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取暖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01:55: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取暖设备。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的取暖设备,例如小太阳取暖器,其设置的测温装置不能准确地测量反射罩内的温度,在反射罩被棉布或其他易燃物覆盖后,不能有效解决覆盖温升的问题,极易引起火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取暖设备,该取暖设备具有测温效果好、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
4.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取暖设备,所述取暖设备包括:发热装置;反射罩,所述发热装置设于所述反射罩的罩腔内;温度控制元件,所述温度控制元件设于所述反射罩的罩腔内。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暖设备,具有测温效果好、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
6.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取暖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温度控制元件位于所述发热装置的上方。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温度控制元件靠近所述反射罩的上边沿设置。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射罩具有安装孔,所述温度控制元件通过所述安装孔伸入到所述罩腔内。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温度控制元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温度控制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射罩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称线的两侧。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温度控制元件在所述反射罩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称线的两侧对称设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射罩为中空的环形罩,所述反射罩的前端具有与所述罩腔连通的导风口且后端具有与所述罩腔连通的避让孔。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发热部,所述发热部沿圆弧段延伸,所述反射罩为环形罩,所述反射罩罩设于所述发热装置,所述反射罩设有反射部,所述反射部的横截面为抛物线段,所述抛物线的焦点的连线沿所述发热部的延伸方向延伸且邻近所述发热部设置。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反射部的横截面内,所述发热部的中心点与所述抛物线的焦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10毫米。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抛物线段经过所述抛物线的顶点。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抛物线段包括位于所述抛物线顶点外侧的第一线段和位于所述抛物线顶点内侧的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线段的
长度。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取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中a处的剖视图。
21.图3是图2中e处的放大图。
22.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取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图4中b处的剖视图。
24.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取暖设备的反射罩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取暖设备的反射罩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图7中c处的剖视图。
27.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取暖设备的反射罩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是图9中d处的剖视图。
29.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取暖设备的工作原理图。
30.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取暖设备的工作原理图。
31.附图标记:取暖设备1、发热组件10、发热装置100、发热部的中心点h、反射罩200、罩腔201、导风口202、避让孔211、反射部210、抛物线的焦点g、抛物线的顶点k、第一线段211、第二线段212、安装孔220、外壳300、前壳310、后壳320、温度控制元件400、支撑组件20。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暖设备1。
34.如图1-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暖设备1可以包括发热装置100、反射罩200和温度控制元件400。
35.举例而言,取暖设备1为辐射式小暖阳,取暖设备1包括发热组件10和支撑组件20,支撑组件20适于支撑在地面上,发热组件10设置在支撑组件20的上端且可相对支撑组件20进行转动(上下方向如图1所示)。发热组件10可以包括外壳300、反射罩200和发热装置100,外壳300与支撑组件20相连,反射罩200设置在外壳300内,反射罩200具有罩腔201,发热装置100设置在罩腔201内。发热装置100可以为发光发热体,例如,发热装置100为发热管。发热装置100工作中的辐射热量经过反射罩200反射后可以均匀地照射到待加热的区域。
36.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知,现有的辐射式小暖阳,在被棉布或其他易燃物覆盖后,极容易引起火灾。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装置100设置成设于反射罩200的罩腔201内,温度控制元件400设置成设于反射罩200的罩腔201内。这里需要理解的是,温度控制元件400是一种温度敏感控制器,它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使温度低于或高于某一特定值。例如,温度控制元件400为限温器,限温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检测反射罩200内空气的温度,使反射罩200内的工作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在反射罩200内的温度出现异常升高情况时可以及时控制取暖设备1停止工作。
3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暖设备1,通过设置发热装置100和反射罩200,可以利用反射罩200对发热装置100发出的辐射热量进行反射,从而可以将辐射热量均匀地照射到待加热的区域,使取暖设备1发出的能量更均匀,用户的取暖体验更好。
39.并且,通过设置温度控制元件400,将温度控制元件400设置在反射罩200的罩腔201内。相比相关技术中将温度控制元件设置在反射罩背面的方式,罩腔201内区域正常工作时温度较高,且在受到棉布覆盖时温度变化较大,温度控制元件400能够准确有效地检测反射罩200内的空气温度,并在反射罩200内温度过高时及时控制取暖设备1停止工作。由此,可以有效解决取暖设备1的反射罩200被覆盖时出现的温升问题,避免反射罩200内温度过高而造成取暖设备1零部件的损坏,防止火灾的发生。
40.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暖设备1具有测温效果好、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
41.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取暖设备1。
4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暖设备1可以包括发热装置100、反射罩200和温度控制元件400。
43.具体地,如图2所示,温度控制元件400可以位于发热装置100的上方。由于反射罩200内在发热装置100上方的区域内,取暖设备1正常工作时该区域的空气温度就较高,且若受到棉布覆盖时该区域的温度变化也较大。因此,将温度控制元件400设置在该区域内,能够高效地监控取暖设备1的工作状态,并在反射罩200内的温度出现异常升高情况时,能够及时控制取暖设备1停止工作。
44.举例而言,反射罩200可以具有反射部210,反射部210由特定的抛物线段绕一定的中心轴线回转而成,且将发热装置100设置在邻近抛物线焦点g的区域内。温度控制元件400设置成位于发热装置100的上方区域内。由于反射罩200内的发热装置100上方的区域内,取暖设备1正常工作时该区域内的空气温度就较高,且若受到棉布覆盖时该区域的温度变化也较大。因此,将温度控制元件400设置在该区域内,能够高效地检测取暖设备1的工作状态,并在反射罩200内的温度出现异常升高情况时,能够及时控制取暖设备1停止工作。
45.可选地,如图1所示,温度控制元件400适于靠近反射罩200的上边沿设置。由于加热后的高温空气密度变小会向上浮起,因而在反射罩200的罩腔201内靠近反射罩200上边沿处的空气温度更高,将温度控制元件400设置在该区域内,能够准确地检测到反射罩200内空气温度的高温值,从而能够准确迅速地获取反射罩200内空气温度的变化情况,以便于在温度过高时能够及时控制发热装置100停止工作。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反射罩200可以具有安装孔220,温度控制元件400适于通过安装孔220从反射罩200的背面伸入到罩腔201内。这样便于温度控制元件400的安装设置,便于将温度控制元件400稳定可靠地设置在反射罩200的罩腔201内。
47.具体地,安装孔220的形状适于与温度控制元件400的形状相适配。例如,温度控制元件400形成为圆柱形,则安装孔220可以开设为圆孔。
48.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所示,温度控制元件400可以设置为一个,温度控制元件400可以设置在反射罩200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称线上。这样可以提高温度控制元件400的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49.举例而言,单个温度控制元件400可以设置在反射罩200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称线上,且温度控制元件400在罩腔201内邻近反射罩200的上边沿设置。这样可以提高温度控制元件400对罩腔201内高温空气的检测敏感性,提高温度控制元件400的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50.在另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4所示,温度控制元件400可以为多个,多个温度控制元件400可以分别设置在反射罩200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称线的两侧。这样能够有效解决取暖设备1的半覆盖问题的发生,提高取暖设备1对反射罩200内高温的检测效果,避免反射罩200内温度过高而造成取暖设备1零部件的损坏,防止发生火灾。例如,在取暖设备1的发热组件10受到棉布的半边覆盖遮挡时,则遮挡侧的温度控制元件400可以准确迅速地检测到该侧的升温异常情况,从而控制取暖设备1停止工作。
51.具体地,多个温度控制元件400可以在反射罩200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称线的两侧对称设置。这样便于对反射罩200的罩腔201内对称线两侧的区域分别进行高温监测,以便于分别对两侧的区域进行准确可靠地测温和控制。
52.举例而言,温度控制元件400可以为两个,两个温度控制元件400可以在反射罩200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称线的两侧对称设置,且两个温度控制元件400在罩腔201内邻近反射罩200的上边沿设置。例如,在垂直于反射罩200的轴线的平面内,每个温度控制元件400的中心点与反射罩200的中心点的连线可以与反射罩200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称线之间的夹角为10-30度,具体可以为20度。这样便于对反射罩200的罩腔201内对称线两侧的区域分别进行检测,以便于分别对两侧的区域进行准确可靠地测温和控制。
5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反射罩200为中空的环形罩,反射罩200的前端具有与罩腔201连通的导风口202且后端具有与罩腔201连通的避让孔211。由此,反射罩200的中空结构便于增强对流,避免反射罩200内温度过高、提升取暖设备1的辐射升温效果。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装置100可以包括发热部,发热部在工作时能够辐射热量,发热部适于沿圆弧段延伸。例如,发热部可以延伸为大于半圆的优弧段,也可以延伸为小于半圆的劣弧段。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发热部是发热装置100的一部分结构,在描述时将发热部视为忽略半径的平面线段结构。反射罩200能够罩设于发热装置100,以对发热装置100发出的辐射热量进行反射,从而可以均匀地照射到待加热的区域。反射罩200可以设有反射部210,反射部210为反射罩200的一部分结构,反射部210能够反射发热装置100发出的辐射热量,将辐射热量照射到带加热区域。反射部210的横截面可以为抛物线段,抛物线的焦点g的连线适于沿发热部的延伸方向延伸且邻近发热部设置。换言之,反射部210的横截面内的抛物线的焦点g可以连接为假想连线,加热管设置在该假想连线附近。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在描述时将反射部210的横截面形状视为忽略厚度的平面线段结构。
5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暖设备1,通过设置发热部和反射部210,使反射部210由特定的抛物线段绕一定的中心轴线回转而成,且将发热部设置在邻近抛物线焦点g的区
域内。例如,发热部的中心线与抛物线的焦点g的假想连线重合。这样便于反射部210对发热部发出的辐射热量进行有效反射,使辐射热量能够均匀地、大体平行地从取暖设备1罩照射到待加热的区域,能量更均匀,取暖体验更好。
56.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暖设备1具有发热均匀、取暖效果好等优点。
57.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取暖设备1。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反射部210的任意一个横截面内,发热部的中心点h与抛物线的焦点g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10毫米。这样可以对发热部与反射部210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限定,使发热部可以设置在反射部210的抛物线焦点g附近,以便于反射罩200可以对发热部发出的辐射能力进行有效反射,发出大体平行且均匀的能力,提高取暖舒适性。
59.举例而言,发热部形成为圆管,该圆管沿圆形的优弧段延伸,在反射部210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内,发热部的中心点h与抛物线的焦点g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或者等于10毫米。这样可以对发热部与反射部210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限定,使发热部可以设置在反射部210的抛物线焦点g附近,以便于反射罩200可以对发热部发出的辐射能力进行有效反射,发出大体平行且均匀的能力,提高取暖舒适性。
60.可选地,如图10所示,抛物线段可以经过抛物线的顶点k。这样便于提高反射部210的反射效率,使反射部210可以对发热部发出的辐射能量进行高效可靠的反射。
61.举例而言,抛物线段可以包括位于抛物线顶点k一侧的第一线段211和位于抛物线顶点k另一侧的第二线段212,这样反射部210可以在发热部的两侧对发热部发出的辐射能量进行反射,提高反射部210的反射效率。这里可以理解的是,抛物线的顶点k与抛物线的焦点g的连线即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第一线段211和第二线段212的至少一部分关于对称轴对称设置。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罩200可以为环形罩,抛物线段可以包括位于抛物线的顶点k外侧的第一线段211和位于抛物线的顶点k内侧的第二线段212,第一线段211的长度设置成大于第二线段212的长度。进一步地,反射罩200的中部设有安装通孔。这样不仅便于发热装置100的安装设置,而且可以尽量增大反射罩200的反射面积。
63.举例而言,反射罩200可以为环形罩,抛物线段可以包括位于抛物线的顶点k外侧的第一线段211和位于抛物线的顶点k内侧的第二线段212,第一线段211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线段212的长度,发热部设置在抛物线的焦点g处,第二线段212的外边沿限定出反射罩200中部的安装通孔。这样不仅便于发热装置100的安装设置,使取暖设备1的外观时尚,而且可以尽量增大反射罩200的反射面积。
64.可选地,抛物线的焦点g可以位于反射部210的内侧。这样反射罩200可以做得很薄,使整机厚度变薄。
65.进一步地,反射罩200的轴向尺寸可以为40-60毫米,例如反射罩200的轴向尺寸可以为50毫米。
66.在一些实施例中,抛物线的曲线方程可以为y=0.00694444444x2。这样可以对反射部210的形状进行准确限定,不仅便于保证反射部210的反射效果,而且可以使抛物线的焦点g设在反射罩200内部的合适位置。
67.可选地,反射罩200的材质可以为铝材。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反射罩200的反射效果和工作稳定性,而且便于反射罩200的加工制造。
68.举例而言,反射罩200由铝材一体加工成型。
69.具体地,反射部210的内表面可以形成为光滑曲面,该内表面设置成阳极氧化处理。这样便于提高反射罩200的反射效果。
70.举例而言,反射部210由特定的抛物线段绕一定的中心轴线回转一周而成,因而反射部210的内表面可以形成为光滑的曲面,在反射罩200加工成型后,再对反射部210的内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
71.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部可以形成为下侧开口的环形管,发热部的开口处可以设有与发热部相连的引线端。这样发热装置100可以通过引线端与外部电源设备相连,以便于对发热部提供电能,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72.可选地,发热部可以为碳纤维发热体。这样发热部的外表面温度可以更高,辐射效果更佳。
73.可选地,如图2所示,取暖设备1可以设有外壳300,反射罩200安装在外壳300内,反射罩200的中部具有安装通孔,外壳300在安装通孔处设有分隔板,分隔板沿安装通孔的孔沿延伸且设在安装通孔内,分隔板设有隔热筋和与反射罩200的罩腔连通的过孔,取暖设备1具有气体驱动装置,气体驱动装置能够抽取外界环境中的空气形成气流,并驱动气流从过孔吹入罩腔内,气流在罩腔内经过加热后可以从取暖设备1吹出。
74.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外壳300可以包括前壳310和后壳320,前壳310和后壳320共同限定出安装空间,反射罩200安装在该安装空间内。
75.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装置100可以包括发热部,发热部沿圆弧段延伸,反射罩200为环形罩,反射罩200能够罩设于发热装置100,反射罩200设有反射部210,反射部210的横截面为抛物线段,抛物线的焦点g的连线沿发热部的延伸方向延伸且邻近发热部设置。这样便于反射罩200的加工制造,便于提高反射罩200的反射面积和结构强度。
7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取暖设备1可以包括发热装置100、反射罩200和温度控制元件400。发热装置100设置成设于反射罩200的罩腔201内且为发热管,温度控制元件400设置成设于反射罩200的罩腔201内且为限温器。
77.反射罩200可以具有反射部210,反射部210由特定的抛物线段绕一定的中心轴线回转而成,且将发热管100设置在邻近抛物线焦点g的区域内。限温器400设置成位于发热管100的上方区域内。由于反射罩200内的发热管100上方的区域内,取暖设备1正常工作时该区域内的空气温度就较高,且若受到棉布覆盖时该区域的温度变化也较大。因此,将限温器400设置在该区域内,能够高效地检测取暖设备1的工作状态,并在反射罩200内的温度出现异常升高情况时,能够及时控制取暖设备1停止工作。
78.限温器400适于靠近反射罩200的上边沿设置。由于加热后的高温空气密度变小会向上浮起,因而在反射罩200的罩腔201内靠近反射罩200上边沿处的空气温度更高,将限温器400设置在该区域内,能够准确地检测到反射罩200内空气温度的高温值,从而能够准确迅速地获取反射罩200内空气温度的变化情况,以便于在温度过高时能够及时控制发热管100停止工作。
79.反射罩200可以具有安装孔220,限温器400适于通过安装孔220从反射罩200的背面伸入到罩腔201内。这样便于限温器400的安装设置,便于将限温器400稳定可靠地设置在反射罩200的罩腔201内。安装孔220的形状适于与限温器400的形状相适配。例如,限温器
400形成为圆柱形,则安装孔220可以开设为圆孔。
80.限温器400可以为两个,两个限温器400可以在反射罩200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称线的两侧对称设置,且两个限温器400在罩腔201内邻近反射罩200的上边沿设置。例如,在垂直于反射罩200的轴线的平面内,每个限温器400的中心点与反射罩200的中心点的连线可以与反射罩200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对称线之间的夹角为10-30度,具体可以为20度。这样便于对反射罩200的罩腔201内对称线两侧的区域分别进行检测,以便于分别对两侧的区域进行准确可靠地测温和控制。
81.发热管100可以包括发热部,发热部沿圆弧段延伸,反射罩200为环形罩,反射罩200能够罩设于发热管100,反射罩200设有反射部210,反射部210的横截面为抛物线段,抛物线的焦点g的连线沿发热部的延伸方向延伸且邻近发热部设置。这样便于反射罩200的加工制造,便于提高反射罩200的反射面积和结构强度。
8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暖设备1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8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8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8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8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