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三锚系浮标式声层析测量站的制作方法

2022-07-23 13:41: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海洋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三锚系浮标式声层析测量站。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技术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3.我国目前大型海洋浮标的锚系方式大多采用单锚系留方式,水面标体在海洋环境载荷作用下以标体下方锚系点为支点进行自由旋转,这种单锚浮标系统具有随潮流作用明显、活动范围大、在进行剖面观测时锚系易与剖面观测系统发生绞缠等缺点。
4.现有技术如公开号cn 108583788 a,名为《用于海洋科学试验和实时剖面观测的三锚式浮标及方法》的发明。其发明涉及用于海洋科学试验和实时剖面观测的三锚式浮标及方法,浮标包括:三锚式浮标标体、剖面观测模块、海洋环境参数和标体自身姿态测量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供电模块、通信模块、数据接收处理模块。标体搭载各模块;数据采集控制模块根据海洋环境参数和标体自身姿态确定当前海况,控制三锚式浮标的绞车动作和剖面观测模块的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剖面数据传递至通信模块再发送给数据接收处理模块;供电模块用于为上述模块供电。方法为数据采集控制模块根据海洋环境参数及自身姿态得到当前海况,并按不同海况要求控制绞车下方速度和剖面观测模块的数据采集发送给陆基站,实现在岸边对浮标布放海域进行长期、连续、定点、实时剖面观测。
5.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技术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位置稳定、测量准确且便于设置的三锚系浮标式声层析测量站。
7.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三锚系浮标式声层析测量站,包括,基站基体,基站基体包括设备舱,设备舱顶部设有供能组件,设备舱环绕设置有多个浮体,设备舱底部设有测量组件;测量组件,测量组件包括水听器和发射器;基站基体周围均匀环绕设置三个锚系,锚系包括锚,锚与基站基体通过锚链连接,锚链靠近基站基体处设置有浮子;基站基体顶部设有定位和授时装置。
8.本发明通过对整体装置的设计,整体装置通过测量组件内设置的水听器和发射器,用以同步发送和接收声信号。设备舱内设置有中控主机、功率放大器、变压器和蓄电池等,并通过隔板和卡扣对其进行固定,所有安装在设备舱内的仪器均采用水密外壳,与仪器舱共同形成两道水密保护,中控主机与其他各个设备均采用电信号进行数据传输与通信。
位于设备舱内的中控主机会将数据存储到内置的工控机硬盘,同时中控主机会将间隔时间段内观测的数据通过网络准时回传到服务器终端。通过解析不同测量站之间传回的数据文件,可以获得各个测量站之间声传播的时间,进而可以得到各个测量站之间垂向平均的流速数据。观测到的数据可以无线传输到岸站数据子系统,为项目数据平台提供实时的海洋环境检测数据,同时利用同化反演等技术手段将水面以下流场同化进湾区三维水动力模型,获取大面积、高精度三维流场信息。
9.更进一步的,在数据传输部分,机器的互联以及与岸基的沟通均采用4g网络或5g网络来实现,4g网络或5g网络的信号覆盖率和信息传输的速率都是极高的,可以满足整体装置的需求,且搭建较为简便。中控主机将经过计算机求得时延,与采集到的数据一同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上传到岸基,经过岸基的数据处理系统,通过算法可以对温度和流速进行反演。
10.基站基体顶部设置有供能组件,供能组件包括环绕布设的多个太阳能板。太阳能板连接有设备舱内的蓄电池,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设备舱内的蓄电池连接有变压器,通过变压器将蓄电池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并通过全桥电路,采用spwm处理器经过调制、滤波、升压等,得到与照明负载频率、额定电压等相匹配的交流电供各个设备使用。采用太阳能板可以提高装置的续航能力;其次,太阳能板风阻较小,可以防止被风吹偏离测量位置。
11.更进一步的,供能组件采用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通过采用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可以在提高整体装置在连续阴雨天气中对设备舱内的蓄电池进行供电,以保证整体装置在极端环境中工作状态,进一步提高整体装置续航能力;此外,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噪音,进而对周围的生物进行干扰和驱赶,防止生物对整体装置进行破坏。
12.基站基体周围均匀环绕设置三个锚系,即每120度设置一套,锚系中的锚并牢牢固定于水底,锚与基站基体通过锚链连接,且在靠近基站基体处设置有浮子,通过锚拉动锚链进而使得锚与浮子之间的锚链处于张紧状态,浮子浮出水面且带动锚链前端处于水平绷紧状态,进而使得基站基体被环绕设置的锚系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让基站基体在海上稳定的固定在一个范围内,防止发生位置的偏移,进而保证水下仪器设备的安全工作环境。通过浮子的设置,提高整体锚系张紧程度,同时浮子均匀环绕在基站基体周围,进而使得遇到大块障碍物或杂物时,浮子会先与其接触并改变其行进路线,防止影响基站基体测量位置产生偏差,从而对基站基体形成保护,进而提高整体装置的测量精度。
13.根于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定位和授时装置包括北斗/gps混合定位模块。
14.整体装置的定位和时间同步是以北斗/gps混合定位模块为核心,既可以满足长时间工作的需求,还可以通过其1pps端口输出的脉冲精度和定位精度满足整体装置的精度要求。
15.更进一步的,在北斗/gps混合定位模块处设置有自动报警装置、防雷装置、雷达反射装置以及警示灯等。自动报警装置与岸基数据接收子系统一同集成,一旦测量站方位超出设定范围时会通过自动报警装置对预设定的手机进行短息和电话的报警,进而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安全性,防止被不法分子盗取。通过雷达反射装置以及警示灯,可以对装置附近的舰船以及渔船发出信号,防止发生碰撞从而导致装置受损或偏离预定位置。
16.根于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基站基体底部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中空设置且底部开
设小孔,第一弹簧连接连接柱内空腔顶部与底部,第一弹簧中部设有滑块,滑块底部通过连接轴与可拆卸支架连接;可拆卸支架底端设有测量组件。
17.可拆卸支架是多个支架首尾连接而成,为配合测量组件在不同水深中的使用,通常在测量水深较浅的时候采用可拆卸支架方式。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测量深度的不同调节使用支架的多少进而控制测量组件的测量深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效果进行深度的调整,进而使得整体装置的安装以及调节较为方便。当整体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基站基体浮于水面上,在水浪的带动下,基站基体会产生上下的波动。在连接柱内设置有第一弹簧,且可拆卸支架通过连接轴与第一弹簧上的滑块连接,进而使得可拆卸支架可以通过自身的惯性不随基站基体上下移动而保持稳定,从而使得位于可拆卸支架底端的测量组件也保持相对稳定,保证了整体装置的测量精度;此外,减少测量组件的上下震动还可以防止测量组件出现损坏。
18.根于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测量组件通过稳固组件与可拆卸支架连接,稳固组件包括稳固基体,稳固基体包括上下相对连接设置的第一稳固片和第二稳固片,第一稳固片和第二稳固片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中部设置测量组件;第一稳固片和第二稳固片与可拆卸支架滑动连接,第二稳固片与可拆卸支架底端设有多个第三弹簧。
19.位于基站基体下方的可拆卸支架会在水流的带动下产生摇摆,进而使得位于可拆卸支架底端设置的测量组件产生横向的震动。稳固组件包括上下相对连接设置的第一稳固片和第二稳固片,且两稳固片之间测量组件通过第二弹簧进行连接,当可拆卸支架在水流的作用下摇晃时,通过第二弹簧的设置,测量组件在惯性作用下保持稳定不随可拆卸支架产生横向震动,进一步提高测量组件的稳定性和其检测的精确性;此外,第二稳固片与可拆卸支架底端设有多个第三弹簧且稳固片与可拆卸支架滑动连接,通过稳固组件和连接柱的共同作用,进一步降低测量组件上下移动的幅度,将测量组件保持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20.根于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可拆卸支架底端连接第一绳体,第一绳体另一端连接测量组件,测量组件底端设有第二绳体连接的配重组件;配重组件包括配重基体,配重基体内部中空上部开口设置,配重基体内设同轴配重柱体,配重柱体四周环绕布置辅助连杆。
21.相较于直接采用可拆卸直接,通过在可拆卸支架底端连接第一绳体且在第一绳体另一端连接测量组件,可以进一步增加测量深度;第一绳体的长度也可以进行调节,且可以在测量一段时间后进行深度的调整,以提高整体装置的测量精度的同时可以根据测量效果进行调整深度,提高了深度调节的效率和精度且可以随时调节。
22.测量组件底部通过第二绳体连接有配重组件,配重基体上部开口设置以使得当配重组件在向上移动时,部分水体会向配重基体的中空部移动,这样水阻增大以增大配重组件向上移动的能量,以避免配重基体的位移,进而防止与其相连测量组件的位移,降低在水流作用下测量组件的偏移,进而防止测量组件产生数据偏差,提高整体装置测量的精确程度;配重基体向上开口设置可以水流的作用下在内部产生涡流,进而提高水流对配重组件内部内壁的冲刷,进而防止水生生物在配重基体内或周围聚集,从而降低水生生物对测量组件的干扰,提高测量精度。
23.根于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基站基体环绕设置有多个浮柱,浮柱包括柔性杆,柔性杆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浮柱基体。
24.在基站基体周围环绕这只多个浮柱,浮柱包括柔性杆,在柔性杆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浮柱基体,水流的冲击力会将浮柱基体冲击并带动柔性杆上下震动,使得浮柱基体相互撞击,从而将水流的横向与纵向的冲击力吸收,可以进一步降低水流冲刷对基站基体的影响,防止基站基体偏离预定位置,同时也会降低基站基体上下浮动的幅度,进而降低底部测量组件上下浮动的幅度,提高整体装置的精度;此外,浮柱可以额外提供部分浮力,提高基站基体的载荷,同时浮力提供在基站基体侧方,可以有效的防止基站基体侧翻或倾覆;此外,通过环绕多个浮柱可以削减基站基体周边的横波与纵波的影响,以增强基站基体的稳定程度;另外,浮柱可以与浮子一同作用,进一步防止或降低渔船或舰船无意间对基站基体的撞击的影响。
25.根于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锚包括锚基体,锚基体内部中空设置且内壁设置有爆炸基体层,爆炸基体层内侧方间隔布置有弹射爆炸物,锚基体与弹射爆炸物对应设置有预留孔;锚基体下端部锥状设置。
26.当锚基体整体插入海床后,引爆爆炸基体层侧方设置的弹射爆炸物,弹射爆炸物会将锚基体上与弹射爆炸物对应设置的预留孔打开,并且将锚基体内部空气排出,从而锚基体内部形成真空状态,使得周围杂质或泥层涌入锚基体内部,从而使得锚与海床进行固定。通过内部形成负压从而使得锚进行固定,由于锚基体设置于地下固定,以降低海水冲刷导致的锚松动概率,提高锚的稳固程度,进而保证整体装置稳定在同一个位置;此外,锚整体设计简单,与海床之间的紧密程度高,有利于整体装置长时间进行工作。
附图说明
27.图1为三锚系浮标式声层析测量站整体示意图;图2为三锚系浮标式声层析测量站整体正视示意图;图3为基站基体整体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4中基站基体示意图;图5为浮柱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测量组件与稳固组件组合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中测量组件与稳固组件正视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3中测量组件与配重组件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3中配种组件剖视示意图;图10为锚使用前剖视示意图;图11为锚使用后剖视示意图;图12为连接柱剖视示意图。
28.附图标号:基站基体100,设备舱101,浮体102,供能组件110,连接柱120,第一弹簧121,滑块122,连接轴123,测量组件200,锚系300,锚310,锚基体311,爆炸基体层312,弹射爆炸物313,锚链320,浮子330,定位和授时装置400,北斗/gps混合定位模块410,可拆卸支架500,第一绳体510,第二绳体520,配重组件530,配重基体531,配重柱体532,辅助连杆533
稳固组件600,第一稳固片610,第二稳固片620,第二弹簧630,第三弹簧640,浮柱700,柔性杆710,浮柱基体720。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三锚系浮标式声层析测量站,包括,基站基体100,基站基体100包括设备舱101,设备舱101顶部设有供能组件110,设备舱101环绕设置有多个浮体102,设备舱101底部设有测量组件200;测量组件200,测量组件200包括水听器和发射器;基站基体100周围均匀环绕设置三个锚系300,锚系300包括锚310,锚310与基站基体100通过锚链320连接,锚链320靠近基站基体100处设置有浮子330;基站基体100顶部设有定位和授时装置400。
30.本发明通过对整体装置的设计,整体装置通过测量组件200内设置的水听器和发射器,用以同步发送和接收声信号。设备舱101内设置有中控主机、功率放大器、变压器和蓄电池等,并通过隔板和卡扣对其进行固定,所有安装在设备舱101内的仪器均采用水密外壳,与仪器舱共同形成两道水密保护,中控主机与其他各个设备均采用电信号进行数据传输与通信。位于设备舱101内的中控主机会将数据存储到内置的工控机硬盘,同时每隔30分钟中控主机会将时间段内观测的数据通过网络准时回传到服务器终端。通过解析不同测量站之间传回的数据文件,可以获得各个测量站之间声传播的时间,进而可以得到各个测量站之间垂向平均的流速数据。观测到的数据可以无线传输到岸站数据子系统,为项目数据平台提供实时的海洋环境检测数据,同时利用同化反演等技术手段将水面以下流场同化进湾区三维水动力模型,获取大面积、高精度三维流场信息。
31.更进一步的,在数据传输部分,机器的互联以及与岸基的沟通均采用4g网络或5g网络来实现,4g网络或5g网络的信号覆盖率和信息传输的速率都是极高的,可以满足整体装置的需求,且搭建较为简便。中控主机将经过计算机求得时延,与采集到的数据一同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上传到岸基,经过岸基的数据处理系统,通过算法可以对温度和流速进行反演。
32.基站基体100顶部设置有供能组件110,供能组件110包括环绕布设的多个太阳能板。供能组件110采用300w的太阳能板,太阳能板连接有设备舱101内的蓄电池,在光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能够为蓄电池提供7kw以上的电量,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设备舱101内的蓄电池连接有变压器,通过变压器将蓄电池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并通过全桥电路,采用spwm处理器经过调制、滤波、升压等,得到与照明负载频率、额定电压等相匹配的交流电供各个设备使用。采用太阳能板可以提高装置的续航能力;其次,太阳能板风阻较小,可以防止被风吹偏离测量位置。
33.更进一步的,供能组件110采用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所采用的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功率为300w,在理想情况下每天能够为蓄电池提供2kwh以上的电量,通过采用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可以在提高整体装置在连续阴雨天气中对设备舱101内的蓄电池进行供电,以保证整体装置在极端环境中工作状态,进一步提高整体装置续航能力;此外,小型垂直轴
风力发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噪音,进而对周围的生物进行干扰和驱赶,防止生物对整体装置进行破坏。
34.浮子330采用3个eva聚脲浮桶为浮力基础,辅以高强度碳钢骨架支撑、具有总体质量轻,优秀的抗浪流能力,并且防撞能力出色,兼具抗沉没的特点。
35.基站基体100周围均匀环绕设置三个锚系300,即每120度设置一套,锚系300中的锚310并牢牢固定于水底,锚310与基站基体100通过锚链320连接,且在靠近基站基体100处设置有浮子330,通过锚310拉动锚链320进而使得锚310与浮子330之间的锚链320处于张紧状态,浮子330浮出水面且带动锚链320前端处于水平绷紧状态,进而使得基站基体100被环绕设置的锚系300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让基站基体100在海上稳定的固定在一个范围内,防止发生位置的偏移,进而保证水下仪器设备的安全工作环境。通过浮子330的设置,提高整体锚系300张紧程度,同时浮子330均匀环绕在基站基体100周围,进而使得遇到大块障碍物或杂物时,浮子330会先与其接触并改变其行进路线,防止影响基站基体100测量位置产生偏差,从而对基站基体100形成保护,进而提高整体装置的测量精度。
36.如图3所示,定位和授时装置400包括北斗/gps混合定位模块410。
37.整体装置的定位和时间同步是以北斗/gps混合定位模块410为核心,北斗/gps定位误差不大于20m,既可以满足长时间工作的需求,还可以通过其1pps端口输出的脉冲精度和定位精度满足整体装置的精度要求。
38.更进一步的,在北斗/gps混合定位模块410处设置有自动报警装置、防雷装置、雷达反射装置以及警示灯等。自动报警装置与岸基数据接收子系统一同集成,一旦测量站方位超出设定范围时会通过自动报警装置对预设定的手机进行短息和电话的报警,进而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安全性,防止被不法分子盗取。通过雷达反射装置以及警示灯,雷达反射装置采用12寸无源雷达反射装置,警示灯可视距离不小于3km,其可以对装置附近的舰船以及渔船发出信号,防止发生碰撞从而导致装置受损或偏离预定位置。此外,在浮标的显著位置上应标注浮标所属单位、编号、联系电话及警告标志等。
39.如图12所示,基站基体100底部设有连接柱120,连接柱120中空设置且底部开设小孔,第一弹簧121连接连接柱120内空腔顶部与底部,第一弹簧121中部设有滑块122,滑块122底部通过连接轴123与可拆卸支架500连接;可拆卸支架500底端设有测量组件200。
40.可拆卸支架500是多个支架首尾连接而成,为配合测量组件200在不同水深中的使用,通常在测量水深较浅的时候采用可拆卸支架500方式。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测量深度的不同调节使用支架的多少进而控制测量组件200的测量深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效果进行深度的调整,进而使得整体装置的安装以及调节较为方便。当整体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基站基体100浮于水面上,在水浪的带动下,基站基体100会产生上下的波动。在连接柱120内设置有第一弹簧121,且可拆卸支架500通过连接轴123与第一弹簧121上的滑块122连接,进而使得可拆卸支架500可以通过自身的惯性不随基站基体100上下移动而保持稳定,从而使得位于可拆卸支架500底端的测量组件200也保持相对稳定,保证了整体装置的测量精度;此外,减少测量组件200的上下震动还可以防止测量组件200出现损坏。
41.如图10、11所示,锚310包括锚基体311,锚基体311内部中空设置且内壁设置有爆炸基体层312,爆炸基体层312内侧方间隔布置有弹射爆炸物313,锚基体311与弹射爆炸物
313对应设置有预留孔;锚基体311下端部锥状设置。
42.当锚基体311整体插入海床后,引爆爆炸基体层312侧方设置的弹射爆炸物313,弹射爆炸物313会将锚基体311上与弹射爆炸物313对应设置的预留孔打开,爆炸使得内部压力增高,并且将锚基体311内部空气排出,从而锚基体311内部形成真空状态,使得周围杂质或泥层涌入锚基体311内部,从而使得锚310与海床进行固定。通过内部形成负压从而使得锚310进行固定,由于锚基体311设置于地下固定,以降低海水冲刷导致的锚310松动概率,提高锚310的稳固程度,进而保证整体装置稳定在同一个位置;此外,锚310整体设计简单,与海床之间的紧密程度高,有利于整体装置长时间进行工作。
43.实施例2:图6、7示意性的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三锚系浮标式声层析测量站,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测量组件200通过稳固组件600与可拆卸支架500连接,稳固组件600包括稳固基体,稳固基体包括上下相对连接设置的第一稳固片610和第二稳固片620,第一稳固片610和第二稳固片62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630,第二弹簧630中部设置测量组件200;第一稳固片610和第二稳固片620与可拆卸支架500滑动连接,第二稳固片620与可拆卸支架500底端设有多个第三弹簧640。
44.位于基站基体100下方的可拆卸支架500会在水流的带动下产生摇摆,进而使得位于可拆卸支架500底端设置的测量组件200产生横向的震动。稳固组件600包括上下相对连接设置的第一稳固片610和第二稳固片620,且两稳固片之间测量组件200通过第二弹簧630进行连接,当可拆卸支架500在水流的作用下摇晃时,通过第二弹簧630的设置,测量组件200在惯性作用下保持稳定不随可拆卸支架500产生横向震动,进一步提高测量组件200的稳定性和其检测的精确性;此外,第二稳固片620与可拆卸支架500底端设有多个第三弹簧640且稳固片与可拆卸支架500滑动连接,通过稳固组件600和连接柱120的共同作用,进一步降低测量组件200上下移动的幅度,将测量组件200保持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45.实施例3:图8、9示意性的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三锚系浮标式声层析测量站,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拆卸支架500底端连接第一绳体510,第一绳体510另一端连接测量组件200,测量组件200底端设有第二绳体520连接的配重组件530;配重组件530包括配重基体531,配重基体531内部中空上部开口设置,配重基体531内设同轴配重柱体532,配重柱体532四周环绕布置辅助连杆533。
46.相较于直接采用可拆卸直接,通过在可拆卸支架500底端连接第一绳体510且在第一绳体510另一端连接测量组件200,可以进一步增加测量深度;第一绳体510的长度也可以进行调节,且可以在测量一段时间后进行深度的调整,以提高整体装置的测量精度的同时可以根据测量效果进行调整深度,提高了深度调节的效率和精度且可以随时调节。
47.测量组件200底部通过第二绳体520连接有配重组件530,配重基体531上部开口设置以使得当配重组件530在向上移动时,部分水体会向配重基体531的中空部移动,这样水阻增大以增大配重组件530向上移动的能量,以避免配重基体531的位移,进而防止与其相
连测量组件200的位移,降低在水流作用下测量组件200的偏移,进而防止测量组件200产生数据偏差,提高整体装置测量的精确程度;配重基体531向上开口设置可以水流的作用下在内部产生涡流,进而提高水流对配重组件530内部内壁的冲刷,进而防止水生生物在配重基体531内或周围聚集,从而降低水生生物对测量组件200的干扰,提高测量精度。
48.沿海声层析相较与定点、水平或者走航adcp等传统的测流方案,具有独特且显著的优势。针对需测量湾区海域,采用本发明的三锚系浮标式声层析测量站,达到水平方向约3.5 km的观测分辨率。如果要达到相同水平分辨率水平,传统方式需要布放大概2倍数量的定点adcp观测系统。同时可以利用湾区海岛数量多且空间分布较为均匀的特点,将三锚系浮标式声层析测量站布设在湾区海区内的不同岛屿上,进而使得不需要在航道等航运繁忙的区域设置观测点位,因此本发明还具有不受航运影响的优势。相较于水平adcp观测距离通常只有大约200 m,更适用于较窄的河道、港口等的观测,本发明则可以达到高一个数量级以上的观测距离5—10 km,在观测范围和距离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相较于走航adcp,三锚系浮标式声层析测量站具有长期连续的同步观测的优势。另外,三锚系浮标式声层析测量站在海洋湍流影响强烈的环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的声信号传播质量,这也进一步保证了本发发明能够在极端海况下的作业能力,为海洋防灾减灾等相关工作提供海流数据保障。
49.实施例4:图4、5示意性的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三锚系浮标式声层析测量站,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根于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基站基体100环绕设置有多个浮柱700,浮柱700包括柔性杆710,柔性杆710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浮柱基体720。
50.在基站基体100周围环绕这只多个浮柱700,浮柱700包括柔性杆710,在柔性杆710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浮柱基体720,水流的冲击力会将浮柱基体720冲击并带动柔性杆710上下震动,使得浮柱基体720相互撞击,从而将水流的横向与纵向的冲击力吸收,可以进一步降低水流冲刷对基站基体100的影响,防止基站基体100偏离预定位置,同时也会降低基站基体100上下浮动的幅度,进而降低底部测量组件200上下浮动的幅度,提高整体装置的精度;此外,浮柱700可以额外提供部分浮力,提高基站基体100的载荷,同时浮力提供在基站基体100侧方,可以有效的防止基站基体100侧翻或倾覆;此外,通过环绕多个浮柱700可以削减基站基体100周边的横波与纵波的影响,以增强基站基体100的稳定程度;另外,浮柱700可以与浮子330一同作用,进一步防止或降低渔船或舰船无意间对基站基体100的撞击的影响。
51.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