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13 06:22: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此类产品的示例为电子雾化装置,这些装置通常包含可雾化的液体基质,该液体基质被加热以使其发生雾化,从而产生可吸入蒸汽或气溶胶,该烟油可包含尼古丁和/或芳香剂和/或气溶胶生成物质(例如,甘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4.储液部,所述储液部的内部具有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腔和用于引导气流的气流通道,所述储液腔和所述气流通道相隔离;
5.雾化元件,用于雾化来自于所述储液腔的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
6.第一壳体,限定有供所述气溶胶逸出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出气孔,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于所述储液部且覆盖该储液部外表面的第一部分;和
7.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储液部且覆盖该储液部外表面的第二部分;
8.其中,所述储液部包括有凸出于外表面的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外表面的至少部分不被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覆盖。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构造成基本呈环状。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是透明的,使得通过所述凸出部的外表面同时可视所述储液腔和所述气流通道。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所述凸出部间隔。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基本等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厚度,和/或者所述凸出部凸出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基本等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厚度。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部包括轴向延伸于所述储液部内的腔体结构,所述腔体结构内形成有储液腔,所述腔体结构的外壁与所述储液部外壳的内壁之间界定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分布于所述储液腔的两侧。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同一横截面内,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截面积大小是基本相同的。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部具有注液开口端,液体基质能够通过所述注液开口端注入至所述储液腔中,所述储液部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注液开口端的第二密封件。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伸入至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二通孔过盈配合。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形成有朝所述储液腔方向延伸的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通过所述开口端过盈插接于所述储液腔中。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朝背离所述储液腔方向延伸有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界定形成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夹持于所述夹持空间的夹持部,所述第二插接部自所述夹持部朝所述储液腔方向轴向延伸。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包括逸出所述储液部的出气端口,所述出气端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注液开口端的高度。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结构限定有第一容置腔室,所述雾化元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室中,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元件连通。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结构设置有径向延伸于所述腔体结构内部的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所述腔体结构的内部划分为所述储液腔及所述第一容置腔室。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室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室的内壁及所述雾化元件之间提供密封。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雾化元件之间,或者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容置腔室的内壁之间界定形成有换气通道,以提供空气进入所述储液腔的路径。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元件包括具有吸液面的多孔体,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气泡导引部,所述气泡导引部用于将来自换气通道的空气或空气形成的气泡朝向远离所述吸液面的方向导引至所述储液腔中。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导引部是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部分。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导引部被构造成是自所述第一密封件的本体朝向所述储液腔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延伸部。
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供液体基质流经的导液孔洞,所述气泡导引部结合于所述导液孔洞的孔壁。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导引部设有轴向延伸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将所述换气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导引部具有与所述换气通道的出气端口相对设置的阻挡平面,并且所述阻挡平面的宽度大于所述出气端口的宽度。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中的支架,所述支架的近端与所述储液部连接,并且所述支架的近端具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一通气孔。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气孔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均具有0.6~0.8mm的孔径。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覆盖于所述支架的近端的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具有供空气进入所述储液部内部的第三通气孔,所述第三通气孔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并且与所述第一通气孔是错开的。
34.以上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储液部和第二壳体,组装时只需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与储液部进行固定连接即可,从而方便生产。
【附图说明】
35.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36.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在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37.图2为图1中电子雾化装置在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38.图3为图1中电子雾化装置的储液部在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39.图4为图1中电子雾化装置在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40.图5为图3中储液部在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41.图6为图5中储液部在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42.图7为图1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一密封件在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43.图8为图7中第一密封件在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44.图9为图1中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元件在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45.图10为图1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二密封件在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46.图11为图10中第二密封件在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47.图12为图1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一壳体在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48.图13为图5中储液部在另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49.图14为图1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50.图15为储液部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51.图16为图1中电子雾化装置的支架在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52.图17为图16中支架在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53.图1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密封件在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54.图19为图8中第一密封件在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55.图20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密封件在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56.图21为图20中第一密封件在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7.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固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58.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59.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6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包括焊接、螺接、卡接、粘合等方式将某一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所述元件或装置可在特定位置或地方保持不动也可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所述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后可进行拆卸也可不能进行拆卸,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6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2.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100,请参阅图1-图3,该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第一壳体10、储液部20及第二壳体30,储液部20的内部具有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腔和用于引导气流的气流通道,储液部20的外表面包括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220,第一部分外表面210或第二部分外表面220上凸出有凸出部211,第一壳体10覆盖储液部20外表面的第一部分210并与储液部20固定连接,第二壳体30覆盖储液部20外表面的第二部分220并与储液部20固定连接,同时,凸出部211至少部分没有被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30覆盖。通过将电子雾化装置100分为第一壳体10、储液部20和第二壳体30,组装时只需将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30分别与储液部20进行固定连接,从而方便生产。
63.固定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不可拆卸连接方式,当采用不可拆卸连接方式时,将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30分别和储液部20固定连接时,即可将电子雾化装置100构造成一体式的。而当用户需要自己往储液部20的储液腔注入液体基质时,则固定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以便液体基质消耗完毕之后,方便用户将第一壳体10或第二壳体30从储液部20拆卸之后再向其内部注入液体基质。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出部211被构造成基本成环状,也就是说凸出部211是在周向上沿着第一部分的外表面210或第二部分的外表面220凸出的,将凸出部211构造成基本成环状,可以使得电子雾化装置100的外观整体上更加协调、美观。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出部211是采用透明的材料制作而成的,以使储液部20中的气流通道和储液腔可同时通过凸出部211观察到,方便用户观察电子雾化装置100的剩余液量,和观察抽吸时气溶胶的烟雾量。
66.在上述实施例中,凸出部211的凸出高度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30的壳体厚度是基本相同的,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30覆盖在储液部20上时,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30分别与储液部20的凸出部211抵接,而由于凸出部21的凸出高度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30的壳体厚度是基本相同的,因此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30覆盖在储液部20上后,可以使得电子雾化装置100的壳体表面是平齐的,平齐的表面有利于提升电子雾化装置100的美观。
67.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凸出部21的凸出高度也可以只与第一壳体10或者第二壳体30中的任一个的厚度是基本相同的,而不需要与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30的厚度均相同。
68.请继续参阅图5及图5,图5及图6分别示出了储液部20在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及
剖面示意图。储液部20的外壳具有相对的近端211及远端212,近端211及远端212均敞口设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轴向延伸的腔体结构22,腔体结构22内设有储液腔221,储液腔221用于储存诸如可雾化的药液或电子烟烟油等液体基质,且腔体结构22的外壁与储液部20的内壁界定形成有气流通道,电子雾化装置100雾化液体基质释放的气溶胶可通过该气流通道流至近端211的敞口处,并通过近端211的敞口逸出储液部20。
69.进一步的,腔体结构22的内部径向延伸有分隔壁2212,分隔壁2212将腔体结构22的内部划分成储液腔221和第一容置腔室223,第一容置腔室223中收容有电子雾化装置100的雾化元件80,雾化元件80与储液腔221流体连通,从而储液腔221的液体基质可流向第一容置腔室223中的雾化元件80上雾化。具体的,分隔壁2212上开设有导液开口2213,储液腔221中的液体基质可通过该导液开口2213流向雾化元件80,储液腔221和第一容置腔室223分布于导液开口2213的两侧。
70.在一些实施例中,腔体结构22轴向延伸在外壳21内部时,腔体结构22将外壳21的内部划分成互相隔离的储液腔221、第一腔室2221和第二腔室2222,第一腔室2221和第二腔室2222分布于储液腔221的两侧,气溶胶可分别从第一腔室2221和第二腔室2222流过,也就是说气流通道被划分成了第一气流通道2221和第二气流通道2222,优选的,第一气流通道2221和第二气流通道2222在同一横截面内尺寸大小是基本相同的,以便能更顺畅的从储液部20逸出。
71.具体的,腔体结构22一相对的侧壁222分别连接在储液部20相对的内壁之间,而腔体结构22其他侧壁则直接由储液部20的内壁形成,从而通过侧壁222将外壳21的内部划分成储液腔221、第一腔室2221和第二腔室2222。值的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腔体结构22的外壁在周向可与外壳21的内壁保持有间隙,该间隙即可用来形成气流通道。
72.电子雾化装置100还包括用于密封储液腔221的第一密封件40。请继续参阅图7及图8,图7及图8分别示出了第一密封件40在其中两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第一密封件40为具有柔性的软胶材料制作而成,例如硅胶或橡胶。第一密封件40包括端面41及自端面41朝背离储液腔221方向延伸的侧壁42,端面41及侧壁42界定形成第二容置腔室43,第二容置腔室43用于对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元件80进行保持。端面41上开设有导液孔洞411,第一密封件40过盈装配在第一容置腔室223中,从而使得第一密封件40与第一容置腔室223的内壁之间弹性抵接,同时第一密封件40的导液孔洞411与导液开口2213连通,储液腔221中的液体基质无法通过雾化元件80与第二容置腔室223内壁之间的装配间隙泄漏,第一密封件40在雾化元件80及第一容置腔室223的内壁之间提供密封,液体基质只能通过导液开口2213及导液孔洞411流向第二容置腔室43中的雾化元件80。
73.请继续参阅图9,雾化元件80包括多孔体81及结合在多孔体81上的加热元件82,多孔体81可由多孔陶瓷、多孔玻璃陶瓷、多孔玻璃等硬质毛细结构制成,该多孔体81在实施例中可大致呈但不限于块状结构,根据使用的情形,其包括沿电子雾化装置100轴向方向相对设置的吸液面811和雾化面812,即为图8中块状多孔体81的上、下表面,吸液面811用于吸取液体基质,加热元件82结合在雾化面812用于加热雾化液体基质。多孔体81至少部分容纳在第二容置腔室43中,由于第一密封件40是柔性材料制作的,因此多孔体80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紧配在第二容置腔室43中,此时多孔体81的吸液面811是收容在第二容置腔室43中的,并且是朝向第一密封件40的导液孔洞411的,以便液体基质通过导液孔洞411可流向吸
液面811,并通过多孔体81的内部微孔结构流向雾化面812。
74.加热元件82优选采用通过具有导电性的原材料粉末与印刷助剂混合成浆料后,按照适合的图案印刷后烧结的方式形成在雾化面812上,从而使其全部或绝大部分表面都与雾化面812紧密结合,具有雾化效率高、热量损失少、防干烧或大大的减少干烧等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元件82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该加热元件82可以是结合于雾化面812上的形成有特定图案的片状发热体,或者是发热网、发热丝螺旋形成的盘状发热体、发热膜等其它形式;例如该特定图案可以是蛇形蜿蜒形状。该加热元件8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不锈钢、镍铬合金、铁铬铝合金、金属钛等材质。因此,当液体基质流至雾化面812上后,雾化面812的加热元件82即可对液体基质进行加热雾化,并将雾化后产生的气溶胶从雾化面812上释放。
75.进一步的,腔体结构22还设有供液体注入的注液开口端2211,第一壳体10与储液部30未连接之前,可预先通过该注液开口端2211将液体基质注入至储液腔221中。当液体基质注入完毕之后,再将第一壳体10与储液部30固定连接。
76.进一步的,为防止电子雾化装置100倒置时液体基质从上述的注液开口端2212泄漏,电子雾化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50,图10及图11分别示出了第二密封件50在其中两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第二密封件50也为硅胶或橡胶等具有柔性的软胶材料制成。第二密封件50具有相对的上表面51和下表面52,及延伸于上表面51和下表面52之间的侧壁,自上表面51朝第一壳体10的方向轴向延伸有多个凸起511,多个凸起511形成夹持空间512。自下表面52朝储液部20方向轴向延伸有第一插接部521,环绕第一插接部521的外壁设置有凸筋5211,第一插接部521通过储液腔251的开口端2211插入至储液腔221中,同时第一插接部521的横截面形状与储液腔221的开口端2211的开口形状适配,因此第一插接部521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开口端2211的端壁紧密贴合,从而封堵储液腔221的开口端2211,防止雾化器100倒置时液体基质从储液腔221的开口端2211流出。同时,为防止电子雾化装置100在运输时候颠簸导致第一密封件40掉落在储液腔221中,第一插接部521的横截面面积是小于下表面52的面积的,从而使得下表面52的一部分是抵接在储液腔221的开口端2211的端面上的,防止第一密封件40掉落至储液腔221中。
77.请继续参阅图12,图12示出了第一壳体10在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第一壳体10其中一端部设有出气孔12,雾化产生的气溶胶可从出气孔12处逸出雾化器100,用户可通过在出气孔12处吸食气溶胶。而在与出气孔12相对的另一端部被构造成敞口端13,储液部20的近端211通过开口端13伸入至第一壳体10中,第一壳体10是中空设置的,从而使得雾化元件80产生的气溶胶可通过第一气流通道2221和第二气流通道2222流至储液部20的近端211处,并通过近端211的开口进入第一壳体10的内部,进而由第一壳体10的出气孔12排出。
78.第一壳体10的内部设有能够部分夹持在夹持空间512的夹持部14,夹持部14由第一壳体10的内壁延伸形成,夹持部14朝向第一壳体10的开口端13方向轴向延伸有第二插接部141,同时在第二密封件50上设置有轴向贯穿第二密封件50本体的第二通孔53,当第一壳体10与储液部20卡合连接时,夹持部14夹持于夹持空间512中,同时第二插接部141插入至第二通孔53中。容易理解,第二插接部141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二通孔53的形状适配,从而使得第二插接部141与第二通孔53实现过盈配合,第二插接部141与第二通孔53的孔壁周向上紧密贴合,进而密封第二通孔53,防止电子雾化装置100倒置时储液腔221中的液体基质通
过第二通孔53泄漏。
79.值的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密封件50上设置第二通孔53是为了在第二密封件50插入至储液腔221时将储液腔221的部分空气从第二通孔53中排出。具体的,在实际生产装配时,预先将液体基质装入至储液腔221当中,再将第二密封件50安装至储液腔221的开口端2211处,此时随着第二密封件50的插入,储液腔221的空气被压缩,部分空气从第二通孔53排出,再将第一壳体10装配在储液部20上,同时第一壳体10的第二插接部141插入至第二通孔53中,此时虽然随着第二插接部141的插入,储液腔251的空气也会被压缩,但部分空气已经从第二通孔53中排出,进而导致储液腔221中只有少量空气压缩液体基质,液体基质在少量空气压力作用下不会过多的流至雾化元件80上产生泄漏。而如果不在第二密封件50上设置第二通孔53,第二密封件50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密封件,随着第二密封件50插入储液腔221当中,储液腔221中的空气被压缩并无法排出,压缩的空气则会对液体基质进行挤压,液体基质则较大的气体压力作用下则会过多的流至雾化元件80上,进而容易产生泄漏。
80.进一步的,为避免第二插接部141插入至第二通孔53中时,第二密封件50可能在第二插接部141的挤压力作用下产生下陷,从而导致第二密封件50与储液腔221的内壁之间产生间隙,进而影响第二密封件50的密封性能。第二密封件50设置上述的凸起511,当第一壳体10与储液部20卡合连接时,第一壳体10的夹持部14位于第二密封件50的夹持空间512中,凸起511对夹持部14进行夹持,减小第二插接部141施加给第二密封件50的挤压力,进而有效避免第二密封件50在挤压力作用下产生下陷。
81.值得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流通道2221和第二气流通道2222均具有逸出储液部20的第一出气端口22211和第二出气端口22221,如图5所示。第一出气端口22211和第二出气端口22221的高度均低注液开口端2211的高度,以便可以提高储液腔221的体积,从而增加可储存的液体基质的液量。
82.进一步的,电子雾化装置100还包括用于连通外部空气及储液腔221的换气通道,以将外部空气引导至储液腔221中,防止储液腔221中随着液体基质的消耗产生负压,进而在负压作用下导致液体基质不能顺畅的流至雾化元件80上,从而导致雾化元件80容易产生干烧。换气通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至换气通道,并以气泡的形式从出气口逸出。第一密封件40朝储液腔221方向延伸有气泡导引部412,气泡导引部412相对换气通道的出气口设置,气泡导引部412用于将电子雾化装置100换气时从换气通道出气口逸出的气泡引导至储液腔221中,也就是将气泡朝远离雾化元件80的吸液面811方向引导,防止气泡从换气通道的出气口逸出之后聚集在吸液面811上从而导致可能堵塞导液开口2213,进而导致储液腔221中的液体基质无法顺畅的流至雾化元件80上,引起雾化元件80干烧。
8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图13示出了储液部20在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第一容置腔室223的内壁上形成有凹槽2231,凹槽2231包括第一部分22311及与第一部分22311连通的第二部分22312,第一部分22311形成于第一容置腔室223的侧壁上,第二部分22312形成于分隔壁2212上,并经过分隔壁2212的导液开口2213的孔壁,进而与储液腔221连通。第一密封件40安装在第一容置腔室223时,第一密封件40的表面与第一容置腔室223的内壁弹性抵接,进而第一密封件40和凹槽2231界定形成换气通道,外部空气通过第一部分22311进入换气通道,并以气泡的形式从第二部分22312逸出。
84.第一密封件40上设有上述的气泡导引部412。具体的,气泡导引部412被构造成平板状,且具有用于阻挡气泡沿吸液面811方向流动的阻挡平面4121,阻挡平面4121沿轴向方向朝储液腔221延伸且相对气泡出气口22313设置,阻挡平面4121的宽度大于换气通道出气口22313的宽度,从而使得气泡从出气口22313逸出之后,由于阻挡平面4121的阻挡作用,气泡只能沿着阻挡平面4121轴向方向运动,将气泡引导至储液腔221中,也就是将气泡朝远离吸液面811的方向引导,防止气泡在吸液面811上聚集(见图14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容易理解,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气泡导引部412也可以不用构造成平板状,只需气泡导引部412具有阻挡气泡的阻挡平面4121即可。
85.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8和图19,第一密封件40a的第二容置腔室43a的内壁设有凹槽431a,凹槽431a包括第一部分4311a及与第一部分4311a连通的第二部分4312a,第一部分4311a形成于第二容置腔室43a的侧壁上,第二部分4312a形成于第二容置腔室43a的底壁上。当雾化元件80的多孔体81紧配在第二容置腔室43a中时,多孔体81与凹槽431a之间即可界定形成上述的换气通道。外部空气通过第一部分4311a的进气口43111进入至换气通道中,并从第二部分4312a的出气口43121a逸出换气通道。此时,第二部分4312a与导液孔洞411a的孔壁保持有一定间距,也就是说第二部分4312a与第一密封件40a的导液孔洞411a是不连通的。
86.气泡导引部412a被构造成柱体形状,其沿轴向方向朝储液腔延伸,气泡导引部412a开设有轴向贯穿其本体的导气通道4121a,导气通道4121a作为空气通道与换气通道的出气端口43121a连通,从而当电子雾化装置100换气时,空气从换气通道的出气端口43121a逸出之后即可进入导气通道4121a中,然后沿着导气通道4121a流向储液腔,逸出导气通道4121a的空气最后以气泡的形式释放至储液腔中,从而实现将气泡朝远离吸液面811的方向引导的效果。
87.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0及图21,凹槽431b同样形成在第一密封件40b的第二容置腔室43b的内壁上,凹槽431b也包括第一部分4311b及与第一部分4311b连通的第二部分4312b,第一部分4311b形成于第二容置腔室43a的侧壁上,第二部分4312b形成于第二容置腔室43b的底壁上。但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部分4312b连通至第一密封件40b的导液孔洞411b,也就是说第二部分4312b是延伸至导液孔洞411b的孔壁处的,气泡导引部412b沿轴向方向朝储液腔延伸,气泡导引部412b的表面上形成有作为导气通道的导气槽4121b,导气槽4121b与换气通道的出气端口43121b连通,气泡从换气通道的出气端口43121b逸出之后即可进入导气槽4121b中,并沿着导气槽4121b进入储液腔中,以将气泡朝远离吸液面811的方向引导。需要说明的是,为增加气泡导引部412的刚性,上述实施例中的气泡导引部412均可以结合在导液孔洞411的孔壁上。
88.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气泡导引部412也可以不用设置在第一密封件40上。例如,如图15所示,气泡导引部412可以由腔体结构22形成。具体的,腔体结构22形成有纵向贯穿导液开口2213及导液孔洞411并延伸至吸液面811的隔板224,隔板的两端与导液开口2213的孔壁连接,从而将导液开口2213分隔成相互隔离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而当气泡从换气通道的出气端口逸出后,隔板224可阻挡气泡沿吸液面811的延伸方向流动,并引导气泡沿着隔板224的纵向延伸方向朝储液腔221的方向流动,以将气泡朝远离吸液面811的方向引导。
8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100还包括支架60,请继续参阅图16及图17,图16及图17示出支架60在其中两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支架60沿轴向方向延伸于第二壳体30内,且具有相对的近端及远端,近端通过储液部20的远端敞口伸入至储液部20中,并与储液部20固定连接。支架6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腔室611及第二安装腔室612,第一安装腔室611用于安装电芯61,第二安装腔室612用于安装气压传感器62,电子雾化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壳体30内的主板(图未示),气压传感器62及电芯61均与主板电连接,为节省制造成本,支架60的壳体上开设有多个缺口613。
90.支架60的近端形成有第一通气孔65、第二通气孔66及第一电极孔67,支架60的远端设有供外部空气进入电子雾化装置100的进气孔68,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孔68进入之后,再通过第一通气孔65进入至储液部20中。第二通气孔66连通至第二安装腔室612,用于触发第二安装腔室612中的气压传感器62,第二安装腔室612中形成有与第二通气孔66连通的触发气道6121。值得说明的是,为了减小抽吸时的噪音,第一通气孔65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通气孔65分布在第二通气孔66的两侧,两个第一通气孔65均具有0.6~0.8mm的孔径。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气孔65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此时相比与两个第一通气孔65,设置一个第一通气孔65时孔径会比较大,抽吸时容易产生噪音,而设置两个或多个,则可以将第一通气孔65的孔径做的较小,进而缓解抽吸时产生的噪音。
91.电子雾化装置100还包括与电芯61电连接的导电端子64,导电端子64伸入至第一电极孔67中,导电端子64与雾化元件80的导电电极83电连接,以使电芯61向雾化元件80的加热元件821提供电能。气压传感器62用于感应用户抽吸时的气压变化,并将感应信号发送给主板,主板根据气压变化控制电芯向雾化元件80提供电能。
92.进一步的,电子雾化装置100还包括第三密封件90,第三密封件90为柔性的硅胶或橡胶,第三密封件90套设在支架60的近端出,并与储液部20的内壁过盈配合,进而密封支架60与储液部20之间的装配间隙。第一密封件90与雾化元件80的雾化面82保持有间隙,该间隙用于形成电子雾化装置100的雾化腔室84,雾化元件80加热液体基质产生的气溶胶即释放于此,并通过上述的第一气流通道2221和第二气流通道2222逸出储液部20,然后进入第一壳体10中,最后通过第一壳体10的出气孔12逸出电子雾化装置100。容易理解,第一密封件90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孔(图未示)及第三通气孔91,雾化元件80的导电电极83穿过第二电极孔伸入至第一电极孔67中,以与导电端子64实现电连接。第一通气孔65与第三通气孔91连通,外部空气自第一通气孔65逸出之后,再通过第三通气孔91进入至雾化腔室84中,然后通过第一气流通道2221和第二气流通道2222流至出气孔12处,见图3箭头路线r1所示的气流流动路径。第三通气孔91与第二通气孔66是相对设置的,以便能更好的触发气压传感器,用户抽吸时,第二安装腔室612产生负压,气压传感器62即可感应到第二安装腔室612中的气压变化,进而将产生感应信号,并将感应信号发送给主板,主板则控制电子雾化装置100开始工作。
9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
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