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漏泄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2022-08-25 05:57: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泄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2.煤矿用漏泄同轴电缆适用于矿山、地铁、地下隧道以及地下设施在建筑物内部在无线电波不能直接传播与传播不良的特殊环境下作通信系统传输线,产品兼有信号传输线和天线的双重功能。由于煤矿用漏泄同轴电缆在实际运行环境的部分在地面部分在地下矿井中,漏缆铺设无规律性,导致漏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呈波浪状安装,弯曲位置漏缆易折断,护套皮出现褶皱。加上施工环境差,护套易受到损伤。由于矿井的局限性,漏缆还会受其他线缆的挤压而产生漏缆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状况,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漏泄同轴电缆,通过将内导体设置成螺旋结构,并在第二护套层内设置非金属结构件,提升电缆中导体的弹性的同时,增加电缆保护层的强度,从而提高电缆的抗弯和抗压性能,满足特殊环境的使用需求。
4.一种漏泄同轴电缆,包括沿径向依次设置的内导体、发泡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层。所述内导体设置成螺旋结构。所述护套层包括第一护套层、第二护套层和非金属结构件,所述第一护套层包覆于所述外导体背离所述发泡绝缘层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护套层包覆于所述第一护套层的外表面,所述非金属结构件沿电缆的轴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护套层内。
5.在一些实施例中,两组所述非金属结构件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二护套层的两侧。
6.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所述非金属结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金属结构件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护套层的厚度。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导体上开设漏泄槽,多个所述漏泄槽沿所述轴向方向间隔分布。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护套层的外表面设有对应所述漏泄槽的标识件。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电缆的径向方向,所述漏泄槽在所述第二护套层外表面的投影与所述标识件重合。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护套层的外表面设收容槽,所述标识件嵌设于所述收容槽内。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件的外表面不超出所述第二护套层的外表面。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所述漏泄槽包括复数个第一漏泄槽和复数个第二漏泄槽,所述第一漏泄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漏泄槽的延伸方向呈角度设置。
14.本技术提供的漏泄同轴电缆通过将内导体设置成螺旋结构,并在第二护套层内设
置非金属结构件,提升电缆中导体的弹性的同时,增加电缆保护层的强度,从而提高电缆的抗弯和抗压性能,满足特殊环境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5.图1为漏泄同轴电缆在一实施例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漏泄同轴电缆中的内导体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17.图3为图1所示漏泄同轴电缆中外导体的展开结构放大图。
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9.漏泄同轴电缆100内导体10发泡绝缘层20外导体30漏泄槽31第一漏泄槽311第二漏泄槽312护套层40第一护套层41第二护套层42收容槽421非金属结构件43第一结构件431第二结构件432标识件50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3.本技术提供一种漏泄同轴电缆,包括沿径向依次设置的内导体、发泡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层。所述内导体设置成螺旋结构。所述护套层包括第一护套层、第二护套层和非金属结构件,所述第一护套层包覆于所述外导体背离所述发泡绝缘层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
护套层包覆于所述第一护套层的外表面,所述非金属结构件沿电缆的轴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护套层内。
24.上述漏泄同轴电缆通过将内导体设置成螺旋结构,并在第二护套层内设置非金属结构件,提升电缆中导体的弹性的同时,增加电缆保护层的强度,从而提高电缆的抗弯和抗压性能,满足特殊环境的使用需求。
2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漏泄同轴电缆100包括沿径向依次设置的内导体10、发泡绝缘层20、外导体30和护套层40。
27.具体地,所述内导体10设置成螺旋结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内导体10在制造过程中,先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无氧铜带进行纵包对接焊接,形成管道结构,再通过螺纹轧纹工艺在管道结构上形成稳定节距的螺旋结构,从而使内导体10形成柔性铜内导体,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内导体10的材料还可以包括其他金属材料,满足漏缆的设计需求即可,本技术不对此进行限定。
2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发泡绝缘层20采用双路混合气体物理发泡技术生产,有利于降低传输介质损耗,提升漏泄同轴电缆100的传输性能。混合气体包括但不限于氮气、二氧化氮等。
29.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外导体30上开设漏泄槽31,多组所述漏泄槽31沿电缆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于外导体30的侧壁上。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每组所述漏泄槽31包括复数个第一漏泄槽311和复数个第二漏泄槽312,所述第一漏泄槽311与所述第二漏泄槽312大致呈“八”字形分布,换句话说,所述第一漏泄槽3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漏泄槽312的延伸方向呈角度设置,优选为呈钝角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漏泄槽311与第二漏泄槽312呈对称分布,具体为沿每组漏泄槽31的中线上下对称分布;沿电缆的轴线方向,复数个所述第一漏泄槽311为非等间距分布,复数个第二漏泄槽312也为非等间距分布,从而使漏泄同轴电缆100的辐射角度大于或170
°

3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每组漏泄槽31中包括四个第一漏泄槽311和四个第二漏泄槽312,沿电缆的轴线方向,四个第一漏泄槽311和四个第二漏泄槽312依次间隔排列,并呈“八”字形对称分布。相邻第一漏泄槽311之间的距离依次为d1、d2、d3,d1-d3的取值范围为15-30mm,优选为d1=23mm,d2=18mm,d3=29mm。第一漏泄槽311与第二漏泄槽312之间的最短距离d4为60mm,最长距离d5为200mm。进一步地,第一漏泄槽311的延伸方向与电缆的轴线方向的夹角a为30
°‑
40
°
,优选为33
°
。第一漏泄槽311的长度l为20-30mm,优选为26mm。第二漏泄槽312的结构与第一漏泄槽31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31.所述外导体30的制造过程中,先在金属片材上开设漏泄槽31,接着通过压纹技术在金属片材上形成锯齿结构,相邻片材结构之间可以通过锯齿结构进行搭接,再将片材结构进行纵包对接,形成外导体30。
32.请再次参阅图3,所述护套层40包括第一护套层41、第二护套层42和非金属结构件43。所述第一护套层41包覆于所述外导体30背离所述发泡绝缘层20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护套层42包覆于所述第一护套层41的外表面。所述非金属结构件43沿电缆的轴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护套层42内。
33.具体地,所述第一护套层41采用防水型线性聚乙烯护套材料挤塑成型在外导体30的表面,用以保护漏泄同轴电缆100的导体结构,减少内部金属材料的腐蚀、磨损等损害。第二护套层42和非金属结构件43采用共同挤塑的方式形成在第一护套层41的外表面,以提升电缆的耐磨性能和结构强度。第二护套层42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环保型聚氯乙烯等。非金属结构件43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可以在提升电缆结构强度的同时,减少传统金属增强件对辐射波的影响。
34.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两组所述非金属结构件43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二护套层42的两侧,有利于降低电缆在弯曲时发生褶皱、破裂等问题,并且可以在增强护套层40的结构强度时,减少对电缆的弯曲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地,每组所述非金属结构件43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结构件431和第二结构件432,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缆的可回弹、抗弯折性能。在其他实施例中,非金属结构件43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技术不限定于此。
35.进一步地,所述非金属结构件4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护套层42的厚度,从而使非金属结构件43可以全部包覆在第二护套层42内,减少非金属结构件43露出第二护套层42造成的应力集中。
3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护套层42的外表面还设有对应所述漏泄槽31的标识件50。沿电缆的径向方向,所述漏泄槽31在所述第二护套层42外表面的投影与所述标识件50重合,有利于用户正确识别漏泄槽31的位置,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和使用电缆。
3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护套层42的外表面设收容槽421,所述标识件50嵌设于所述收容槽421内。所述标识件50的外表面不超出所述第二护套层42的外表面。
38.进一步地,标识件50、非金属结构件43及第二护套层42可以一同挤出成型,有利于减少制造步骤,提升标识件50与护套层40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标识件50的意外脱落的问题。
39.本技术提供的漏泄同轴电缆100通过将内导体10设置成螺旋结构,并在第二护套层42内设置非金属结构件43,提升电缆中导体的弹性的同时,增加电缆保护层的强度,从而提高电缆的抗弯和抗压性能,满足特殊环境的使用需求。
40.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