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微生物发酵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0 16:52: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特别的,是一种微生物发酵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大,秸秆和牲畜粪便大量堆积,严重影响了环境,目前是利用牲畜粪便和植物秸秆为原料,进行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现有的微生物发酵取样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弊端:
3.通过取样分析可以了解微生物发酵罐内具体的发酵情况,将利用取样管从取样口塞入进行取样,当取样管塞入取样口时,会贴合在取样管周边,再逐步放松对取样管的限制,使得开合口上的细菌会随着取样管的下降,以致于取到的样品掺杂有其他细菌受到污染,无法详细了解罐内的发酵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取样装置,其结构包括转钮、主机、取样管、伸缩杆、罩体,所述转钮和主机之间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相配合,所述主机下通过伸缩杆与取样管过渡配合,所述取样管上安装有罩体,所述罩体包括斜导坡、收囊、压板、助力组件、群套,所述斜导坡通过助力组件活动卡合在压板和取样管之间,且连接有群套,所述群套通过收囊间接配合在压板内。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助力组件包括接爪、抬环、散撑器、内侧勾,所述接爪通过内侧勾间接配合在斜导坡上,且安装在抬环上,所述抬环内有散撑器。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抬环连接在群套下,且连接有内侧勾,保证整体结构的运作流畅度。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爪包括绒括夹、导板、抖翼、承接台,所述绒括夹之间连接有导板,所述导板连接在抬环上,且过渡配合于抖翼上,所述抖翼通过承接台活动卡合在斜导坡上。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撑器包括滑轨、扛扩结构、密封环、活动块,所述滑轨通过密封环连接在抬环上,且通过扛扩结构滑动配合有活动块。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块与导板间接配合,且通过密封环过渡配合在抬环内,便于下一进程的顺利发展。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扛扩结构包括垂片、磨合板、挡绞钮、连接条、并和件,所述垂片通过并和件过渡配合在磨合板和活动块上,且连接有连接条,所述磨合板连接在滑轨上,且连接有挡绞钮。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并和件包括渡存圈、支撑杆、拢条、卡盘,所述存圈连接在磨合板上,且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拢条和卡盘过渡配合在活动块上,且间接配合在挡绞钮上。
12.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1、本发明在助力组件上设置有接爪和散撑器,利用接爪和散撑器在抬环上相配合,当取样管通过罩体接触到取样口时,挤压接爪变形罩住群套,来托高闭合斜导坡底部,仅以倒伞状来引导发酵物从取样管外单向渗透,再透过抬环与散撑器居中顶撑,增加该伞状结构在取样管底部的覆盖面积,有效阻挡取样管接触取样口。
15.2、本发明通过抖翼的抖动,推动斜导坡向上,达到控制斜导坡绕底部群套的支点作旋转运动,以改变斜导坡的导流角度,确保取样管在不同的拖速下获得相同的居中定位。
16.3、本发明由于活动块为尖状勺形结构,会逐步倾斜倚靠在导板上,不仅推动发酵物顺利被引导进斜导坡和群套之间的间隙中,提高拓宽发酵物通过的安全性以及顺畅程度,还同时利用其弧形背部挤压住收囊。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一种微生物发酵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罩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助力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接爪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散撑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扛扩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并和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4.图中:转钮-1、主机-2、取样管-3、伸缩杆-4、罩体-5、斜导坡-51、收囊-52、压板-53、助力组件-54、群套-55、接爪-541、抬环-542、散撑器-543、内侧勾-544、绒括夹-411、导板-412、抖翼-413、承接台-414、滑轨-431、扛扩结构-432、密封环-433、活动块-434、垂片-2a1、磨合板-2a2、挡绞钮-2a3、连接条-2a4、并和件-2a5、渡存圈-a51、支撑杆-a52、拢条-a53、卡盘-a54。
具体实施方式
25.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取样装置,其结构包括转钮1、主机2、取样管3、伸缩杆4、罩体5,所述转钮1和主机2之间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相配合,所述主机2下通过伸缩杆4与取样管3过渡配合,所述取样管3上安装有罩体5,所述罩体5包括斜导坡51、收囊52、压板53、助力组件54、群套55,所述斜导坡51通过助力组件54活动卡合在压板53和取样管3之间,且铰接连接有群套55,所述群套55通过收囊52间接配合在压板53内侧,所述助力组件54包括接爪541、抬环542、散撑器543、内侧勾544,所述接爪541通过内侧勾544间接配合在斜导坡51上,且等距安装在抬环542上,所述抬环542内有散撑器543,所述抬环542为管状结构,套接连接在群套55下,插嵌连接有内侧勾544,保证整体结构的运作流畅度,在助力组件54上设置有接爪541和散撑器543,利用接爪541和散撑器543在抬环542上相配合,当取样管3通过罩体5接触到取样口时,挤压接爪541变形罩住群套55,来托高闭合斜
导坡51底部,仅以倒伞状来引导发酵物从取样管3外单向渗透,再透过抬环542与散撑器543居中顶撑,增加该伞状结构在取样管3底部的覆盖面积,有效阻挡取样管3接触取样口。
28.实施例2
29.如图4-图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结合以下结构部件的相互配合,所述接爪541包括绒括夹411、导板412、抖翼413、承接台414,所述绒括夹411之间倾斜固定连接有导板412,所述导板412铰接连接在抬环542上,且过渡配合于抖翼413上,所述抖翼413通过承接台414活动卡合在斜导坡51上,所述散撑器543包括滑轨431、扛扩结构432、密封环433、活动块434,所述滑轨431通过密封环433套接连接在抬环542上,且通过扛扩结构432滑动配合有活动块434,所述活动块434与导板412间接配合,且通过密封环433过渡配合在抬环542内,便于下一进程的顺利发展,所述扛扩结构432包括垂片2a1、磨合板2a2、挡绞钮2a3、连接条2a4、并和件2a5,所述垂片2a1通过并和件2a5过渡配合在磨合板2a2和活动块434上,且固定连接有连接条2a4,所述磨合板2a2套接连接在滑轨431上,且中部焊接连接有挡绞钮2a3,所述并和件2a5包括渡存圈a51、支撑杆a52、拢条a53、卡盘a54,所述存圈a51固定连接在磨合板2a2上,且焊接连接有支撑杆a52,所述支撑杆a52通过拢条a53和卡盘a54过渡配合在活动块434底部,且间接配合在挡绞钮2a3上,通过抖翼413的抖动,推动斜导坡51向上,达到控制斜导坡51绕底部群套55的支点作旋转运动,以改变斜导坡51的导流角度,确保取样管3在不同的拖速下获得相同的居中定位,由于活动块434为尖状勺形结构,会逐步倾斜倚靠在导板412上,会推动发酵物顺利被引导进斜导坡51和群套55之间的间隙中,提高拓宽发酵物通过的安全性以及顺畅程度,还同时利用弧形背部挤压住收囊52。
30.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微生物发酵取样装置的工作原理作如下说明:
31.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当取样管3塞入取样口时,为避免贴合在取样管3周边,而刮取携带细菌至罐内与要吸取的样品混合在一起,在斜导坡51上设置有助力组件54,当压板53底部接触到取样口,将会变形开裂,展露出内部的斜导坡51,并倾斜施压在群套55上,使得群套55开始收拢缩圈,连带挤压承接台414,使得承接台414弯折变形牵动抖翼413抖动,并开始贴合与斜导坡51低处,与斜导坡51开口处形成半封闭结构,仅预留底部开口,便于发酵物进入,初步隔绝取样口的细菌交叉感染,并引导绒括夹411外的绒毛在抬环542外上下蹭动相互靠近,形成负压口,使得之间的导板412中部凹陷更深,能兜住更多吸入的发酵物,同时,带动滑轨431挤压密封环433一起下陷进抬环542的管状结构内,使得活动块434开始朝密封环433方向倾斜,来牵扯卡盘a54的镂空结构,沿支撑杆a52的形状,借助拢条a53向下卡扣住,使得底部一侧可以在拢条a53的限定范围内,配合渡存圈a51让进行活动块434整体递进性朝一侧倾倒,并以挡绞钮2a3为支点,顺势定向滑动在滑轨431上,且背部受磨合板2a2摩擦降速,使得其尖端会穿插进沿途的导板412内,将其内部的发酵物过渡勾取进来,进一步加快发酵物的取样,在这时也会与接爪541相拼接,并推动绒括夹411去挤压斜导坡51中部外扩,使得斜导坡51和压板53呈倒伞状支撑开在取样口上,扩大取样口,以防取样口上的细菌被取样管3剐蹭到,还包裹住取样管3的开口部分,便于吸取固定位置的发酵物,不会掺杂其他细菌,保证装置的取样效率。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
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