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测试探针及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07 09:20: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探针及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操作电压低、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显示设备中。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pcb板,pcb板通过其上的触点实现与外部信号的通讯。
3.在显示面板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检测装置对显示面板进行测试。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1

、测试探针2

及下压臂3

。信号发生器1

与测试探针2

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下压臂3

能夹持测试探针2

并驱动测试探针2

向下运动,以使测试探针2

与显示面板4

的触点接触,进而实现信号发生器1

与显示面板4

的电连接,以便于对显示面板4

进行测试。但是,因为测试探针2

为细长结构,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测试探针2

很容易在尖端出现电荷累积并产生静电释放,静电释放过程会导致显示面板4

上的信号电路被静电击穿,影响显示面板4

的质量。为缓解静电释放,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手段为在测试探针附近设置离子风扇或离子bar,通过风扇或离子bar产生的离子中和测试探针产生的静电。但是,这种方式可靠性差,无法保证完全避免静电释放。
4.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测试探针及测试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测试探针,能够避免静电放电。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测试装置,通过设置上述的测试探针,能够避免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电路被静电击穿,进而避免测试过程中对显示面板的损伤。
7.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测试探针,包括:
9.内套筒,与信号发生器电连接,所述内套筒上构造有第一腔室;
10.外套筒,部分套设于所述内套筒外,所述外套筒接地设置,所述外套筒上构造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对接并形成沿预设方向延伸的滑动腔;
11.绝缘件,使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绝缘;
12.针头组件,其第一端设置于所述滑动腔,第二端穿设所述外套筒并伸出至所述滑动腔外;
13.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滑动腔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套筒和所述针头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使所述针头组件的第一端沿所述滑动腔滑动,与所述内套筒或所述外套筒中的一个电连接。
14.可选地,所述针头组件包括相连接的触点端和针头端,所述触点端构成所述针头组件的第一端,所述针头端构成所述针头组件的第二端,所述触点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
针头端的横截面积,且与所述滑动腔的横截面积相等。
15.可选地,所述测试探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能够与所述触点端远离所述针头端的端面抵接,以阻挡所述针头组件沿所述预设方向运动。
16.可选地,所述测试探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能够与所述触点端靠近所述针头端的端面抵接,以阻挡所述针头组件沿所述预设方向运动。
17.可选地,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径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径相等。
18.可选地,所述弹性件由绝缘材料制成。
19.可选地,所述外套筒上还构造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容纳腔,所述绝缘件包覆于所述内套筒的外侧并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
20.可选地,所述绝缘件沿预设方向靠近所述第二腔室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所述容纳腔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配合。
21.可选地,所述绝缘件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
22.一种测试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下压臂、底座及所述的测试探针,所述下压臂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下压臂能夹持所述测试探针并带动所述测试探针沿所述预设方向运动,所述内套筒与所述信号发生器电连接。
2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24.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探针时,当使针头组件的第二端压紧在显示面板的触点上时,弹性件受到压力被压缩(长度变短),因此针头组件的第一端会相对于内套筒向上运动并与内套筒接触并电连接,从而实现针头组件与信号发生器之间的电连接,以便于对显示面板进行测试。测试结束使针头组件离开显示面板后,弹性件不再受到挤压力,弹性件恢复原长并带动针头组件相对于滑动腔向下运动,使得针头组件的第一端与外套筒接触并电连接,此时,针头组件上因为各种因素(如测试使用、运动摩擦等)产生的静电荷会通过外套筒流向大地,因此不会大量聚集,进而可以有效防止针头组件发生静电放电,提高显示面板上各种元件的安全性;此外,在针头组件不进行测试时,针头组件不与内套筒连接,即针头组件与信号发生器之间为断开状态,故能够减少针头组件上产生的静电荷,进一步防止了针头组件发生静电放电。
25.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通过设置上述的测试探针,能够避免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电路被静电击穿,进而避免测试过程中对显示面板的损伤。
附图说明
26.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测试探针与显示面板抵接时的剖面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测试探针不与显示面板抵接时的剖面图。
30.图中:
[0031]1′‑
信号发生器;2
′‑
测试探针;3
′‑
下压臂;4
′‑
显示面板;
[0032]
1-信号发生器;
[0033]
2-测试探针;21-内套筒;211-第一腔室;22-外套筒;221-第二腔室;222-容纳腔;223-第二插接部;224-第二卡接部;23-绝缘件;231-第一插接部;232-第一卡接部;24-针头组件;241-触点端;242-针头端;25-弹性件;26-第一限位件;27-第二限位件;28-固定件;
[0034]
3-下压臂;
[0035]
4-显示面板;
[0036]
5-底座;51-横板;52-立柱;
[0037]
6-第一导线;
[0038]
7-第二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1]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2]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43]
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探针与显示面板抵接时的剖面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测试探针不与显示面板抵接时的剖面图,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探针2及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可用于对显示面板4进行测试。如图2所示,测试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1、底座5、下压臂3及测试探针2。具体地,底座5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板51和竖直设置的立柱52,立柱52设置在横板51上。横板51用于放置并限位待测试的显示面板4,下压臂3连接于立柱52上,且能沿立柱52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测试探针2夹持于下压臂3上,测试探针2与信号发生器1电连接。在对显示面板4进行测试时,下压臂3能够带动测试探针2一起向下运动,使得测试探针2的下端压紧在显示面板4上的触点上,以实现显示面板4与信号发生器1之间的电连接,进而可以对显示面板4进行测试。需
要说明的是,具体实现驱动下压臂3沿立柱52运动的结构、横板51上用于限位显示面板4的结构等均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044]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测试探针2包括内套筒21、外套筒22、绝缘件23、针头组件24及弹性件25。内套筒21为导电材料制成,且通过第一导线6与信号发生器1电连接。内套筒21上构造有沿预设方向(图3中x向,也即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腔室211。外套筒22为导电材料制成,且通过第二导线7接地设置。外套筒22的上端套设于内套筒21外,外套筒22的下端构造有沿预设方向延伸的第二腔室221,第二腔室221与第一腔室211对接并形成沿x延伸的滑动腔。绝缘件23用于使内套筒21和外套筒22之间绝缘。针头组件24由导电材料制成,针头组件24的第一端(即上端)设置于滑动腔,针头组件24的第二端(即下端)向下穿设外套筒22后伸出至滑动腔外部,针头组件24的第二端用于与显示面板4上的触点接触。弹性件25设置在滑动腔内,弹性件25的两端分别与内套筒21和针头组件24的第一端连接,弹性件25在弹性变形的过程中能使针头组件24的第一端沿滑动腔滑动,以使针头组件24选择性地与内套筒21或外套筒22中的一个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针头组件24的第一端与外套筒22接触后,针头组件24接地;当针头组件24的第一端与内套筒21接触后,针头组件24与信号发生器1电连接。
[0045]
在测试装置工作时,如图2和图3所示,下压臂3带动测试探针2向下运动,并使针头组件24的第二端压紧在显示面板4的触点上,此时弹性件25受到压力被压缩(长度变短),因此针头组件24的第一端会相对于内套筒21向上运动并与内套筒21接触并电连接,从而实现针头组件24与信号发生器1之间的电连接,以便于对显示面板4进行测试。当测试结束后,下压臂3带动测试探针2离开显示面板4,此时弹性件25不再受到挤压力,弹性件25恢复原长并带动针头组件24相对于滑动腔向下运动,使得针头组件24的第一端与外套筒22接触并电连接,此时,针头组件24上因为各种因素(如测试使用、运动摩擦等)产生的静电荷会通过外套筒22流向大地,因此不会大量聚集,进而可以有效防止针头组件24发生静电放电,提高显示面板4上各种元件的安全性;此外,在针头组件24不进行测试时,针头组件24不与内套筒21连接,即针头组件24与信号发生器1之间直接断开,故能够减少针头组件24上产生的静电荷,进一步防止了针头组件24发生静电放电,保证显示面板4的安全性。本实施例的测试装置在对显示面板4进行测试时,能够避免显示面板4上的信号电路被静电击穿,进而避免测试过程中对显示面板4的损伤。
[0046]
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21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从而使得针头组件24和内套筒21/外套筒22之间的配合不受方位的限制,更便于针头组件24的装配。进一步地,第一腔室211的内径与第二腔室221的内径相等。从而保证针头组件24在滑动腔内的往复运动更为顺畅,避免卡顿。
[0047]
优选地,如图3所示,针头组件24包括相连接的触点端241和针头端242,触点端241构成针头组件24的第一端,针头端242构成针头组件24的第二端,触点端241的横截面积与滑动腔的横截面积相等,从而可以在滑动腔内顺畅运动,且能够分别与内套筒21/外套筒22实现可靠的电连接。进一步地,触点端241的横截面积大于针头端242的横截面积,避免在触点端241与内套筒21电连接时,针头端242与外套筒22之间产生电连接。
[0048]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5为弹簧,且弹性件25由绝缘材料制成。则在针头组件24的触点端241与外套筒22电连接时,保证测试探针2与内套筒21(也即信号发生器1)之
间为断开状态,从而减少针头组件24上产生的静电荷的数量,进一步防止静电放电的情况发生。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25也可以不是绝缘材料制成,即便针头组件24的触点端241通过弹性件25与内套筒21之间电连接并产生一定的静电荷,此时静电荷也会通过外套筒22、第二导线7流向大地。可选地,弹性件25的上端可以通过固定件28实现与内套筒21上端的连接。具体地,在将弹性件25安装在内套筒21中时,可以先在内套筒21的外部将弹性件25的上端固定于固定件28上,接着通过粘接的方式将固定件28粘接在内套筒21中,操作更方便。
[0049]
优选地,如图3所示,测试探针2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腔室221内的第二限位件27,第二限位件27能够与触点端241靠近针头端242的端面抵接,以阻挡针头组件24沿预设方向运动。第二限位件27能够避免针头端242伸出外套筒22的长度过长而导致弹性件25损坏的情况发生。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27为第二环形件,且第二环形件的内圈直径大于针头端242的直径,且小于触点端241的直径。可选地,第二限位件27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在外套筒22的内壁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050]
优选地,如图4所示,测试探针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腔室211内的第一限位件26,第一限位件26能够与触点端241远离针头端242的端面抵接,以阻挡针头组件24沿预设方向运动。从而能够防止弹性件25被过度挤压而损坏,也能够防止针头组件24的针头端242被挤压进入外套筒22的第二腔室221内并卡接在第二腔室221中无法伸出的情况发生。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26为第一环形件,第一环形件的内圈直径大于弹性件25的最大直径,从而对弹性件25的运动进行避让,第一环形件的内圈直径小于触点端241的直径,从而对触点端241起到阻挡作用。可选地,第一限位件26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在内套筒21的内壁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051]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外套筒22的上端还构造有与第二腔室221连通的容纳腔222,绝缘件23包覆于内套筒21的外侧并容纳于容纳腔222内,从而实现内套筒21与外套筒22之间的连接且保证内套筒21与外套筒22之间良好的绝缘性。具体地,绝缘件23可以为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有一定的弹性,当绝缘件23套设在内套筒21上后,能实现其与内套筒21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0052]
优选地,如图4所示,绝缘件23沿预设方向靠近第二腔室221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231,容纳腔222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插接部223,第一插接部231与第二插接部223插接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231为凹槽,第二插接部223为凸起,凸起插接于凹槽内,不仅实现了绝缘件23与外套筒22之间沿预设方向的限位,还实现了绝缘件23与外套筒22之间在垂直于预设方向的平面内的定位。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插接部231设置为凸起,第二插接部223设置为凹槽,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053]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绝缘件2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32,容纳腔22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224,第一卡接部232与第二卡接部224卡接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232为凸起,第二卡接部224为凹槽,当该凸起卡接于凹槽内后,实现了外套筒22与绝缘件23之间沿预设方向的定位。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卡接部232设置为凹槽,第二卡接部224设置为凸起,在此不做限定。
[0054]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
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