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全自动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02:15: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机,具体涉及全自动包装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包装机,特别是纺织行业,主要针对毛毯,窗帘、四件套小被子等家纺产品,在将布品折叠打包时主要通过皮带组之间的配合达到产品折叠效果,或是将布品铺平在模板上再通过各个不同方向的模板翻折来达到产品的折叠效果。
3.客观的讲,有些家纺产品折叠时还需要放衬板(布品折叠的内衬),这些内衬人工放置较为费时费力;而将布品放入折叠设备时又需要至少两人操作将布品放整齐,摆放时容易搞不整齐,特别是窗帘,大型毛毯等面积较大的布品,并且这些布品在现有的包装机折叠时其折叠方式比较单一,通常就是对折再对折。
4.另外,折叠后还需将布品收卷再打包,折叠后还需要人工将其放入到收卷的设备里,效率低且过程中容易使折叠的布品变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由人工放置布品之后经上料、放衬、折叠以及出料即可一步到位的全自动包装机。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7.全自动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依次安装有上料单元、放衬板单元、折叠单元以及出料单元;
8.上料单元安装于折叠单元的进料端上方,放衬板单元设置于折叠单元上方,出料单元设置于折叠单元的出料端;
9.上料单元通过夹撑机构将布品向两边撑开至展平后输送至折叠单元,经组成折叠单元的第一组前、后皮带输送组在输送到位后,由组成放衬板单元的供料部分取衬再由放料部分在前、后皮带输送组中间放衬,经组成放料部分的衬板大拖板由一斜插动力机构带动插推入折叠单元下一组前、后皮带输送组完成折叠;
10.布品折叠后由出料单元经呈上、下皮带组输送吸入两组之间直到布品前进边卷起打卷。
11.优选地,上料单元包括一安装在折叠单元侧边架上的上料横梁,在上料横梁设有由伺服电机提供动力的同步带;同步带上固定有组成夹撑机构的上直线导轨滑块及下直线导轨滑块,上、下直线导轨滑块上分别安装有气动手指;在所述上料横梁下方安装传动轴,传动轴的两端安装有左、右齿轮,在传动轴上安装有驱动齿轮,一横向移动电机通过动力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提供左、右齿轮转动,对应左、右齿轮在所述机架上的设有左、右齿条。
12.优选地,折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横向折叠单元;所述横向折叠单元包括至少两组折叠机构,每组折叠机构呈上下设置,且每组折叠机构均包括对应设置电机驱动的前、后皮带输送组,在每组折叠机构的前或后皮带输送组上均设有一个位置传感器;除与放衬板单
元对应的最上层折叠机构外,在下方的折叠机构的前、后皮带输送组中间上方配有下插板。
13.优选地,供料部分包括设置于平行固定导轨上的衬板放置单元,衬板放置单元包括左侧板及右侧板,左侧板上固定一左衬板支撑板,右侧板固定一右衬板支撑板;一正反丝杆从左、右侧板的侧边穿过,且在靠近左、右侧板的侧边所述正反丝杆上分别安装有正丝螺母和反丝螺母,在正反丝杆旋转时促使左、右侧板间距发生变化。
14.优选地,放料部分包括分别固定在折叠单元侧边架上的左、右立柱,安装于左、右立柱上的取衬板横梁,左、右立柱下方分别安装左直线导轨及右直线导轨上;一衬板大拖板固定在左、右直线导轨上,取衬板横梁背部固定一斜插气缸,斜插气缸输出端固定在衬板大拖板上;衬板大拖板上还设有纵向导轨,一取衬板气缸固定在纵向导轨上,所述取衬板气缸上安装有吸盘支架,吸盘支架上设有吸盘,吸盘一端与真空发生器相连,真空发生器触发点套置于取衬板气缸输出端上;所述衬板大拖板上还设有衬板辅助板。
15.优选地,折叠单元还包括一个纵向折叠单元,所述纵向折叠单元包括剪式升降机构和安装于剪式升降机构上的夹爪机构;所述剪式升降机构包括底座、上主架,上主架上设有纵向输送皮带组,底座与上主架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由升降气缸,承受升降气缸输出端前后伸缩所推动的伸展支撑杆,与伸展支撑杆铰接且至少一端固定于底座或上主架上的被动支撑杆组成。
16.优选地,所述夹爪机构包括前支撑架、后支撑架,前、后支撑架分别安装在上主架上,前、后支撑架上分别设有前、后直线导轨,且前直线导轨或后直线导轨上安装有滑台气缸;前直线导轨上安装有前侧板,后直线导轨上安装有后侧板,前、后侧板前端与一夹爪下颚侧边固定连接,夹爪下颚通过铰链与一夹爪上颚相连;前、后侧板之间用型材连接,型材上固定咬合气缸,咬合气缸的输出端与夹爪上颚固定。
17.优选地,上主架上设有纵向翻折机构,所述纵向翻折机构包括纵向输送皮带组,带动纵向输送皮带组输送运转的皮带伺服电机,设置于纵向输送皮带组另一端的y型翻转拨片,所述y型翻转拨片由一翻转伺服电机带动。
18.优选地,所述出料单元包括主框架、呈倾斜设置的所述上、下皮带组,至少一个探边感应器安装于主框架对应布品进入口;上皮带组配有上伺服电机提供输送动力,下皮带组配有下伺服电机提供输送动力;所述上皮带组由前直线导轨及后直线导轨悬挂吊装在主框架上,由一横向伺服电机提供上皮带组横向移动;所述探边感应器与控制上伺服电机及横向伺服电机的电路相连;下皮带组通过左直线导轨及右直线导轨安装在主框架上,并由一纵向伺服电机提供下皮带组前后移动;在上、下带组之间的一侧还设有推出气缸。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料单元实现单人上料,同时解决放料不整齐导致折叠效果不佳的问题。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放衬板单元可实现自动放衬板的功能,且可控制放衬数量,解决其他设备无法放衬板的问题,另外配合组成折叠单元的第一组前、后皮带输送组可实现布品不同位置的放衬板需求。
22.3、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叠单元的多组前、后皮带输送组可实现布品的多种折叠方式。
23.4、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单元可实现布品在同个设置中完成横向及纵向折叠,且通过
出出料单元完成折叠布品的自动打卷。
附图说明:
24.图1是发明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上料单元的结构参考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上料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折叠单元与放衬板单元装配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图5所述折叠单元结构原理框架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组成放衬板单元供料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本实用新型组成放衬板单元放料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折叠单元中纵向折叠单元结构示意图;
33.图10是图9所述纵向折叠单元夹爪机构结构示意图;
34.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出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2是本实用新型出料单元出料成卷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37.参阅图1至图11,全自动包装机,可对布品,包括但不限于毛毯、窗帘、四件套、小被子等系列家纺产品的自动折叠及成卷,还可在布品折叠时实现自动放衬。
38.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依次安装有上料单元1、放衬板单元2、折叠单元以及出料单元5;上料单元1安装于折叠单元的进料端上方,放衬板单元2设置于折叠单元上方,出料单元5 设置于折叠单元的出料端。通常如布品折叠时不需要放衬可单独停止放衬板单元2运行即可,另外如布品需打卷出料或折叠出料可根据需求停止或搬移出料单元5。
39.上料单元1通过夹撑机构将布品向两边撑开至展平后输送至折叠单元,经组成折叠单元的第一组前、后皮带输送组在输送到位后,由组成放衬板单元2的供料部分2a取衬再由放料部分2b在前、后皮带输送组中间放衬,经组成放料部分的衬板大拖板由一斜插动力机构带动插推入折叠单元下一组前、后皮带输送组完成折叠;
40.布品折叠后由出料单元经呈上、下皮带组输送吸入两组之间直到布品前进边卷起。
4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如下:
42.工人将布品的两角放置在上料单元1的夹撑机构上,之后夹撑机构启动将布品撑开至展平状态,之后夹撑机构带着布品前进并在行程最后将布品输送至折叠单元第一组前、后皮带输送组的前皮带输送组表面,第一组前、后皮带输送组输送使布品表面过前、后皮带输送组中间间隙,再由放衬板单元2的放料部分的衬板大拖板将衬板对应间隙位置插推到布品上,并配合第一组前、后皮带输送组将其折叠进入到下一组前、后皮带输送组,根据需要再进行一次折叠,最后从折叠单元输出。该过程中将放衬跟折叠完美结合,而折叠次数可根据需要对折叠单元的折叠机构进行减少或增加。
43.从折叠单元出来后再由出料单元呈上、下皮带组输送后打卷。
44.本实用新型布局合理,操作简单,只需要一人将成品放在上料单元1,上料单元1即可将布品整齐的铺在折叠单元上,折叠单元根据不同的折叠模式进行横向折叠,横向折叠完成后根据需求可选择纵向打卷或者纵向再次折叠。
45.继续参阅图3、图4,进一步,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上料单元1安装于折叠单元进料端上方,上料单元1包括一安装在折叠单元侧边架上的上料横梁11,在上料横梁11 设有由伺服电机12提供动力的同步带13;同步带13上固定有组成夹撑机构的上直线导轨滑块14及下直线导轨滑块15,该上直线导轨滑块14安装于同步带13的上方,下直线导轨滑块15安装于同步带13的下方,这样同步带13转动时,上直线导轨滑块14及下直线导轨滑块15会向两个对立的方向移动。
46.上、下直线导轨滑块14、15上分别安装有气动手指16、17,在本实例中,所述手动手指16、17安装于上、下直线导轨滑块14、15延伸出的移动支架侧边;在所述上料横梁11 下方安装传动轴18,传动轴18的两端安装有左、右齿轮19、20,在传动轴18上安装有驱动齿轮21,一横向移动电机22通过动力齿轮23与驱动齿轮21啮合提供左、右齿轮19、20 转动,对应左、右齿轮19、20在所述机架上的设有左、右齿条。匹配左、右齿轮19、20 啮合左、右齿条,在机架上还设有与左、右齿条同方向的纵向直线导轨25。该部分机架为处于折叠单元上方的侧边架。
47.本技术方案实施时,工人将布品的两直角分别放在气动手指16、17中,气动手指16、 17将布品的两个角夹住以后向两边撑开至布品纵向展平状态,这个过程由伺服电机12提供同步带13转动,同步带13带动上直线导轨滑块14及下直线导轨滑块15向两侧移动从而实现布品两个角向两侧移动,实现手指气缸16与手指气缸17之间接近及远离,即实施对布品的撑张。
48.过程中,当布品被气动手指16、17提起并纵向展平后,其自身重力的原因布品下方铺设在折叠单元上,上方则垂直于水平面,然后传动轴18输出端动力齿轮23带动驱动齿轮21 驱动传动轴18转动,安装在传动轴18两端的左右齿轮19、20转动,因纵向直线导轨25 的限轨作用,实现整个上料单元1在折叠单元的左、右齿条上向折叠单元方向前进或后退,而到达设定位置时,该设定位置分别由设置于上、下直线导轨滑块14、15上的感应器2t 来实现,所述感应器2t可为接近开关,原理是当布品的边角放入手指气缸16、17感应器 2t控制手指气缸16、17夹紧。当上料单元1完成上料时,最后在折叠单元侧边架上设置触控开关,整个沿纵向直线导轨25移动接触到触控开关,触控开关控制手指气缸16、17打开,随即布品全部落在折叠单元的折叠机构上。
49.继续参阅图1、图5,进一步,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折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横向折叠单元3;所述横向折叠单元3包括至少两组折叠机构,每组折叠机构呈上下设置,且每组折叠机构均包括对应设置电机驱动的前、后皮带输送组,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且可独立单独控制每个对应输送组的转向速度;在每组折叠机构的前或后皮带输送组上均设有一个位置传感器;除与放衬板单元2对应的最上层折叠机构外,在下方的折叠机构的前、后皮带输送组中间上方配有下插板,所述下插板均配有独立推供推动力的动力气缸。
50.在本实用新型中,设备出厂通常设有三组折叠机构,包括最上面的第一组前、后皮带输送组31、32,第一组下方的第二组前、后皮带输送组33、34,以及最下方的第三组前、后皮带输送组35、36,在第三组下方再设置一个成品输送皮带组37。其中第一组后皮带输送组
32、第二组后皮带输送组34及第三组前皮带输送组35可以单独前后输送,可以保证适应厚薄不同的布品。
51.本技术方案实施时,上料单元1将布口输送到最初折叠单元进料端的折叠机构时,即布品被带到第一组前皮带输送组31,此时第一组前皮带输送组31及第一组后皮带输送组32 的电机驱动同时顺时针输送,当布品经过每一组折叠机构上的位置传感器s时,第一组前皮带输送组和第一组后皮带输送组32的电机停止驱动,放衬板单元2将衬板吸住然后由斜插动力机构带动衬板大拖板插推入第一组前皮带输送组31及第一组后皮带输送组32中间的缝隙。之后第一组前皮带输送组31顺时针输送,第一组后皮带输送组32逆时针转动,布品被推入间隙,完成第一次横向折叠。
52.第一次横向折叠完成后,第二组前皮带输送组33顺时针输送,同时第二组后皮带输送组34也顺时针旋转,布品经过第二组折叠机构上的位置传感器s时,控制第二组前、后皮带输送组33、34的电机控制第二组前、后皮带输送组33、34停止输送,第二组前、后皮带输送组33、34中间上方设置的下插板l由动力气缸推动,辅助布品进入第二组折叠机构的间隙,于此同时,第二组前皮带输送组33在电机提供动力下继续顺时针转动,第二组后皮带输送组34在电机提供动力下逆时针转动,布品通过间隙完成第二次横向折叠。
53.通常布品只需两次横向折叠即可,如只需两次横向折叠,布品进入第三组前、后皮带输送组35、36时可直接同一方向输送(通常为顺时针,视出料单元接驳方向而定),从侧边输送出横向折叠单元3,进入后方的出料单元5进行成品折叠或者打卷。
54.而如果需要三次横向折叠,此时,第三组前、后皮带输送组35、36均逆时针输送,在布品经第三组的位置传感器s后,第三组前、后皮输送组35、36的电机分别同时停止驱动,第三组的下插板l由对应的动力气缸带动向下推插,使布品进入第三组前、后皮带输送组 35、36间隙,此时第三组前皮带输送组35继续逆时针输送,第三组后皮带输送组36则顺时针输送,布品被进一步摩擦推送过间隙进入到成品输送皮带组37上,同时成品输送皮带组37顺时针输送将成品接住,直到布品完全落到成品输送皮带组37上,从而完成第三次横向折叠。
55.之后成品输送皮带组37继续向着与折叠单元接驳的出料单元方向输送(通常为顺时针),进入出料单元5后进行成品折叠或者打卷。
56.继续参阅图1、图5、图7,进一步,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供料部分2a包括设置于平行固定导轨38上的衬板放置单元,衬板放置单元包括左侧板39及右侧板40,左侧板39上固定一左衬板支撑板41,右侧板40固定一右衬板支撑板42,左、右衬板支撑板41、 42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方便放置在左、右侧板39、40之间的衬板下滑;一正反丝杆43 从左、右侧板39、40的侧边穿过,且在靠近左、右侧板39、40的侧边所述正反丝杆43上分别安装有正丝螺母44和反丝螺母45,在正反丝杆43旋转时促使左、右侧板39、40间距发生变化。
57.本技术方案在实施时,供料部分2a通过正反丝杆43的转动,调整左、右衬板支撑板 41、42分离以及合并,进而使左、右侧板39、40间距发生变化,这样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衬板放置其上。而衬板放置单元是安装在平行固定导轨38上,这样可以手动或由伺服电机控制衬板放置单元在平行固定导轨38上实现纵向的任意位置移动,而且根据需要还可以任意增加衬板放置单元的数量,比如两组或者多组以备满足客户衬板放置需求。
58.继续参阅图1、图5、图6、图8,进一步,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放料部分2b 包括分别固定在折叠单元侧边架上的左、右立柱46、47,安装于左、右立柱46、47上的取衬板横梁
48,左、右立柱46、47下方分别安装左直线导轨49及右直线导轨50上;一衬板大拖板51固定在左、右直线导轨49、50上,取衬板横梁48背部固定一斜插气缸52,斜插气缸52输出端固定在衬板大拖板51上;衬板大拖板51上还设有纵向导轨53,一取衬板气缸54固定在纵向导轨53上,所述取衬板气缸54上安装有吸盘支架,吸盘支架上设有吸盘,吸盘一端与真空发生器相连,真空发生器触发点套置于取衬板气缸54输出端上;所述衬板大拖板51上还设有衬板辅助板55;所述衬板辅助板55固定在左、右立柱46、47之间并靠近衬板大拖板51的端部。
59.本技术方案在实施时,取衬板气缸54端部伸出,同时真空发生器触发,吸盘支架上的吸盘开始工作,并且吸盘同时随着输出端顶出至衬板上,吸盘吸住供料部分2a的衬板,然后缩回放在衬板大拖板51上,输出端再次触发真空发生器触发点使真空发生器关闭,衬板完全由衬板大拖板51拖住。
60.当需要折叠单元第一次折叠时,斜插气缸52推动衬板大拖板51向下辅助折叠单元对布品进行横向折叠。同时衬板辅助板55随着衬板大拖板51进一步下落先推至衬板辅助板 55上,随着衬板大拖板51进一步下落,两者接触部位摩擦力发生变化,进而衬板顺势被放进正在折叠的布品中。
61.继续参阅图1、图9,进一步,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折叠单元还包括一个纵向折叠单元4,所述纵向折叠单元4包括剪式升降机构3a和安装于剪式升降机构3a上的夹爪机构3b;所述剪式升降机构包括底座56、上主架57,所述上主架57上设有纵向输送皮带组,底座56与上主架57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升降单元,实施时,升降单元优选为4个,分布于上主架57下方四个方位;所述升降单元由升降气缸58,承受升降气缸58输出端前后伸缩所推动的伸展支撑杆59,与伸展支撑杆59铰接且至少一端固定于底座56或上主架57上的被动支撑杆60组成。
62.通常升降气缸58安装于底座56上,这样伸展支撑杆59另一端则铰接在上主架57上。如升降气缸58安装于上主架57上,则伸展支撑杆59另一端则铰接到底座56上。
63.被动支撑杆60的一端固定于底座上,上主架57下方则设置一个限位槽或限位框,被动支撑杆60另一端设置滚轮,滚轮限位于限位槽或限位框内滚动并且随着升降气缸58输出端伸缩时,经铰接处传递力量而在限位槽或限位框内滑动,从而实现伸展支撑杆59与被动支撑杆60打开使上主架57远离底座56,实现上主架57高度上升。
64.在实施时,被动支撑杆60的两端也分别可铰接于底座56、上主架57上设置。
65.继续参阅图1、图9、图10,进一步,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夹爪机构2b包括前支撑架61、后支撑架62,前、后支撑架61、62分别安装在上主架上57侧边,前、后支撑架61、62上分别设有前、后直线导轨63、64,且前直线导轨63或后直线导轨64上安装有滑台气缸65;前直线导轨63上安装有前侧板66,后直线导轨64上安装有后侧板67,前、后侧板66、67前端与一夹爪下颚68侧边固定连接,夹爪下颚68通过铰链与一夹爪上颚69相连;前、后侧板66、67之间用桥接型材70连接,桥接型材70上固定咬合气缸71,咬合气缸71的输出端与夹爪上颚69固定。
66.本技术方案在实施时,夹爪下颚68和夹爪上颚69由滑台气缸65推说一动至折叠单元预定出料的折叠机构的最后一组皮带输送组边缘,布品输送至夹爪下颚68与夹爪上颚69 之间,此时咬合气缸71启示并推动夹爪上颚69合并向夹爪下颚68以实现咬合布品,之后滑台气缸65回缩将布品拖到上主架57上的纵向输送皮带组的皮带表面。
67.继续参阅图1、图9、图10,进一步,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上主架57上设有纵向翻折机构,所述纵向翻折机构包括纵向输送皮带组72,带动纵向输送皮带组72输送运转的皮带伺服电机73,设置于纵向输送皮带组72另一端的y型翻转拨片74,所述y型翻转拨片74由一翻转伺服电机75带动。组成所述纵向输送皮带组72的各纵向输送皮带之间留有间隙,所述y型翻转拨片74设置于间隙下方与翻转伺服电机75输出端间接或直接相配装。
68.本技术方案在实施时,横向折叠完成的布品被夹爪机构2b拉到纵向输送皮带组上,然后由皮带伺服电机73驱动使得布品向后方运动,皮带伺服电机73转动预定时间,翻转伺服电机75启动,翻转伺服电机75带动y型翻转拨片74逆时针转动,y型翻转拨片74从纵向输送皮带之间的间隙向上主另57表面翻转,即将上方通过的布品一端翻折完成。皮带伺服电机73转动使布品继续向后方运动,翻转伺电机75再次反向带动y型翻转拨片74顺时针转动,使布品另一端翻折完成。
69.在具体实施时,如有更多翻折需求,可反复上述动作即可。
70.继续参阅图1、图11,图12,所述出料单元5包括主框架76、呈倾斜设置的上皮带组 77、下皮带组78,上皮带组77配有上伺服电机79提供输送动力,至少一个探边感应器89 安装于主框架76对应布品进入口,下皮带组78配有下伺服电机80提供输送动力,上、下伺服电机79、80均可单独正反转动;所述上皮带组77由前直线导轨81及后直线导轨82 悬挂吊装在主框架76上,由一横向伺服电机83通过丝杆87提供上皮带组77横向移动;所述探边感应器与控制上伺服电机79及横向伺服电机83的电路相连;下皮带组78通过左直线导轨84及右直线导轨85安装在主框架76上,并由一纵向伺服电机86通过纵向丝杆(图未标)提供下皮带组78前后运动,调整两皮带组之间缝隙的大小,用于适应不同的卷径。在上、下带组之间的一侧还设有推出气缸88。
71.本技术方案在实施时,出料单元5通常接驳于纵向折叠单元4的前方,出料单元5的下皮带组78逆时针输送,上皮带组77顺时针输送,上、下皮带组77、78中间产生摩擦吸力将布品摩擦吸入两个皮带组之间。
72.探边感应器89用于感应布品进入,之后探边感应器与上皮带组77、下皮带组78配合,在预定时间(实际上、下伺服电机79、80转动圈数为时限),当布品进入上、下皮带组之间的中心位置时,控制上伺服电机79反向转动,使上皮带组77逆时输送,而下皮带组78继续逆时输送,布品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承受相反的摩擦力,使得与上皮带组77表面摩擦的布品边被卷起。
73.当布品上侧面边沿被卷起时,下皮带组78继续带着布品下表面向前推,上皮带组77 则继续带着布品上表面向后推,于是在上、下带皮组77、78的中间位置布品开始收卷。
74.上、下皮带组77、78中间位置布品收卷成圆形压迫上、下皮带组77、78表面向各自内侧凹陷发生形变,因上、下皮带组77、78中间的皮带没有支撑,所以从收卷开始慢慢可见中间处的皮带凹陷后形成圆弧状。
75.而随着越卷越大,上、下皮带组77、78接触布品表面张力变紧反作用到收卷布品的表面使得打卷更紧。
76.当打卷圈数,也就是对应上或下伺服电机转动圈数到一定时,纵向伺服电机86启动,使下皮带组78适当向前撤,使后部留出更大空间适应打卷,直到成品完全被卷起。
77.在布品打卷过程中,当探边感应器89探知布品横向上发生偏移时,控制横向伺服
电机 83使上皮带组横向移动,使布品打成卷比较整齐。
78.当成品完全被卷起后,进入端的感应器感应不到有布品进入,上下皮带组8继续打卷一段时间(时间决定原理同上所述),上、下伺服电机79、80停止,然后推出气缸88从侧边将卷好的布品推出上、下皮带组77、78之间,方便工人对成卷布品进套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