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两级微芯片药物递送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2022-07-11 05:07: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两级微芯片药物递送装置和方法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要求于2019年11月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929,432号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3.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医疗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在延长的时间段内控制释放治疗剂或预防剂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


背景技术:

4.典型的药物递送装置提供药物的推注递送或药物的缓释。通常推注递送会产生最初的高血浆药物水平,之后迅速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药物浓度水平最初可能高于预期(可能产生不希望的副作用),之后在药物接受患者身体处理时通过治疗有效范围,然后降至治疗有效范围以下。相反,常规的缓释或连续释放药物递送装置通常依赖于基质材料的被动扩散和/或降解来控制释放。在使用这些系统的情况下,最初可能需要并非希望的长时间来释放足够的药物以达到治疗有效的血浆药物水平,即使药物水平可能在较长时间段内保持在治疗有效范围内(与推注相比)。因此,对于典型的推注药物递送和缓释或连续释放药物递送装置两者,很长一段时间可能在被递送的特定药物的治疗窗口之外。
5.已知有包括微芯片储存器阵列的植入式装置,该微芯片储存器阵列包含药物以用于在数月或数年内控制释放数百剂量的药物。例如,在santini等人的美国专利第8,403,915号、farra的美国专利公开第2013/0053671号、farra的美国专利公开第2014/0243624号中描述了此类装置。药物到患者体内的释放可以是脉动的。也就是说,每个剂量可以通过在每个储存器打开后扩散出其自己的储存器来按照预定的时间表自动释放,或者根据患者或临床医生的要求释放。
6.期望提供一种药物递送装置,诸如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其能够在更长的时间段内将药物血浆水平保持在选定的治疗范围内和/或避免或减少在达到治疗有效药物水平方面的不期望的滞后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7.提供了药物递送装置、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和药物递送方法。
8.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递送装置,其包括(i)微芯片元件,该微芯片元件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在其中限定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其中该主体部分具有外壁,该外壁具有与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进行流体连通的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该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被一个或多个对应储存器盖封闭,该一个或多个对应储存器盖被配置为被电激活以打开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ii)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包含第一药物、设置在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中;(iii)药物渗透膜,该药物渗透膜紧邻微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壁固定,其中该装置被配置为在水性环境中操作,并且在激活一个或多个储存器盖时通过扩散通过药
物渗透膜并进入水性环境来释放药物。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外壳壁,该外壳壁固定在紧邻微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壁并与其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该外壳壁包括药物渗透膜,其中在药物渗透膜与微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壁之间限定贮库空间。
9.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其包括:微芯片元件,该微芯片元件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在其中限定多个微储存器,其中该主体部分具有外壁,该外壁具有与微储存器进行流体连通的多个药物释放孔,该多个药物释放孔被多个对应储存器盖封闭,该多个对应储存器盖被配置成通过电热消融而破裂以打开药物释放孔;设置在每个微储存器中的药物;设置在每个微储存器中的遇水膨胀装料材料;以及外壳壁,该外壳壁固定在紧邻微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壁并与其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该外壳壁包括药物渗透膜,其中在药物渗透膜与微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壁之间限定贮库空间。在该实施例中,该装置被配置为通过允许间质液在激活多个储存器盖中的一个或多个后接触设置在对应于激活的储存器盖的微储存器中的遇水膨胀装料材料并被其吸收而在体内操作,并由此使装料材料膨胀并通过药物释放孔将药物从微储存器中排出并进入贮库空间,以便随后扩散通过药物渗透膜。
10.在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向患者进行受控药物递送的方法。在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i)将药物递送装置植入患者体内,例如皮下;(ii)激活一个或多个储存器盖中的至少一个,以允许间质液接触对应于激活的储存器盖的容纳储存器中的药物;(iii)通过药物扩散通过药物渗透膜从装置中释放药物。例如,药物在激活的容纳储存器中的接触可以将药物转移到药物贮库空间中并在其中形成药物贮库,然后药物通过从药物贮库扩散通过药物渗透膜而从装置扩散。将药物从容纳储存器转移到药物贮库空间可以包括使遇水膨胀装料材料膨胀以将药物从容纳储存器中排出。
附图说明
11.详细描述参照附图进行阐述。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或相同的项目。各种实施例可以利用除了附图中示出的元件和/或部件之外的元件和/或部件,并且在各个实施例中可以不存在一些元件和/或部件。附图中的元件和/或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在整个公开中,取决于上下文,单数和复数术语可以互换使用。
12.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药物递送装置的透视图。
13.图2是图1的药物递送装置的横截面透视图。
14.图2a是图2所示的药物递送装置的一部分的特写。
15.图3是图1的药物递送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16.图4是图1的药物递送装置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17.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微芯片元件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分解图,显示了限定单个容纳储存器的两个芯片部分。在优选实施例中,微芯片元件将包括在两个芯片部分内以阵列形式限定的多个这样的容纳储存器。
18.图6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图5的容纳储存器的横截面视图。在优选实施例中,微芯片元件将包括在两个芯片部分内以阵列形式限定的多个这样的容纳储存器。
19.图7是微芯片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分解图,显示了限定多个容纳储存器的两个芯片部分。
20.图8是微芯片元件的又一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分解图,显示了限定多个容纳储存器的两个芯片部分。
21.图9是微芯片元件的又一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分解图,显示了限定单个容纳储存器的两个芯片部分。在优选实施例中,微芯片元件将包括在两个芯片部分内以阵列形式限定的多个这样的容纳储存器。
22.图10是图1的药物递送装置的中心部分的上部透视图。
23.图11是图1的药物递送装置的中心部分的下部透视图。
24.图12是图1的药物递送装置中的印刷电路板的一个实施例的上部视图。
25.图13是图12的印刷电路板的侧视图。
26.图14是图12的印刷电路板的下部视图。
27.图15是图1的药物递送装置的另一部分的透视图,显示了一些内部电子器件。
28.图16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从药物递送装置随时间释放的左炔诺孕酮的累积量的图表。
29.图16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从药物递送装置每天释放的左炔诺孕酮的量的图表。
30.图17至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从药物递送装置的储存器两级释放药物的横截面视图。
31.图2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药物递送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已经开发了改进的基于微芯片的药物递送装置。在实施例中,装置有利地在两级中释放每个剂量的药物。这提供了在延长时间段内改善的药物释放分布,从而结合了离散给药和连续给药的有益效果,这有利地使全身药物浓度能够在更长的时间段内保持在期望的治疗窗口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提供药物随时间几乎线性的释放,例如,在其中使用装置的几天、几周或更长的时间段内每天从装置释放的药物量大致相同。该装置可以储存和释放一种药物或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药物。
33.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约”表示给定量的值可以包括在所述值的10%范围内,或任选地在该值的5%范围内,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值的1%范围内的量。
34.在实施例中,药物递送装置包括(i)微芯片元件,其具有包含药物以用于在数月或数年内控制释放数十或数百剂药物的储存器;(ii)紧邻药物储存器的开口限定封闭的贮库空间的结构;以及(iii)用于控制药物从贮库空间释放的药物渗透膜。药物渗透膜可以是与微芯片元件协作以限定/界定贮库空间的结构的一部分。使用这些部件,在第一级中将一定剂量的药物从激活的储存器释放并到贮库空间中,然后在第二级中将该剂量的药物从贮库空间释放到患者体内。在第一级中,药物释放可以通过扩散和/或通过储存器中的赋形剂材料的膨胀以从储存器中置换药物来驱动。在第二级中,药物释放可以通过药物扩散通过药物渗透膜来驱动/控制。该膜有利地用于减缓和延长推注释放到贮库空间中的释放。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这种两级系统的另一个有益效果是延长的、受控的释放不依赖于使用可生物侵蚀或可生物降解的基质材料。
35.在一些另选的实施例中,药物渗透膜与微芯片元件相邻,使得这些部件之间没有
间隙或预定的贮库空间。例如,微芯片元件的外壁可以与药物渗透膜直接机械接触。它仍然是一个两级释放系统,其中,在第一级中,储存器中的药物制剂被允许在储存器盖激活后吸收水分,然后在第二级中,药物扩散通过药物渗透膜并进入患者体内。第一级任选地可以包括挤出机构,如下所述,其中一些润湿的药物制剂(例如,包括遇水膨胀材料的药物制剂)被挤出储存器并且在微芯片元件的外表面与药物渗透膜之间,如果药物渗透膜的弹性变形允许的话。
36.在一个实施例中,药物递送装置包括微芯片元件,该微芯片元件包括在其中限定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的主体部分。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微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限定离散的容纳储存器阵列,该容纳储存器可以是微储存器。在实施例中,主体部分具有外壁,该外壁具有与一个或多个容纳储存器进行流体连通的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最初由一个或多个对应储存器盖封闭,该一个或多个储存器盖被配置为(电、化学或机械地)激活以打开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储存器盖被配置为通过电热消融而破裂,如本领域已知的。包含药物的药物制剂最初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容纳储存器的每一个中。在该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外壳壁,该外壳壁固定在紧邻微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壁并与其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其中该外壳壁包括药物渗透膜,并且在药物渗透膜与微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壁之间限定贮库空间。
3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被配置为通过允许间质液在激活多个储存器盖中的一个或多个后接触对应于激活的储存器盖的储存器中的药物制剂而在体内操作,并有利于将药物通过药物释放孔从储存器转移出并进入贮库空间,以便随后扩散通过药物渗透膜。在一些实施例中,药物制剂是固体形式,例如,作为冻干粉末或固体片剂,并且间质液接触并溶解药物制剂,使得药物可以扩散出储存器并进入贮库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储存器还包括遇水膨胀材料,其在与间质液接触时膨胀,从而使药物从储存器挤出(推出)到贮库空间中。(该过程有时在本文中称为“挤压机制”。)这可以在药物溶解之前和/或同时发生。遇水膨胀材料可以呈一定形式并与药物制剂分开位置提供,例如在与药物制剂相邻且远离释放孔的层中。
38.药物、药物制剂和其他储存器内容物
39.本文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可用于递送任何合适的药物。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药物”包括预防剂或治疗剂,并且可以与本领域已知的那些术语“活性药物成分”或“api”互换使用。药物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激素、抗感染剂、抗肿瘤剂、生物制品、心血管剂、中枢神经系统剂、免疫剂、代谢剂、免疫调节剂和心理治疗剂。在一个实施例中,药物是肠促胰岛素拟似物,诸如艾塞那肽。
40.激素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性激素、避孕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抑制剂、生长抑素、甲状旁腺激素和甲状腺药物,以及其适当类似物。激素可以来自动物或可以合成产生。激素可能与生殖系统有关。例如,包含在本药物递送装置中的药物可以是避孕激素。在一些实施例中,药物可包括左炔诺孕酮、睾酮、雌二醇、雌酮、雌三醇、孕酮或其代谢物或变体。
41.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药物制剂”是指装载到微芯片元件的储存器中的药物形式。其可以仅由药物组成,也可以进一步包括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药物制剂是干燥固体形式。例如,干燥固体形式可以是粉末、颗粒或片剂(例
如,微片剂)。在其他实施例中,药物制剂可以呈液体、溶液、悬浮液、凝胶或糊剂的形式。在一种情况下,药物制剂是纳米颗粒药物制剂。如本文所使用的,“纳米颗粒药物制剂”是指药物以平均直径为约1nm至约100nm的颗粒形式提供的药物制剂。
42.药物颗粒粒度对于药物从储存器转移到贮库空间的挤出机制很重要。颗粒粒度可以特定于选择用于递送的每种活性药物成分。颗粒需要小于来自储存器的药物释放孔或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药物释放孔具有约100微米的直径。在具有挤出机制的一些实施例中,药物颗粒粒度范围为约1微米至约40微米,中值粒度为约5微米至12微米。在具有挤出机制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药物颗粒粒度小于1微米。例如,药物颗粒可以是纳米颗粒,例如,具有25nm至950nm、50nm至800nm或50nm至200nm的粒度范围。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微芯片元件被配置为释放单一药物。在其他实施例中,微芯片元件被配置为释放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药物。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的释放可以是同时的、顺序的或它们的重叠组合。在一种情况下,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药物可以在微芯片元件中的储存器阵列中的每个储存器中组合成一种药物制剂。在另一种情况下,两种或更多种药物中的一种被配制在第一药物制剂中,其被装载到装置储存器阵列中的储存器的第一子集中,并且两种或更多种药物中的第二种被配制在第二药物制剂中,其被装载到装置储存器阵列中的储存器的第二子集(不与第一子集重叠)中。
44.如上所述,微芯片元件的储存器还可以包括遇水膨胀材料,其被配置为在与体内生物流体接触时膨胀(在体内储存器打开之后),从而导致药物被置换出储存器而进入贮库空间。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生物流体是间质液。如本文所使用的,“遇水膨胀材料”是指在水中膨胀的生物相容性材料,诸如本领域已知的吸湿材料、水凝胶和超级吸收剂。遇水膨胀材料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亲水性聚合物和聚合物网络,诸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共-丙烯酰胺)、聚(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2-甲基丙烯酸羟丙酯)、聚(异丁烯-共-马来酸)、卡波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环氧乙烷和透明质酸。
45.在一个实施例中,遇水膨胀材料呈与药物制剂的层相邻的装料层的形式,其中药物制剂层设置在装料层与其中设置药物制剂层和装料层的储存器的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之间。在一种情况下,装料层和药物制剂层是同一片剂或微片剂的一部分,它们被形成然后装载到微芯片元件的储存器中。在另一种情况下,装料层和药物制剂层在连续步骤中产生和/或装载在微芯片元件的储存器中。
4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遇水膨胀材料与药物制剂组合。例如,遇水膨胀装料材料可以与药物一起分散在药物制剂中,例如作为粉末混合物或与药物混合在微片剂中。在另一个示例中,遇水膨胀材料可以呈药物片剂或颗粒上的包衣形式。
47.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已经发现某些参数对于挤出机构的有效操作是特别重要的。这些参数包括(1)微片剂的密度和尺寸,以及(2)药物颗粒与膨胀剂的比例。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储存器都填充有微片剂,该微片剂是药物颗粒和膨胀剂的混合物。密度和高度的微片剂属性可以调整。这些属性的范围已经过测试。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使用包含左炔诺孕酮和透明质酸的制剂),微片剂的密度范围为1mg/mm3至1.3mg/mm3,并且微片剂的高度范围为0.67mm至0.95mm。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密度可以在这些范围之外,例如,如果组合物的特定材料具有更高或更低的可达到的密度,以及如果选择不同的高度用于具有不同尺寸的储存器设计。选择药物颗粒与膨胀剂的比例以提供对以下两者均有效的量的膨胀
剂:(i)将混合物膨胀到大大超过储存器体积的体积,从而从储存器中挤出尽可能多的储存器内容物,以及(ii)保持药物颗粒的分离/分散,使得它们不会聚集和堵塞孔。已经测试了各种比例,包括高达65%药物的微片剂组合物,其余为膨胀剂或其他赋形剂。已发现(例如使用包含左炔诺孕酮和透明质酸的制剂)以重量计42%或更少的药物可获得最高的挤出效率。然而,挤出效率必须与释放的药物量相平衡以达到治疗效果。因此,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微片剂的组合物按重量计为约10%至约50%的药物颗粒,例如约20%至约45%的药物颗粒,按重量计约30%至约42%,其余为是包括膨胀剂在内的赋形剂。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对于其他制剂,优选的量可以在这些范围之外。
48.微芯片元件主体和储存器盖
49.微芯片元件包括限定一个或多个容纳储存器的主体部分。容纳储存器在本文中可以简称为“储存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微芯片元件是本领域已知的,例如,如santini等人的美国专利第8,403,915号、farra的美国专利公开第2013/0053671号、以及farra的美国专利公开第2014/0243624号、farra的美国专利公开第2016/0354780号中所述,它们中的每一个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微芯片元件包括离散储存器阵列并且由结合在一起的两个基板部分组成,以在将药物制剂装载到阵列的储存器中之后气密地密封每个储存器。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基板部分包括密封芯片和储存器芯片。形成主体部分的密封芯片和储存器芯片以及微芯片元件的储存器的非限制性示例在图5、图6、图7、图8和图9中示出,并在下面描述。还示出了封闭微芯片元件的外壁中的药物释放孔的储存器盖。
50.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包括单个微芯片元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本文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微芯片元件。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药物递送装置包括两个微芯片元件,其中微芯片元件的外壁位于装置的相对侧,使得药物从每个微芯片元件的释放方向与另一个相反。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一侧有两个微芯片元件,但彼此直接相对放置,中间没有装置的其他元件(即电子部件、密封壳体)。
51.微芯片元件的储存器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药物孔。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这些孔(最初)由储存器盖封闭,储存器盖被配置为被激活以打开药物释放孔。这种储存器盖的激活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各种电气、机械和/或化学方法发生,例如,如santini等人的美国专利第7,070,590号、santini等人的美国专利第6,527,762号、santini等人的美国专利第6,491,666号、santini等人的美国专利7,604,628号以及uhland等人的美国专利第7,455,667号中所述,其相关部分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储存器盖被配置为通过电热消融来激活,如uhland等人的美国专利第7,455,667号中所述。在这种情况下,储存器盖由导电材料组成或包括导电材料,诸如薄金属膜(例如,金),并且药物递送装置被配置为施加电流通过要打开的储存器的储存器盖、通过电输入引线和电输出引线,电输入引线和电输出引线均电连接到每个储存器盖,以使储存器盖破裂。
5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微芯片元件的储存器是微储存器。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微储存器”是指体积等于或小于500μl(例如,小于250μl、小于100μl、小于50μl、小于25μl、小于10μl等)的储存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容纳储存器是“大储存器”,其通常是指体积大于500μl(例如,大于600μl、大于750μl、大于900μl、大于1ml等)且小于5ml(例如,小于4ml、小于3ml、小于2ml、小于1ml等)的储存器。除非明确指出仅限于其中之一,否则术语“储存器”和“容纳储存器”旨在涵盖微储存器和大储存器。
53.外壳壁、药物渗透膜和贮库空间
54.在实施例中,药物递送装置包括外壳壁,该外壳壁包括一个或多个药物渗透膜。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外壳壁与微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壁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形成贮库空间。即,贮库空间限定在药物渗透膜与具有药物释放开口/储存器盖的微芯片元件的外部之间。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外壳壁是框定和/或支撑一个或多个药物渗透膜的刚性壳结构的一部分。壳结构还可包括在通常垂直于具有药物渗透膜的侧面的该侧面上的外壳环。在各种实施例中,外壳壁包括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窗口,其中每个窗口框定药物渗透膜。如果存在两个或更多个窗口,则每个窗口可能有其自己的药物渗透膜或可以框定单个药物渗透膜的一部分。
55.外壁和壳结构由具有合适机械性能并适合长期植入患者体内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通常,刚性部件由生物相容性金属或合金制成,诸如不锈钢或钛。在一些实施例中,药物递送装置的壳在任何方向上具有约10mm至约50mm的最大尺寸。
56.药物渗透膜可以是能够提供选定药物的期望控制释放速率的任何合适的生物相容性材料。药物渗透膜可以是生物相容性聚合物膜。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膜是弹性体材料,诸如硅树脂或聚氨酯。在实施例中,药物可渗透的是水可渗透的,使得当药物递送装置处于水性环境中时,例如,在体内植入之后,水(来自/或生物流体,例如,间质液)可以扩散通过药物渗透膜进入贮库空间,然后,至少在一些实施例中,进入打开的药物容纳储存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药物渗透膜可以是无孔的,使得药物释放由通过膜的跨壁扩散控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药物渗透膜包括孔,使得药物释放通过扩散通过膜中的通过孔来控制。
57.药物通过药物渗透膜的扩散速率可以部分地通过膜的厚度、暴露于药物的膜的表面积以及膜到储存器盖的表面的距离或“间隙”来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药物渗透膜的厚度为约100μm至约1000μm,例如约200μm至约600μm,或约250μm至约500μm。在一些实施例中,药物渗透膜是硅树脂并且厚度为约300μm至约500μm,例如约350μm至约400μm。已经测试了各种膜厚度,包括薄至36微米和厚至650微米的膜。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膜厚度标称为70微米(测量为72微米)。
58.该速率还部分地由膜的总表面积以及材料的厚度和组合物(例如,特定等级的硅树脂材料)控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需的药物递送速率通过使用200mm2表面积和72微米厚度的硅树脂膜和装置设计来实现。在其他实施例中,构造材料、厚度和表面积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不同。
59.在另选的实施例中,在膜与微芯片元件的储存器盖之间基本上没有间隙。例如,装置的外表面,包括但不限于微芯片元件的包含储存器盖的面,可以部分或完全被膜包封。
60.其他装置/系统部件
61.在实施例中,药物递送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储存器激活和为储存器激活供电以及用于向/从装置无线传输功率和/或数据的电子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这些功能的电子部件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印刷电路板(pcb)中/上,和/或并入微芯片元件的一个或多个芯片中,如farra的美国专利公开第2013/0053671号和farra的美国专利公开第2014/0243624号中所述,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在一些实施例中,药物递送装置包括两个pcb,该pcb包括密封材料,诸如在某些实施例中的氧化铝或氮化硅,它们被布置成限定在其间包含电子部件的密封壳体。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密封的”是指在装置的使用寿命期间防止化学物质
(例如,水蒸气、水、氧气等)的不期望的进入或排出。出于本文的目的,以小于1
×
10-9atm*cc/秒的速率传输氦(he)的材料/密封件称为密封的。在一种情况下,这些pcb的远端侧(密封壳体外部)每个都连接到装置的微芯片元件。
62.药物递送装置的使用方法
63.本文所述的装置可用于向有需要的患者提供药物的受控给药。术语“患者”是指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受试者。在各种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人类,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成人还是儿童,或适用于动物,诸如用于兽医或牲畜应用。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患者进行受控药物递送的方法包括:(i)在患者体内的植入位置处将本文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植入患者体内;以及随后(ii)激活第一个选定的储存器或储存器子集的一个或多个储存器盖以打开微芯片元件的这些储存器。当装置在植入位置处植入时,来自植入位置处组织的间质液扩散进入贮库空间并填充贮库空间。一旦储存器被打开,贮库空间中的间质液就进入储存器以接触药物制剂和其中包含的遇水膨胀材料(如果有的话)。继而,这会导致药物转移到药物贮库空间并在其中形成药物贮库(第一级药物释放),该药物可以呈设置在微芯片元件的外表面上的质块形式。这种转移可以通过由遇水膨胀材料(如果存在的话)的膨胀引起的扩散、挤出(正位移)或它们的组合来驱动。在一种情况下,将药物从容纳储存器转移到药物贮库空间包括使遇水膨胀装料材料膨胀以将药物从容纳储存器中排出。接下来,药物贮库中的药物扩散通过药物渗透膜(第二级药物释放),离开装置进入并到患者体内,在那里其可以扩散到脉管系统中进行全身递送。稍后,重复步骤(ii),激活第二个选定的储存器或储存器子集的一个或多个储存器盖以打开微芯片元件的这些储存器。在第二级释放速率随着贮库耗尽而下降到亚治疗水平之前,可以选择该较晚的时间以在贮库空间中补充药物。
65.在实施例中,该装置被配置为在几个月或几年的延长时间段内以间隔的间隔从储存器中释放一定剂量的药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无线地控制植入装置,这可以包括根据需要可逆地关闭和打开装置、按需激活药物释放、重新编程药物释放时间表和/或收集由植入装置感测/记录的数据(如果有的话)。
66.取决于使用该装置施用的特定药物或药物组合,药物递送装置可用于治疗或预防范围广泛的疾病或病症。非限制性示例包括生殖健康应用,包括避孕。
67.在一个实施例中,储存器激活之间的时间段是预先确定的,例如,基于编程的时间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储存器激活之间的时间段基于测量的体内药物浓度(例如,血浆药物水平)或患者的另一个感测值或状况。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用于测量药物浓度或其他生物特征参数的传感器可以是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的一部分,或者其可以是植入患者体内或体外的单独装置的一部分。
68.植入步骤(i)可以包括在患者皮肤上做一个小切口并将药物递送装置插入合适的皮下组织部位。在该装置的一些微创形式中,可以使用套管、套管针或其他微创医疗器械将其插入或注射到患者体内的组织部位。在其他实施例中,植入步骤可以包括将装置植入患者的另一个合适的组织部位,诸如腹膜内空间。设想了其他组织部位,并且选择可以取决于例如患者需要的治疗、药物、是否需要药物的局部或全身给药。
69.例示性实施例
70.如上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在图1和图2中示出。图1以一个透视图示
出了该装置的外部,图2以剖视图以另一个视角示出了该装置的内部。药物递送装置101包括第一外壳壁119a、第二外壳壁119b和外壳环130。第一外壳壁119a、第二外壳壁119b和外壳环130固定在一起以形成装置壳,其中这些部件之间具有气密密封。在一个实施例中,壳的部件是金属的并且通过焊接工艺熔合在一起,例如激光焊接或铜焊,如本领域已知的。如图所示,外壳环130包括从外壳环130垂直延伸远离药物递送装置101的任选突出边缘147。突出边缘147包括适用于将装置缝合到附近组织的孔149,以将装置固定在患者的植入部位内的适当位置。第一外壳壁119a和第二外壳壁119b各自分别包括刚性框架125a、125b,其分别支撑药物渗透膜103a、103b。如图1所示,刚性框架125a限定/围绕药物渗透膜103a的四个窗口127的周边。如图2所示,第一外壳壁119a和第二外壳壁119b以及外壳环130覆盖微芯片元件105a、105b,使得药物递送装置101的外部与微芯片元件之间的唯一通路是通过药物渗透膜103a、103b的窗口127。
71.第一微芯片元件105a具有主体部分107a,并且第二微芯片元件105b具有主体部分107b。主体部分107a和107b中的每一个限定容纳储存器109的阵列。主体部分107a和107b中的每一个分别具有外壁111a和111b。从图2中可以看出,第一药物渗透膜103a和第二药物渗透膜103b中的每一个分别固定在紧邻外壁111a、111b并且与其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在这种布置中,在外壁111a与微芯片元件105a之间形成第一贮库空间121a,并且在外壁111b与微芯片元件105b之间形成第二贮库空间121b。以此方式,通过药物释放孔113离开微芯片元件105a的储存器109的药物将进入第一贮库空间121a,并且通过药物释放孔113离开微芯片元件105b的储存器109的药物将进入第一贮库空间121b。如图2a所示,每个容纳储存器109包括药物释放孔113阵列,其被对应储存器盖115阵列封闭。
72.第一微芯片元件105a和第二微芯片元件105b分别固定在第一印刷电路板(pcb)131a和第二印刷电路板(pcb)131b上。第一pcb 131a和第二pcb 131b分别包括基板133a、133b。基板133a、133b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导电路径、轨道或信号迹线机械地支撑和电连接电子部件。第一pcb 131a和第二pcb 131b可以包括生物相容且密封的基板材料,诸如氧化铝或氮化硅。与外壳环130结合的第一pcb 131a和第二pcb 131b形成密封壳体129。
73.多个电子部件固定到第一pcb 131a和第二pcb 131b中的一个或两个上并且位于密封壳体129中。图3中所示的部件包括电池145、电池绝缘膜167、电池绝缘泡沫143、电容器139、实时时钟137和asic 141。
74.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pcb 131a和第二pcb 131b中的每一个分别包括在第一基板133a和第二基板133b的每一个上的多个引线135。这些引线中的至少一些将电源与电连接到每个储存器盖115的输入引线和输出引线连接起来,使得每个储存器盖115可以通过使电流经由输入引线和输出引线通过储存器盖115而被激活,使得储存器盖115破裂(例如,通过如上所述的电热消融)以释放或暴露容纳储存器109的内容物。
75.图3示出了第一外壳壁119a和第二外壳壁119b、接触弹簧165、第一刚性框架125a和第二刚性框架125b、第一药物渗透膜103a和第二药物渗透膜103b以及药物渗透膜103a、103b的窗口127。图3还示出了与第一pcb 131a和第二pcb 131b的基板133a、133b分离的第一微芯片元件105a和第二微芯片元件105b。
76.图4示出了图1的药物递送装置,其没有第一外壳壁119a和第二外壳壁119b并且没有第一药物渗透膜103a和第二药物渗透膜103b。因此,可以看到微芯片元件105b固定在其
上的第二pcb 131b,微芯片元件105b的外壁111b面向外。
77.图5描绘了微芯片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构造,重点是单个储存器。尽管未示出,但所示的这两个结构部件将横向延伸并重复以限定储存器阵列。该微芯片元件可用于本文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中。如图所示,微芯片元件505具有主体部分507,该主体部分由接合到储存器芯片553的密封芯片551形成。容纳储存器509主要限定在储存器芯片553中并且在药物制剂517装载到储存器509中之后由密封芯片551封闭。容纳储存器509具有直的(基本上非锥形的)侧壁。储存器芯片553和密封芯片551用密封结构559接合在一起,该密封结构可以由正配合和反配合特征(例如凹槽和脊)组成,它们使用压缩冷焊结合在一起以气密地密封储存器509。farra的美国专利公开第2016/0354780号描述了用于密封微芯片元件的压缩冷焊,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并入。密封芯片551包括密封药物释放孔513的多个储存器盖515。当储存器盖515破裂时,水可以进入储存器509并接触药物制剂517,并且溶解药物并允许其通过药物释放孔513扩散出储存器509。
78.图6示出了微芯片元件506,其与图5中所示的微芯片505相同,除了不是作为填充储存器509的药物制剂517的替代,储存器509包含药物制剂527和装料层523两者,该装料层包含遇水膨胀材料。药物制剂位于药物释放孔513与装料层523之间,使得当储存器盖515破裂时,水可以进入储存器509并接触药物制剂527和装料层523,其中装料层吸收水分并膨胀以通过药物释放孔513将药物制剂527从储存器排出。
79.图7至图9示出了微芯片元件的一些其他可能的配置。图7描绘了微芯片元件705,其在主体部分707中具有三个容纳储存器709,该主体部分由密封芯片751和储存器芯片753形成。储存器芯片753和密封芯片751用密封结构759接合在一起,该密封结构可以由正配合和反配合特征(例如凹槽和脊)组成,它们使用压缩冷焊结合在一起以气密地密封储存器709。储存器709具有直的(基本上非锥形的)侧壁。密封芯片751包括储存器盖715,每个储存器盖密封对应药物释放孔713。每个容纳储存器709包含药物制剂717。尽管未示出,贮存器709还可以包括具有药物制剂717的遇水膨胀材料装料层。
80.图8描绘了微芯片元件805,其在主体部分807中具有三个容纳储存器809,该主体部分由密封芯片851和储存器芯片853形成。储存器芯片853和密封芯片851用密封结构859接合在一起,该密封结构可以由正配合和反配合特征(例如凹槽和脊)组成,它们使用压缩冷焊结合在一起以气密地密封储存器809。储存器709具有锥形的侧壁。与图5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相比而言,是储存器芯片853包括药物释放孔813和储存器盖815。密封芯片851没有孔或储存器盖。每个容纳储存器809包含药物制剂817。尽管未示出,贮存器809还可以包括具有药物制剂的遇水膨胀材料装料层。
81.与图8类似,图9也描绘了其中储存器芯片包括药物释放孔和储存器盖的微芯片元件。其示出了微芯片元件905,其在主体部分907中具有容纳储存器909,该主体部分由密封芯片951和储存器芯片953形成。储存器芯片953和密封芯片951用密封结构959接合在一起,该密封结构可以由正配合和反配合特征(例如凹槽和脊)组成,它们使用压缩冷焊结合在一起以气密地密封储存器909。储存器909具有直的侧壁。储存器芯片953包括药物释放孔913和储存器盖915。密封芯片951没有孔或储存器盖。储存器809包含药物制剂817。尽管未示出,贮存器809还可以包括具有药物制剂的遇水膨胀材料装料层。
82.图10和图11示出了图1的药物递送装置,其没有第一外壳壁119a和第二外壳壁
119b,没有第一药物渗透膜103a和第二药物渗透膜103b,并且没有微芯片元件105a、105b。因此,在图10中,可以看到第一pcb 131a,其具有在其上设置有多个引线135的基板133a,并且在图11中,可以看到第二pcb 131b,其具有在其上设置有多个引线135的基板133b。
83.图12至图14示出了第二pcb 131b的不同视图,其包括基板133b、引线137、各种电子部件和用于将微芯片元件105b连接到上述密封壳体内的电子部件的通孔。
84.图15示出了药物递送装置101的部分组件,描绘了外壳环130、第二pcb 131b、电池145和电池/弹簧座163。其他电子部件包括电容器139、asic 141、实时时钟(rtc)137、用于rtc的晶体161、电感器155和各种无源部件157(电阻器和电容器)。
85.图17至图19示出了两级药物释放方法。微芯片元件705包括位于主体部分707中的三个容纳储存器709,该主体部分由密封芯片751和与密封结构759结合在一起的储存器芯片753形成。密封芯片751包括多个储存器盖715,每个储存器盖密封对应药物释放孔713。微芯片元件705的主体部分707具有外壁711。在外壁711与药物渗透膜103之间限定贮库空间121。在图17中,每个容纳储存器709包含药物制剂717,并且储存器盖715是完好无损的。
86.随后,左侧的储存器盖715被激活并破裂。如图18所示,来自激活的储存器的药物制剂713已经从左储存器709转移(通过扩散或排出/挤出),并收集在贮库空间121中。如该图所示,药物制剂717的一部分已经开始从贮库空间121扩散通过药物渗透膜103。图19示出了稍后的同一系统。从图18和图19的对比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储存器709基本上排空药物制剂717,并且大部分药物制剂717已经从贮库空间121扩散通过药物渗透膜103。贮库空间中的药物制剂将继续耗尽,并且可以激活第二个储存器以补充贮库空间中的药物制剂。可以根据需要重复这些步骤,以在期望的持续时间段内在患者体内提供治疗有效浓度的药物。
87.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在该装置的相对侧上并且彼此相邻的两个微芯片元件,而没有位于微芯片元件之间的电子部件。这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在图20中示出。装置200包括在装置的左侧示出的两个微芯片元件205a、205b,并且电子器件设置在装置的右侧。电子器件可以包括例如电池245、电容器239、acis 241、微处理器243和天线250。该装置还包括上/下外壳主体207和侧外壳230。药物渗透膜203a、203b位于装置的相对侧(上/下侧)。贮库空间821a、821b分别限定在微芯片元件205a、205b与药物渗透膜203a、203b之间。这种设计有利地实现了一种薄而窄的装置,其中药物容量可以通过增加一个或更可能地两个微芯片元件中的储存器的数量来增加,仅通过加长微芯片元件而无需扩大整个装置的宽度或厚度。这有利于保持装置的窄轮廓,使得可以以微创方式适当地植入患者体内,并且使得当装置位于皮下时它可以合理地不引人注意并令患者舒适。
88.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仅在装置的一侧的一个或多个微芯片元件,以及位于一个或多个微芯片元件的相对侧上或位于横向邻近一个或多个微芯片元件的位置的电子部件。这样的实施例的示例可以被设想为没有微芯片元件105b和膜103b的图2的装置101,或者被设想为没有微芯片元件205b和膜203b的图20的装置200。
89.通过参考以下非限制性示例将进一步理解本文所述的装置和方法。
90.示例1
9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组装了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药物制剂包括左炔诺孕酮,并且药物渗透膜由标称厚度为70μm的半渗透硅树脂材料制成。左炔诺孕酮制剂包括42%喷
雾干燥的左炔诺孕酮和1.8透明质酸。每个微芯片元件包括100个储存器,每个储存器的容量为2微升。将药物递送装置插入含0.5%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2%叠氮化钠的生理盐水(0.9%氯化钠)的水性环境中,并在测试开始时使用电热消融机制电激活4个储存器以将其打开。左炔诺孕酮药物制剂被释放到每个微芯片元件与药物渗透膜之间的贮库空间中,然后允许其从药物贮库空间扩散并通过硅树脂膜进入水性环境。
92.定期对水性环境取样以测量随时间释放的左炔诺孕酮量。每次取样时,选择成保持沉降条件的等效体积被移除并用水溶液代替。根据需要稀释样品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定量。所有值均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图16a示出了从该药物递送装置释放的左炔诺孕酮的累积量,并且图16b示出了每天释放的左炔诺孕酮的量,作为第1、2、3、4、8、10、11、14、15、17、18、21、23、25、28和30天的各个测量数据点,实线b表示这些数据点的线性回归。虚线a表示每天30μm的释放速率——左炔诺孕酮作为一种有效避孕形式所需的最低每日剂量。从该图中可以看出,虽然该实验药物递送装置每天释放超过所需的30μg左炔诺孕酮,但它有利地提供了线性释放速率,如实线b所示。即,在30天的测试中,药物递送装置每天释放大约相同量的左炔诺孕酮(μg)。
93.示例性实施例
94.实施例1.一种药物递送装置,其包括:微芯片元件,该微芯片元件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在其中限定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其中该主体部分具有外壁,该外壁具有与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进行流体连通的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该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被一个或多个对应储存器盖封闭,该一个或多个对应储存器盖被配置为被电激活以打开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包含药物、设置在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中;以及外壳壁,该外壳壁固定在紧邻微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壁并与其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该外壳壁包括药物渗透膜,其中在药物渗透膜与微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壁之间限定贮库空间。
95.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被配置为在水性环境中操作,并且在一个或多个储存器盖被激活时,将药物释放到贮库空间中并且随后扩散通过药物渗透膜并进入水性环境。
96.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药物递送装置是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并且水性环境在患者体内。
97.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储存器盖被配置成在电激活时通过电热消融而破裂。
98.实施例5.根据实施例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药物渗透膜包括聚合物膜。
99.实施例6.根据实施例5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聚合物膜包括硅树脂、聚氨酯或它们的组合。
100.实施例7.根据实施例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还包括遇水膨胀装料材料。
101.实施例8.根据实施例7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遇水膨胀装料材料呈与药物制剂的层相邻的装料层的形式,该药物制剂层设置在装料层与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之间。
102.实施例9.根据实施例7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遇水膨胀装料材料与药物一起
分散在药物制剂中。
103.实施例10.根据实施例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遇水膨胀装料材料包括透明质酸。
104.实施例11.根据实施例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遇水膨胀装料材料包括亲水性聚合物。
105.实施例12.根据实施例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外壳壁还包括支撑药物渗透膜的刚性框架。
106.实施例13.根据实施例12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刚性框架限定药物渗透膜的两个或更多个窗口。
107.实施例14.根据实施例12或13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刚性框架是覆盖微芯片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壳的一部分。
108.实施例15.根据实施例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是微储存器。
109.实施例16.根据实施例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药物包括激素,例如避孕激素。
110.实施例17.根据实施例16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激素包括左炔诺孕酮。
111.实施例18.根据实施例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药物制剂呈固体形式,诸如片剂。
112.实施例19.根据实施例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还包括:第二微芯片元件,该第二微芯片元件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在其中限定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其中第二主体部分具有外壁,该外壁具有与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进行流体连通的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该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被一个或多个对应储存器盖封闭,该一个或多个对应储存器盖被配置为被电激活以打开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包含药物、设置在第二微芯片元件的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中;以及第二外壳壁,该第二外壳壁固定在紧邻第二微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壁并与其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该外壳壁包括第二药物渗透膜,其中在第二药物渗透膜与第二微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壁之间限定第二贮库空间,其中微芯片元件的外壳壁和第二微芯片元件的第二外壳壁在药物递送装置的相对侧上。
113.实施例20.根据实施例19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微芯片元件与第二微芯片元件之间的密封壳体。
114.实施例21.根据实施例20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壳体部分地由一对印刷电路板限定,每个印刷电路板包括陶瓷基板。
115.实施例22.根据实施例20或21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密封壳体包含电子部件,该电子部件被配置用于电激活微芯片元件和第二微芯片元件的储存器盖。
116.实施例23.一种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包括:微芯片元件,该微芯片元件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在其中限定多个微储存器,其中该主体部分具有外壁,该外壁具有与微储存器进行流体连通的多个药物释放孔,该多个药物释放孔被多个对应储存器盖封闭,该多个对应储存器盖被配置成通过电热消融而破裂以打开药物释放孔;设置在每个微储存器中的药物;设置在每个微储存器中的遇水膨胀装料材料;以及外壳壁,该外壳壁固定在紧邻微
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壁并与其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该外壳壁包括药物渗透膜,其中在药物渗透膜与微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壁之间限定贮库空间,其中该装置被配置为通过允许间质液在激活多个储存器盖中的一个或多个后接触设置在对应于激活的储存器盖的微储存器中的遇水膨胀装料材料并被其吸收而在体内操作,并由此使装料材料膨胀并通过药物释放孔将药物从微储存器中排出并进入贮库空间,以便随后扩散通过药物渗透膜。
117.实施例24.根据实施例23所述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药物渗透膜包括聚合物膜。
118.实施例25.根据实施例24所述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聚合物膜包括硅树脂、聚氨酯或它们的组合。
119.实施例26.根据实施例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其中遇水膨胀装料材料呈与药物的层相邻的装料层的形式,该药物层设置在装料层与药物释放孔之间。
120.实施例27.根据实施例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其中遇水膨胀装料材料包括透明质酸。
121.实施例28.根据实施例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其中遇水膨胀装料材料包括亲水性聚合物。
122.实施例29.根据实施例23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其中外壳壁还包括支撑药物渗透膜的刚性框架。
123.实施例30.根据实施例29所述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其中刚性框架限定药物渗透膜的两个或更多个窗口。
124.实施例31.根据实施例29或30所述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其中刚性框架是覆盖微芯片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壳的一部分。
125.实施例32.根据实施例23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药物包括激素,例如避孕激素。
126.实施例33.根据实施例32所述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其中激素包括左炔诺孕酮。
127.实施例34.根据实施例23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药物呈固体形式,诸如片剂。
128.实施例35.根据实施例23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还包括密封壳体,该密封壳体在与外壁和贮库空间相对的侧上固定到微芯片元件。
129.实施例36.根据实施例35所述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其中密封壳体部分地由印刷电路板限定,该印刷电路板包括陶瓷基板。
130.实施例37.根据实施例35或36所述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其中密封壳体包含被配置用于控制储存器盖的破裂的电子部件。
131.实施例38.根据实施例23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还包括第二微芯片元件和第二外壁,该第二外壁包括第二药物渗透膜并限定第二药物贮库空间。
132.实施例39.一种对患者进行受控药物递送的方法,包括:将根据实施例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植入患者体内;激活一个或多个储存器盖中的至少一个,以允许间质液接触对应于激活的储存器盖的容纳储存器中的药物,并将药物转移到药物贮库空间中并在其中形成药物贮库;以及通过药物从药物贮库扩散通过药物渗透膜从装置中释放药
物。
133.实施例40.根据实施例3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药物从容纳储存器转移到药物贮库空间包括使遇水膨胀装料材料膨胀以将药物从容纳储存器中排出。
134.实施例41.一种对患者进行受控药物递送的方法,包括:将根据实施例23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植入患者体内的植入部位;使至少一个储存器盖破裂,以使对应于激活的至少一个储存器盖的微储存器中的遇水膨胀装料材料暴露于植入部位处的间质液;从间质液中吸收水分以使暴露的遇水膨胀装料材料膨胀并将药物排出到药物贮库空间中从而在其中形成药物贮库;以及通过药物从药物贮库扩散通过药物渗透膜从装置中释放药物。
135.实施例42.一种药物递送装置,包括:微芯片元件,该微芯片元件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在其中限定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其中该主体部分具有外壁,该外壁具有与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进行流体连通的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该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被一个或多个对应储存器盖封闭,该一个或多个对应储存器盖被配置为被电激活以打开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包含第一药物、设置在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中;以及药物渗透膜,该药物渗透膜紧邻微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壁固定,其中该装置被配置为在水性环境中操作,并且在激活一个或多个储存器盖时通过扩散通过药物渗透膜并进入水性环境来释放药物。
136.实施例43.根据实施例42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药物递送装置是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并且水性环境在患者体内。
137.实施例44.根据实施例42或43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储存器盖被配置成在电激活时通过电热消融而破裂。
138.实施例45.根据实施例42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药物渗透膜包括聚合物膜。
139.实施例46.根据实施例45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聚合物膜包括硅树脂、聚氨酯或它们的组合。
140.实施例47.根据实施例42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外壁与药物渗透膜直接机械接触。
141.实施例48.根据实施例42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被配置为通过包括药物制剂的膨胀的过程和/或通过挤出过程从激活的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释放药物。
142.实施例49.根据实施例1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还包括遇水膨胀装料材料。
143.实施例50.根据实施例49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在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中的遇水膨胀装料材料和药物制剂以至少一种片剂的形式组合。
144.实施例51.根据实施例50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至少一种片剂包括药物的颗粒与一种或多种赋形剂的混合物,该一种或多种赋形剂包括遇水膨胀装料材料。
145.实施例52.根据实施例51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药物颗粒具有约5微米至约12微米的中值粒度。
146.实施例53.根据实施例50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至少一种片剂是按重量计约10%至约50%的药物颗粒。
147.实施例54.根据实施例50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至少一种片剂是按重量计约20%至约45%的药物颗粒。
148.实施例55.根据实施例50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至少一种片剂是按重量计约30%至约42%的药物颗粒。
149.实施例56.根据实施例50至5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至少一种片剂具有1mg/mm3至1.3mg/mm3的密度、0.67mm至0.95mm的高度,或者1mg/mm3至1.3mg/mm3的密度和0.67mm至0.95mm的高度两者兼具。
150.实施例57.根据实施例1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药物渗透膜具有100mm2至200mm2的表面积、70μm至75μm的厚度,或者100mm2至200mm2的表面积和70μm至75μm的厚度两者兼具。
151.实施例58.根据实施例1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药物渗透膜包括硅树脂,具有约200mm2的表面积,并且具有约72μm的厚度。
152.实施例59.根据实施例1至58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还包括:第二微芯片元件,该第二微芯片元件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在其中限定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其中该第二主体部分具有外壁,该外壁具有与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进行流体连通的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该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被一个或多个对应储存器盖封闭,该一个或多个对应储存器盖被配置为被电激活以打开一个或多个药物释放孔;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包含第二药物、设置在第二微芯片元件的至少一个容纳储存器中;以及第二药物渗透膜,该第二药物渗透膜紧邻第二微芯片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外壁固定,其中该装置在第二微芯片元件的一个或多个储存器盖被激活时,被配置为通过扩散通过第二药物渗透膜并进入水性环境来释放第二药物。
153.实施例60.根据实施例59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第二药物与第一药物相同。
154.实施例61.根据实施例59或60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还包括密封壳体,该密封壳体包含电子部件,该电子部件被配置用于电激活微芯片元件和第二微芯片元件的一个或多个储存器盖。
155.实施例62.根据实施例61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密封壳体设置在微芯片元件与第二微芯片元件之间。
156.实施例63.根据实施例61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中(i)密封壳体不设置在微芯片元件与第二微芯片元件之间,以及(ii)第一微芯片元件和第二微芯片元件彼此相邻设置,其中它们的外壁面向相对的方向。
157.本文中所引述的出版物以及引述它们所针对的材料通过引用具体地结合于此。通过之前的详细描述,本文所述方法和装置的修改和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此类修改和变型旨在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