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企业信息变更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7-23 12:53: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信息变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企业信息变更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为了协助企业办理备案、预约等事务,许多管理部门建立了平台。一些操作平台中会预存企业的信息,以便企业后续快速处理各项事务。但目前的操作平台在信息变更的处理上不够高效。当企业信息有变更时,企业人员需要自行在操作平台上寻找提交变更申请的按钮,以主动向操作平台发起变更申请,发起变更信息并提交变更信息后还需由操作平台的管理人员人工审核变更信息,导致浪费大量发起变更申请和审核变更信息的时间。再者,企业人员有时会因为忘记企业信息已经进行工商变更而遗漏在操作平台上发起变更申请,这导致后续的操作事项产生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提高企业信息变更的效率并减少因遗漏进行企业信息变更而发生的错误,本技术提供一种企业信息变更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企业信息变更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企业信息变更方法,包括:构建企业信息数据包,所述企业信息数据包用于储存企业信息;对比企业信息数据包中的企业信息与外部数据库中相应的企业信息是否一致,得到第一对比结果;若所述第一对比结果为不一致且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则在接收到访问所述企业信息数据包的请求后,向使用者发出第一企业信息变更请求;若使用者同意所述第一企业信息变更请求,则获取第一变更信息;在获取所述第一变更信息后,对比所述第一变更信息与外部数据库中相应企业信息是否一致,得到第二对比结果;若所述第二对比结果为一致,则将企业信息数据包中相应的企业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变更信息。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自动识别企业信息是否有所变化并在使用者访问企业信息数据包时提醒使用者进行信息变更,防止使用者遗漏变更;同时,无需使用者进行大量操作即可提交变更申请,亦无需人工审核第一变更信息,有效提高企业信息变更的效率。
6.可选的,若使用者同意第一企业信息变更请求,则通过访问外部数据库获取第一变更信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操作平台能够自动从外部数据库获取相关第一变更信息,而无需使用者手动输入,有效减少使用者进行企业信息变更所需的时间,提高进行企业信息变更的效率可选的,获取第一变更信息的步骤包括:接收图像;根据预定的对应关系识别所述图像中的文字信息并输出所述文字信息;基于使用者在所述文字信息中选取的信息形成第一变更信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上传带有企业第一变更信息的图像后,操作平台
自动识别图像中的文字信息并展示,使用者能够在展示的文字信息中选择第一变更信息而无需手动键入,有效减少输入第一变更信息的时间,提高进行企业信息变更的效率。
9.可选的,若使用者不同意所述第一企业信息变更请求,向使用者发出变更操作选择请求;基于使用者响应操作选择请求而做出的选择,设置所述触发条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能够对选择审核系统发出企业信息变更请求的频次,避免企业信息变更请求发出过于频繁导致使用者觉得被打扰。
11.可选的,若所述第二对比结果为不一致,则输出所述第一变更信息与所述外部数据库中相应企业信息不一致的原因。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使用者能够获知第一变更信息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后续修改第一变更信息时有所依据,从而提高进行信息变更的效率。
13.可选的,若所述第二对比结果为不一致,则向使用者发出第二企业信息变更请求;若使用者同意所述第二企业信息变更请求,则获取第二变更信息并基于第二变更信息向管理人员发出操作请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可以人为介入来进行变更操作,以避免在特殊情况下无法变更的情况发生。
15.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构建企业信息数据库,所述企业信息数据库包含多个所述企业信息数据包;基于各企业信息数据包内的企业信息,根据预设的算法计算企业信息数据库中每两个企业信息数据包之间的关联度;当两个企业信息数据包之间的关联度高于预设的关联阈值,设定所述两个企业信息数据包互为相关数据体;当相关数据体中的任一企业信息数据包接收到访问企业信息数据包的请求后,向使用者发出关联相关数据体中两个企业信息数据包的关联请求;若使用者同意所述关联请求,则下次接收到访问相关数据体中任一企业信息数据包的请求后,亦相应接收到访问相关数据体中另一企业信息数据包的请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需要操作多家关联企业的事项时,可以在操作平台上进行设定,以便在访问一家企业的数据时,也能同时获得关于其他关联公司的提醒,便于使用者进行集中操作,有效减少使用者的处理时间。
1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企业信息变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企业信息变更系统,包括:企业信息数据模块,用于储存企业信息;第一对比模块,用于对比企业信息数据包中的企业信息与外部数据库中相应的企业信息是否一致以得到第一对比结果;确认模块,用于在第一对比结果为不一致且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系统接收到访问企业信息数据包的请求后,向使用者发出第一企业信息变更请求;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使用者同意所述第一企业信息变更请求后获取变更信息;第二对比模块,用于对比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变更信息与外部数据库中相应的企业信息是否一致以得到第二对比结果;替换模块,用于在第二对比结果为一致的情况下,将企业信息数据模块中相应的企业信息替换为所述变更信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自动对比来自动获知企业信息数据包中的企业数据是否需要变更并在使用者访问企业信息数据模块时询问使用者是否进行企业信息变更,防止使用者遗漏变更;同时,无需使用者进行大量操作即可提交变更申请,亦无需人工审核第一变更信息,有效提高企业信息变更的效率。
19.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企业信息变更方法的步骤。
20.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企业信息变更方法的步骤。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能够自动识别企业信息是否有所变化并在使用者访问企业信息数据包时提醒使用者进行信息变更,防止使用者遗漏变更;2.无需使用者进行大量操作即可发起变更申请,亦无需人工审核变更信息,有效提高企业信息变更的效率;3.通过从外部数据库抓取变更信息或从图像中识别变更信息,而无需使用者键入变更信息,有效减少使用者进行信息变更所需的时间,提高进行企业信息变更的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企业信息变更方法中步骤s1至步骤s5的流程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企业信息变更方法中步骤s5至步骤s8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获取第一变更信息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获取第一变更信息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25.图5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企业信息变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企业信息数据模块;2、第一对比模块;3、确认模块;4、信息获取模块;5、第二对比模块;6、替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企业信息变更方法,该企业信息变更方法能够应用在管理部门(如公安系统)的操作平台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企业信息库,在企业信息库中构建多个企业信息数据包。
29.一个企业信息数据包中,包含一家企业的企业信息。所述企业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企业地址、企业负责人、股东信息、注册资本、登记状态、经营范围等。进行构建时,可以人工录入企业信息,亦可以利用网络从外部数据库中抓取数据 ,又抑或是从带有数据储存介质的载体上复制数据。
30.s2:基于各企业信息数据包内的企业信息,根据预设的算法计算企业信息数据库中每两个企业信息数据包之间的关联度。
31.在所述算法中,先预设以哪几项企业信息的相似度作为关联因子以及每个关联因子的权重,再计算各个关联因子与其权重之积的总和来作为两个企业信息数据包之间的关
联度。以对比企业信息库中的企业信息数据包a和企业信息数据包b为例,其中以企业名称、企业负责人和股东信息作为关联因子,并且企业名称的权重为w1,企业负责人的权重为w2,股东信息的权重为w3。先对各项信息进行预处理,如删除企业名称中“有限公司”等大概率相同的字眼。随后分别比较企业信息数据包a企业名称与企业信息数据包b企业名称的相似度x1、企业信息数据包a企业负责人与企业信息数据包b企业负责人的相似度x2以及企业信息数据包a股东信息与企业信息数据包b股东信息相似度x3。则企业信息数据包 a和企业信息数据包b之间的关联度为:关联度=w1*x1 w2*x2 w3*x3。
32.s3:当两个企业信息数据包之间的关联度高于预设的关联阈值,设定所述两个企业信息数据包互为相关数据体,当相关数据体中的任一企业信息数据包接收到访问企业信息数据包的请求后,向使用者发出关联相关数据体中两个企业信息数据包的关联请求。
33.当使用者通过终端登陆操作平台的服务器,并登入企业账户时,即访问一个企业信息数据包时,如果该企业信息数据包与任一企业信息数据包互为相关数据体,操作平台的服务器会通过终端询问使用者是否关联两个企业信息数据包。为了安全考虑,操作平台的服务器可在使用者选择关联两个企业信息数据包时,要求进行身份验证以确保使用者与被要求关联的企业信息数据包的确有所关联。所述终端可以为电子设备或计算机设备。
34.s4:若使用者同意所述关联请求,则操作平台的服务器下次接收到来自使用者的访问相关数据体中任一企业信息数据包的请求后,亦相应接收到访问相关数据体中另一企业信息数据包的请求。
35.当相关数据体中的两个企业信息数据包进行关联后,使用者登陆相关数据体中其中一个企业信息数据包对应的企业账户时,相当于亦登陆了相关数据体中另一个企业信息数据包,便于使用者在操作平台上针对多个企业进行批量操作。
36.s5:定期对比企业信息数据包中的企业信息与外部数据库中相应的企业信息是否一致,得到第一对比结果。
37.进行对比时,以企业信息数据包中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企业信息数据包的标识,通过网络从外部数据库中找到具有相同社会信息代码的数据包,随后逐一对比两个数据包中的每项信息,判断相同项目中的信息是否一致以得到第一对比结果。由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可变更且具有唯一性,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例,在实操中亦可使用其他不可变更且具有唯一性的信息项。
38.s6:若所述第一对比结果为一致,则无需进行变更操作。若所述第一对比结果为不一致且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当使用者通过终端登陆操作平台的服务器时,使用者登入自身账号即向操作平台的服务器发送了基于账号对应的企业信息数据包的访问请求。根据步骤s5可知若所述账号对应的企业数据包已与另一企业信息数据包关联,则操作平台的服务器还会收到基于所述另一企业信息数据包的访问请求。操作平台的服务器接收到访问企业信息数据包的请求后,向使用者发出基于对比结果为不一致的企业信息数据包的第一企业信息变更请求,具体可表现为在使用者使用的终端上通过弹窗或提示音询问使用者是否需要进行企业信息变更。
39.s7:若使用者不同意所述第一企业信息变更请求,向使用者发出变更操作选择请求;基于使用者响应操作选择请求而做出的选择,设置所述触发条件。
40.所述触发条件具体为:当产生了对比结果为不一致的情况后,使用者第一次登入
自身账户,即第一次接收到访问企业信息数据包的请求时,默认为该企业信息数据包满足触发条件。当使用者不同意第一企业信息变更请求,并在操作选择请求中选择“不再提示此次变更”,则设定在接收到n次访问该企业信息数据包的请求前,该企业信息数据包不满足触发条件。即在使用者登陆该企业信息数据包n次后,企业信息数据包才满足触发条件。n优选为3或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当使用者不同意第一企业信息变更请求,并在操作选择请求中选择“下次再提示”,则设定在下次进行企业信息数据包中的企业信息与外部数据库中相应的企业信息之间的对比前,该企业信息数据包不满足触发条件。
41.s8:若使用者同意所述第一企业信息变更请求,则获取第一变更信息。
42.使用者可以通过终端手动地向操作平台的服务器输入文字信息以作为第一变更信息。
43.但为了减少使用者向操作平台的服务器提供第一变更信息所花费的时间,步骤s8中可进一步包含步骤s81:操作平台的服务器通过访问外部数据库来获取第一变更信息。
44.所述外部数据库可为步骤s2中提及的外部数据库,也可为其他的外部数据库。
45.s9:操作平台在获取所述第一变更信息后,对比所述第一变更信息与外部数据库中相应企业信息是否一致,相当于对第一变更信息进行自动审核,完成审核后得到第二对比结果。
46.若所述第二对比结果为一致,则表明第一变更信息无误,操作平台的服务器则将企业信息数据包中相应的企业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一变更信息,从而完成信息变更的操作。
47.当审核不通过,即第二对比结果不一致时,操作平台的服务器向使用者输出所述第一变更信息与所述外部数据库中相应企业信息不一致的原因。如,操作平台的服务器在对比时发现第一变更信息中的企业地址与外部信息库中的不一致,则通过使用者的终端告知使用者企业地址有误。这使得使用者同时变更多项信息时,能够获知哪些信息有误,以便进行针对性修改,减少试错时间。在第二对比结果不一致时,操作平台的服务器还会通过弹窗或提示音等方式向使用者发出第二企业信息变更请求,以便使用者重新提交变更信息。若使用者同意所述第二企业信息变更请求,则获取第二变更信息并基于第二变更信息向管理人员发出操作请求。变更信息无法通过审核,很多时候是因为系统bug或者企业发生了特殊情况造成的,此时不再适宜再次由操作平台的服务器进行自动审核,因此将第二变更信息输送给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进行人工操作,以免让整个企业信息变更的流程陷入死循环。
48.基于上述企业信息变更方法进行操作后,操作平台能够自动询问使用者是否需要进行企业信息变更,使用者无需寻找发起变更申请的按钮,只需应答操作系统即可进入申请变更企业信息的流程中,有效减少发起变更申请所需的时间。发起变更申请并提交变更信息后,操作平台自动审核变更信息,无需人工参与,有效减少审核变更信息的时间。在提交变更信息的过程中,操作平台还能进一步采用自动从外部数据库获取或从图像中识别的方式获变更信息,有效减少使用者输入变更信息的时间,从而进一步 提高企业信息变更的效率。
49.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步骤s8中不包含实施例一中所述的
步骤s81,而包含以下步骤:s81:接收图像;s82:根据预定的对应关系识别所述图像中的文字信息并输出所述文字信息;s83:基于使用者在所述文字信息中选取的信息形成第一变更信息。
50.当操作平台的服务器从使用者输出的图像中获取第一变更信息时,具体步骤为:使用者利用终端实时拍照或直接电子相册中选择以得到图像并将图像上传至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的服务器接收图像后,根据预定的对应关系识别所述图像中的文字信息并向使用者的终端输出所述文字信息,由于文字信息中除了第一变更信息可能会带有其他信息,因此需要使用者对文字信息进行选择,操作平台的服务器再基于使用者在所述文字信息中选取的信息形成第一变更信息。
51.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企业信息变更系统,该企业信息变更系统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企业信息变更方法对应。所述系统包括企业信息数据模块1、第一对比模块2、确认模块3、信息获取模块4、第二对比模块5以及替换模块6。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企业信息数据模块1:用于储存企业信息。
52.第一对比模块2:用于对比企业信息数据模块1中的企业信息与外部数据库中相应的企业信息是否一致以得到第一对比结果。
53.确认模块3:用于在第一对比结果为不一致且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系统接收到访问企业信息数据模块1的请求后,向使用者发出第一企业信息变更请求。
54.信息获取模块4:用于在使用者同意所述第一企业信息变更请求后获取变更信息。
55.第二对比模块5:用于对比信息获取模块4获取的变更信息与外部数据库中相应的企业信息是否一致以得到第二对比结果。
56.替换模块6:用于在第二对比结果为一致的情况下,将企业信息数据模块1中相应的企业信息替换为所述变更信息。
57.关于企业信息变更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企业变更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企业信息变更系统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58.实施例四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所述的企业信息变更方法的步骤。
59.实施例五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所述的企业信息变更方法的步骤。
6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