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缝纫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8-23 23:49: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缝纫设备。


背景技术:

2.布料的生产加工的自动化层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布料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例如:人工参与的工序越多,则对于布料生产的流畅度影响越大,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而人工处理加工对于布料的质量把控上差别较大,因此生产质量不稳定。
3.例如,对布料进行加工生产的缝纫设备,在输送布料、折叠、缝纫的工序中,折叠和缝纫工序采用人工进行操作,辅以相应机构进行缝纫加工,存在人为误差的情况,无法保证布料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纫设备,旨在改善现有对布料加工的效率和质量较低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缝纫设备,包括:
6.缝纫机构,其包括移动架和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的置布平台,以及位于所述置布平台一侧的所述移动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第一缝纫机,位于所述置布平台另一侧的所述移动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第二缝纫机,
7.输送架,其上设置有多个输送布料的输送辊;
8.折叠架,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折叠架以所述置布平台为对称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上,所述折叠架位于所述第一缝纫机与所述输送架之间,所述折叠架用于对所述置布架的顶板输送的布料的边缘进行折叠;及
9.控制中心,其独立设置,且其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缝纫机电连接,其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缝纫机电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输送架上设置有调节滑轨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调节滑轨上的吸边机,所述调节滑轨与所述输送辊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吸边机上设置有监测布料边缘位置的感应器;所述吸边机与所述控制中心的第三输出端电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输送架上还设置有修边滑轨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修边滑轨上的修边机,所述修边滑轨与所述输送辊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修边机包括切割机、设置在所述切割机架体上的电烫块和位于所述切割机下方对裁剪下的布料真空抽吸的吸尘箱,设所述切割机的切刀裁断方向所在的竖直面为裁断面,所述电烫块的烫边缺口朝向所述裁断面滑动设置;所述修边机与所述控制中心的第四输出端电连接,且所述电烫块与所述控制中心的第五输出端电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输送架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输送辊方向检测设置的送料传感器,所述送料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中心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移动架的底部设置有滑轨以及带动所述移动架沿着所述滑轨往返移
动的动力单元,所述移动架朝向具有所述第一缝纫机的一侧方向进行移动,或者,所述移动架朝向具有所述第二缝纫机的一侧方向进行移动;所述折叠架上设置有两组偏移传感器,且一组所述偏移传感器所在水平高度高于另一组所述偏移传感器所在水平高度,所述偏移传感器与所述动力单元电连接,所述偏移传感器用于监测布料的边缘位置。
14.优选的,所述置布平台的底面两侧上对称设置有折边模具,所述折边模具位于同侧的所述折叠架与所述第一缝纫机之间,所述折边模具用于对布料进行二次折边;所述折边模具包括基板和铰接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板面上的压板,所述基板的一侧延伸弯折形成折布勾槽,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折布勾槽内,所述基板的另一板面设置在所述布平台的底面上;另一所述折叠架与所述第二缝纫机之间相同结构布置。
15.优选的,所述置布平台上还设置有为所述折边模具提供衬带的送带道,所述送带道的输出端朝向所述折布勾槽的方向设置;所述送带道与所述折边模具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压轮,所述压轮用于对布料折叠的边缘进行滚压输送;
16.所述移动架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送带道的衬带传感器,所述衬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中心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17.优选的,所述移动架上还设置有朝向所述折布勾槽方向检测的卷边传感器,所述卷边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中空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
18.优选的,所述移动架上还以所述置布平台为对称设置有拉布机和熨烫机,所述第一缝纫机与所述移动架输出端之间依次设置所述拉布机和所述熨烫机;所述拉布机与所述控制中心的第六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熨烫机与所述控制中心的第七输出端电连接。
19.优选的,还包括折布架,所述折布架位于所述缝纫机构的输出端一侧独立设置;所述折布架的顶部设置有辊轴摆架和带动所述辊轴摆架摆动的连杆机构。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1、在输送架上引导布置布料,实现对布料通过输送辊展平输送至缝纫设备。布料通过置布平台被展平放置,置布平台的宽度设计小于布料的宽度,会使得布料的两侧都垂落在置布平台的两侧上,便于折叠架对布料边缘进行平整的折叠180
°
,继而通过缝纫机对布料边缘进行缝制,实现对布料边缘的缝制消除布料生产中边缘易发生断裂、扯丝等情况,全自动的生产达到高效和高质的生产加工布料的目的。
22.2、利用控制中心可以对布料的加工,提供安全且精确的布料加工,以保证布料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缝纫设备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缝纫设备的缝纫机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缝纫设备的缝纫机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
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缝纫设备的折叠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缝纫设备的折叠架的局部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缝纫设备的输送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缝纫设备的吸边机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缝纫设备的修边机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缝纫设备的折边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缝纫设备的折布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缝纫设备的折布架的局部示意图。
34.附图标记:
35.10、缝纫机构;101、移动架;102、置布平台;
36.1011、滑轨;1012、动力单元;1021、第一缝纫机;
37.1022、第二缝纫机;1023、折边面;1024、前限位辊;1025、后限位辊;
38.20、输送架;201、输送辊;202、调节滑轨;203、修边滑轨;204、送料传感器;
39.30、折叠架;301、偏移传感器;302、塑形块;303、折叠板;304、第一折布间隙;305、第二折布间隙;306、挡板;40、控制中心;
40.50、吸边机;501、感应器;
41.60、修边机;601、切割机;602、电烫块;
42.6021、烫边缺口;
43.70、折边模具;701、基板;702、压板;
44.7011、折布勾槽;
45.90、拉布机;
46.110、折布架;111、辊轴摆架;112、连杆机构;
47.1111、第一辊轴对;1112、第二辊轴对;1113、皮带;
48.1114、驱动单元;1121、转杆;1122、摆杆;1123、连杆;
49.112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5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3.实施例
54.请参照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缝纫设备,包括缝纫机构10、输送架20、折叠架30和控制中心40,缝纫机构10包括移动架101和设置在移动架101上的置布平台102,以及位于置布平台102一侧的移动架1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第一缝纫机1021,位于置布平台102另一侧的移动架1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第二缝纫机1022。输送架20上设置有多个输送布料的输送辊201;折叠架30设置有两个,两个折叠架30以置布平台102为对称设置在移动架101上,折叠架30位于第一缝纫机1021与输送架20之间,折叠架30用于对置布架的顶板输送的布料的边缘进行折叠。控制中心40独立设置,且控制中心40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缝纫机1021电连接,控制中心40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缝纫机1022电连接。控制中心40可以为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
55.在输送架20上引导布置布料,实现对布料通过输送辊201展平输送至缝纫设备。布料通过置布平台102被展平放置并输送,又因为置布平台102的宽度设计小于布料的宽度,会使得布料的两侧都垂落在置布平台102的两侧上(也可以为单边垂落,仅对布料一侧边缘进行折叠和缝制),便于折叠架30对布料边缘进行平整的折叠180
°
,继而通过缝纫机对布料边缘进行缝制,以消除布料生产中边缘易发生断裂、扯丝等情况,全自动的生产达到高效和高质的生产加工布料的目的。
56.第一缝纫机和第二缝纫机可以同时使用对布料的两边进行缝制,也可以只使用一边对布料的单边进行缝制。而缝制的工艺不同,可以通过增加缝纫机的数量,以达到不同的缝纫要求。同时缝纫机头可以通过延长的安装臂,使得缝纫机对布料的中部进行缝制,实现通过缝纫机位置的调节可以实现对布料的任意位置进行缝制,以提高缝纫机的适配性和实用性。
57.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控制,在缝纫设备中具有控制中心40,通过控制中心40可以控制每台缝纫机的启停,还可以对缝纫机发生断线的情况下时,控制整个缝纫设备停止运行,当消除断线的问题后,重新开启缝纫设备,避免布料边缘发生未缝制的情况,对于断线、缝纫机故障的特殊情况,控制中心40都会第一时间停止缝纫设备,以提高安全性和布料生产的质量。
5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置布平台102包括两个连接一起的平台,一个平台与折叠架30相对对布料边缘进行折叠,一个平台与缝纫机相对进行缝制,设与折叠架30相对位置处的置布平台102的两侧面为折边面1023,折叠架30包括塑形块302和折叠板303,塑形块302可以为平板结构。塑形块302与折边面1023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一折布间隙304,塑形块302顶面所在水平高度高于置布平台102的顶面所在水平高度。折边面1023垂直于折叠
板303的板面中部设置,且折叠板303与所述折边面1023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二折布间隙305,折叠板303的顶面设置有沿着另一折边面1023方向倾斜的斜面,折边面1023的顶面投影于斜面上。
59.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折布架110可以设置在输送布料的输送过程中,实现在输送布料的同时,对布料两侧边缘进行同时折叠,并通过后续的缝纫机进行缝制即可,达到高质量的生产布料的目的。因为需要对布料的两侧边进行折叠,因此位于两侧上的两个折叠架30为相同结构设计,每个折叠架30都包括了塑形块302、折叠板303和挡板306,以实现对布料两侧的同时折叠的目的,下文中主要对一侧上的折叠架30进行说明,另一侧折叠架30相同原理进行理解即可。
60.具体的,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布料会在置布平台102上被平整的输送,布料的宽度需要长于置布平台102的宽度,因此,使得布料两侧会垂落在两个折边面1023上。利用塑形块302与折边面1023之间形成的第一折布间隙304,可以对垂落在折边面1023上的布料边缘进行定型折叠(例如折叠为90度),实现对布料边缘的初步折叠。继而,布料边缘会通过折叠板303与置布平台102形成的第二折布间隙305,使得布料边缘朝向另一折边面1023方向弯折90
°
,同时利用折叠板303的斜面顶起布料边缘,使得布料边缘通过折叠板303进行弯折180
°
的折叠,实现对布料在输送过程中的180
°
折叠的目的。
61.上述中的第一折布间隙304和第二折布间隙305的间距可以为略大于布料厚度的间隙,有利于对布料边缘进行限位折叠,提高折布的效果。
62.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置布平台102朝向塑形块302方向倾斜向下延伸设置一挡板306,塑形块302位于挡板306与折叠板303之间,且第一折布间隙304还包括挡板306与塑形块302之间的间隙。通过倾斜设置的挡板306,可以使得布料通过折叠架30时,经过单板与塑形块302之间的第一折布间隙304进行逐渐弯折,可以保证布料的边缘平整弯折90
°
,有效的避免褶皱的情况发生,同时还可以提高布料边缘折叠的流畅性。
6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折叠架30相对位置处的中置布平台102设置有前限位辊1024和后限位辊1025,前限位辊1024位于两个折边面1023之间的侧面方向上,后限位辊1025相对于前限位辊1024所在侧面的另一侧面方向上,前限位辊1024所在水平高度低于置布平台102所在水平高度,后限位辊1025所在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置布平台102所在水平高度。
64.布料经过置布平台102的位置状态如下:先穿过前限位辊1024的下方,再经过置布平台102的顶面,最后由后限位辊1025的下方穿出。可以实现通过前限位辊1024和后限位辊1025对布料的下压滚动输送,对布料在置布平台102上进行平整的输送,以防止布料在输送过程中发生褶皱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对前限位辊1024与置布平台102之间间距进行限定,使得布料在前限位辊1024与置布平台102之间与水平面的夹角接近90
°
角,例如85
°‑
90
°
之间,达到布料可以紧贴的状态通过置布平台102。同理,后限位辊1025则可以对边缘折叠好的布料进行紧贴式输送,以折叠的状态输送至缝纫机中,完成缝纫的目的。实现了,稳定、高效输送并折叠布料的效果。
65.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移动架101的底部设置有滑轨1011以及带动移动架101沿着滑轨1011往返移动的动力单元1012,动力单元1012可以为气缸或者丝杆电机,置布平台102滑动设置在滑轨1011上。通过滑轨1011可以调节置布平台102具有两侧的折叠架30
的间距,以调节布料边缘被折叠的边缘长度,并保持输送中被折叠的边缘布料长度相同,达到保持布料等宽的效果,提高实用性。
66.本实施例中移动架101朝向具有第一缝纫机1021的一侧方向进行移动,或者,移动架101朝向具有第二缝纫机1022的一侧方向进行移动;折叠架30上设置有两组偏移传感器301,且一组偏移传感器301所在水平高度高于另一组偏移传感器301所在水平高度,偏移传感器301与动力单元1012电连接,偏移传感器301用于监测布料的边缘位置。
67.为了提高移架的调节精度,可以通过安装偏移传感器301进行实施监控,例如:通过两组的偏移传感器301进行两个点位的检测,以确保布料输送的位置发生偏移时,及时的被检测到,具有及时反馈信息,并进行偏移调节。
68.如图5所示,而位于同侧的两个偏移传感器301,通过高度差的限定,使得一组偏移传感器301可以检测到布料,而另一组偏移传感器301则位于布料的边缘未检测到布料,当一组偏移传感器301未检测到布料时,则布料朝向不具有偏移传感器301的一侧偏移;反之,当另一组偏移传感器301检测到布料,则说明布料朝向具有偏移传感器301的一侧偏移;进而通过偏移传感器301提高布料偏移时的调节精度和及时性。
69.本实施例中将布料平展的放置在置布平台102上,并通过拉布机进行拉动输送,在布料通过置布架20时,需要校对布料在输送过程中是否有歪斜的情况,进而利用偏移传感器301、滑轨1011和动力单元1012进行偏移调整,以使得布料在通过置布平台102后进行齐整的输送,便于后序对布料的两侧边缘进行对称式的加工。
70.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置布平台102的底面两侧上对称设置有折边模具70,折边模具70位于同侧的折叠架30与第一缝纫机1021之间,折边模具70用于对布料进行二次折边;折边模具70包括基板701和铰接设置在基板701的一板面上的压板702,基板701与压板702之间的铰接可以为合页铰接,基板701的一侧延伸弯折形成折布勾槽7011,压板702设置在折布勾槽7011内,基板701的另一板面设置在布平台的底面上;另一折叠架30与第二缝纫机1022之间相同结构布置。
71.折边模具70是用于对布料的边缘进行折叠,以及定型输送折叠完成的布料,以便在后续的工序中进行缝制,完成对布料在输送过程中对布料边缘折叠和缝制的目的,提高布料的美观度,以及有效避免布料边缘在生产过程发生破损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72.为了便于说明,设基板701具有折布勾槽7011的板面为底面,而与该底面相对的板面为顶面。在安装折边模具时,将顶面安装在输送布料的轨道下表面上,并需要将具有折布勾槽7011的侧边朝向输送轨道的边缘安装。安装的方式可以为,螺栓或螺钉锁固,还可以为焊接安装、胶粘安装等等。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锁固部30为通孔或螺纹孔,使用螺栓或螺钉通过通孔或螺纹孔对基板701进行稳固的固定。通孔和螺纹孔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提高锁固的稳固性。
73.在使用时,布料平整展平与输送道上,而布料的两侧边缘都会垂落在输送道边缘上,将该边缘第一次弯折180
°
后,位于基板701的折布勾槽7011下方,再次弯折180
°
后,布料边缘位于折布勾槽7011内,并通过压板702对布料的边缘进行压制在折布勾槽7011,防止布料边缘有折布勾槽7011内掉落出。实现了,对布料边缘两次折叠形成回形针式的结构,并通过折边模具对布料边缘进行定型输送,达到为缝纫机定型缝制折叠的布料边缘的目的,提
高布料加工的效率和布料生产的质量。
74.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压板702倾斜设置在折布槽内,压板702的一端与折布勾槽7011相顶抵设置,压板702的另一端远离基板701方向弯折与折布勾槽7011的槽口之间的间距形成折布间隙(图中未示出)。倾斜设置的压板702,在压制布料边缘的状态下,可以便于布料进入折布勾槽7011内,随着布料的输送在折布勾槽7011后半段被压制的面积逐渐增加,以降低摩擦,提高输送布料的流畅度。
75.同时,压板702倾斜的设置,使得压板702在另一端上会与露出折布勾槽7011外,再通过弯折压板702,使得折布勾槽7011在槽口位置与压板702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为折布间隙,通过折布间隙对布料边缘第二次弯折180
°
的弯折处进行引导弯折,使得布料边缘在进入折布勾槽7011内后,布料弯折的边缘会被折布间隙外的压板702所阻挡,保证布料以平整且弯折的状态在折布勾槽7011内输送,达到折布定型的效果。
76.本实施例中置布平台102上还设置有为折边模具70提供衬带的送带道(未图示),送带道的输出端朝向折布勾槽7011的方向设置;送带道与折边模具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压轮,压轮用于对布料折叠的边缘进行滚压输送;移动架101上设置有朝向送带道的衬带传感器(未图示),衬带传感器与控制中心40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77.送料道的结构可以为一个凹槽式通道或横截面为矩形的通道,例如凹槽式通道开口上间隔安装多个挡板,以使得衬带不易脱离送料道,利用滚轮滚压输送的方式输送衬带,达到将衬带输送至布料的折叠的边缘内,继而被缝纫机缝纫包覆在布料的折叠中。为了不影响布料的柔韧度,衬带可以为纸质的衬带,通过衬带起到提高布料边缘强度的目的,进而使得布料的边缘齐整,且不易褶皱弯曲,提高布料加工的质量。送带道是用于在布料折边内放置衬带,衬带可以为纸质的衬带,通过衬带起到提高布料边缘强度的目的,使得布料的边缘齐整,且不易褶皱弯曲,提高布料加工的质量。
78.同时,使用衬带传感器对送带道进行监控,并将监测的信息反馈至控制中心40内。具体的,当送带道内不具有衬带时,衬带传感器反馈信号至控制中心40,控制中心40控制整个缝纫设备停止运行,当补充了衬带后,再开启加工,提高实用性和布料生产的质量。
79.当布料通过送带道将衬带折叠至布料边缘内后,通过压轮对布料边缘进行滚压输送至折边模具内,以避免衬带掉落或者布料未对衬带进行包覆的问题。而且,压轮可以为气动压轮或弹簧压轮,以提供稳定的顶抵力,实现对衬带进行滚压输送的效果。
8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移动架101上还设置有朝向折布勾槽7011方向检测的卷边传感器(未图示),卷边传感器与控制中空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卷边传感器是用于对布料边缘是否折叠或折叠到位进行监测,若监测到布料边缘折叠未到位时,则通过控制中心40可以停止整个缝纫设备的运行,进而对布料边缘未折叠处进行人工处理,消除该问题后,重新开启缝纫设备运行,达到保证布料加工质量的目的。
81.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输送架20上设置有调节滑轨202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调节滑轨202上的吸边机50,调节滑轨202与输送辊201相互平行设置,吸边机50上设置有监测布料边缘位置的感应器501;吸边机50与控制中心40的第三输出端电连接。吸边机50为气动型吸边机50、重锺型吸边机50或电磁型吸边机50。吸边机50可以通过螺栓铰接设置在调节滑轨202的滑块上,达到灵活调节吸边机50与水平面之间成余角的角度设置。
82.具体的,两个吸边机50对称设置在调节滑轨202上,并通过两个感应器501对布料
的两个边缘进行监测,若布料边缘被一侧上的感应器501检测到时,感应器501反馈信号至吸边机50中,此时同侧的吸边机50不运行,另一侧上的吸边机50对布料进行夹紧滚动调节,实现布料朝向另一侧偏移,对布料进行摆正,达到了通过两个吸边机50可以对布料的两侧实现左、右拉扯调节的效果。
83.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感应器501为触碰传感器,当布料边缘触碰到感应器501时,即可通过感应器501获得一个检测信号,进而可以达到高精度的对布料进行调节,以保证布料的加工质量。
84.同时,调节滑轨202的设置也便于对于两个吸边机50的位置进行调节,可以适配不同尺寸型号的布料的输送,并对布料偏移或倾斜位置进行调整,提高适配性。
85.如图6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输送架20上还设置有修边滑轨203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修边滑轨203上的修边机60,修边滑轨203与输送辊201相互平行设置;修边机60包括切割机601、设置在切割机601架体上的电烫块602和位于切割机601下方对裁剪下的布料真空抽吸的吸尘箱(未图示),设切割机601的切刀裁断方向所在的竖直面为裁断面,电烫块602的烫边缺口6021朝向裁断面滑动设置;修边机60与控制中心40的第四输出端电连接,且电烫块602与控制中心40的第五输出端电连接。
86.本实施例中的修边机60对布料的边缘进行裁剪,消除生产出的布料边缘不齐整的问题,避免影响布料的使用或销售。而且,修边机60可以安装在输送布料的架体上,利用布料输送的过程进行裁剪修边,也便于对裁剪下的废料进行收集。同时在最后进行裁剪时,无需进行修边的操作,提高裁剪的效率。
87.对于裁剪下的布料收集,通过吸尘箱进行真空抽吸,吸尘箱的内部空间大,并结合吸尘箱位于切割机601的下方,因此布料的自由下落以及利用较低的真空度,即可实现对废布料的抽吸,且一些布料线渣,也可以达到收集的效果,提高修边机60的实用性。
88.具体的,将布料的边缘放置于切板上,利用布料输送移动的特点,实现布料的裁剪,进而在该输送过程中通过切割机601进行裁剪。人为设计需要裁剪的布料尺寸,进而通过修边滑轨204调节切割机601的位置,完成对切割机601的位置固定后,将经过修边机60的布料边缘裁剪下。而被裁剪后的布料会经过电烫块602,使得布料的边缘通过烫边缺口6021进行热烫,消除裁剪后布料边缘产生毛刺的问题,同时通过电烫在布料边缘形成热熔边,避免布料的纱线或毛线容易脱落的问题,达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修边的效果。
89.本实施例中电烫块602包括导热外壳和容置在导热外壳内的电热丝(未图示),导电外壳可以为金属材质,例如合金钢金属。采用电热丝对导热外壳进行加热,以使得对电烫块602的使用相对较为便捷,而导热外壳的设置,不仅可以自行设置外形轮廓,还便于进行安装固定,提高了电烫块602的实用性和适配性。
90.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带动电烫块602直线移动的气缸,气缸设置在切割机构20的架体上,气缸的输出轴的朝向与烫边缺口6021的朝向相同。通过气缸的带动,可以调节电烫块602的位置,若不需要使用电烫块602时,则移动电烫块602,使得被裁剪后的布料边缘不会与烫边缺口6021相接处,实现不烫边的效果。而需要进行烫边时,则通过气缸伸出电烫块602进行烫边即可,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91.本实施例中输送架20上设置有朝向输送辊201方向检测设置的送料传感器204,送料传感器204与控制中心40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通过送料传感器204可以检测在输送架20
上是否具有布料,若检测到没有布料时,控制中心40通过送料传感器204反馈的信号,控制缝纫设备停止运行,在补充好布料后,再进行运行加工,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9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移动架101上还以置布平台102为对称设置有拉布机90和熨烫机(未图示),第一缝纫机1021与移动架101输出端之间依次设置拉布机90和熨烫机;拉布机90与控制中心40的第六输出端电连接,熨烫机与控制中心40的第七输出端电连接。拉布机90在每个侧边各设置有两台,共四台的拉布机90进行拉布,同侧的两台的拉布机90可以提供稳定的拉力,进而保证对不同弹性的布料都进行稳定输送的目的。因为,同侧的两侧两台拉布机90之间,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转速的拉布输送,达到调节并消除弹力布料的弹力的影响,实现稳定输送布料的效果。
93.在布料缝制后,为了消除布料缝制处的缝痕问题,可以通过熨烫机进行熨烫,提高布料加工生产的效果。
94.在上文中的送料传感器204、偏移传感器301、卷边传感器和衬带传感器都可以为红外传感器。以流水线方向依次安装输送架20、折叠架30、缝纫机构10和折布架110,在输送架20上沿着流水线方向依次安装吸边机50和修边机60;在缝纫机构10的移动架101上沿着流水线方向依次安装折叠架30、折边模具70、第一缝纫机1021(第二缝纫机1022)、拉布机90和熨烫机。并结合控制中心40,使得缝纫设备达到了机电一体化的高自动生成加工的设备,提高了布料生产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95.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折布架110,折布架110位于缝纫机构10的输出端一侧独立设置;折布架110的顶部设置有辊轴摆架111和带动辊轴摆架111摆动的连杆机构112,带动连杆机构112转动的可以为电机1124。
96.辊轴摆架1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辊轴对1111和第二辊轴对1112,第一辊轴对1111和第二辊轴对1112的两端通过两个固定架板连接,第一辊轴对1111的主动辊与第二辊轴对1112的主动辊之间设置有皮带1113,固定架板上设置有带动第一辊轴对1111的主动辊转动的驱动单元1114,驱动单元1114可以为电机。进而实现通过第一辊轴对1111和第二辊轴对1112可以对布料进行主动的输送,进而再结合折布架110的摆动,使得布料被齐整的折叠,实现快速齐整的折叠放置。
97.连杆机构112包括转杆1121、摆杆1122和铰接设置在转杆1121与摆杆1122之间的连杆1123,在固定架板的板面设置有滑槽,摆杆1122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转杆1121设置在一电机1124的输出轴上。通过转杆1121、摆杆1122、连杆1123和固定架板可以形成连杆摇摆机构,该连杆摇摆机构的摆动范围可以为30
°‑
90
°
之间。
98.在组装时,在折布架110通过轴孔铰接安装辊轴摆架111,而折布架110的另一处安装电机1124,再通过连杆机构112连接在辊轴摆架111和电机1124,开启电机1124带动辊轴摆架111围绕铰接处摆动,实现对输送布料进行层叠放置的目的。
99.具体的,转杆1121设置在一电机1124的输出轴上,连杆1123铰接设置在转杆1121与摆杆1122之间,摆杆1122设置在折布架110与折布架110的框架之间。当电机带动转杆1121转动,继而带动连杆1123进行往返移动,最后连杆1123带动摆杆1122进行摆动,使得摆杆1122带动折布架110同步进行摆动效果,实现对布料的层叠放置的目的,提高叠布的齐整和高效。
100.摆杆1122与固定架板之间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传动,具有较高的容错率,在调
节连杆机构112行程时,可以增加或减短某根连杆的长度,以实现调节。
10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