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干细胞外泌体用的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2022-09-08 06:01: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细胞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细胞外泌体用的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2.外泌体是干细胞分泌微小的囊泡。它们类似细胞间的“通信兵”可以在细胞之间转移dna,rna或蛋白质,从而影响受体细胞的功能。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外泌体正在被用于以治疗从心脏病到呼吸系统疾病的疾病,在研究外泌体时,有时需要先将外泌体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培养,以增加细胞单位体积的培养密度,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根据其内部是否有搅拌桨分为搅拌式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和非搅拌式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非搅拌式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主要采用震动、晃动、滚动或摆动等方式使培养液运动,保持细胞的悬浮状态及培养液的气体交换。
3.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4.在通过晃动的方式使培养液运动,保持细胞的悬浮状态及培养液的气体交换时,培养皿中的培养液可能在晃动的过程中溢出至培养皿的外部,致使培养液中的细胞随培养液溢出至培养皿的外部,从而造成培养液与细胞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细胞外泌体用的生物反应器,能够通过密封片对培养皿的顶部进行一定程度的密封,进而减小培养液在震动的过程中溢出至培养皿的外部的概率,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培养液与细胞的浪费。
6.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7.一种干细胞外泌体用的生物反应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外壁滑动设置有滑动套管,所述滑动套管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靠近滑动杆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承托板的顶部等间距固定设置有培养皿;
8.所述壳体内部底部远离滑动杆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连接板靠近培养皿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密封组件。
9.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壳体内部底部远离滑动杆一侧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偏心轮,所述承托板的底部位于偏心轮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偏心轮的最长直径。
10.所述调节密封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于安装槽内部的底部,且第一螺纹杆的顶部穿过承托板的内部与壳体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等间距滑动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套管,所述第一内螺纹套管靠近培养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密封片。
11.所述壳体内部底部远离连接板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转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
二螺纹杆外壁与密封片相对应的位置处螺纹连接有第二内螺纹套管,所述第二内螺纹套管与密封片固定连接。
12.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的顶部均延伸至壳体的外部。
13.所述密封片为表面光滑的片体结构。
14.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在控制电机启动前,可同时同向转动第二螺纹杆与第一螺纹杆,使第二螺纹杆与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二内螺纹套管与第一内螺纹套管向下移动,使第二内螺纹套管与第一内螺纹套管带动密封片向下移动,使密封片逐渐与培养皿的顶部相接触,从而使密封片对培养皿进行密封,进而减小培养液在震动的过程中溢出至培养皿的外部的概率,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培养液与细胞的浪费。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承托板的俯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片与第一内螺纹套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图。
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3.1、壳体;2、滑动杆;3、滑动套管;4、承托板;5、连接板;6、培养皿;7、安装槽;8、第一螺纹杆;9、第一内螺纹套管;10、密封片;11、第二螺纹杆;12、第二内螺纹套管;13、电机;14、偏心轮;1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25.如图1-6所示,一种干细胞外泌体用的生物反应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的一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滑动杆2,滑动杆2的外壁滑动设置有滑动套管3,滑动套管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承托板4,承托板4靠近滑动杆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连接板5,承托板4的顶部等间距固定设置有培养皿6;
26.壳体1内部底部远离滑动杆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驱动组件,连接板5靠近培养皿6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7,安装槽7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密封组件。
27.参照附图6,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3,电机13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部底部远离滑动杆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偏心轮14,承托板4的底部位于偏心轮14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挡板15,两个挡板15之间的距离小于偏心轮14的最长直径。
28.根据上述结构,使用时,控制电机13启动,使电机13带动偏心轮14转动,当偏心轮14转动至相应位置时,偏心轮14分别与两侧的挡板15相接触,从而随着偏心轮14的转动通过挡板15带动承托板4发生左右移动,此时承托板4带动滑动套管3在滑动杆2的外壁滑动,
同时培养皿6随承托板4发生左右移动,从而使培养皿6发生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培养皿6内部的培养液发生晃动,从而保持细胞的悬浮状态及培养液的气体交换。
29.参照附图2与4,调节密封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8,第一螺纹杆8转动连接于安装槽7内部的底部,且第一螺纹杆8的顶部穿过承托板4的内部与壳体1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8的外壁等间距滑动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套管9,第一内螺纹套管9靠近培养皿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密封片10,壳体1内部底部远离连接板5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转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1外壁与密封片10相对应的位置处螺纹连接有第二内螺纹套管12,第二内螺纹套管12与密封片10固定连接。
30.根据上述结构,在控制电机13启动前,可同时同向转动第二螺纹杆11与第一螺纹杆8,使第二螺纹杆11与第一螺纹杆8带动第二内螺纹套管12与第一内螺纹套管9向下移动,使第二内螺纹套管12与第一内螺纹套管9带动密封片10向下移动,使密封片10逐渐与培养皿6的顶部相接触,从而使密封片10对培养皿6进行密封,进而减小培养液在震动的过程中溢出至培养皿的外部的概率,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培养液与细胞的浪费。
31.参照附图2,第一螺纹杆8与第二螺纹杆11的顶部均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使操作人员在不打开壳体1的情况下亦可转动第二螺纹杆11与第一螺纹杆8,从而便于对密封片10的位置进行调节。
32.参照附图2,密封片10为表面光滑的片体结构,减小密封片10表面的摩擦力,进而减小密封片10密封培养皿6时,培养皿6与密封片10之间的摩擦力,更加便于承托板4与培养皿6的左右移动。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4.使用时,控制电机13启动,使电机13带动偏心轮14转动,当偏心轮14转动至相应位置时,偏心轮14分别与两侧的挡板15相接触,从而随着偏心轮14的转动通过挡板15带动承托板4发生左右移动,此时承托板4带动滑动套管3在滑动杆2的外壁滑动,同时培养皿6随承托板4发生左右移动,从而使培养皿6发生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培养皿6内部的培养液发生晃动;
35.在控制电机13启动前,可同时同向转动第二螺纹杆11与第一螺纹杆8,使第二螺纹杆11与第一螺纹杆8带动第二内螺纹套管12与第一内螺纹套管9向下移动,使第二内螺纹套管12与第一内螺纹套管9带动密封片10向下移动,使密封片10逐渐与培养皿6的顶部相接触,从而使密封片10对培养皿6进行密封,进而减小培养液在震动的过程中溢出至培养皿的外部的概率,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培养液与细胞的浪费。
36.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