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建立微创下气管食管瘘动物模型的装置

2022-07-13 00:18: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立微创下气管食管瘘动物模型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tef)在临床上虽然不多见,但治疗起来较为棘手。气管食管瘘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后天性)。先天性气管食管瘘常与食管闭锁同时存在,为胚胎异常发育所致。获得性气管食管瘘的致病因素包括外伤、异物、肿瘤、感染以及医源性(气囊压迫、食管支架置入等)。
3.气管食管瘘瘘口较小同时局部感染较轻时可通过支气管镜下纤维蛋白胶封堵,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否则可能出现蛋白胶脱落堵塞主支气管发生致死事件。对于瘘口较大、瘘口周围感染严重组织水肿明显者,可考虑采用支架法、气管食管瘘切开分别修补术、食管双瓣修补气管缺损同期完成胃或结肠代食管术、食管后壁瓣修补气管缺损并结肠代食管术、气管食管瘘旷置并食管改道术等。气管食管瘘一旦发现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吸入性肺炎,并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4.气管食管瘘动物模型是研究和创新其治疗方法的基础。目前气管食管瘘动物模型的准备主要包括药物诱导法和手术法。药物诱导法通过在胚胎期给母体注射阿霉素,从而制备气管食管瘘模型,此法适用于大鼠,主要用于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气管、食管分化胰肠的发生机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手术法是利用外科手术在气管和食管之间人为建立瘘口,该方法制备的模型主要用于探讨各种临床创新手术方式的探索性研究,模型动物一般选用家兔、犬、猪等大动物。
5.尽管手术法能够建立气管食管瘘动物模型,但操作复杂、手术创伤大、成功率较低,同时造模手术已经破坏了气管食管间隙的正常解剖结构,二期修补手术时瘘口周围往往粘连严重、组织感染水肿明显、实验动物对二期修补手术耐受性差,与临床上获得性气管食管瘘病例之间差异较大。目前尚无用于实验犬、实验兔、实验猪气管食管瘘动物模型制备的专用器械或装置。因此探索一种用于微创下气管食管瘘动物模型制备的器械和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立微创下气管食管瘘动物模型的装置,通过分析气管食管瘘的病理解剖特点,结合磁压榨技术原理,设计了气管内磁体和食管内磁体,并提出了利用球囊导管置入的具体方法。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用于建立微创下气管食管瘘动物模型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气管侧磁体1、至少一个食管侧磁体2以及至少两个球囊导管3,其中气管侧磁体1和食管侧磁体2均为圆柱体、椭圆柱体或长方体,且气管侧磁体1的直径小于食管侧磁体2的直径,在气管侧磁体1中
部沿径向方向开有贯穿的第一通孔11,在食管侧磁体2中部沿径向方向开有贯穿的第二通孔21,球囊导管3由导管部31和球囊部32两部分构成,球囊部32连接在导管部31的一端,所述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的尺寸允许充气前的球囊部32穿入,并在充气后卡固。
9.所述气管侧磁体1和食管侧磁体2的材质均为钕铁硼永磁材料、钐钴材料、铝钴镍材料或铁氧体材料加工而成,且表面设置有氮化钛、镍铜镍、环氧树脂或派瑞林镀层。
10.所述气管侧磁体1和食管侧磁体2的尺寸根据实验动物(如实验兔、实验犬、实验猪)及所要求的气管食管瘘的瘘口的大小决定,最大尺寸不能超过实验动物的气管和食管的直径,以直径分别小于气管和食管直径的1/2为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实现了创伤最小化和操作最简化,利用气囊导管能非常容易地将食管侧磁体和气管侧磁体置入食管和气管内,操作过程中对食管和气管创伤非常小。
13.(2)食管和气管内磁体置入后,只需等待磁力压榨自行形成瘘口,期间实验动物管理方便,模型制备成功率高;
14.(3)磁体留置后5-10天,磁体可自动脱落进入食管,气管食管瘘形成,并且磁体最终经消化道排出体外。期间通过x线可判断磁体是否脱落进入消化道。
15.(4)利用该磁性元件,通过选用合适的气管侧磁体的直径大小就可按实验需求控制气管食管瘘的瘘口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方便控制瘘口的建立部位。
16.(5)食管侧磁体直径大于气管侧磁体直径,这样确保瘘口建立后,磁体只能进入食管,而不会坠落入气管内。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管侧磁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食管侧磁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囊导管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气囊部进入第二通孔的状态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食管侧磁体进入食管后的状态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食管侧磁体和气管侧磁体分别进入食管和气管后的状态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食管侧磁体和气管侧磁体相吸的状态示意图。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撤出气囊导管后食管侧磁体和气管侧磁体相吸的状态示意图。
25.图9是本实用新型食管侧磁体和气管侧磁体进入食管内,气管食管瘘建立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27.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建立微创下气管食管瘘动物模型的装置,包括:
28.至少一个气管侧磁体1:为圆柱体、椭圆柱体或长方体等形状,本实施例选择圆柱体,在其中部位置沿径向方向开有贯穿的第一通孔11,如图1所示。
29.至少一个食管侧磁体2:为圆柱体、椭圆柱体或长方体等形状,本实施例选择圆柱
体,在其中部位置沿径向方向开有贯穿的第二通孔21,如图2所示,食管侧磁体2的直径大于气管侧磁体1的直径。
30.至少两个球囊导管3:由导管部31和球囊部32两部分构成,球囊部32连接在导管部31的一端,可利用导管部31为球囊部32充气,如图3所示,球囊导管3可选用目前市场上现成的血管扩张球囊导管。
31.气管侧磁体1和食管侧磁体2的尺寸根据实验动物(如实验兔、实验犬、实验猪)及所要求的气管食管瘘的瘘口的大小决定,最大尺寸不能超过实验动物的气管和食管的直径,以直径分别小于气管和食管直径的1/2为宜。
32.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2的尺寸当允许球囊部32在未充气时能够自由穿入,并在充气后能牢固卡在第一通孔11或第二通孔22内,当球囊部32放气后,球囊部32能顺利从第一通孔11或第二通孔22内撤出。图4示出了气囊部32嵌入到第二通孔21内的情形。
33.本实用新型中,气管侧磁体1和食管侧磁体2均可由钕铁硼永磁材料、钐钴材料、铝钴镍材料、铁氧体材料加工而成,并可在表面采用氮化钛、镍铜镍、环氧树脂、派瑞林等镀层处理。
34.利用本实用新型建立微创下气管食管瘘动物模型的具体操作路径如下:
35.如图5所示,实验动物麻醉后仰卧位固定,暴露咽喉部,将球囊部32穿入到第二通孔21内,然后充气卡固,利用导管部31将食管侧磁体2送入到食管4合适部位(可在x线下进行定位)。
36.如图6所示,将另一球囊导管3的球囊部32穿入到第一通孔11内,然后充气卡固,利用导管部31将气管侧磁体1送入到气管5合适部位(可在x线下进行定位)。
37.如图7所示,在磁场力作用下,食管侧磁体2与气管侧磁体1相吸。
38.如图8所示,放气撤出球囊导管3,仅留置食管侧磁体2和气管侧磁体1分别位于食管4和气管5内。
39.如图9所示,5-10天后,食管侧磁体2和气管侧磁体1紧密相吸造成瘘口,气管食管瘘6建立。由于瘘口的大小与气管侧磁体1直径相等,食管侧磁体2大于气管侧磁体1,因此相吸的食管侧磁体2和气管侧磁体1脱落进入食管4内,无法进入气管5,从而便于排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