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岩土工程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

2022-07-27 19:58: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支护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岩土工程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在某些土质较为松软的土地中挖设基坑时,常常因下雨或者机械振动导致基坑两侧的土石坍塌,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伤亡,常见的基坑支护结构体积都较大,不便于搬运和存放,同时结构较为复杂或者操作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土工程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土工程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包括支撑装置和设置于支撑装置一侧的调节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底座的两侧滑动设置有撑板,所述转动柱内壁的两端插接配合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设有滑动齿板,所述伸缩杆和转动柱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和撑板滑动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两个滑动齿轮,所述滑动齿轮和滑动齿板啮合,所述滑动齿轮转动设置于转动柱的内部,所述滑动齿轮的一侧设有控制结构。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两端插接配合有若干套杆,所述套杆和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套杆内壁的一端插接配合有插杆,所述插杆和套杆滑动连接,所述插杆的一端和撑板固定连接。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顶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转动柱同步转动。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结构包括旋钮,所述旋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杆,所述主动杆外壁的一端套接配合有被动杆,所述被动杆转动设置于转动柱的内部,所述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和被动杆固定连接。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被动杆的一端设有变向齿轮组,所述变向齿轮组由两个相互垂直且啮合的锥齿轮组成,其中一个所述锥齿轮和被动杆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锥齿轮的底端设有反向齿轮组。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向齿轮组由两个相互啮合的转动齿轮组成,变向齿轮组和反向齿轮组同步转动,所述转动齿轮和一侧的滑动齿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结构还包括一端贯穿转动柱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的一侧和旋钮的一侧贴合,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齿
板,所述卡接齿板和其中一个转动齿轮卡接配合,所述卡接齿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所述推力弹簧的一端和转动柱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该岩土工程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中,能够快速简便的完成对不同大小的基坑两侧侧壁的支撑保护,相比于常见的支护结构来说,操作简单快捷,能够节省时间,并且在不使用时能够收起来,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便于运输和存放。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16.图4为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17.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8.1、支撑装置;
19.11、底座;12、套杆;13、插杆;14、撑板;15、转动柱;16、伸缩杆;17、滑动齿板;18、转动块;19、电机;
20.2、调节装置;
21.21、推力弹簧;22、主动杆;23、被动杆;24、复位弹簧;25、变向齿轮组;26、反向齿轮组;27、滑动齿轮;28、连接杆;29、卡接齿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实施例1
25.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岩土工程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包括支撑装置1和设置于支撑装置1一侧的调节装置2,支撑装置1包括底座11,底座11用于确定转动柱15和撑板14的位置,底座1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5,转动柱15用于带动伸缩杆16转动,底座11的两侧滑动设置有撑板14,撑板14用于对基坑两侧的土墙进行支撑,转动柱15内壁的两端插接配合有伸缩杆16,伸缩杆16用于带动转动块18移动,伸缩杆16的一侧设有滑动齿板17,滑动齿板17用于带动伸缩杆16移动,伸缩杆16和转动柱15滑动连接,伸缩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8,转动块18用于推动撑板14移动,转动块18和撑板14滑动连接,调节装置2包括两个滑动齿轮27,滑动齿轮27用于带动滑动齿板17移动,滑动齿轮27和滑动齿
板17啮合,滑动齿轮27转动设置于转动柱15的内部,滑动齿轮27的一侧设有控制结构,控制结构用于对伸缩杆16的位置进行调节和固定,实现通过转动转动柱15使两个撑板14向两侧撑开的效果,能够快速简便的使基坑的两侧得到支撑保护。
26.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结构将伸缩杆16调节至合适位置,在通过控制结构将伸缩杆16的位置固定下来,转动转动柱15使其带动伸缩杆16转动,伸缩杆16带动转动块18在撑板14的一侧滑动并带动其移动,在转动柱15移动至和撑板14垂直时完成调节,此时能够快速简便的使基坑的两侧得到支撑保护,相比于常见的支护结构来说,操作简单快捷,省时省力,同时在收起来时能够不占用太多空间,运输和储存都较为方便。
27.为了实现撑板14能够向两侧撑开的效果,底座11的两端插接配合有若干套杆12,套杆12用于确定插杆13的移动轨迹,套杆12和底座11滑动连接,套杆12内壁的一端插接配合有插杆13,插杆13用于确定撑板14的移动轨迹,插杆13和套杆12滑动连接,插杆13的一端和撑板14固定连接,底座11顶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机19,电机19用于带动转动柱15转动,电机19的输出轴和转动柱15同步转动,实现撑板14能够向两侧撑开的效果。
28.为了实现转动柱15的位置能够任意调节的效果,控制结构包括旋钮,旋钮用于带动主动杆22转动和带动连接杆28滑动,旋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杆22,主动杆22用于带动被动杆23转动,主动杆22外壁的一端套接配合有被动杆23,被动杆23用于带动变向齿轮组25转动,被动杆23转动设置于转动柱15的内部,主动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4,复位弹簧24用于推动主动杆22,复位弹簧24的一端和被动杆23固定连接,被动杆23的一端设有变向齿轮组25,变向齿轮组25用于带动反向齿轮组26转动,另一个锥齿轮和其中一个转动齿轮固定连接,变向齿轮组25由两个相互垂直且啮合的锥齿轮组成,其中一个锥齿轮和被动杆23固定连接,另一个锥齿轮的底端设有反向齿轮组26,反向齿轮组26用于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滑动齿轮27转动,反向齿轮组26由两个相互啮合的转动齿轮组成,变向齿轮组25和反向齿轮组26同步转动,转动齿轮和一侧的滑动齿轮27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由两个皮带轮和一个皮带组成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两个皮带轮分别和滑动齿轮27、转动齿轮固定连接,实现转动柱15的位置能够任意调节的效果。
29.为了实现转动柱15的位置能够被固定的效果,控制结构还包括一端贯穿转动柱15的连接杆28,连接杆28用于带动卡接齿板29移动,连接杆28顶端的一侧和旋钮的一侧贴合,连接杆28另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齿板29,卡接齿板29用于限定反向齿轮组26转动,卡接齿板29和其中一个转动齿轮卡接配合,卡接齿板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21,推力弹簧21用于推动卡接齿板29移动,推力弹簧21的一端和转动柱15固定连接,实现转动柱15的位置能够被固定的效果。
30.本实施例的岩土工程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在具体使用时,按压旋钮使连接杆28带动卡接齿板29结束对反向齿轮组26的限定,转动旋钮使其带动主动杆22转动,主动杆22通过被动杆23、变向齿轮组25、反向齿轮组26和传动机构带动滑动齿轮27转动,滑动齿轮27通过和滑动齿板17的配合带动转动柱15移动,在调节完成后推力弹簧21推动卡接齿板29和反向齿轮组26重新完成卡接,使转动柱15的位置被限定住,电机19带动转动柱15转动,转动柱15带动伸缩杆16转动,伸缩杆16带动转动块18在撑板14的一侧滑动并带动其移动,在转动柱15移动至和撑板14垂直时完成调节,此时能够快速简便的使不同大小基坑的两侧得到支撑保护,相比于常见的支护结构来说,操作简单快捷,省时省力,同时在收起来时能够不占
用太多空间,运输和储存都较为方便。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