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快速电控气体发生器

2022-09-08 02:00: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电控气体发生器,属于气体发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安全气囊设有不同规格的气体发生器。在车辆碰撞时,气体发生器使安全气囊充气后展开,保护乘客的安全。
3.目前应用于常规汽车气囊或行人保护装置的气体发生器都是化学性气体发生器,其普遍存在冲击性较强,且可更换性较差的问题,并且安全性低,不可重复使用,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不适合后续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4.[技术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目前应用于常规汽车气囊或行人保护装置的气体发生器都是化学性气体发生器,其普遍存在冲击性较强,且可更换性较差的问题,并且安全性低,不可重复使用,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不适合后续的产品。
[0006]
[技术方案]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电控气体发生器,该气体发生器可以随时实现气瓶快速充气及重复使用,并且由电机控制发生,可以保证气体发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冲击适应性,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
[0008]
所述快速电控气体发生器包括发生器主体,所述发生器主体包括气瓶、单向下阀体、单向上阀体、单向阀芯主体、开关阀芯和弹簧卡位体,所述单向下阀体套设在气瓶的瓶口上,单向下阀体背离气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上阀体,所述单向上阀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开关阀芯,所述单向下阀体和单向上阀体内设置有单向阀芯主体,所述气瓶内设置有弹簧卡位体,所述单向阀芯主体插入到所述弹簧卡位体内并与弹簧卡位体滑动连接。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阀芯主体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开关阀芯穿过所述阀体内并与阀体活动连接。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阀杆插入到所述弹簧卡位体内,阀杆外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卡位体相抵触,另一端与阀体相抵触。
[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上阀体还开设有通气孔。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驱动阀组,所述驱动阀组通过导柱固定在单向上阀体背离单向下阀体的一端。
[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阀组包括驱动下阀体、驱动上阀体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下阀体与驱动上阀体之间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下阀体开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
[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下阀体固定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
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0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固定端和电机转动端,所述电机转动端位于电机固定端内,电机固定端驱动电机转动端旋转,所述电机转动端的内表面开设有连接部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驱动电机在连接部上移动。
[001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固定端靠近驱动下阀体的一侧设置有凸起,凸起跟随驱动电机一起在连接部上移动,当凸起向单向上阀体方向移动时,凸起穿过第二凹槽以及第一凹槽并与开关阀芯相抵触。
[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内构造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单向上阀体的通气孔连通。
[0018]
[有益效果]
[0019]
1、本实用新型可以随时实现气瓶快速充气及重复使用,并且由电机控制发生,可以保证气体发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冲击适应性,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
[0020]
2、本实用新型将驱动电机与驱动下阀体通过螺纹直接连接并通过导柱限位,实现将驱动电机的转动运动转换为驱动电机的轴向进给运动,电机固定端会带着凸起轴向进给穿过第二凹槽以及第一凹槽并与开关阀芯相抵触,以起到控制开关阀芯的位置,使开关阀芯压迫单向阀芯主体,使气体通路打开而释放气体,使得开关阀芯可控,使用方便,操作便捷。
[0021]
3、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阀组可以通过更换驱动电机来实现改变发生速度和提高进给力来保证发生器具有合适的性能,也可以通过改变气瓶的尺寸来适应不同气量的需求,适用范围广。
[0022]
4、本实用新型发生器主体本身可以实现向气瓶充气且无法使气体泄漏的功能,并在发生器主体上增加了驱动阀组进给运动来控制开关,实现气体发生,通过电控的方式控制驱动电机旋转继而控制发生器主体的开关,简单方便,可以保证气体发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冲击适应性。
[0023]
5、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瓶以储存高压发生气体,可实现多次充放气,可更换性好,可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成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快速电控气体发生器的剖视图;
[0025]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生器主体的立体图;
[0026]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生器主体其中一个视角的爆炸图;
[0027]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发生器主体又一个视角的爆炸图;
[0028]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发生器主体再一个视角的爆炸图(去掉气瓶);
[0029]
图6是本实用新型驱动阀组的剖视图;
[0030]
图7是本实用新型驱动阀组的立体图;
[0031]
图8是本实用新型驱动阀组的爆炸图(加上单向上阀体)。
[0032]
图中:1、气瓶;2、单向下阀体;3、单向上阀体;31、第一凹槽;32、通气孔;4、单向阀芯主体;41、阀体;42、阀杆;5、开关阀芯;6、弹簧卡位体;71、驱动下阀体;72、驱动上阀体;73、驱动电机;711、连接部;712、气体通道;713、第二凹槽;721、导柱; 731、电机固定端;
732、电机转动端;73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且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34]
实施例1
[0035]
一种快速电控气体发生器,如图1-5所示,包括发生器主体和驱动阀组,所述发生器主体包括气瓶1、单向下阀体2、单向上阀体3、单向阀芯主体4、开关阀芯5和弹簧卡位体6;所述驱动阀组包括驱动下阀体71、驱动上阀体72和驱动电机73。
[0036]
所述单向下阀体2套设在气瓶1的瓶口上,单向下阀体2背离气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上阀体3,所述单向上阀体3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1和通气孔32,所述第一凹槽31内滑动连接有开关阀芯5,所述单向下阀体2和单向上阀体3内设置有单向阀芯主体4,所述气瓶 1内设置有弹簧卡位体6,所述单向阀芯主体4插入到所述弹簧卡位体6内并与弹簧卡位体6 滑动连接。
[0037]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芯主体4包括阀体41和阀杆42,所述开关阀芯5穿过所述阀体 41内并与阀体41活动连接,所述阀杆42插入到所述弹簧卡位体6内,阀杆42外套设有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卡位体6相抵触,另一端与阀体41相抵触。
[0038]
如图6-8所示,所述驱动阀组通过导柱721固定在单向上阀体3背离单向下阀体2的一端。所述驱动下阀体71与驱动上阀体72之间设置驱动电机73,所述驱动下阀体71开设有与第一凹槽31相对应的第二凹槽713,驱动下阀体71固定连接有连接部711,所述连接部 711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0039]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73包括电机固定端731和电机转动端732,所述电机转动端732 位于电机固定端731内,电机固定端731驱动电机转动端732旋转,所述电机转动端732的内表面开设有连接部711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驱动电机73与驱动下阀体71之间为活动连接,驱动电机73在连接部711上移动,所述导柱721为驱动电机73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使驱动电机73周向移动,移动更精准。
[0040]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固定端731靠近驱动下阀体71的一侧设置有凸起733,凸起733跟随驱动电机73一起在连接部711上移动时,当凸起733向单向上阀体3移动时,凸起733穿过第二凹槽713以及第一凹槽31并与开关阀芯5相抵触,进而推动开关阀芯5向气瓶1方向移动,开关阀芯5带动单向阀芯主体4向气瓶1方向移动,使气体通道711与气瓶1形成的通路打开而释放瓶内的气体。
[0041]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711内构造有气体通道711,推动开关阀芯5向气瓶1方向移动时,开关阀芯5带动单向阀芯主体4一通向气瓶1方向移动,所述气体通道711与所述单向上阀体3的通气孔32连通,可以方便气瓶1的气体;释放气瓶1的气体完成后,施加在开关阀芯5上的力消除,阀芯主体4受弹簧的弹性力向远离气瓶1方向移动,阀芯主体4的端头抵触在单向上阀体3的通气孔32上,阻断气瓶1与通气孔32相通,使得气瓶1的气体储存在气瓶1内。
[004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对于发生器主体,在无驱动阀组时,当为气瓶1充气时,单
向阀芯主体4受气压压迫在弹簧卡位体6的限位约束作用下,轴向向靠近气瓶1的方向移动以打开一定的通路,使气体得以进入气瓶1中储存。而当充气完成后,单向阀芯主体4因为内外气压差以及弹簧的作用下而紧紧的被压迫于单向上阀体3上,导致气体无法泄漏而出,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可进不可出的单向阀与气瓶的结合体。
[0043]
在有驱动阀组时,通过驱动下阀体71的连接部711与电机转动端732螺纹连接,当电机固定端731驱动电机转动端732转动时,驱动电机73整体受到向顺螺纹方向的轴向力与切向力,再由导柱721来抵消切向力,以致于当电机转动端732转动时,电机固定端731会带着凸起733轴向进给穿过第二凹槽713以及第一凹槽31并与开关阀芯5相抵触,以起到控制开关阀芯5的位置,使开关阀芯5压迫单向阀芯主体4,使气体通路打开而释放气体。
[0044]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