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07-16 16:50: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施工如果全部采用mjs工法桩进行加固,材料消耗较大,施工效率低下,成本较高,不符合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规定,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mjs工法桩和三轴搅拌桩相结合的方式能大大提高施工速度,同时控制既有地铁隧道变形在允许范围内的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施工方法。
4.本发明的一种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步骤如下:通过实验确定三轴搅拌桩及mjs工法桩施工参数后,开始基坑加固施工,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先施工三轴搅拌桩,待三轴搅拌桩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施工mjs工法桩;
5.所述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法包括:
6.a1、限位装置设置:放样出地铁外轮廓线,每隔3.0m打设竹片桩,拉设醒目的警示标识,三轴搅拌桩钻杆活动范围不得超过警示标志,采用钢板对三轴搅拌桩机械进行限位,钢板厚度1.0cm,宽度大于1.8m,长度10m。钢板置于三轴搅拌桩前支腿下方,通过三轴搅拌桩的自重保证钢板不产生位移,钢板外边缘距离钻杆最外边缘不大于10.0cm;
7.a2、测量放样:通过全站仪精确定位三轴搅拌桩位置,并将桩位引致沟槽外,护桩牢固稳定,施工前沿三轴搅拌桩的桩中轴线开挖导沟;
8.a3、桩机就位:三轴搅拌桩支腿下方全部铺设钢板,增加受力面积,减少荷载对地铁隧道的影响,桩机平稳、平正,并用全站仪或线锤进行观测以确保钻机的重直度,三轴搅拌桩采用跳桩法施工,每次跳桩不少于6幅;
9.a4、搅拌及注浆:对水泥和原状土进行搅拌,在施工现场配备电脑计量的自动搅拌系统和散装水泥罐,以确保浆液质量的稳定;
10.a5、冷缝处理:根据设计三轴搅拌桩因故产生的施工冷缝时需采用旋喷桩注浆或水泥注浆封堵补强;
11.a6、桩基检测:钻孔取芯验证桩身完整性时,桩底预留1.0m,避免开挖时承压水或砂土通过取芯孔流入基坑内,钻孔取芯完成后的孔隙应注浆填充;
12.所述mjs工法桩施工方法包括:
13.b1、限位装置安装:mjs工法桩桩机钻杆上安装临时限位装置,控制施工深度不超过设计标高;
14.b2、测量放样:通过全站仪精确定位mjs工法桩位置,施工前沿mjs工法桩的桩中轴线开挖宽导沟;
15.b3、引孔:使用岩心管结合金刚石钻头进行导正引孔,保证垂直度;
16.b4、浆液配制:对水泥浆进行复配并搅拌均匀;
17.b5、切削喷浆:在引孔内将钻杆下放至设计深度,如果在钻杆下放过程中下放困难,打开削孔水进行正常削孔钻进,钻杆下放到位后开始向上切削喷浆;
18.b6、冷缝处理:根据设计mjs工法桩因故产生的施工冷缝时需采用旋喷桩注浆或水泥注浆封堵补强;
19.b7、桩基检测:钻孔取芯验证桩身完整性时,桩底预留1.0m,避免开挖时承压水或砂土通过取芯孔流入基坑内,钻孔取芯完成后的孔隙应注浆填充。
20.本发明的一种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施工方法,步骤a2与步骤b2中所述的导沟均宽1.0m、深1.0m。
21.本发明的一种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施工方法,步骤a3中所述的桩机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1/200,桩底标高偏差( 100,-50)mm。
22.本发明的一种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施工方法,步骤a4中所述浆液配制好后,停滞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因故摘置超过2小时以上的拌制浆液,应作废浆处理,严禁再用。
23.本发明的一种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施工方法,步骤b1中所述限位装置上喷涂红漆,施工时必须检查限位装置是否松动。
24.本发明的一种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施工方法,步骤b3中引孔的成孔中心与桩位中心误差小于50mm,深度不小于设计深度,垂直度误差小于1/200。
25.本发明的一种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施工方法,步骤b4中水泥浆拌制装置出浆口安装设置有双层滤网,避免垃圾堵塞管道,并且在注浆完成后,需用高压水对管道进行反复冲洗,以免管道内残留泥浆。
26.本发明的一种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施工方法,步骤a6与步骤b7中钻孔取芯完成后的孔隙均注浆填充。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8.mjs工法桩的造价较高,三轴搅拌桩的造价相对较低,在保障既有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情况下,基坑采用mjs工法桩和三轴搅拌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加固能大大减少施工成本,mjs工法桩施工速率较慢,同样的施工条件下,三轴搅拌桩的施工速率是mjs工法桩的6~10倍,采用两种加固桩相结合的方式能大大提高施工速度,同时控制既有地铁隧道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30.本发明的一种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步骤如下:通过实验确定三轴搅拌桩及mjs工法桩施工参数后,开始基坑加固施工,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先施工三轴搅拌桩,待三轴搅拌桩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施工mjs工法桩;
31.所述三轴搅拌桩施工方法包括:
32.a1、限位装置设置:放样出地铁外轮廓线,每隔3.0m打设竹片桩,拉设醒目的警示标识,三轴搅拌桩钻杆活动范围不得超过警示标志,采用钢板对三轴搅拌桩机械进行限位,
钢板厚度1.0cm,宽度大于1.8m,长度10m。钢板置于三轴搅拌桩前支腿下方,通过三轴搅拌桩的自重保证钢板不产生位移,钢板外边缘距离钻杆最外边缘不大于10.0cm;
33.a2、测量放样:通过全站仪精确定位三轴搅拌桩位置,并将桩位引致沟槽外,护桩牢固稳定,施工前沿三轴搅拌桩的桩中轴线开挖导沟;
34.a3、桩机就位:三轴搅拌桩支腿下方全部铺设钢板,增加受力面积,减少荷载对地铁隧道的影响,桩机平稳、平正,并用全站仪或线锤进行观测以确保钻机的重直度,三轴搅拌桩采用跳桩法施工,每次跳桩不少于6幅;
35.a4、搅拌及注浆:对水泥和原状土进行搅拌,在施工现场配备电脑计量的自动搅拌系统和散装水泥罐,以确保浆液质量的稳定;
36.a5、冷缝处理:根据设计三轴搅拌桩因故产生的施工冷缝时需采用旋喷桩注浆或水泥注浆封堵补强;
37.a6、桩基检测:钻孔取芯验证桩身完整性时,桩底预留1.0m,避免开挖时承压水或砂土通过取芯孔流入基坑内,钻孔取芯完成后的孔隙应注浆填充;
38.所述mjs工法桩施工方法包括:
39.b1、限位装置安装:mjs工法桩桩机钻杆上安装临时限位装置,控制施工深度不超过设计标高;
40.b2、测量放样:通过全站仪精确定位mjs工法桩位置,施工前沿mjs工法桩的桩中轴线开挖宽导沟;
41.b3、引孔:使用岩心管结合金刚石钻头进行导正引孔,保证垂直度;
42.b4、浆液配制:对水泥浆进行复配并搅拌均匀;
43.b5、切削喷浆:在引孔内将钻杆下放至设计深度,如果在钻杆下放过程中下放困难,打开削孔水进行正常削孔钻进,钻杆下放到位后开始向上切削喷浆;
44.b6、冷缝处理:根据设计mjs工法桩因故产生的施工冷缝时需采用旋喷桩注浆或水泥注浆封堵补强;
45.b7、桩基检测:钻孔取芯验证桩身完整性时,桩底预留1.0m,避免开挖时承压水或砂土通过取芯孔流入基坑内,钻孔取芯完成后的孔隙应注浆填充。
4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步骤a2与步骤b2中所述的导沟均宽1.0m、深1.0m。
4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步骤a3中所述的桩机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1/200,桩底标高偏差( 100,-50)mm。
4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步骤a4中所述浆液配制好后,停滞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因故摘置超过2小时以上的拌制浆液,应作废浆处理,严禁再用。
4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步骤b1中所述限位装置上喷涂红漆,施工时必须检查限位装置是否松动。
50.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步骤b3中引孔的成孔中心与桩位中心误差小于50mm,深度不小于设计深度,垂直度误差小于1/200。
51.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步骤b4中水泥浆拌制装置出浆口安装设置有双层滤网,避免垃圾堵塞管道,并且在注浆完成后,需用高压水对管道进行反复冲洗,以免管道内残留泥浆。
52.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步骤a6与步骤b7中钻孔取芯完成后的孔隙均注浆填充。
53.本发明的一种上跨轨道交通基坑加固施工方法,其在工作时,通过实验确定三轴搅拌桩及mjs工法桩施工参数后,开始基坑加固施工,地铁基坑加固先施工三轴搅拌桩,待三轴搅拌桩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施工mjs工法桩,尽快施工临近地铁三轴搅拌桩,可使既有轨道交通形成封闭状态,临近地铁第一排、第二排、三轴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对既有轨道形成保护作用,阻隔其他三轴搅拌桩施工对地铁隧道的影响,基坑三轴搅拌桩加固先施工紧邻轨道交通的两排三轴搅拌桩,紧邻地铁两排三轴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再施工其他区域的三轴搅拌桩,三轴搅拌桩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施工mjs工法桩,由于mjs工法桩均位于地铁隧道上方,需在地铁停运时间段施工,而mjs工法桩在7个小时内无法施工完成,需分两次完成整幅mjs工法桩的施工,基坑下方为强加固区,基坑上方为弱加固区,mjs工法桩先施工强加固区,待强加固区强度达到1.2mpa后再施工弱加固区。
5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