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墙体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8-10 19:48: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墙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墙体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在预制厂或建筑工地加工制成供建筑装配用的加筋混凝土板型构件,简称墙板或壁板,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建造装配式大板建筑,可以提高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现场湿作业,节约现场用工,克服季节影响,缩短建筑施工周期。
3.根据查询相关文献以及实际考察得知,现有的大部分墙体成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模具之间在组合以及拆卸时,通常是通过螺栓对其进行固定,这种方式不仅使得模具在拆卸和组装时效率较慢,同时当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为了减少墙体气泡的产生,通常在浇筑时,需要使用振动设备对混凝土进行振动,使其更加紧密,当通过螺栓对其模具进行固定时,外界振动设备所产生的振动会使得螺栓产生脱落或者松动现象,因此会造成模具开裂,进而影响墙体的正常成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建筑墙体成型模具,能够解决现有的大部分墙体成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模具之间在组合以及拆卸时,通常是通过螺栓对其进行固定,这种方式不仅使得模具在拆卸和组装时效率较慢,同时当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墙体成型模具,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均为n字形,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内部设置有墙体,底板上开设有四个滑槽,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两侧均设置有锁紧机构。
6.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具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第二模具的内壁上开设有凹陷,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相对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齿牙,第二模具与第一模具相对的一端开设有与齿牙相互适配的齿槽。
7.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耳与第二连接耳,第一连接耳固定连接在第二模具上,第二连接耳固定连接在第一模具上,第一连接耳上开设有内置槽,内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v字状的限位块,第二连接耳上固定连接有卡球,卡球活动卡接在两个限位块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滑块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延伸出底板的一侧,螺纹杆延伸出底板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链轮,链轮上啮合连接有链条,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9.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以中心位置开设两端螺纹相反,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上的滑块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杆的正反螺纹上。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建筑墙体成型模具,当需要对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进行组合时,转动螺纹
杆,螺纹杆的转动使得滑块带动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相对移动,因此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逐渐合拢形成模具槽,同时当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相对移动时,带动第一连接耳与第二连接耳相互靠近,因此卡球插入内置槽的内部,并与限位块接触,此时随着卡球不断的深入,进而限位块产生形变,因此卡球卡入两个限位块的后侧位置,进而完成对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固定,通过螺纹杆与卡球的限制,因此使得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不会产生随意的移动,进而确保对墙体浇筑的效果,同时不在需要使用外部螺栓对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进行连接固定,因此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的拆装效率。
12.(2)、该建筑墙体成型模具,通过设置的齿牙与齿槽,因此使得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在对接完毕后,减少两者之间的缝隙产生,进而避免墙体在浇筑时,混凝土产生外溢现象,因此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同时确保墙体的生产良率。
13.(3)、该建筑墙体成型模具,通过设置的凸块与凹陷,因此使得成型后的墙体的两侧分别具备凸块与凹陷,进而使得多个墙体在后续安装时,可以分别使得凸块卡入凹陷的内部,减少相邻两个墙体之间的缝隙,确保墙体在安装完毕后的稳定性,同时提高相邻两个墙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其稳定性和牢固性。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墙体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示意右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示意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墙体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耳与第二连接耳示意俯视图。
20.附图标记:1、底板;2、第一模具;201、凸块;202、齿牙;3、第二模具;301、凹陷;302、齿槽;4、墙体;5、滑槽;6、滑块;601、螺纹杆; 602、链轮;603、链条;604、把手;7、第一连接耳;701、内置槽;702、限位块;8、第二连接耳;801、卡球。
具体实施方式
21.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
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4.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墙体成型模具,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均为n字形,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的内部设置有墙体4,底板1上开设有四个滑槽5,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6,滑块 6与滑槽5滑动连接,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的两侧均设置有锁紧机构。
26.进一步的,第一模具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201,第二模具3的内壁上开设有凹陷301。
27.通过设置的凸块201与凹陷301,因此使得成型后的墙体4的两侧分别具备凸块201与凹陷301,进而使得多个墙体4在后续安装时,可以分别使得凸块201卡入凹陷301的内部,减少相邻两个墙体4之间的缝隙,确保墙体4 在安装完毕后的稳定性,同时提高相邻两个墙体4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其稳定性和牢固性。
28.进一步的,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相对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齿牙202,第二模具3与第一模具2相对的一端开设有与齿牙202相互适配的齿槽302。
29.通过设置的齿牙202与齿槽302,因此使得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在对接完毕后,减少两者之间的缝隙产生,进而避免墙体4在浇筑时,混凝土产生外溢现象,因此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同时确保墙体4的生产良率。
30.进一步的,锁紧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耳7与第二连接耳8,第一连接耳7固定连接在第二模具3上,第二连接耳8固定连接在第一模具2上,第一连接耳7上开设有内置槽701,内置槽7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v字状的限位块702,限位块702为金属材质,具备一定弹性,第二连接耳8上固定连接有卡球801,卡球801活动卡接在两个限位块702的内部。
31.进一步的,滑块6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01,螺纹杆601延伸出底板1的一侧,螺纹杆601延伸出底板1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链轮602,链轮602上啮合连接有链条603,螺纹杆601上固定连接有把手604。
32.螺纹杆601以中心位置开设两端螺纹相反,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上的滑块6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杆601的正反螺纹上。
33.当需要对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进行组合时,转动螺纹杆601,螺纹杆 601的转动使得滑块6带动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相对移动,因此第一模具 2与第二模具3逐渐合拢形成模具槽,同时当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相对移动时,带动第一连接耳7与第二连接耳8相互靠近,因此卡球801插入内置槽701的内部,并与限位块702接触,此时随着卡球801不断的深入,进而限位块702产生形变,因此卡球801卡入两个限位块702的后侧位置,进而完成对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的固定,通过螺纹杆601与卡球801的限制,因此使得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之间不会产生随意的移动,进而确保对墙体4浇筑的效果,同时不在需要使用外部螺栓对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之间进行连接固定,因此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之间的拆装效率。
34.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进行组合时,转动螺纹杆 601,螺纹杆
601的转动使得滑块6带动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相对移动,因此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逐渐合拢形成模具槽,同时当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相对移动时,带动第一连接耳7与第二连接耳8相互靠近,因此卡球801插入内置槽701的内部,并与限位块702接触,此时随着卡球801不断的深入,进而限位块702产生形变,因此卡球801卡入两个限位块702的后侧位置,进而完成对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3的固定。
3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