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皮带纵向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16:40: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皮带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带纵向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皮带运输机是电厂输煤系统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运输设备,皮带运输机是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着电厂的经济效益,而皮带运输机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故障,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皮带的破坏形势有很多,例如起毛、断裂、撕裂、跑偏等,而撕裂是皮带最严重的破坏形式,皮带的撕裂事故会导致整条皮带报废,在短时间内无法正常工作,皮带的撕裂原因有许多,如煤或矸石的块太大,输送机卡住,超负荷运行都有可能造成皮带撕裂;皮带运输机的皮带老化;物料中有倾角大、距离长的煤块等,皮带的撕裂一般分为纵向撕裂、横向撕裂和钢芯撕裂三种方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纵向撕裂占大多数,横向撕裂与钢芯撕裂占一小部分,在皮带正常的运行过程中,皮带的受力是平衡的,如果在输送过程中皮带受到异物冲击时,异物给皮带一个附加的阻力和持续一定时间向下的一个压力,当该附加力达到刺穿皮带所需的力时,皮带就会撕裂,皮带撕裂后,其会产生对折,从而造成带宽的变化,因此可从皮带的受力出发,研发皮带纵向保护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皮带纵向保护装置。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皮带纵向保护装置,包括受力件,所述受力件安装在上侧皮带的下方,且与皮带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受力件位于落煤筒的下方,所述受力件安装在杠杆的一端,所述杠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力柱,所述杠杆的中部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支架的上端,在所述传力柱的上方设置有膜盒式称重传感器,所述膜盒式称重传感器通过连接杆与输送装置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膜盒式称重传感器的受力面与传力柱相接触,所述膜盒式称重传感器与显示控制仪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控制仪与皮带就地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控制仪用于将膜盒式称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
6.进一步,所述受力件为滚轮,与杠杆转动连接。
7.再进一步,传力柱侧的重量大于受力件侧的重量。
8.更进一步,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显示控制仪电性连接。
9.更进一步,还包括急停机构,所述急停机构包括拉绳开关和钢丝绳,所述拉绳开关固定安装在输送装置一侧的机架上,所述拉绳开关与皮带就地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拉绳开关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输送装置另一侧的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位于上侧皮带的下方,与皮带下表面相接触,且弧度与皮带的弧度相同。
10.更进一步,所述急停机构有两组,分别位于落煤筒的两侧。
11.更进一步,所述显示控制仪还连接有数字信号转换模块,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dcs集控系统连接,以便于监控受力件的压力变化,从而判断皮带是否产生损
坏。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受力件向膜盒式称重传感器传递皮带压力,当检测到压力增大,超过设定数值或受力不平稳时,通过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及时检查,同时显示控制仪向皮带就地控制箱发出停机信号,从而起到保护皮带的作用;
14.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拉绳开关和钢丝绳来防止皮带撕裂后的进一步扩大,当皮带被撕裂后,产生对折,并向下延伸,同时异物伸出皮带的下方,并随着皮带进行一定的位移,当对折的皮带或异物触碰到钢丝绳后,拉绳开关被触发,实现输送装置的紧急急停;
15.3、本实用新型将膜盒式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上传至dcs集控系统,通过dcs集控系统对皮带的压力变化进行监控,从而判断皮带是否产生损坏,避免了皮带局部损伤的扩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丝绳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18.图中,受力件—1、皮带—2、落煤筒—3、杠杆—4、传力柱—5、转轴—6、支架—7、膜盒式称重传感器—8、连接杆—9、机架—10、显示控制仪—11、皮带就地控制箱—12、报警模块—13、拉绳开关—14、钢丝绳—15、导料槽—16。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20.如图1、图2所示,一种皮带纵向保护装置,包括滚轮1和急停机构,所述受力件1安装在上侧皮带2的下方,且与皮带2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滚轮1位于落煤筒3的下方,所述滚轮1转动安装在杠杆4的一端,所述杠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力柱5,所述传力柱5侧的重量大于受力件1侧的重量,所述杠杆4的中部与转轴6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转动设置在支架7的上端,在所述传力柱5的上方设置有膜盒式称重传感器8,所述膜盒式称重传感器8通过连接杆9与输送装置的机架10固定连接,所述膜盒式称重传感器8的受力面与传力柱5相接触,所述膜盒式称重传感器8与显示控制仪11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控制仪11与皮带就地控制箱12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控制仪11用于将膜盒式称重传感器8的检测信号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所述显示控制仪11电性连接有报警模块13,所述显示控制仪11还连接有数字信号转换模块17,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模块17的输出端与dcs集控系统18连接,以便于监控受力件1的压力变化,从而判断皮带2是否产生损坏;
21.所述急停机构有两组,分别位于落煤筒3的两侧,所述急停机构包括拉绳开关14和钢丝绳15,所述拉绳开关14固定安装在输送装置一侧的机架10上,所述拉绳开关14与皮带就地控制箱12电性连接,所述钢丝绳15的一端与拉绳开关14连接,所述钢丝绳15的另一端与输送装置另一侧的机架10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15位于上侧皮带2的下方,与皮带2下表面相接触,且弧度与皮带2的弧度相同。
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
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2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皮带纵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力件(1),所述受力件(1)安装在上侧皮带(2)的下方,且与皮带(2)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受力件(1)位于落煤筒(3)的下方,所述受力件(1)安装在杠杆(4)的一端,所述杠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力柱(5),所述杠杆(4)的中部与转轴(6)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转动设置在支架(7)的上端,在所述传力柱(5)的上方设置有膜盒式称重传感器(8),所述膜盒式称重传感器(8)通过连接杆(9)与输送装置的机架(10)固定连接,所述膜盒式称重传感器(8)的受力面与传力柱(5)相接触,所述膜盒式称重传感器(8)与显示控制仪(11)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控制仪(11)与皮带就地控制箱(12)电性连接,所述显示控制仪(11)用于将膜盒式称重传感器(8)的检测信号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纵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件(1)为滚轮,与杠杆(4)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带纵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柱(5)侧的重量大于受力件(1)侧的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纵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模块(13),所述报警模块(13)与显示控制仪(11)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纵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急停机构,所述急停机构包括拉绳开关(14)和钢丝绳(15),所述拉绳开关(14)固定安装在输送装置一侧的机架(10)上,所述拉绳开关(14)与皮带就地控制箱(12)电性连接,所述钢丝绳(15)的一端与拉绳开关(14)连接,所述钢丝绳(15)的另一端与输送装置另一侧的机架(10)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15)位于上侧皮带(2)的下方,与皮带(2)下表面相接触,且弧度与皮带(2)的弧度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皮带纵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停机构有两组,分别位于落煤筒(3)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纵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仪(11)还连接有数字信号转换模块(17),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模块(17)的输出端与dcs集控系统(18)连接,以便于监控受力件(1)的压力变化,从而判断皮带(2)是否产生损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带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带纵向保护装置,包括受力件,受力件安装在上侧皮带的下方,且与皮带的下表面相接触,受力件位于落煤筒的下方,受力件安装在杠杆的一端,杠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力柱,杠杆的中部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转动设置在支架的上端,在传力柱的上方设置有膜盒式称重传感器,膜盒式称重传感器通过连接杆与输送装置的机架固定连接,膜盒式称重传感器的受力面与传力柱相接触,膜盒式称重传感器与显示控制仪电性连接,显示控制仪与皮带就地控制箱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受力件向膜盒式称重传感器传递皮带压力,当检测到压力异常时,通过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及时检查。查。查。


技术研发人员:于斌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左权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5
技术公布日:2022/8/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