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08-10 20:00: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劲性柱结构包括劲性钢骨柱(1)、型钢梁(2)以及钢板箍(3),所述劲性钢骨柱(1)包括呈十字型设置的钢骨腹板(12)以及固定于钢骨腹板(12)周侧的多个钢骨翼板(11),每一所述钢骨翼板(11)的外侧均焊接有牛腿(13),所述型钢梁(2)与牛腿(13)焊接固定;所述钢板箍(3)设置为周侧包围结构,所有牛腿(13)的顶部均设有定位机构(4),所述钢板箍(3)设有与定位机构(4)相配合的定位槽(31);所述钢板箍(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延伸板(33),每一所述延伸板(33)均位于两个相邻牛腿(13)之间,且所述延伸板(33)与两侧相邻的牛腿(13)焊接固定;所述钢板箍(3)的内侧焊接有多个折弯支腿(32),所述折弯支腿(32)与钢板箍(3)之间形成有第一钩挂孔(321);所述钢骨翼板(11)外侧焊接有增装板(14),所述增装板(14)开设有第二钩挂孔(141),所述第一钩挂孔(321)与第二钩挂孔(141)之间钩接固定有加强钢筋(5);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现场勘测,按照施工平面图确定需要支设劲性柱的施工位置;步骤s2,利用bim建模分析,预确定劲性柱各组成部件的形状、尺寸及连接方式,并在工厂中预制加工出所述劲性钢骨柱(1)、所述型钢梁(2)和所述钢板箍(3);步骤s3,使用起吊设备将劲性钢骨柱(1)支设于施工位置,将型钢梁(2)焊接固定于牛腿(13)的外侧;步骤s4,使用起吊设备将钢板箍(3)吊起并套设于劲性钢骨柱(1)的外侧;调整钢板箍(3)与牛腿(13)的相对位置,使钢板箍(3)的各个定位槽(31)分别卡接于牛腿(13)的定位机构(4),并且将钢板箍(3)的延伸板(33)与相邻牛腿(13)焊接固定;步骤s5,将加强钢筋(5)延长方向的两端分别折弯形成拉钩部,此时拉钩部角度为80
°
~90
°
;然后将两端的拉钩部分别钩接固定于第一钩挂孔(321)和第二钩挂孔(141),再对拉钩部进行再次折弯,此时拉钩部的角度为130
°
~140
°
;步骤s6,在延伸板(33)与下方的建筑基础/钢板箍(3)之间加装多根竖向柱钢筋(71),并于多根竖向柱钢筋(71)之间绑扎水平连接筋(72),竖向柱钢筋(71)与水平连接筋(72)共同形成钢筋骨架(7);步骤s7,对钢筋骨架(7)周围进行围护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柱,然后对混凝土柱进行浇水养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33)、延伸板(33)下方的建筑基础、延伸板(33)下方相邻的钢板箍(3)均设置有安装机构(8),所述安装机构(8)用于预安装竖向柱钢筋(71);步骤s6中竖向柱钢筋(71)安装时,首先将竖向柱钢筋(71)的一端卡入建筑基础/钢板箍(3)的安装机构(8)内,再将竖向柱钢筋(71)的另一端卡入上方延伸板(33)的安装机构(8)中;所有竖向柱钢筋(71)安装完成后,再对各个竖向柱钢筋(71)以及对应连接的安装机构(8)进行一次性焊接,最后再于多根竖向柱钢筋(71)之间绑扎水平连接筋(7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33)、建筑基础以及钢板箍(3)均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机构(8)的连接部位;所述安装机构(8)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多个活动套(81),位于最外侧的所述活动套(81)与连
接部位固定连接,位于最内侧的所述活动套(81)与竖向柱钢筋(71)的外径相匹配;每两相邻所述活动套(81)中位于内侧的活动套(81)的外径与位于外侧的活动套(81)的内径相适配,且每两相邻所述活动套(81)之间均设有滑移限位结构(82);其中一所述活动套(81)还设有用于注浆的注浆孔(83),所述注浆孔(83)贯通于活动套(81)的内外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限位结构(82)包括固定于内侧活动套(81)外周壁的限位柱(821)以及开设于外侧活动套(81)内壁的第一滑槽(822),所述第一滑槽(822)的延长方向与活动套(81)的轴线方向同向设置,所述限位柱(821)活动设置于第一滑槽(822)内部;所述活动套(81)的内周壁还设有第二滑槽(823),所述第二滑槽(823)连通于第一滑槽(822)远离相邻连接部位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822)与第二滑槽(823)之间固定有弹力带(824),所述弹力带(824)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滑槽(822)远离第二滑槽(823)的一侧,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滑槽(823)远离第一滑槽(822)的一侧;所述弹力带(824)常态处于拉伸状态并抵紧于限位柱(821),且所述弹力带(824)常态抵靠于第一滑槽(822)与第二滑槽(823)连通处的侧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824)的外周侧一体成型设置有多个楔形橡胶部(8241),所述楔形橡胶部(8241)朝向第二滑槽(823)一侧的厚度大于楔形橡胶部(8241)朝向第一滑槽(822)一侧的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内侧的所述活动套(81)的底部固定有弹性网(84),所述竖向柱钢筋(71)安装于活动套(81)内部后抵紧于弹性网(84)并悬空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固定于牛腿(13)顶部的至少两个定位件(41),两个所述定位件(41)的连线方向与相邻牛腿(13)对应连接的钢骨翼板(11)的延长方向平行设置;每一所述定位件(41)的顶部均固定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钢板(42),两所述限位钢板(42)之间的间距与钢板箍(3)的厚度相适配;每一所述限位钢板(42)朝向相邻限位钢板(42)的一侧均设有限位部(421),所述限位部(421)远离定位件(41)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导向面(42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41)的顶部还固定有弹性件(43),所述弹性件(43)位于两个限位钢板(42)之间;当所述钢板箍(3)卡接于定位件(41)时,所述弹性件(43)常态迫使定位槽(31)的底壁抵紧于限位部(421)的底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33)的内侧固定有水平加劲板(34),所述水平加劲板(34)设有贯通的第三钩挂孔(341),所述第三钩挂孔(341)与相邻第二钩挂孔(141)之间固定有钢绞线(6)。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现场勘测确定劲性柱施工位置;步骤S2,BIM建模分析设计制造劲性钢骨柱、型钢梁和钢板箍;步骤S3,支设劲性钢骨柱并焊接型钢梁;步骤S4,将钢板箍套设于劲性钢骨柱外侧,并通过定位机构定位;步骤S5,将加强钢筋安装于钢板箍与劲性钢骨柱之间以提高结构强度;步骤S6,在延伸板与下方的建筑基础/钢板固之间支设钢筋骨架;步骤S7,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柱,并浇水养护。本申请的提高劲性柱结构强度的劲性柱节点施工方法能够在施工时使各部件保持良好的结构强度,提高筑成的劲性柱的结构强度;同时能够降低施工人员的作业难度,提高作业时的安全性。提高作业时的安全性。提高作业时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晓雷 吴奕成 林晓波 邱诗鹏 黄锐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东楚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3
技术公布日:2022/8/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