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2022-08-13 02:43: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对有相关需求的病人进行胃肠减压,胃管留置术在临床中被广泛的应用。对于胃管留置后的操作,医护人员先将胃管从鼻腔插入,再采用胶带在鼻翼两侧及面颊粘贴固定胃管。但在护理过程中发现,由于脸部会分泌的汗液、油脂,胶带很容易脱落;而且有些过敏性皮肤的患者,会在粘贴胶带的部位产生皮肤红肿,而对于那些意识不清,情绪焦躁的患者,更容易将胶带挣掉,使胃管脱落,需要医护人员重新进行插管,同时也加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胃管固定装置,解决胃管使用胶带粘接固定容易脱落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
6.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中部开设有贯通的穿孔,所述穿孔用于胃管穿设,固定框的两端均开设有调节孔;及
7.第一绑带,两个第一绑带均通过调节件卡接在调节孔内与固定孔卡接连接,调节件的一端能够穿过调节孔再往回扣接在调节件上,且调节件的端部能够改变扣接位置延长或缩短自身的长度,调节件的另一端与第一绑带的端部固定连接,每个第一绑带远离调节件的一端开设有挂孔,用于戴在患者耳朵上。
8.上述胃管固定装置通过胃管穿设在固定框上,将第一绑带戴在患者的耳朵上,使第一绑带对固定框进行固定,从而能够避免胃管移动,同时调节件能够调整自身延伸的长度,避免第一绑带将脸部勒出压痕。
9.进一步地,穿孔内固定套设有环形气囊,环形气囊的内侧面设有防滑纹。通过将胃管穿过环形气囊的内侧面,防滑纹能够增加环形气囊与胃管的摩擦力,避免胃管打滑。
10.进一步地,调节件包括调节带、调节子扣以及多个调节母扣,调节带的一端与调节子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绑带固定连接,多个调节母扣呈线性排列设置在调节带上,调节子扣带着调节带的端部穿过调节孔,往回能够扣接在不同位置的调节母扣上。
11.进一步地,两个第一绑带远离固定框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绑带,第二绑带的宽度为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加。通过第二绑带对第一绑带进行拉扯,能够对第一绑带进行限制,而且也能够避免患者耳朵被勒的太紧导致患者不适。
12.进一步地,第二绑带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孔。气孔的设置能够增加第二绑带的透气性。
13.进一步地,第二绑带包括第一支带和第二支带,第一支带的一端与一个第一绑带
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刺面贴,第二支带的一端与另一个第一绑带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毛面贴,第二支带通过毛面贴粘接在刺面贴上与第一支带粘接连接。通过改变刺面贴粘在毛面贴上的位置,从而改变第二绑带的延伸长度,能够根据不同患者头部的大小,调整松紧度。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胃管固定装置通过胃管穿设在固定框上,将第一绑带戴在患者的耳朵上,使第一绑带对固定框进行固定,从而能够避免胃管移动,同时调节件能够调整自身延伸的长度,避免第一绑带将脸部勒出压痕;通过环形气囊的设置对胃管进行挤压,从而能够防止胃管脱落;通过第二绑带对第一绑带进行拉扯,能够对第一绑带进行限制,而且也能够避免患者耳朵被勒的太紧导致患者不适。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8.图3为调节件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1中b-b的剖视图;
20.附图标记:
21.10-固定框,11-穿孔,12-调节孔,20-第一绑带,21-挂孔,30-第二绑带,31-第一支带,32-第二支带,33-刺面贴,34-毛面贴,35-气孔,40-调节件,41-调节带,42-调节子扣,43-调节母扣,50-环形气囊,51-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和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框10、第一绑带20、第二绑带30和调节件40,固定框10由硅胶制成,固定框10的中部开设有贯通的穿孔11,穿孔11用于胃管穿设,固定框10的两端均开设有调节孔12,两个第一绑带20的一端均通过调节件40卡接在调节孔12内与固定孔卡接连接,每个第一绑带20远离调节件40的一端开设
有挂孔21,用于戴在患者耳朵上,挂孔21为腰型孔,以便适应不同患者;两个第一绑带20远离固定框10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绑带30,使第二绑带30绑定在患者头部后侧,避免第一绑带20挂戴在耳朵上后导致耳朵被勒紧,使患者感到不适。使用时,将胃管穿过穿孔11后,插入鼻腔内,将两个第一绑带20分别戴在患者的耳朵上,将第二绑带30绑定在头部的后侧,对第一绑带20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其中,第二绑带30为弹性材质制成,固定框10面向皮肤的一侧为弧形,能够更加贴合皮肤。
26.请一并参阅3,调节件40的一端能够穿过调节孔12再往回扣接在调节件40上,且调节件40的端部能够改变扣接位置延长或缩短自身的长度,调节件40的另一端与第一绑带20的端部固定连接。通过调节件40延长或缩短长度,使得第一绑带20上的挂孔21能够戴在耳朵上。具体地,调节件40包括调节带41、调节子扣42以及多个调节母扣43,调节带41的一端与调节子扣4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绑带20固定连接,多个调节母扣43呈线性排列设置在调节带41上。使用时,调节子扣42带着调节带41的端部穿过调节孔12,往回能够扣接在不同位置的调节母扣43上,从而改变调节带41的延伸长度,避免调节带41过短导致在上勒出压痕。
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绑带30的宽度为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加,增加第二绑带30与头部的接触面积,避免勒紧患者的头部,使得患者感到不适。第二绑带30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气孔35,气孔35的设置能够增加第二绑带30的透气性。其中,第二绑带30包括第一支带31和第二支带32,第一支带31的一端与一个第一绑带20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刺面贴33,第二支带32的一端与另一个第一绑带20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毛面贴34,第二支带32通过毛面贴34粘接在刺面贴33上与第一支带31粘接连接。通过改变刺面贴33粘在毛面贴34上的位置,从而改变第二绑带30的延伸长度,能够根据不同患者头部的大小,调整松紧度。
28.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穿孔11内固定套设有环形气囊50,环形气囊50为充气膨胀状态,使得具有弹性,环形气囊50的内侧面设有防滑纹51。通过将胃管穿过环形气囊50的内侧面,防滑纹51能够增加环形气囊50与胃管的摩擦力,避免胃管打滑。优选地,环形气囊50的内径稍大于胃管的直径。当胃管穿过环形气囊50的内侧面时,由于膨胀状态的环形气囊50具有弹性,环形气囊50对胃管具有一定的挤压力,使得胃管更加不容易从固定框10上脱落。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胃管穿过环形气囊50的内侧面,进而插入鼻腔内,将固定框10的贴在皮肤上;接着根据患者脸部的大小,将调节子扣42扣接在调节母扣43上,将两个第一绑带20分别戴在患者的耳朵上,然后将第一支带31和第二支带32绕在患者头部的后侧,调整好第二绑带30的长度,将刺面贴33贴在在毛面贴34上。当患者在后期穿戴过程中感到太松或太紧时,可以调整调节子扣42在不同调节母扣43的位置。
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胃管固定装置通过胃管穿设在固定框10上,将第一绑带20戴在患者的耳朵上,使第一绑带20对固定框10进行固定,从而能够避免胃管移动,同时调节件40能够调整自身延伸的长度,避免第一绑带20将脸部勒出压痕;通过环形气囊50的设置对胃管进行挤压,从而能够防止胃管脱落;通过第二绑带30对第一绑带20进行拉扯,能够对第一绑带20进行限制,而且也能够避免患者耳朵被勒的太紧导致患者不适。
3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
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