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17:39: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地埋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所需装置多,通常需要设置多级的泵提升及回流,不仅占地大、管理不方便、易发生故障。且受结构影响,埋地浅,一般满足不了重力进水的要求,需要设置集水井进行提升,池顶覆土也少,很难二次综合利用。水池上方受管道、设备、检查井等影响,无法直接在水池上方做人工湿地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用于解决现有装置过多导致占地大、管理不方便、易发生故障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由格栅井、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平流沉淀池、清水池、潜流人工湿地和设备间构成;所述格栅井设于地面之下并位于所述缺氧池左侧且高于所述缺氧池,所述格栅井连通污水进水管、地面和所述缺氧池;所述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平流沉淀池和清水池从左至右依次水平设置且串联连通,并均埋设于地下;所述潜流人工湿地位于所述格栅井、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平流沉淀池和清水池的上方;所述设备间设于地面上,所述设备间内配置有供药装置和供气装置;所述供药装置通过供药管向所述接触氧化池供药;所述供气装置通过第一空气管连通所述接触氧化池以向其供气;所述平流沉淀池内设有气提装置,所述气提装置通过气水混合液管连通所述缺氧池以向其回流混合液,所述供气装置通过第二空气管向所述气提装置供气以带动所述混合液回流;所述清水池内设有清水提升泵,所述清水提升泵通过清水管将清水导入所述潜流人工湿地。
5.优选的,所述格栅井的左侧连通污水管、上方连通地面、右侧下部连通所述缺氧池的左侧上部。
6.优选的,所述格栅井内设有不锈钢人工格栅;所述缺氧池内设有第一填料支架和第一生物填料;所述接触氧化池设有第二填料支架和第二生物填料,所述第二生物填料下方设有微孔曝气器,所述供气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空气管连接所述微孔曝气器以向其供气。
7.优选的,所述平流沉淀池内设有多个污泥斗,每个污泥斗内均配置有所述气提装置并连通有所述第二空气管。
8.优选的,所述供气装置包括鼓风机、手动调节阀和自动控制阀;所述鼓风机连接所述第一空气管和第二空气管;所述第一空气管和所述第二空气管管路上装设有所述调节阀以控制气量大小;所述第二空气管管路上还装设有所述自动控制阀以控制管路通断。
9.优选的,所述供药装置包括除磷储药桶和加药计量泵。
10.优选的,所述潜流人工湿地内设置有植物、土壤层、湿地配水管、湿地填料层和湿
地出水管;所述植物种植于所述土壤层上并位于地面之上;所述湿地配水管连通所述清水管并埋设在所述土壤层里;所述土壤层铺设在所述湿地填料层上方;所述湿地出水管的一段埋设在所述湿地填料层底部,另一段向上延伸伸出地面之上;清水经过所述土壤层、湿地填料层的再次净化后通过所述湿地出水管流出。
11.优选的,所述潜流人工湿地设置在一湿地容置池内,所述湿地容置池位于所述接触氧化池、平流沉淀池和清水池的上方;所述设备间位于所述缺氧池上方;所述湿地填料层采用30%石灰石、30%沸石和40%砾石铺设而成。
12.优选的,所述格栅井、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平流沉淀池、清水池和湿地容置池为砼式一体化设计。
13.优选的,所述平流沉淀池向所述缺氧池回流混合液的回流比被配置为500%-800%。
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仅由格栅井、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平流沉淀池、清水池、潜流人工湿地和设备间构成,装置少,结构紧凑,可以深埋地下,采用重力进水,污水处理流程短、能耗低、运行管理方便且能够保证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设备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00、格栅井;110、人工格栅;200、缺氧池;210、第一填料支架;220、第一生物填料;300、接触氧化池;310、供药管;320、第一空气管;330、第二填料支架;340、第二生物填料;350、微孔曝气器;400、平流沉淀池;410、第二空气管;420、气提装置;421、气水混合液管;430、污泥斗;500、清水池;510、清水提升泵;600、潜流人工湿地;610、植物;620、土壤层;630、湿地配水管;640、湿地填料层;650、湿地出水管;700、设备间;710、供气装置;711、鼓风机;712、手动调节阀; 713、自动控制阀;720、供药装置;721、磷储药桶;722、加药计量泵。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请参阅图1至图2:
22.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由格栅井100、缺氧池200、接触氧化池300、平流沉淀池400、清水池500、潜流人工湿地600和设备间700构成;格栅井100设于地面之下并位于缺氧池200左侧且高于缺氧池200,格栅井100连通污水进水管、地面和缺氧池200;缺氧池200、接触氧化池300、平流沉淀池400和清水池500从左至右依次水平设置且串联连通,并均埋设于地下;潜流人工湿地600位于格栅井100、缺氧池200、接触氧化池300、平流沉淀池400和清水池500的上方;设备间700设于地面上,设备间700内配置有供药装置720
和供气装置710;供药装置720通过供药管310向接触氧化池300供药;供气装置710通过第一空气管320连通接触氧化池300以向其供气;平流沉淀池400内设有气提装置420,气提装置420通过气水混合液管421连通缺氧池200以向其回流混合液,供气装置710通过第二空气管410向气提装置420供气以带动混合液回流;清水池500内设有清水提升泵510,清水提升泵510通过清水管将清水导入潜流人工湿地600。运行时,污水先后流经格栅井100、缺氧池200、接触氧化池300和平流沉淀池400后被净化为清水并流存至清水池500,清水提升泵510将清水导入潜流人工湿地600,清水经潜流人工湿地600再次净化后流出。
23.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格栅井100的左侧连通污水管、上方连通地面、右侧下部连通缺氧池200的左侧上部。具体的,将右侧下部连通缺氧池200的左侧上部,格栅井100的池底高于缺氧池200池底,污水可以依靠重力进入缺氧池200内,无需其它动力装置。
24.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格栅井100内设有不锈钢人工格栅110;缺氧池200内设有第一填料支架210和第一生物填料220;接触氧化池300设有第二填料支架330和第二生物填料340,第二生物填料340下方设有微孔曝气器350,供气装置710通过第一空气管320连接微孔曝气器350以向其供气。接触氧化池300内do的浓度控制在0.8~1.2 mg/l范围内。
25.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平流沉淀池400内设有多个污泥斗430,即本实施例的平流沉淀池400为多斗式平流沉淀池400,每个污泥斗430内均配置有气提装置420并连通有第二空气管410。多斗式平流沉淀池400上部为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下部为污泥浓缩的混合液。
26.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供气装置710包括鼓风机711、手动调节阀712和自动控制阀713;鼓风机711连接第一空气管320和第二空气管410;第一空气管320和第二空气管410管路上装设有调节阀以控制气量大小;第二空气管410管路上还装设有自动控制阀713以控制管路通断。设置自动控制阀713可以实现自动有序依次通断每一第二空气管410,以实现混合液连续回流,大流量回流。
27.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供药装置720包括除磷储药桶721和加药计量泵722。通过供药管310投加除磷剂至接触氧化池300,与污水中的磷充分反应,达到去除磷目的,以提高出水总磷的净化效率。
28.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潜流人工湿地600内设置有植物610、土壤层620、湿地配水管630、湿地填料层640和湿地出水管650;植物610种植于土壤层620上并位于地面之上;湿地配水管630连通清水管并埋设在土壤层620里;土壤层620铺设在湿地填料层640上方;湿地出水管650的一段埋设在湿地填料层640底部,另一段向上延伸伸出地面之上;清水经过土壤层620、湿地填料层640的再次净化后通过湿地出水管650流出。
29.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潜流人工湿地600设置在一湿地容置池内,湿地容置池位于接触氧化池300、平流沉淀池400和清水池500的上方;设备间700位于缺氧池200上方;湿地填料层640采用30%石灰石、30%沸石和40%砾石铺设而成。潜流人工湿地600占地面积为0.25-0.5

/m
³
,湿地表面负荷达到2-4 m
³
/(

·
d)。
30.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格栅井100、缺氧池200、接触氧化池300、平流沉淀池400、清水池500和湿地容置池为砼式一体化设计。即格栅井100、缺氧池200、接触氧化池300、平流沉淀池400、清水池500和湿地容置池为混凝土浇注而成,潜流人工湿地600的底部就是接触氧化池300、平流沉淀池400、清水池500的顶板,无需敷设其他的防渗材料。砼式一体化设计的设备埋深可以根据进水管网的标高进行调整,覆土深度不受影响,而且池体可按照按使用
寿命50年进行设计。
31.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多斗平流沉淀池400向缺氧池200回流混合液的回流比被配置为500%-800%。混合液依次通过气提装置420回流至缺氧池200,而混合液中含有大量的硝态氮,提高出水总氮净化效率;且混合液的污泥在缺氧池200中浓缩,还能加快生物填料的挂膜,能为反硝化提供部分碳源。500%-800%回流比可减少水质、水量的冲击,减少缺氧池200内的生化冲击负荷,起到保证出水水质稳定、提高水质质量的作用。
32.本实施例的设备运行过程如下:
33.污水自污水进水管流入格栅井100,不锈钢人工格栅110能够将污水中较大悬浮固体物质拦截,定期人工清捞。污水经过人工格栅110去除较大固体颗粒后,在缺氧池200内直接与回流至缺氧池200内的混合液混合,与生物填料挂膜的微生物、混合液中的硝态氮反硝化成氮气,同时消耗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经过缺氧池200后,污水进入接触氧化池300,接触氧化池300内的微孔曝气器350释放的微孔气泡能快速对污水进行充氧,气泡上升过程不但加强水中有机物与生物填料表面微生物的充分接触,还通过扰动帮助老化的生物膜脱落,维持接触氧化池300充足的活性,接触氧化池300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并把污水中的氨氮转化成硝态氮。污水通过接触氧化池300后进入多斗式平流沉淀池400,接触氧化池300中生物填料表面脱落的生物膜在多斗式平流沉淀池400中沉淀浓缩,再通过污泥斗430底部的气提装置420将底部的污泥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200,悬浮物沉淀方向与混合液水流方向同向,加速沉淀,提高上部出水的效果。多斗式平流沉淀池400上部的清水进入清水池500,再通过清水提升泵510提升至潜流人工湿地600,在潜流人工湿地600进一步去除总磷和悬浮物,确保达标排放。
3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仅由格栅井、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平流沉淀池、清水池、潜流人工湿地和设备间构成,无需调节池、污泥池等,装置少,结构紧凑,可以深埋地下,采用重力进水,污水处理流程短、能耗低、运行管理方便且能够保证净化效果。动设备数量少(主要设备为风机和清水泵),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运行稳定可靠。
35.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