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既有建筑地基基础钢管托换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11 18:36: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地基基础钢管托换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无需经过处理可以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反之,需通过地基处理技术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011163127.7”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地基基础钢管托换施工装置,属于钢管托换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将钢管放置在第二钢管托套组件、第一钢管托套组件和第三钢管托套的顶部上,通过支撑缓冲组件起到一定的运输缓冲的功能避免抖动距离,通过第二钢管托套组件、第一钢管托套组件和第三钢管托套对钢管进行夹持使其避免脱落,运输到合适的位置后启动升降组件推动第三钢管托套运动进而将钢管推起,使其插入至地基坑内避免人工抬起费事费力,另外在运输的时候配合缓冲组件使其运输的时候能更好的缓冲减震。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
5.1.上述装置直接在底部设置万向轮,虽然便于对装置进行移动,但是在对钢管推起的过程中,会因为万向轮的缘故,使得装置的稳定性变差,使得装置发生移动。
6.2.在将钢管推起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对钢管的一端进行限位的机构,使得钢管在顶起的过程中会沿着托套向下滑动,且钢管的推起过程是较为缓慢的,故此钢管的低端会滑落到地面上,无法保证钢管的低端能够直接插入到基坑内,且基坑大多都是垂直与地面的,上述方式,若不依靠人工辅助,也无法保证钢管能够顺利的插入到基坑内部
7.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8.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有建筑地基基础钢管托换施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地基基础钢管托换施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既有建筑地基基础钢管托换施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顶架,所述顶架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活动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端,所述底板的顶端一侧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底板的底端开设有底槽,所述底槽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一侧安装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双向丝杆,所述第二双向丝杆的一端螺纹处安装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二双向
丝杆的另一端螺纹处安装有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摆杆的一端,所述第四滑块上活动连接有第二摆杆的一端,所述底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均安装有万向轮。
11.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稳固腿。
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端开设有两组顶槽,所述顶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双向丝杆,所述第一双向丝杆的一端螺纹处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双向丝杆的另一端螺纹处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弧形座,所述第二滑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弧形座。
13.进一步的,所述顶槽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双向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双向丝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手,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均滑动连接于所述顶槽的内部。
14.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板的一侧,所述限位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底槽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内转轴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机内转轴的接收端相连接,所述减速机内转轴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连接转轴的一端相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底槽的内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二双向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块和所述第四滑块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槽的内部。
1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座活动连接。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中,在顶起钢管的过程中,首先启动第二液压杆,使得升降板的位置可以升高,进而使得其能够与钢管的一端位置相对应,通过升降板和限位板的组合作用可以对钢管的一端进行限位,然后启动第一液压杆,通过第一液压杆的作用使得顶架的位置可以升高,从而使得顶架可以将钢管的后半部顶起,此时钢管前段的端部会滑落在升降板和限位板上,可以避免钢管前段的端部直接滑落在地面上,然后对底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钢管前段的端部可以对准基坑,然后当钢管顶起的角度达到合适角度的时候,再次启动第二液压杆,使得升降板的位置可以复位,使得其不再对钢管前段的端部进行阻挡,进而钢管就会自动的滑落到基坑内部。
20.2.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移动钢管的时候,启动电机,由电机带动减速机进行转动,减速机带动连接转轴进行转动,连接转轴带动第二双向丝杆进行转动,第二双向丝杆的转动使得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可以相互运动,当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相互靠近的时候,带动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进行运动,从而使得活动板可以在底槽内向下移动,进而使得万向轮的位置可以下降,使其与地面接触,进而就可以通过万向轮来对装置进行移动,在装置移动到指定地点之后,启动电机使其反向转动,使得万向轮远离地面,进而使得稳固腿可以与地面接触,从而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平面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1、装置主体;2、底板;201、稳固腿;3、顶槽;301、第一双向丝杆;302、第一滑块;303、第二滑块;304、第一支杆;305、第一弧形座;306、第二支杆;307、第二弧形座;308、转杆;309、转手;310、第一固定座;4、顶架;401、第一液压杆;402、转动座;5、限位板;501、升降板;502、第二液压杆;503、第一连接座;504、固定柱;6、底槽;601、第二固定座;602、电机;603、减速机;604、连接转轴;605、第二双向丝杆;606、第三滑块;607、第四滑块;608、第一摆杆;609、第二摆杆;610、第三固定座;7、活动板;701、第二连接座;702、支腿;703、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29.请参阅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既有建筑地基基础钢管托换施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顶端安装有顶架4,所述顶架4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液压杆401,所述第一液压杆4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座402,所述转动座402活动安装在所述底板2的顶端,第一液压杆401作用于顶架4,使得顶架4可以将钢管顶起,进而便于对钢管的拆卸,所述底板2的顶端一侧安装有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杆502,所述第二液压杆502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连接座503,所述第一连接座5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板501,通过第二液压杆502的作用可以对升降板501的位置进行调整,通过升降板501和限位板5的组合作用,可以在顶起钢管的时候,对其前段的端部位置进行限位,避免钢管的前段端部直接落到地面上,所述底板2的底端开设有底槽6,所述底槽6的内部安装有电机602,所述电机6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速机603,所述减速机603的一侧安装有连接转轴604,所述连接转轴6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双向丝杆605,所述第二双向丝杆605的一端螺纹处安装有第三滑块606,所述第二双向丝杆605的另一端螺纹处安装有第四滑块607,所述第三滑块606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摆杆608的一端,所述第四滑块607上活动连接有第二摆杆609的一端,所述底槽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7,所述活动板7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腿702,所述支腿702的底端均安装有万向轮703,在需要移动钢管的时候,启动电机602,由电机602带动减速机603进行转动,减速机603带动连接转轴604进行转动,连接转轴604带动第二双向丝杆605进行转动,第二双向丝杆605的转动使得第三滑块606和第四滑块607可以相互运动,当第三滑块606和第四滑块607相互靠近的时候,带动第一摆杆608和第二摆杆609进行运动,从而使得活动板7可以在底槽6内向下移动,进而使得万向轮703的位置可以下降,使其与地面接触,进而就可以通过万向
轮703来对装置进行移动,在装置移动到指定地点之后,启动电机602使其反向转动,使得万向轮703远离地面,进而使得稳固腿201可以与地面接触,从而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30.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所述底板2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稳固腿201;所述底板2的顶端开设有两组顶槽3,所述顶槽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双向丝杆301,所述第一双向丝杆301的一端螺纹处安装有第一滑块302,所述第一双向丝杆301的另一端螺纹处安装有第二滑块303,所述第一滑块30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杆304,所述第一支杆30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弧形座305,所述第二滑块30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杆306,所述第二支杆30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弧形座307,通过转动第一双向丝杆301,使得第一滑块302和第二滑块303可以相互运动,当第一滑块302和第二滑块303相互靠近的时候,带动第一弧形座305和第二弧形座307相互靠近,从而就可以对钢管进行夹紧固定,保证其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顶槽3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310,所述第一双向丝杆3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3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双向丝杆30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杆308,所述转杆30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手309,所述第一滑块302和所述第二滑块303均滑动连接于所述顶槽3的内部;所述升降板501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板5的一侧,所述限位板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504,所述固定柱504的底端与所述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槽6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座601,所述第二固定座6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电机602,所述电机602内转轴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机603内转轴的接收端相连接,所述减速机603内转轴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连接转轴60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底槽6的内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座610,所述第二双向丝杆605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座6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块606和所述第四滑块607均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槽6的内部;所述活动板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座701,所述第一摆杆608和所述第二摆杆609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座701活动连接。
31.本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既有建筑地基基础钢管托换施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首先调整第一弧形座305和第二弧形座307之间的间距,使其略大于钢管的直径,然后将钢管放置在第一弧形座305和第二弧形座307上,转动第一双向丝杆301,使得第一滑块302和第二滑块303可以相互靠近,带动第一弧形座305和第二弧形座307相互靠近,从而就可以对钢管进行夹紧固定,保证其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然后启动电机602,由电机602带动减速机603进行转动,减速机603带动连接转轴604进行转动,连接转轴604带动第二双向丝杆605进行转动,第二双向丝杆605的转动使得第三滑块606和第四滑块607可以相互运动,当第三滑块606和第四滑块607相互靠近的时候,带动第一摆杆608和第二摆杆609进行运动,从而使得活动板7可以在底槽6内向下移动,进而使得万向轮703的位置可以下降,使其与地面接触,进而就可以通过万向轮703来对装置进行移动,在装置移动到指定地点之后,启动电机602使其反向转动,使得万向轮703远离地面,进而使得稳固腿201可以与地面接触,从而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然后反向转动第一双向丝杆301,使得第一弧形座305和第二弧形座307能够相互远离,启动第二液压杆502,使得升降板501的位置可以升高,进而使得其能够与钢管的一端位置相对应,通过升降板501和限位板5的组合作用可以对钢管的一端进行限位,然后启动第一液压杆401,通过第一液压杆401的作用使得顶架4的位置可以升高,从而使得顶架4可以将钢管的后半部顶起,此时钢管前段的端部会滑落在升降板501和限位板5上,可以避免钢管前段的端部直接滑落在地面上,然后对底板2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钢管前段的端部
可以对准基坑,然后当钢管顶起的角度达到合适角度的时候,再次启动第二液压杆502,使得升降板501的位置可以复位,使得其不再对钢管前段的端部进行阻挡,进而钢管就会自动的滑落到基坑内部。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