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玻璃钻孔机辅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02:04: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玻璃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钻孔机辅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玻璃深加工是指利用一次成型的平板玻璃为基本原料,根据使用要求,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玻璃产品。玻璃深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通过玻璃钻孔机进行钻孔。
3.传统的半自动型卧式玻璃钻孔机通常包括台面和本体,对玻璃进行钻孔时,首先在玻璃上标记十字线,用于标识处待钻孔点,让后将玻璃放置在台面上,上下滑动本体上的钻头,调整玻璃的位置,直至钻头与十字线的交点对齐,然后用本体带动钻头进行钻孔。
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调整玻璃的位置时,需要反复降落钻孔机的钻头,缺少定位基准,调整玻璃的时间较长,继而导致玻璃钻孔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玻璃钻孔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玻璃钻孔机辅助定位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玻璃钻孔机辅助定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玻璃钻孔机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开设有定位孔,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二定位块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定位块靠近定位孔的侧壁上竖直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块靠近定位孔的侧壁上竖直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用于校正玻璃上的十字线与所述定位孔同心。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首先在玻璃上用十字线对待钻孔位置做好标记,然后将玻璃放置在工作台上,将十字线的位置与工作台上的定位孔的位置初步对应,然后滑动玻璃的位置,调整至十字线分别与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对齐,然后启动玻璃钻孔机对玻璃进行钻孔;设置的定位机构使得玻璃定位时有一个基准,使得调整的时间缩短,继而使得玻璃钻孔的效率得到提高。
9.可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延展台,所述延展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且与所述工作台可拆卸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玻璃较大时,可将延展台移动至与工作台抵接,然后将玻璃放置在延展台上;设置的辅助机构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格的玻璃,继而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11.可选的,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卡块,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延展台靠近所述工作台的一端,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卡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延展台向着工作台靠近,直至卡块与卡槽卡接,然
后将玻璃放置在工作台上;设置的卡槽和卡块使得延展台和工作台的连接更为方便,同时便于不使用延展台时的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
13.可选的,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包括连接板和锁止螺栓,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锁止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锁止螺栓穿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延展台抵接并限制所述延展台滑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延展台向着工作台靠近,直至卡块与卡槽卡接,然后顺时针旋转锁止螺栓,锁止螺栓抵紧延展台;设置的锁止组件结构简单,减少了在玻璃钻孔时延展台与工作台分离,继而使得辅助机构的稳定性提高。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均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滑移机构和第二滑移机构,所述第一滑移机构与所述第一定位块连接且带动所述第一定位块滑移,所述第二滑移机构与所述第二定位块连接且带动所述第二定位块滑移。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调整完毕后,用第一滑移机构带动第一定位块向着玻璃靠近,用第二滑移机构带动第二定位块向着玻璃靠近,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均与玻璃抵接,设置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沿竖直方向滑移,对玻璃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减少了玻璃在钻孔过程中的晃动,继而使得钻孔效果得以保持。
17.可选的,所述第一滑移机构包括第一滑移杆和第一滑移组件,所述第一滑移杆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滑移杆连接,所述第一滑移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滑移组件与所述第一滑移杆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第一滑移组件带动第一滑移杆沿竖直方向滑移,第一滑移杆带动第一定位块向着玻璃靠近,第一定位块与玻璃抵接,设置的第一滑移机构结构简单。
19.可选的,所述第一滑移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齿轮键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移杆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沿竖直方向滑移,第一齿条带动第一滑移杆滑移,第一滑移杆带动第一定位块滑移,设置的第一滑移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同时减少了人工手动滑动第一滑移杆,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1.可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限位块和动力组件,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块滑移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另一个所述限位块滑移连接在所述延展台上,两个所述限位块相互平行,两个限位块相互靠近的侧壁均与玻璃抵接;所述动力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块连接且带动两个所述限位块滑移。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调整到位后,用动力组件带动两个限位块向着玻璃靠近,直至两个限位块均与玻璃抵接;设置的固定机构能够减少玻璃在钻孔时沿水平方向滑动,增加了玻璃在钻孔时的稳定性。
23.可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两个动力电机、两个转动螺杆和两个滑块,两个所述转动螺杆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延展台和所述工作台上,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滑移连接在所述延展台和所述工作台上,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块连接,所述转动螺杆穿过所述
滑块且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动力电机设置在所述延展台上,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螺杆的一端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动力电机,动力电机带动转动螺杆转动,转动螺杆带动滑块滑移,滑块带动限位块滑移,直至限位块与玻璃抵接;设置的动力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6.1.设置的定位机构使得玻璃定位时有一个基准,使得调整的时间缩短,继而使得玻璃钻孔的效率得到提高;
27.2.设置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沿竖直方向滑移,对玻璃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减少了玻璃在钻孔过程中的晃动,继而使得钻孔效果得以保持;
28.3.设置的固定机构能够减少玻璃在钻孔时沿水平方向滑动,增加了玻璃在钻孔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玻璃钻孔机辅助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100、工作台;110、定位孔;120、卡槽;130、滑槽;200、定位机构;210、第一定位块;211、第一定位槽;220、第二定位块;221、第二定位槽;230、第一固定杆;240、第二固定杆;300、辅助机构;310、延展台;320、卡块;330、锁止组件;331、连接板;332、锁止螺栓;400、第一滑移机构;410、第一滑移杆;420、第一滑移组件;421、第一驱动电机;422、第一齿轮;423、第一齿条;500、第二滑移机构;510、第二滑移杆;520、第二滑移组件;521、第二驱动电机;522、第二齿轮;523、第二齿条;600、固定机构;610、限位块;620、动力组件;621、动力电机;622、转动螺杆;62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玻璃钻孔机辅助定位装置。
35.参考图1和图2,玻璃钻孔机辅助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00上的定位机构200,工作台100的中心处开设有定位孔110,工作台100上设置有扩展工作台100的辅助机构300,工作台100上设置有便于对玻璃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600。操作人员首先在玻璃的待钻孔位置处标记十字线,然后将玻璃放置在工作台100上,玻璃部分与辅助机构300抵接,玻璃与定位孔110的位置初步对应,然后滑动玻璃直至玻璃与定位机构200对齐,然后用固定机构600限制玻璃的滑动,启动钻孔机钻孔。
36.参考图1和图2,辅助机构300包括延展台310,延展台310与工作台100可拆卸连接,延展台310位于工作台100的一侧,延展台310和工作台100的上端面齐平;延展台310靠近工作台10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320,工作台100靠近延展台310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卡槽120,卡块320与卡槽120卡接;工作台100上设置有与延展台310连接的锁止组件330,锁止组件330包括连接板331,连接板331一体设置在工作台100靠近地面的一侧,连接板331位
于工作台100靠近延展台310的一端,连接板331与延展台310靠近地面的侧壁抵接,连接板331上远离延展台310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栓332,锁止螺栓332穿过连接板331与延展台310抵接。
37.参考图2和图3,定位机构200包括第一定位块210,第一定位块210位于工作台100的上方,第一定位块210位于定位孔110的一侧,且第一定位块210与工作台100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一定位块210靠近定位孔11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211,第一定位槽211的轴线与垂直与工作台100;第一定位块210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杆230,第一固定杆230与工作台100平行;工作台100上设置有第一滑移机构400,第一滑移机构400包括两个第一滑移杆410,第一滑移杆410与第一固定杆230垂直连接;工作台100上远离地面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移孔,第一滑移孔沿竖直方向开设,第一滑移杆410滑移连接在第一滑移孔内;工作台100上设置有第一滑移组件420,第一滑移组件42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21,第一驱动电机421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00远离第一定位块210的侧壁上,第一驱动电机421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第一齿轮422,第一滑移杆410上一体设置有第一齿条423,第一齿条423沿第一滑移杆41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齿轮422与第一齿条423啮合。启动第一驱动电机421,第一驱动电机421带动第一齿轮422转动,第一齿轮422带动第一齿条423滑移,第一齿条423带动第一滑移杆410沿第一滑移孔滑移,第一滑移杆410带动第一定位块210沿竖直方向滑移。
38.参考图2和图3,工作台100远离地面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滑移孔,第二滑移孔位于工作台100的一侧;工作台100上设置有第二滑移机构500,第二滑移机构500包括两个滑移连接在第二滑移孔内的第二滑移杆510,第一滑移杆41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240,第二固定杆240与工作台100平行且位于工作台100远离地面的一侧;第二固定杆240远离第二滑移杆5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220,第二定位块220位于定位孔110的一侧,第一定位块210和第二定位块220的轴线垂直,第二定位块220靠近定位孔11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定位槽221,第二定位槽221的轴线垂直于工作台100,第一定位槽211的轴线、第二定位槽221的轴线和定位孔110的轴线平行,第一定位槽211的轴线和第二定位槽22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且交线与定位孔110的轴线重合。
39.参考图2和图3,工作台100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移组件520,第二滑移组件520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00上的第二驱动电机521,第二驱动电机521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第二齿轮522,第二滑移杆51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523,第二齿条523沿第二滑移杆51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齿轮522与第二齿条523啮合。启动第二驱动电机521,第二驱动电机521带动第二齿轮522转动,第二齿轮522带动第二齿条523滑移,第二齿条523带动第二滑移杆510滑移,第二滑移杆510带动第二定位块220靠近或远离工作台100。
40.固定机构600包括两个限位块610,工作台100和延展台310上均开设有滑槽130,两个滑槽130的轴线重合且平行于工作台100的长度方向,其中一个限位块610滑移连接在工作台100上的滑槽130内,另一个限位块610滑移连接在延展台310的滑槽130内,且两个限位块610相互靠近或远离;工作台100和延展台310上均设置有动力组件620,动力组件620包括动力电机621,工作台100上和延展台310上均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621,两个动力电机621分别位于工作台100和延展台310相互远离的侧壁上;两个滑槽130内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螺杆622,转动螺杆622的一端穿过滑槽130的侧壁与动力电机621连接;滑槽130内滑移连接有滑块623,滑块623的滑移方向与工作台100的长度方向平行,滑块623与限位块610固定连接;
转动螺杆622穿过滑块623并与滑块623螺纹连接。启动两个动力电机621,动力电机621带动转动螺杆622转动,其中一个转动螺杆622带动滑块623在延展台310上滑移,另一个转动螺杆622带动另一个滑块623在工作台100上滑移,滑块623带动限位块610滑移,限位块610向着玻璃靠近。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玻璃钻孔机辅助定位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首先将玻璃待钻孔的位置用十字线标出,然后将玻璃放置在工作台100上,拖动玻璃滑移至待钻孔位置与定位孔110初步对应,然后调节玻璃的位置,使得十字线与第一定位槽211和第二定位槽221的位置相对应;启动第一驱动电机421,第一驱动电机421带动第一齿轮422转动,第一齿轮422带动第一齿条423滑移,第一齿条423带动第一滑移杆410滑移,第一滑移杆410带动第一定位块210与玻璃抵接;然后启动第二驱动电机521,第二驱动电机521带动第二齿轮522转动,第二齿轮522带动第二齿条523滑移,第二齿条523带动第二滑移杆510滑移,第二滑移杆510带动第二定位块220抵接在玻璃上;再然后启动动力电机621,动力电机621带动转动螺杆622转动,转动螺杆622带动滑块623滑移,滑块623带动限位块610向着玻璃靠近,直至两个限位块610均与玻璃抵接;然后对玻璃进行钻孔。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