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圆柱电池与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2022-09-14 22:11: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圆柱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电池与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2.如今,随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和能源日渐短缺,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能源的开发和节省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矿物能源为基础的当今社会愈来愈频繁的遭遇能源匮乏以及环境污染危机。同时,伴随着信息化高科技时代的来临,能源应用形态正在发生变化,可再生、无污染、小型分立的可移动高性能电源需求快速增长。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绿色、高效二次电池。圆柱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器、电动工具、大型贮能、电动交通动力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现有技术中圆柱电池的相反极性极耳引出方式包括同端引出与异端引出,异端引出的极耳会占据电池内部较多的空间,因此为了减少极耳对电池空间的占比,可以选用同端引出极耳的方式。同端引出的极耳为了与外部电路进行电连接,通常将集流构件的一端贴附于电芯的极耳端面,以焊接方式实现集流构件与电芯极耳的电连接,然后再将集流构件的另一端与电极端子夹紧后进行焊接,从而通过集流构件使电极端子与电芯极耳电连接。但是在电池的盖体与壳体进行密封连接时,需要将集流构件进行弯折,使集流构件能够收纳在电池内部,因此电池内部需要给弯折的集流构件保留空间,导致电池的能量密度下降,同时电极端子与集流构件大多采用电阻焊或超声波焊接等工艺,需要将电极端子与集流构件夹紧于两电极之间,通过电流产热的方式实现,存在生产工艺复杂且生产效率低等制程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圆柱电池与电池模组,将导电盖体组件的第一凹陷部与匹配的第一集流构件的凸台部进行穿透激光焊,省去了需要工件夹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一种圆柱电池,包括:
7.壳体;
8.电芯,容纳于所述壳体,所述电芯包括主体部、第一极耳单元与第二极耳单元,所述第一极耳单元与所述第二极耳单元从所述主体部的同一端引出;
9.集流组件,包括第一集流构件、第二集流构件与绝缘件,所述第一集流构件与所述第二集流构件通过所述绝缘件组合连接,所述第一集流构件与所述第一极耳单元焊接,所述第二集流构件与所述第二极耳单元焊接,所述第一集流构件形成有一凸台部;
10.导电盖体,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导电盖体形成有电极引出孔,所述导电盖体与所
述第二集流构件焊接;以及
11.电极端子,穿过所述电极引出孔且与所述导电盖体绝缘固定,所述电极端子朝向所述集流组件的一面形成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凸台部伸入所述第一凹陷部并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焊接。
12.可选的,所述电极端子包括基体部、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于所述基体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向所述电芯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横向延伸,所述基体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形成所述第一凹陷部。
13.可选的,所述基体部背离所述电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用于与所述第一集流构件焊接。
14.可选的,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导电盖体连接的一面。
15.可选的,所述凹部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多个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一延伸部均匀环绕排列设置。
16.可选的,所述导电盖体在背离所述电芯的一面设置有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三凹陷部用于与所述第二集流构件焊接。
17.可选的,所述第一集流构件包括第一焊接部与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焊接于所述第一极耳单元,所述第一焊接部焊接于所述第一凹陷部;
18.所述第二集流构件包括第二焊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焊接于所述第二极耳单元,所述第二焊接部焊接于所述导电盖体。
19.可选的,所述第一焊接部包括第一焊接分部与第二焊接分部,所述第二焊接分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焊接分部的边缘,且所述第二焊接分部向所述电芯一侧延伸与所述第一焊接分部形成所述凸台部,所述第一焊接分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焊接,所述第二焊接分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
20.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环绕分部、第一连接分部与第二连接分部;其中,
21.所述环绕分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焊接分部,所述环绕分部抵接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面,所述环绕分部靠近所述电芯的一面与所述环绕分部远离所述电芯的一面设置有所述绝缘件,靠近所述第二集流构件一侧的所述环绕分部与所述第二集流构件通过所述绝缘件绝缘连接;
22.所述第一连接分部连接于所述环绕分部,所述第二连接分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分部,所述第一连接分部与所述第一极耳单元焊接,所述第二连接分部套设有所述绝缘件。
23.可选的,所述绝缘件还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构件与所述导电盖体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集流构件与所述导电盖体绝缘。
24.可选的,所述导电盖体在背离所述电芯的一面设置有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三凹陷部用于与所述第二集流构件焊接。
25.第二方面,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箱体与容纳于所述箱体的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圆柱电池。
26.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第一集流构件与第二集流构件分别电连接于由主体不同端引出的第一极耳单元与第二极耳单元,为了避免第一集流构件与第二集流构件发生误触,导致电池短路,因此通过绝缘件将第一集流构件与第二集流构件进行绝
缘组装。通过在第一集流构件形成有凸台部,对应的电极端子形成有第一凹陷部,在导电盖体盖合于壳体时,凸台部伸入第一凹陷部,从而使凸台部与第一凹陷部完全接触,使第二集流构件与导电壳体完全接触,保证在第一集流构件与电极端子以及第二集流构件与导电盖体焊接时能够完全接触,所以本技术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夹紧工序就能够完成第一集流构件与电极端子以及第二集流构件与导电盖体的接触,从而保证第一集流构件与电极端子以及第二集流构件与导电盖体的焊接质量,同时也减少了集流组件对于电池内部空间的占比,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27.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28.图1为本发明中可选实施例的圆柱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发明中可选实施例的圆柱电池的立体结构拆解示意图。
30.图3为本发明中可选实施例的圆柱电池的剖视图之一。
31.图4为本发明中可选实施例的圆柱电池的剖视图之二。
32.图5为本发明中可选实施例的圆柱电池的俯视图之一。
33.图6为本发明中可选实施例的圆柱电池的俯视图之二。
34.图7为本发明中可选实施例的电极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35.图8为本发明中可选实施例的电极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36.图9为本发明中可选实施例的电极端子的剖视图。
37.图10为本发明中可选实施例的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11为本发明中可选实施例的密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12为本发明中可选实施例的集流组件的剖视图。
40.图13为本发明中可选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立体结构拆解图。
41.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42.1-壳体;11-底壁;12-侧壁;
43.2-电芯;21-主体部;22-第一极耳单元;221-第一极耳;23-第二极耳单元;231-第二极耳;
44.3-导电盖体;
45.4-电极端子;41-第一凹陷部;42-基体部;421-凸部;422-第二凹陷部;43-第一延伸部;431-凹部;44-第二延伸部;
46.5-集流组件;51-第一集流构件;510-凸台部;511-第一焊接部;5111-第一焊接分部;5112-第二焊接分部;512-第一连接部;5121-环绕分部;5122-第一连接分部;5123-第二连接分部;52-第二集流构件;521-第二焊接部;522-第二连接部;53-绝缘件;
47.6-电池模组;61-箱体;611-第一箱体部;612-第二箱体部;613-第三箱体部;62-圆柱电池;
48.70-电极引出孔;71-第三凹陷部;72-密封件;721-避让孔;73-注液孔;74-防爆纹;
49.x-横向;y-纵向。
具体实施方式
50.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5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2.在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3.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的图1至图13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54.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圆柱电池62包括壳体1、电芯2、导电盖体3、电极端子4、密封件72与集流组件5。电芯2容纳于壳体1,电芯2包括主体部21、第一极耳单元22与第二极耳单元23,第一极耳单元22与第二极耳单元23从主体部21的同一端引出;集流组件5包括第一集流构件51、第二集流构件52与绝缘件53,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二集流构件52通过绝缘件53组合连接,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一极耳单元22焊接,第二集流构件52与第二极耳单元23焊接,第一集流构件51形成有一凸台部510;导电盖体3,连接于壳体1,导电盖体3形成有电极引出孔70,导电盖体3与第二集流构件52焊接;以及电极端子4,穿过电极引出孔70且与导电盖体3绝缘固定,电极端子4朝向集流组件5的一面形成有第一凹陷部41,凸台部510伸入第一凹陷部41并与第一凹陷部41焊接。
55.相对于从电芯2从两端引出极耳,本技术电芯2的主体部21在同一端引出第一极耳单元22与第二极耳单元23,从而减少了极耳对电池空间的占比,为了能够使第一极耳单元22与第二极耳单元23能够与外部电路进行能量传递,因此将第一极耳单元22与第一集流构件51电连接,第二极耳单元23与第二集流构件52电连接,再将第一集流构件51与电极端子4焊接,第二集流构件52与导电盖体3焊接,从而使第一极耳单元22能够通过第一集流构件51将电流传递给电极端子4,第二极耳单元23能够通过第二集流构件52将电流传递给导电盖体3,进而电芯2能够通过电极端子4与导电盖体3完成与外部电路的电连接。因为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二集流构件52分别电连接于第一极耳单元22与第二极耳单元23,为了避免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二集流构件52发生误触,导致电池短路,因此通过绝缘件53将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二集流构件52进行绝缘组装。本技术通过在第一集流构件51形成有凸台部510,对应的电极端子4形成有第一凹陷部41,在导电盖体3盖合于壳体时,凸台部510伸入第一凹陷部41,从而使凸台部510与第一凹陷部41完全接触,使第二集流构件52与导电壳体完全接触,保证在第一集流构件51与电极端子4以及第二集流构件52与导电盖体3焊接时能够完全接触,所以本技术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夹紧工序就能够完成第一集流构件51与电极端子4以
及第二集流构件52与导电盖体3的接触,从而保证第一集流构件51与电极端子4以及第二集流构件52与导电盖体3的焊接质量。
56.如图2与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盖体3为圆盘状结构,在导电盖体3的中心设置有电极引出孔70,电极端子4为设置有第一凹陷部41的圆柱状结构,在电极端子4面向电芯2的一侧凹陷形成第一凹陷部41。电极端子4穿过电极引出孔70,密封件72设置于导电盖体3与电极端子4之间,密封件72为圆筒状结构且具有避让孔721,密封件72从电极引出孔70穿过,电极端子4从避让孔721穿过,密封件72的避让孔721与电极端子4的侧面相匹配。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72为纳米注塑件,通过对电极端子4与密封件72的连接区域进行激光雕刻或化学腐蚀,使连接区域形成纳米微孔,对导电盖体3与密封件72的连接区域进行激光雕刻或化学腐蚀,是连接区域形成纳米微孔,再将pps(polyphenylenesulphide,聚苯硫醚)在导电盖体3与电极端子4之间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密封件72。
57.如图2与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底壁11与设置于底壁11边缘的侧壁12,底壁11与侧壁12一体成型,壳体1为圆柱状结构,壳体1用于容纳电芯2,壳体1的底壁11设置有注液孔73与防爆纹74,注液孔73用作电解液注入电池内部的通道,防爆纹74为通过激光雕刻或化学蚀刻出的凹槽,防爆纹74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能够及时打开进行泄压。
58.如图4所示,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侧壁12与导电盖体3一体成型,底壁11与侧壁12为分体设置,通过激光焊接将底壁11与侧壁12焊接。
59.对于电芯2而言,电芯2的主体部21可以由正极极片、隔膜与负极极片依次卷绕形成。电池主要依靠金属离子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移动来工作。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表面;正极集流体包括正极涂覆区和连接于正极涂覆区的正极极耳,正极涂覆区涂覆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极耳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以锂离子电池为例,正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铝,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为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锂或锰酸锂等。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表面;负极集流体包括负极涂覆区和连接于负极涂覆区的负极极耳,负极涂覆区涂覆有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极耳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铜,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为碳或硅等。隔离件的材质可以为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或pe(polyethylene,聚乙烯)等。示例的,通过对正极极片进行裁切,在正极极片、隔膜与负极极片依次卷绕形成电芯2后,得到多个第一极耳221,对多个第一极耳221进行揉平或抚平处理得到第一极耳单元22。通过对负极极片进行裁切,在正极极片、隔膜与负极极片依次卷绕形成电芯2后,得到多个第二极耳231,对多个第二极耳231进行揉平或抚平处理得到第二极耳单元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耳221与第二极耳231由主体部21的同一端引出。
60.如图3或图4所示,在一些的实施例中,将多个第一极耳221进行揉平或抚平处理得到纵向y截面为梯形结构的第一极耳单元22。通过对负极极耳进行裁切,在正极极片、隔膜与负极极片依次卷绕形成电芯2后,得到多个第二极耳231,对多个第二极耳231进行揉平或抚平处理得到纵向y截面为梯形结构的第二极耳单元23。此外,第一极耳单元22与第二极耳单元23之间绝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极耳221也可以是负极极片裁切得到,第二极耳231也可以是正极极片裁切得到。
61.如图3或图4所示,集流组件5还包括第二集流构件52与绝缘件53,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二集流构件52通过绝缘件53绝缘连接。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一极耳单元22电连接,第一集流构件51中的一部分设置为与第一极耳单元22背离电芯2的一面的形状结构相同,通过将第一集流构件51设置为上述形状,能够很好地将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一极耳单元22进行贴合,增加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一极耳单元22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第一极耳单元22与第一集流构件51形成的焊接结构的过流面积。同时第一集流构件51设置凸台部510伸入电极端子4的第一凹陷部41并进行焊接,因此在第一集流构件51与电极端子4能够通过凸台部510与第一凹陷部41的焊接实现电连接。
62.第二集流构件52一面与第二极耳单元23电连接,第二集流构件52的形状结构与第二极耳单元23背离电芯2的一面相同,通过将第二集流构件52设置为上述形状,能够很好地将第二集流构件52与第二极耳单元23进行贴合,增加第二集流构件52与第二极耳单元23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第二极耳单元23与第二集流构件52形成的焊接结构的过流面积,同时导电盖体3或壳体1能够与第二集流构件52相互抵接,通过激光穿透焊或点底焊使第二集流构件52与导电盖体3电连接。
63.由于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二集流构件52位于电芯2的同一端,因此在放置时容易发生接触,而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一极耳单元22电连接,第二集流构件52与第二极耳单元23电连接,因此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二集流构件52的电性相反,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二集流构件52接触会造成短路,因此通过使用绝缘件53将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二集流构件52进行绝缘连接,可以避免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二集流构件52的直接接触,同时通过绝缘件53将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二集流构件52连接后,得到整体的集流组件5,在放置时只需要夹取集流组件5中的任意一个部件就能够将整个集流组件5夹取进行放置。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pp(polypropylene,聚丙烯)在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二集流构件52之间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绝缘件53。
64.如图7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端子4包括基体部42、第一延伸部43与第二延伸部44,第一延伸部43连接于基体部42,第二延伸部44连接于第一延伸部43,第一延伸部43向电芯2方向延伸,第二延伸部44横向x延伸,基体部42与第一延伸部43形成第一凹陷部41。
65.上述实施例中,电极端子4穿过电极引出孔70,基体部42背离电芯2的一面距离电芯2的距离大于导电盖体3背离电芯2的一面距离电芯2的距离,即基体部42在纵向y突出于导电盖体3,由于电极端子4与外部电路进行焊接时的焊接位置都在基体部42,因此为了方便基体部42与外部电路进行焊接,且防止与基体部42焊接的外部电路误触到导电盖体3导致短路,所以将基体部42设置为突出导电盖体3。第一延伸部43连接于基体部42,同时通过第一延伸部43向电芯2一侧延伸进而形成了第一凹陷部41。通过导电盖体3与壳体1盖合后,第一凹陷部41与第一集流构件51抵接,因此不需要在使用夹紧工件将第一凹陷部41与第一集流构件51夹紧进行焊接。第二延伸部44连接于第一延伸部43,且第二延伸部44沿横向x延伸,第二延伸部44沿纵向y的投影大于电极引出孔70沿纵向y的投影。由于第二延伸部44沿纵向y的投影大于电极引出孔70沿纵向y的投影,使第二延伸部44配合密封件72能够限制电极端子4在纵向y方向发生移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基体部42为圆盘状结构,第一延伸部43为筒状结构,第一凹陷部41为柱状结构,第二延伸部44为环状结构。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部42背离电芯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陷部422,第二凹陷部422用于与第一集流构件51焊接。第二凹陷部422为凹槽,将第二凹陷部422设置于基体部42,在将第一集流构件51与电极端子4进行穿透焊时,直接将焊头对准第二凹陷部422进行焊接,即可完成第一集流构件51与电极端子4的焊接,由于基体部42在第二凹陷部422处的厚度最薄,因此能够更加快速地进行焊接,同时由于第二凹陷部422是凹槽,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焊渣能够全部被焊接凹422收纳,减少了焊渣飞溅风险。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凹陷部422为环形结构或弧形条状结构,第二凹陷部422设置为弧形条状结构时具有多个,多个第二凹陷部422围绕电极端子4的中心均匀环绕排布。第二凹陷部422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3个、4个、5个等。
67.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部42设置有凸部421,凸部421设置于基体部42背离电芯2的一侧,第二凹陷部422围绕凸部421设置。通过在基体部42背离电芯2的一侧设置凸部421,凸部421能够使电极端子4与外部电路进行焊接时更加精准简单,同时第二凹陷部422围绕凸部421设置。
6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43设置有凹部431,凹部431设置于第一延伸部43与导电盖体3连接的一面。第一延伸部43设置凹部431能够增加第一延伸部43与密封件72的连接面积,进而增加电极端子4与密封件72的连接面积,使电极端子4与密封件72的连接强度与密封性能得到增强。需要说明的是,凹部431可以为环形结构,凹部431也可以为弧形结构,环形结构与弧形结构均围绕第一延伸部43设置。
69.优选的,凹部431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多个凹部431沿第一延伸部43均匀环绕排列设置。通过将多个凹部431沿第一延伸部43均匀环绕排列设置,使第一延伸部43与密封件72的连接面积增加。同时因为电极端子4为中空结构,凹部431凹陷于第一延伸部43使得凹部431位置的厚度小于第一延伸部43其他位置的厚度,进而导致凹部431位置的结构强度相对于第一延伸部43的其他位置较小,因此为了保证电极端子4的结构强度,通过将多个弧形结构的凹部431均匀围绕第一延伸部43能够很好地保证第一延伸部43结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凹部431的数量可以为3个、4个、5个与6个等。优选为4个。
70.如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集流构件51包括第一焊接部511与第一连接部512,第一连接部512焊接于第一极耳单元22,第一焊接部511焊接于第一凹陷部41;第二集流构件52包括第二焊接部521与第二连接部522,第二连接部522焊接于第二极耳单元23,第二焊接部521焊接于导电盖体3。
71.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焊接部511的形状为柱状且与电极端子4的第一凹陷部41的形状相匹配,进而在第一集流构件51与电极端子4焊接时无需使用将第一集流构件51与电极端子4进行夹紧也能够使第一焊接部511与第三凹陷部71激光穿透焊。将部分第一连接部512贴设于第一极耳单元22,使部分第一连接部512与第一极耳单元22激光穿透焊、超声波焊或电阻焊,同时第一连接部512贴设于第一极耳单元22,能够增加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一极耳单元22之间的连接面积,进而增加了过流面积。
72.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焊接部521抵接于导电盖体3,同时也与部分第二极耳单元23贴合,部分第二连接部522贴合于第二极耳单元23,通过将第二焊接部521与第二连接部522抵接于第二极耳单元23,增加了第二集流构件52与第一极耳单元22的连接面积,进而增大了过流面积,同时由于第二焊接部521平行于导电盖体3,使第三凹陷部71与第二焊接部521
进行激光穿透焊无需将第二集流构件52与导电盖体3进行夹紧,第二连接部522与第二极耳单元23贴设进行激光穿透焊、超声波焊或电阻焊。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焊接部521与第二连接部522均为弧形板状结构,不同在于第二连接部522可以为倾斜的弧形板状结构,此外第二焊接部521与第二连接部522为一体成型。
73.如图12所示,第一焊接部511包括第一焊接分部5111与第二焊接分部5112,第二焊接分部5112设置于第一焊接分部5111的边缘,且第二焊接分部5112向电芯2一侧延伸与第一焊接分部5111形成凸台部510,第一焊接分部5111与第一凹陷部41焊接,第二焊接分部5112连接于第一连接部512。
74.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集流构件51能够与电极端子4进行焊接的同时,也能够与第一极耳单元22电连接,因此将第一焊接部511设置为第一焊接分部5111与第二焊接分部5112,第一焊接分部5111抵接电极端子4的基体部42,由于基体部42与第一延伸部43形成第一凹陷部41,因此从第一焊接分部5111的边缘向电芯2一侧纵向y延伸出第二焊接分部5112,第一焊接分部5111与第二焊接分部5112形成凸台部510,进而使凸台部510与第一凹陷部41进行激光穿透焊,而为了使第一集流构件51能够与第一极耳单元22进行电连接,第二焊接分部5112连接于第一连接部512,而第一连接部512与第一极耳单元22电连接,因此第二焊接分部5112通过连接于第一连接部512,进而与第一极耳单元22进行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焊接分部5111为圆盘状结构,第二焊接分部5112为圆筒状结构,第一焊接分部5111、第二焊接分部5112与第一连接部512为一体成型。
75.如图12所示,第一连接部512包括环绕分部5121、第一连接分部5122与第二连接分部5123;其中,
76.环绕分部5121连接于第二焊接分部5112,环绕分部5121抵接于主体部21的端面,环绕分部5121靠近电芯2的一面与环绕分部5121远离电芯2的一面设置有绝缘件53,靠近第二集流构件52一侧的环绕分部5121与第二集流构件52通过绝缘件53绝缘连接;
77.第一连接分部5122连接于环绕分部5121,第二连接分部5123连接于第一连接分部5122,第一连接分部5122与第一极耳单元22焊接,第二连接分部5123套设有绝缘件53。
78.上述实施例中,环绕分部5121为环状结构,环绕分部5121设置于第二焊接分部5112的边缘,绝缘件53将靠近第二集流构件52一侧的环绕分部5121与第二集流构件52的第二连接部522进行绝缘连接,使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二集流构件52形成一个整体,由于第二集流构件52与第一集流构件51通过绝缘件53组成集流组件5,因此在对第一集流构件51与第二集流构件52进行放置时更加的方便,同时第二集流构件52与第一集流构件51通过绝缘件53进行绝缘,能够防止第二集流构件52与第一集流构件51发生接触导致短路。由于环绕分部5121抵接在本体部的端面上,因此在环绕分部5121在背离电芯2的一侧设置有绝缘件53,同时环绕分部5121在靠近电芯2的一侧设置有绝缘件53,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防止环绕分部5121与主体部21的第二极片发生接触导致短路,同时还能用于缓冲第一集流构件51在导电盖体3与壳体1的墩封时受到的压力。
79.在环绕分部512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分部5122,第一连接分部5122与环绕分部5121具有一定夹角,所以第一连接分部5122为斜面,第一连接分部5122与第一极耳单元22贴合,并与第一极耳单元22激光穿透焊、电阻焊或者超声波焊。第一连接分部5122为板状弧形结构,弧长小的一侧连接于环绕分部5121,弧长长的一侧连接于第二连接分部5123。第二连接
分部5123为板状弧形结构,第二连接分部5123平行于导电盖体3,并且第二连接分部5123贴设于第一极耳单元22。第二连接分部5123套设有绝缘件53,用于避免第二连接分部5123与导电盖体3或壳体1发生接触导致电池短路。由于第一连接分部5122与第二连接分部5123同时电连接于第一极耳单元22,因此增加了极耳的过流面积。
80.如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53还设置在第一集流构件51与导电盖体3之间,用于将第一集流构件51与导电盖体3绝缘。由于第一集流构件51与导电盖体3所带的电性相反,因此通过在第一集流构件51与导电盖体3之间设置绝缘件53能够避免第一集流构件51直接接触导电盖体3造成电池短路。
81.如图3至图6、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盖体3在背离电芯2的一面设置有第三凹陷部71,第三凹陷部71用于与第二集流构件52焊接。因为第一极耳单元22与第二极耳单元23由电芯2的同一端引出,因此在未设置第三凹陷部71时,将第二集流构件52与导电盖体3焊接前需要定位焊接位置,而通过设置第三凹陷部71,在焊接时能够直接将焊头对准第三凹陷部71进行焊接,不需要再进行定位。同时由于第三凹陷部71是凹槽,因此导电盖体3在第三凹陷部71处的厚度最小,能够更容易进行焊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凹陷部71设置为弧形条状结构,优选的,在导电盖体3还设置有防爆纹74,防爆纹74与第三凹陷部71的形状结构相同,且防爆纹74与第三凹陷部71关于电极端子4对称设置。其中,防爆纹74可以通过激光雕刻与冲压得到。
82.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6包括箱体61与容纳于箱体61的上述实施例的圆柱电池62。
83.箱体61用于容纳电池,箱体61可以是多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61可以包括第一箱体部611、第二箱体部612和第三箱体部613,第一箱体部611与第二箱体部612盖合于第三箱体部613,第一箱体部611、第二箱体部612和第三箱体部613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圆柱电池62的容纳空间。第三箱体部613可以是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箱体部611和第二箱体部612为板状结构,第一箱体部611盖合于第三箱体部613的开口侧,第二箱体部612盖合于第三箱体部613的另一开口侧,以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箱体61;第一箱体部611和第二箱体部612也均可以是一侧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箱体部611的开口侧盖合于第三箱体部613的开口侧,第二箱体部612的开口侧盖合于第三箱体部613,以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箱体61。当然,第一箱体部611、第二箱体部612和第三箱体部613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
84.为提高第一箱体部611、第二箱体部612与第三箱体部613连接后的密封性,第一箱体部611与第三箱体部613及第二箱体部612与第三箱体部613之间也可以设置密封件72,比如,密封胶、密封圈等。
85.在电池模组6中,圆柱电池62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若圆柱电池62为多个,多个圆柱电池62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圆柱电池62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圆柱电池62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圆柱电池62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箱体61内;当然,也可以是多个圆柱电池62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61内。
86.可选的,电池模组6中的多个圆柱电池62之间可通过汇流部件实现电连接,以实现电池模组6中的多个电池的并联或串联或混联。
87.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