征。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是同样的,所以省略其说明并赋予相同的标号。
[0150]
图15是有关实施方式2的气体密封构造30的正视图,是图1的a-a向视图。图16是图15的e-e剖视图。图17是图15的e-e截面的主要部立体图。有关实施方式2的气体密封构造30与有关实施方式1的气体密封构造30同样,被装备在提取干燥装置1(参照图1)中,具有密封辊40、被输送部覆盖体50保持的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和形成在端部覆盖体90上的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此外,有关实施方式2的气体密封构造30具备将位于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具有的空间部67及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具有的空间部97中的气体从空间部67、97朝向干燥室11(参照图1)外排气的排气构造150。
[0151]
《输送部侧排气构造151》
[0152]
作为从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具有的空间部67朝向干燥室11外排气的排气构造150
的输送部侧排气构造151具有衬垫贯通孔155和输送部侧排气口161而构成。衬垫贯通孔155为将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具有的衬垫64在上下方向z上贯通的孔。衬垫贯通孔155通过将衬垫64在上下方向z上贯通,将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空间部67与输送部覆盖体50的壳体53的内部连通,对于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的衬垫64在宽度方向y上排列形成有多个。这样形成的衬垫贯通孔155形成在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1的衬垫64和输送部下部迷宫式密封62的衬垫64这两者上。在本实施方式2中,衬垫贯通孔155形成在与分隔板63交替地重叠配置的多个衬垫64中的重叠的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3个衬垫64上。
[0153]
输送部侧排气口161为用来从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具有的空间部67朝向干燥室11外排气的排气口160。输送部侧排气口161配置在输送部覆盖体50的壳体53的上下方向z上的保持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即,在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1中,输送部侧排气口161配置在壳体53的上下方向z的上端,在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2中,输送部侧排气口161配置在壳体53的上下方向z的下端。
[0154]
这样配置的输送部侧排气口161与壳体53的内部连通。输送部侧排气口161能够将位于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空间部67中的气体排气,与干燥装置10具有的排气管道22(参照图1)同样,与吸气的鼓风机等送风装置(图示省略)及将气体中的规定的成分回收的气体回收装置(图示省略)连接。
[0155]
《端部侧排气构造152》
[0156]
图18是图15的f-f剖视图。图19是图15的f-f截面的主要部立体图。作为从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具有的空间部97朝向干燥室11外排气的排气构造150的端部侧排气构造152,具有端部覆盖体贯通孔156、端部覆盖体排气室157和端部侧排气口162而构成。端部覆盖体排气室157为形成在端部覆盖体90的外周面92附近的位置处的空间,端部覆盖体贯通孔156为将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的空间部97和端部覆盖体排气室157贯通的孔。
[0157]
图20是图19所示的端部覆盖体90的立体图。图21是从外周面92侧观察图20所示的端部覆盖体90的立体图。图22是表示将图20所示的端部覆盖体90在水平方向上切断的状态的主要部立体图。图23是表示将图20所示的端部覆盖体90沿着槽部96切断的状态的主要部立体图。端部覆盖体排气室157为通过对形成在端部覆盖体90的外周面92上的槽用与外周面92为相同平面的排气室盖部件158加盖而形成的空间,宽度方向y上的位置形成在与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的槽部96相同的位置。详细地讲,形成端部覆盖体排气室157的槽为在端部覆盖体90的外周面92上的、宽度方向y上的位置与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的槽部96相同的位置处沿着槽部96形成为圆弧状的槽。因此,形成端部覆盖体排气室157的槽与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的槽部96同样,在宽度方向y上排列形成有两条。
[0158]
排气室盖部件158为将这样形成的槽的相对于外周面92的开口部分堵塞的盖。由此,形成在端部覆盖体90的外周面92上的槽被封闭,该槽成为被排气室盖部件158封闭的空间。这样形成的空间被形成为端部覆盖体排气室157,端部覆盖体排气室157与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具有的两条槽部96对应而形成有两条。两条端部覆盖体排气室157其宽度方向y上的位置分别被配置在与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的对应的槽部96相同的位置。
[0159]
端部覆盖体贯通孔156为在这样形成的端部覆盖体排气室157与对应的槽部96之间贯通的孔。因此,端部覆盖体贯通孔156将端部覆盖体排气室157与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的空间部97连通。此外,端部覆盖体贯通孔156在各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的空间部97中形成
有多个,多个端部覆盖体贯通孔156排列为以端部覆盖体90的内周面91的圆弧的中心为中心的放射状而形成。
[0160]
端部侧排气口162为用来从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具有的空间部97朝向干燥室11外排气的排气口160。端部侧排气口162被安装在作为端部覆盖体排气室157的盖的排气室盖部件158上,端部侧排气口162对于每个端部覆盖体排气室157配置有1个。此外,在宽度方向y上排列的端部覆盖体排气室157的端部侧排气口162彼此的端部覆盖体90的外周面92的圆弧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被配置在相互不同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为了在制造时在向端部覆盖体90的外周面92安装端部侧排气口162时使两个端部侧排气口162容易安装,使端部侧排气口162彼此的相位不同而配置,但只要能够在制造时将两个端部侧排气口162适当地安装到端部覆盖体90上,两个端部侧排气口162也可以以同相位配置。
[0161]
这样配置的端部侧排气口162能够将位于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的空间部97中的气体排气,与输送部侧排气口161同样,连接在进行吸气的鼓风机等送风装置(图示省略)和将气体中的规定的成分回收的气体回收装置(图示省略)上。
[0162]
《气体密封构造30的作用》
[0163]
有关本实施方式2的气体密封构造30包括以上这样的结构,以下对其作用进行说明。在有关实施方式2的气体密封构造30中,在由具备气体密封构造30的提取干燥装置1进行片状部件s的提取、干燥时,将位于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空间部67中的气体用输送部侧排气构造151排气,将位于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的空间部97中的气体用端部侧排气构造152排气。
[0164]
详细地讲,输送部侧排气构造151通过与输送部侧排气构造151连接的送风装置的吸引力,将位于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空间部67中的气体从衬垫贯通孔155抽吸,经由输送部覆盖体50的壳体53的内部从输送部侧排气口161排气。由此,通过干燥装置10的干燥室11内是负压,能够将从干燥室11外流动到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与密封辊40之间的部分中的气体不取入到干燥室11内而从输送部侧排气口161排气。
[0165]
同样,端部侧排气构造152通过与端部侧排气构造152连接的送风装置的吸引力,将位于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的空间部97中的气体从端部覆盖体贯通孔156抽吸,经由端部覆盖体排气室157从端部侧排气口162排气。由此,通过干燥装置10的干燥室11内是负压,能够将从干燥室11外流动到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5与密封辊40之间的部分中的气体不取入到干燥室11内而从端部侧排气口162排气。
[0166]
《实施方式2的效果》
[0167]
以上的有关实施方式2的气体密封构造30由于具有将位于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0的空间部67中的气体从空间部67朝向干燥室11外排气的排气构造150,所以能够抑制干燥室11外的气体进入到干燥室11内。因而,不仅能够抑制干燥室11内的气体的漏出,还能够容易地抑制干燥室11外的气体进入到干燥室11内。结果,能够更可靠且容易地确保密封性。
[0168]
此外,由于在干燥室11内,容易通过溶剂7蒸发时的气化热而温度下降,所以在水分量较多的外部气体进入到干燥室11内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分容易被溶剂7气化时的气化热冷却而在干燥室11内冻结。因此,在难以进行外部气体的空调管理的环境中使用提取干燥装置1的情况下,当没有被进行管理的外部气体进入到干燥室11内时,空气中的水分有可能在干燥室11内冻结。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2中,由于能够抑制干燥室11外的气体进
入到干燥室11内,所以即使在没有被进行外部气体的管理的环境中使用提取干燥装置1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水分量较多的外部气体进入到干燥室11内。结果,能够抑制干燥室11内的水分的冻结。
[0169]
[变形例]
[0170]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2中,气体密封构造30配置在将提取干燥装置1的片状部件s送出的一侧,但气体密封构造30也可以配置在提取干燥装置1的片状部件s的送入侧。即,气体密封构造30也可以配置在提取干燥装置1具有的提取装置5的片状部件s的入口侧。
[0171]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2中,气体密封构造30配置在提取干燥装置1中,但配置气体密封构造30的装置也可以是提取干燥装置1以外。只要是确保进行片状部件s的输送时的密封性的装置,使用气体密封构造30的装置没有限制。
[0172]
标号说明
[0173]1…
提取干燥装置;5

提取装置;6

溶剂槽;7

溶剂;10

干燥装置;11

干燥室(处理室);15

间隔壁;16

开口部;21

供气管道;22

排气管道;25

空气刀;26

辊;30

气体密封构造;31

框架;32

撑杆;33

支承板;35

轴承部;36

千斤顶构造;40

密封辊;41

外周面;45

轴端部;50

输送部覆盖体;51

输送部上部覆盖体;52

输送部下部覆盖体;53

壳体;60

输送部迷宫式密封;61

输送部上部迷宫式密封;62

输送部下部迷宫式密封;63

分隔板;64

衬垫;65

保持螺栓;66

安装部件;67

空间部;70

冲程构造;71

空气缸;72

主体部;73

杆;80

支柱;81

支承部件;82

导引块;85

托架;86

臂;86a

宽度较窄部;86b

台阶部;87

止挡;90

端部覆盖体;91

内周面;92

外周面;95

辊端部迷宫式密封;96

槽部;97

空间部;98

封闭部;100

分隔体;101

托架;102

输送部侧壁部;103

端部侧壁部;104

分隔体开口部;110

密封部件;111

输送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2

端部覆盖体侧密封部件;114

覆盖体分隔体用密封部件;116

分隔体外侧密封部件;117

分隔体内侧密封部件;118

分隔体托架密封部件,s

片状部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