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锅炉冷凝水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8 00:00: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冷凝水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酸奶生产用冷凝锅炉中烟气余热回收器主要用于吸收锅炉排出的高温烟气中的显热和水蒸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冷凝水。
3.现有的锅炉生产设备,常见问题有:现有技术中锅炉车间冷凝水均是直接排放,无重复回收利用,这不仅仅无法节约锅炉燃料,造成热能流失,更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冷凝水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滤箱和水回收机构,所述滤箱中部设置有板框,且板框底部滑动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外板,且外板正反端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外板内侧套装有密封圈,用于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所述水回收机构等间距设置于滑板顶部,所述水回收机构包括基座、缺口、立板、螺杆和摇柄,所述基座右侧贯穿开设有缺口,且基座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内侧转动安装有螺杆,且螺杆右侧输入端套装有摇柄。
6.进一步的,所述水回收机构还包括轴套、旋转销、滤板、l形杆和耳轴,所述螺杆中部啮合安装有轴套,且轴套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销,所述旋转销顶部右侧转动连接有滤板,且滤板中部转动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底部设置有耳轴,且l形杆通过耳轴转动安装于基座右侧端面。
7.进一步的,所述水回收机构还包括杂质盒、下水道、过滤盒和循环水道,所述立板左侧端面附着有杂质盒,且杂质盒位于滤板倾斜面底端,所述杂质盒底部连通有下水道,且下水道与右侧缺口相连通,所述下水道中部设置有过滤盒,且过滤盒底部连通有循环水道。
8.进一步的,所述滤箱内部填充有保温层,且滤箱顶部中端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滤箱中部固定安装有冷凝板,且冷凝板中部等间距开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倾斜末端指向滤板。
9.进一步的,所述滤箱顶部右侧开设有吸热口,且吸热口外部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末端连接有用于锅炉热量回收的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壳体和插销,所述壳体顶部左侧安装有插销,且壳体通过插销与外板可拆卸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还包括储水仓和放水口,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储水仓,且储水仓左侧中部与循环水道相连通,所述储水仓底部右侧开设有放水口。
11.进一步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还包括叉形件、散热鳍片、契合槽和柱凸,所述储水仓内部设置有叉形件,且叉形件通过管道与滤箱相连通,所述叉形件底部两侧套装有散热鳍片,且散热鳍片侧端面开设有契合槽,所述散热鳍片正反面等间距设置有柱凸。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锅炉车间冷凝水均是直接排放,无重复回收利用,这不仅仅无法节约锅炉燃料,造成热能流失,更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锅炉冷凝水余热回收装置,独立配置一套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不仅节约工业用水,而且节约锅炉天然气燃料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响应节能降耗的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号召,具有跨时代的历史意义。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抽拉式滑板的设置,锅炉热气由进气口导入滤箱,在滤箱中部冷凝板的作用下,冷凝热气中富含的水汽,水汽在冷凝板中部开设的导水槽作用下导入底部水回收机构,当使用者需要清理水回收机构内部滤板及杂质盒时,使用者通过拽动把手使得外板带着滑板脱离滤箱中部板框,便于使用者清理及调节滤板倾角,以实现最优的水汽收集效果;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回收机构的设置,使用者通过转动摇柄带动螺杆位于立板内侧转动,螺杆带动其中部啮合的轴套横向位移,轴套顶部通过旋转销转动连接有滤板,滤板在转动调节倾角的行程中,其内侧l形杆通过耳轴转动于基座右侧实现对滤板的支撑,经由导水槽落入滤板的冷凝水经过初步过滤后经由缺口汇入下水道,滤板表面裹挟着杂质的冷凝水经由倾斜面落入杂质盒,祛除其中大颗粒杂质后经由下水道流经过滤盒,实现最终过滤清洁后通过循环水道汇入储水仓,通过水回收机构的设置,蒸汽冷凝水一般可以直接作为锅炉补给水,可以大幅度降低工业用水,经处理后的水仍可有效利用。由于冷凝水(相当于蒸馏水)直接用于锅炉部分补水,因此可节约这部分水的软化处理费用,降低锅炉使用成本;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余热回收机构的设置,滤箱顶部热空气经由吸热口汇入管道,并最终通入管道底部的余热回收机构,热空气通过叉形件底部两侧的散热鳍片向储水仓内的冷凝水实现再次加热,散热鳍片通过侧面契合槽相互卡合便于拆卸,柱凸的设置便于增大与壳体内水体接触面积,加快热交换效率,经过预热并充分清洁的冷凝水可以直接投入后续的生产环节,使锅炉给水温度上升,节省锅炉天然气燃料,降低锅炉运行成本,充分发挥了锅炉的潜力,且因燃料燃烧量的减少,可适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改善全球气候做出一定贡献,同时消除了因排放冷凝水而产生的散热,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回收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滤箱;2、保温层;3、进气口;4、冷凝板;5、导水槽;6、板框;7、滑板;8、外板;9、把手;10、密封圈;11、水回收机构;1101、基座;1102、缺口;1103、立板;1104、螺杆;1105、摇柄;1106、轴套;1107、旋转销;1108、滤板;1109、l形杆;1110、耳轴;1111、杂质盒;1112、下水道;1113、过滤盒;1114、循环水道;12、吸热口;13、管道;14、余热回收机构;1401、壳体;1402、插销;1403、储水仓;1404、放水口;1405、叉形件;1406、散热鳍片;1407、契合槽;1408、柱凸。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滤箱1内部填充有保温层2,且滤箱1顶部中端开设有进气口3,滤箱1中部固定安装有冷凝板4,且冷凝板4中部等间距开设有导水槽5,导水槽5倾斜末端指向滤板1108,滤箱1中部设置有板框6,且板框6底部滑动安装有滑板7,滑板7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外板8,且外板8正反端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把手9,锅炉热气由进气口3导入滤箱1,在滤箱1中部冷凝板4的作用下,冷凝热气中富含的水汽,水汽在冷凝板4中部开设的导水槽5作用下导入底部水回收机构11,当使用者需要清理水回收机构11内部滤板1108及杂质盒1111时,使用者通过拽动把手9使得外板8带着滑板7脱离滤箱1中部板框6,便于使用者清理及调节滤板1108倾角,以实现最优的水汽收集效果,外板8内侧套装有密封圈10。
21.如图2所示,用于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水回收机构11等间距设置于滑板7顶部,水回收机构11包括基座1101、缺口1102、立板1103、螺杆1104和摇柄1105,基座1101右侧贯穿开设有缺口1102,且基座1101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立板1103,立板1103内侧转动安装有螺杆1104,且螺杆1104右侧输入端套装有摇柄1105,水回收机构11还包括轴套1106、旋转销1107、滤板1108、l形杆1109和耳轴1110,螺杆1104中部啮合安装有轴套1106,且轴套1106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销1107,旋转销1107顶部右侧转动连接有滤板1108,且滤板1108中部转动连接有l形杆1109,l形杆1109底部设置有耳轴1110,且l形杆1109通过耳轴1110转动安装于基座1101右侧端面,水回收机构11还包括杂质盒1111、下水道1112、过滤盒1113和循环水道1114,立板1103左侧端面附着有杂质盒1111,且杂质盒1111位于滤板1108倾斜面底端,杂质盒1111底部连通有下水道1112,且下水道1112与右侧缺口1102相连通,下水道1112中部设置有过滤盒1113,且过滤盒1113底部连通有循环水道1114,使用者通过转动摇柄1105带动螺杆1104位于立板1103内侧转动,螺杆1104带动其中部啮合的轴套1106横向位移,轴套1106顶部通过旋转销1107转动连接有滤板1108,滤板1108在转动调节倾角的行程中,其内侧l形杆1109通过耳轴1110转动于基座1101右侧实现对滤板1108的支撑,经由导水槽5落入滤板1108的冷凝水经过初步过滤后经由缺口1102汇入下水道1112,滤板1108表面裹挟着杂质的冷凝水经由倾斜面落入杂质盒1111,祛除其中大颗粒杂质后经由下水道1112流经过滤盒1113,实现最终过滤清洁后通过循环水道1114汇入储水仓1403。
22.如图3所示,滤箱1顶部右侧开设有吸热口12,且吸热口12外部连接有管道13,管道13末端连接有用于锅炉热量回收的余热回收机构14,余热回收机构14包括壳体1401和插销1402,壳体1401顶部左侧安装有插销1402,且壳体1401通过插销1402与外板8可拆卸连接,余热回收机构14还包括储水仓1403和放水口1404,壳体1401内部开设有储水仓1403,且储水仓1403左侧中部与循环水道1114相连通,储水仓1403底部右侧开设有放水口1404,滤箱1顶部热空气经由吸热口12汇入管道13,并最终通入管道13底部的余热回收机构14,热空气通过叉形件1405底部两侧的散热鳍片1406向储水仓1403内的冷凝水实现再次加热,散热鳍片1406通过侧面契合槽1407相互卡合便于拆卸,柱凸1408的设置便于增大与壳体1401内水体接触面积,加快热交换效率,经过预热并充分清洁的冷凝水由放水口1404放出后可以直接投入后续的生产环节,余热回收机构14还包括叉形件1405、散热鳍片1406、契合槽1407和柱凸1408,储水仓1403内部设置有叉形件1405,且叉形件1405通过管道13与滤箱1相连通,叉形件1405底部两侧套装有散热鳍片1406,且散热鳍片1406侧端面开设有契合槽1407,散热鳍片1406正反面等间距设置有柱凸1408。
23.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一种锅炉冷凝水余热回收装置时,锅炉热气由进气口3导入滤箱1,在滤箱1中部冷凝板4的作用下,冷凝热气中富含的水汽,水汽在冷凝板4中部开设的导水槽5作用下导入底部水回收机构11,当使用者需要清理水回收机构11内部滤板1108及杂质盒1111时,使用者通过拽动把手9使得外板8带着滑板7脱离滤箱1中部板框6,便于使用者清理及调节滤板1108倾角,以实现最优的水汽收集效果,使用者通过转动摇柄1105带动螺杆1104位于立板1103内侧转动,螺杆1104带动其中部啮合的轴套1106横向位移,轴套1106顶部通过旋转销1107转动连接有滤板1108,滤板1108在转动调节倾角的行程中,其内侧l形杆1109通过耳轴1110转动于基座1101右侧实现对滤板1108的支撑,经由导水槽5落入滤板1108的冷凝水经过初步过滤后经由缺口1102汇入下水道1112,滤板1108表面裹挟着杂质的冷凝水经由倾斜面落入杂质盒1111,祛除其中大颗粒杂质后经由下水道1112流经过滤盒1113,实现最终过滤清洁后通过循环水道1114汇入储水仓1403,滤箱1顶部热空气经由吸热口12汇入管道13,并最终通入管道13底部的余热回收机构14,热空气通过叉形件1405底部两侧的散热鳍片1406向储水仓1403内的冷凝水实现再次加热,散热鳍片1406通过侧面契合槽1407相互卡合便于拆卸,柱凸1408的设置便于增大与壳体1401内水体接触面积,加快热交换效率,经过预热并充分清洁的冷凝水由放水口1404放出后可以直接投入后续的生产环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