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评估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2022-09-03 22:31: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评估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脂代谢异常的患病率迅速增加,目前已达到34.0%,超过一半的中国成年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20.9%的人甘油三酯(tg)升高。脂代谢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活方式和肥胖等。深入探索其发生机制,寻找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具有重要的科学和临床意义,或可为疾病干预提供有效的治疗靶点。
3.sparcl1为分泌型基质细胞糖蛋白,该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4q22,基因大小为35kb,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mrna长度为3kb,编码644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约为71kda,其分子结构由三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域组成,包括n端酸性域、卵泡抑素样域和胞外钙离子结合域,存在多个糖基化位点。sparcl1广泛表达于人体正常组织,可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并通过调节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来促进淋巴细胞转运,在人类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sparcl1基因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抑癌基因,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已知sparcl1在不同肿瘤的作用存在差异,在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中表达下调,但在肝癌中表达上调,并与肿瘤转移、复发等预后密切相关。此外,sparcl1可能还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缺血性脑卒中的损伤后修复。人群血清sparcl1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独立相关,动物实验则发现在成年大鼠短暂性脑缺血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sparcl1表达上调,可能参与血管生成和神经突触的发生及损伤修复。但是,目前有关sparcl1是否参与代谢性疾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研究寥寥无几。最近的研究报道,在非酒精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中血浆sparcl1水平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sparcl1通过与toll样受体4(tlr4)结合,激活nf-κb/p65信号通路,增加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cl2)的表达,进而参与nash的进展。但是,目前尚无研究探讨sparcl1在脂代谢异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sparcl1作为脂代谢异常的生物标志物方面的应用。
5.优选地,sparcl1作为脂代谢异常的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评估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的试剂中的应用。
6.本发明还提供sparcl1检测试剂在制备评估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的试剂中的应用,所述sparcl1检测试剂为检测生物样本中sparcl1蛋白表达水平的试剂。
7.优选地,所述生物样本为血清、血浆或血液。
8.优选地,所述sparcl1检测试剂包括免疫组化、western-blot、蛋白免疫印迹、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流式细胞术、紫外分光光度法-近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
或质谱鉴定的方法检测sparcl1蛋白表达水平的试剂。
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测试剂,包含所述sparcl1检测试剂。
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测试剂盒,包含所述检测试剂。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评估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1)通过所述的检测试剂或所述的检测试剂盒检测受试者的血清sparcl1蛋白表达水平;
13.(2)根据步骤(1)中检测的sparcl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脂代谢异常的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评估血清sparcl1蛋白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的关联,其中血清sparcl1蛋白表达水平高提示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低。
14.优选地,血清sparcl1蛋白表达水平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呈线性负相关,其中线性p=0.0083,且血清sparcl1蛋白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降低的相关性趋势在各亚组人群中存在一致性(交互p值均>0.05),即血清sparl1蛋白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降低的相关性不因人群年龄、性别、吸烟状态、体力活动和体质指数水平发生显著变化。
15.优选地,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的or值(95%ci)为0.65(0.49-0.87),血清sparcl1蛋白每增加一个标准差(501.40ng/ml)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降低14%(or,0.86;95%ci,0.78-0.96)相关。
16.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脂代谢异常患者的血清sparcl1水平显著降低,且脂代谢异常患病率与血清sparcl1水平呈线性负相关,其中线性p=0.0083。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血清sparcl1水平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呈负相关,即较高的血清sparcl1水平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降低显著相关,血清sparcl1水平是脂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脂代谢异常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具有重要的科学和临床价值。
附图说明
17.图1是实施例中脂代谢异常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清sparcl1水平表达差异。
18.图2是实施例中按照血清sparcl1四分位分组的脂代谢异常患病率结果。
19.图3是实施例中血清sparcl1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之间的限制性立方样条;其中,实线a表示拟合关系,虚线b表示95%置信区间,虚线c表示无关联的参考线(优势比=1.0),区域d代表血清sparcl1的密度分布,模型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状况、饮酒状况、体力活动、受教育程度和体质指数(bmi)等指标。
20.图4是实施例中每sd增量的血清sparcl1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之间关联的亚组分析,模型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状况、饮酒状况、体力活动、受教育程度和bmi(除分层因素以外)等指标。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本实施例纳入1633名上海社区人群,血清sparcl1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脂代谢异常使用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小组iii标准定义,具有以下任何一种即被定义为患有脂代谢异常:(a)总胆固醇≥6.22mmol/l;(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4mmol/l;(c)甘油三酯≥2.26mmol/l;(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计算脂代谢异常第四分位和最低分位的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从而评估血清sparcl1水平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的关联,模型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状况、饮酒状况、体力活动、受教育程度和体质指数(bmi)。采用sas 9.4进行统计分析,双侧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图1-4、表1和表2所示。
24.在纳入的1633名参与者中,平均(sd)年龄为55.66
±
8.34,其中577人(35.33%)患有血脂异常,血清sparcl1的平均为701.92
±
501.40ng/ml,脂代谢异常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sparcl1水平对比显示,与正常人相比,脂代谢异常患者中血清sparcl1水平显著降低(图1)。
25.根据血清sparcl1四分位数的人群基线特征如表1所示:随着血清sparcl1水平的增加,参与者的甘油三酯水平逐渐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趋势均p《0.05;表1)。按血清sparcl1四分位分组的脂代谢异常患病率结果显示,随着血清sparcl1水平升高,脂代谢异常患病率显著降低,从第1分位到第4分位的脂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40.69%、35.05%、34.72%、30.88(图2)。
26.表1:根据血清sparcl1四分位水平分组的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0027][0028]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血清sparcl1最低四分位数的参与者相比,血清sparcl1最高四分位数组的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显著降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的or值
(95%ci)为0.65(0.49-0.87),血清sparcl1每增加一个标准差(501.40ng/ml)与脂代谢异常风险降低14%(or,0.86;95%ci,0.78-0.96)相关,进一步校正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因素和bmi,血清sparcl1水平与脂代谢患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依然显著。对于脂代谢异常的各个组分结果提示,血清sparcl1最高四分位数的参与者,甘油三酯升高(or,0.54;95%ci,0.35-0.83)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or,0.67;95%ci,0.45-0.99)的患病风险均显著降低,但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患病风险无显著关联(表2)。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状况、饮酒状况、体力活动、受教育程度和体质指数后,血清sparcl1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之间的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血清sparcl1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呈线性负相关,线性p=0.0083(图3);分层分析结果表明,血清sparcl1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降低的相关性趋势在各亚组人群中存在一致性(交互p值均>0.05),即血清sparl1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的关系,不因人群年龄、性别、吸烟状态、体力活动和体质指数水平而发生显著变化(图4)。
[0029]
表2:血清sparcl1水平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0030][0031]
综上可知,与正常人相比,脂代谢异常患者的血清sparcl1水平显著降低,且脂代谢异常患病率与血清sparcl1水平呈负相关;校正混杂因素后,血清sparcl1水平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呈负相关,较高的血清sparcl1水平与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降低显著相关,表
明血清sparcl1水平是脂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脂代谢异常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脂代谢异常患病风险,或可为疾病干预提供潜在有效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科学和临床价值。
[0032]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容易的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原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