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的制作方法

2022-09-11 15:34: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铰链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车门铰链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使得铰链上套管容易腐蚀,影响铰链的正常使用,且润滑不方便,长时间使用影响铰链转动,因此,亟需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包括:铰链主体、铰接头一、铰接头二、门铰链以及铰链销,所述铰链主体通过铰接头一、铰接头二以及铰链销与门铰链铰接,垫圈安装在所述铰接头二与铰链销之间,所述铰接头一内部设有铰接孔一,所述铰接头二内部设有铰接孔二,所述铰接头一内部设有下油槽,卡接槽开设在所述铰接头一上端,所述卡接槽底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表面设有环形油槽,所述铰接头二下端设有卡接筒,上油槽设置在所述铰接头二内部,所述铰接头二内活动安装有上套管、下套管,所述铰接头二上端内部设有环形油腔,所述铰接头二上表面设有一个注油孔。
5.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环形油腔与所述注油孔下端连通,所述注油孔内活动安装有密封塞,上油槽上侧与所述环形油腔内侧连通。
6.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油槽设有三个,三个所述上油槽各成一百二十度夹角设置,铰接头二上端不被所述上油槽上端贯穿,所述上油槽下端贯穿铰接头二下端。
7.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油槽设有三个,三个所述下油槽各成一百二十度夹角设置,且三个上油槽下端在整个铰链处于起始位置时与三个所述下油槽的上端连通。
8.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套管活动安装在下套管上端,所述上套管上端设有压接环盘一,压接环盘二设置在所述下套管下端,所述压接环盘一的直径大于压接环盘二的直径,进油孔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套管、下套管表面。
9.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油孔设有多个,每一个所述进油孔均由三个小孔成等边三角形结构分布形成,所述上套管、下套管的材质在实际使用时选为聚全氟乙丙烯。
1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套管、下套管,聚全氟乙丙烯材质的上套管、下套管能够大大提升耐腐蚀性能,且便于安装,环形油腔配合上油槽、进油孔以及下油槽,便于对整个铰链内部进行润滑,降低铰链销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的环形油槽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的铰接头一、铰接头二剖视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的上套管以及下套管连接的示意图。
16.图中,1-铰链主体、2-铰接头一、3-门铰链、4-铰接头二、5-铰链销、6-凸台、7-环形油槽、8-下油槽、9-卡接槽、10-环形油腔、11-注油孔、12-垫圈、13-上油槽、14-上套管、15-下套管、16-卡接筒、17-进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包括:铰链主体1、铰接头一2、铰接头二4、门铰链3以及铰链销5,铰链主体1通过铰接头一2、铰接头二4以及铰链销5与门铰链3铰接,垫圈12安装在铰接头二4与铰链销5之间,铰接头一2内部设有铰接孔一,铰接头二4内部设有铰接孔二,铰接头一2内部设有下油槽8,卡接槽9开设在铰接头一2上端,卡接槽9底部设有凸台6,凸台6上表面设有环形油槽7,铰接头二4下端设有卡接筒16,上油槽13设置在铰接头二4内部,铰接头二4内活动安装有上套管14、下套管15,铰接头二4上端内部设有环形油腔10,铰接头二4上表面设有一个注油孔11。
19.环形油腔10与注油孔11下端连通,注油孔11内活动安装有密封塞,上油槽13上侧与环形油腔10内侧连通,便于向环形油腔10内注入润滑油。
20.上油槽13设有三个,三个上油槽13各成一百二十度夹角设置,铰接头二4上端不被上油槽13上端贯穿,上油槽13下端贯穿铰接头二4下端,便于将环形油腔10内的润滑油导出。
21.下油槽8设有三个,三个下油槽8各成一百二十度夹角设置,且三个上油槽13下端在整个铰链处于起始位置时与三个下油槽8的上端连通,便于将润滑油导入铰接孔一内。
22.上套管14活动安装在下套管15上端,上套管14上端设有压接环盘一,压接环盘二设置在下套管15下端,压接环盘一的直径大于压接环盘二的直径,进油孔17分别设置在上套管14、下套管15表面,拆分式的上套管14、下套管15便于实际使用时进行安装。
23.进油孔17设有多个,每一个进油孔17均由三个小孔成等边三角形结构分布形成,上套管14、下套管15的材质在实际使用时选为聚全氟乙丙烯,便于将润滑油导入上套管14、下套管15与铰链销5之间。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时,利用注油孔11向环形油腔10内注入润滑油,进入环形油腔10内的润滑油在上油槽13的导引下,逐渐进入铰接孔二与上套管
14、下套管15之间,由于进油孔17分别设置在上套管14、下套管15表面,进油孔17将铰接孔二与上套管14、下套管15之间的润滑油导入到上套管14、下套管15与铰链销5之间,且每一个进油孔17均由三个小孔成等边三角形结构分布形成,使得进油孔17不会影响上套管14、下套管15的使用强度,由于上套管14、下套管15的材质在实际使用时选为聚全氟乙丙烯,这使得上套管14、下套管15拥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提升铰链整体的使用性能,再由于三个上油槽13下端在整个铰链处于起始位置时与三个下油槽8的上端连通,这使得三个上油槽13内的润滑油通过三个下油槽8进入到铰链销5下端与铰接孔一之间,增强润滑效果,便于对整个铰链内部进行润滑,降低铰链销5的摩擦力。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包括:铰链主体(1)、铰接头一(2)、铰接头二(4)、门铰链(3)以及铰链销(5),所述铰链主体(1)通过铰接头一(2)、铰接头二(4)以及铰链销(5)与门铰链(3)铰接,所述铰接头二(4)与铰链销(5)之间安装有垫圈(12),所述铰接头一(2)内部设有铰接孔一,所述铰接头二(4)内部设有铰接孔二,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头一(2)内部设有下油槽(8),所述铰接头一(2)上端开设有卡接槽(9),所述卡接槽(9)底部设有凸台(6),所述凸台(6)上表面设有环形油槽(7),所述铰接头二(4)下端设有卡接筒(16),所述铰接头二(4)内部设有上油槽(13),所述铰接头二(4)内活动安装有上套管(14)、下套管(15),所述铰接头二(4)上端内部设有环形油腔(10),所述铰接头二(4)上表面设有一个注油孔(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孔(11)下端与环形油腔(10)连通,所述注油孔(11)内活动安装有密封塞,所述环形油腔(10)内侧与上油槽(13)上侧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槽(13)设有三个,三个所述上油槽(13)各成一百二十度夹角设置,所述上油槽(13)上端不贯穿铰接头二(4)上端,所述上油槽(13)下端贯穿铰接头二(4)下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油槽(8)设有三个,三个所述下油槽(8)各成一百二十度夹角设置,且三个所述下油槽(8)的上端在整个铰链处于起始位置时与三个上油槽(13)下端连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管(14)活动安装在下套管(15)上端,所述上套管(14)上端设有压接环盘一,所述下套管(15)下端设有压接环盘二,所述压接环盘一的直径大于压接环盘二的直径,所述上套管(14)、下套管(15)表面均设有进油孔(17)。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17)设有多个,每一个所述进油孔(17)均由三个小孔成等边三角形结构分布形,所述上套管(14)、下套管(15)的材质均为聚全氟乙丙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耐腐蚀铰链,所述卡接槽底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表面设有环形油槽,所述铰接头二下端设有卡接筒,上油槽设置在所述铰接头二内部,所述铰接头二内活动安装有上套管、下套管,所述铰接头二上端内部设有环形油腔,所述铰接头二上表面设有一个注油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上套管、下套管,聚全氟乙丙烯材质的上套管、下套管能够大大提升耐腐蚀性能,且便于安装,环形油腔配合上油槽、进油孔以及下油槽,便于对整个铰链内部进行润滑,降低铰链销的摩擦力。降低铰链销的摩擦力。降低铰链销的摩擦力。


技术研发人员:林康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瑞瑆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1
技术公布日:2022/9/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