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端子以及带端子的电线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14:06: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端子以及带端子的电线。


背景技术:

2.现今,已知有一种在从电线的末端露出的芯线连接有端子的带端子的电线。作为这样的端子,例如有具备自外侧压接于从电线的末端露出的芯线的压接部的端子。
3.为了将上述的端子压接于电线,例如如下设置。首先,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预定的形状的端子。接着,在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的一对模具中的位于下侧的下模的载置部载置端子。接着,将从电线的末端露出的芯线重叠地载置于端子的压接部。之后,使一对模具的一方或双方朝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在上模的压接部与下模的载置部之间夹持压接部,由此将压接部压接于电线的芯线。通过以上设置,端子与电线的末端连接(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5073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5.在代替上述压接部而夹入芯线进行连接的情况下,能够由端子主体和配置于端子主体的后方的滑动部这两个零部件构成端子。在该情况下,在按压滑动部使之滑动时,担心产生滑动部因施加于滑动部的力而变形等不利情况。
6.本公开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提高了滑动部的强度的端子。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7.本公开是与电线的前端部连接的端子,具备端子主体和滑动部,所述端子主体具有夹持所述电线的夹持部,所述滑动部呈外嵌于所述端子主体的筒状,所述滑动部具有从所述滑动部的内表面向内侧突出的加压部,所述滑动部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端子主体在非接触位置与接触位置之间滑动,所述非接触位置是所述加压部不与所述夹持部接触的位置,所述接触位置是比所述非接触位置靠前方且所述加压部与所述夹持部接触的位置,所述滑动部具有下壁、从所述下壁的一方的侧缘向上方延伸的第一侧壁、以及从所述下壁的另一方的侧缘向上方延伸的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部形成有经由折弯的第一折弯部朝向所述第二侧壁延伸的第一上壁,在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部且在比所述第一上壁靠前方的位置形成有经由折弯的第二折弯部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延伸的第二上壁,在所述第一上壁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在所述第二上壁的后端缘或者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后端缘,设置有承接从后方按压所述第一上壁的所述突出部的力的后保持部。发明的效果
8.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滑动部的强度。
附图说明
9.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带端子的电线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带端子的电线的侧剖视图。图3是示出端子主体和滑动部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出滑动部的立体图。图5是在包含图4中的v-v线且与前后方向正交的面处剖切的剖视图。图6是在包含图4中的vi-vi线且与前后方向正交的面处剖切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在包含图6中的vii-vii线且与上下方向正交的面处剖切的截面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端子主体与滑动部临时卡止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在端子主体与滑动部临时卡止的状态下,电线的芯线被插入到端子主体以及滑动部的内部的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0是示出带端子的电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1]
(1)本公开是与电线的前端部连接的端子,具备端子主体和滑动部,所述端子主体具有夹持所述电线的夹持部,所述滑动部呈外嵌于所述端子主体的筒状,所述滑动部具有从所述滑动部的内表面向内侧突出的加压部,所述滑动部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端子主体在非接触位置与接触位置之间滑动,所述非接触位置是所述加压部不与所述夹持部接触的位置,所述接触位置是比所述非接触位置靠前方且所述加压部与所述夹持部接触的位置,所述滑动部具有下壁、从所述下壁的一方的侧缘向上方延伸的第一侧壁、以及从所述下壁的另一方的侧缘向上方延伸的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部形成有经由折弯的第一折弯部朝向所述第二侧壁延伸的第一上壁,在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部且在比所述第一上壁靠前方的位置形成有经由折弯的第二折弯部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延伸的第二上壁,在所述第一上壁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在所述第二上壁的后端缘或者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后端缘,设置有承接从后方按压所述第一上壁的所述突出部的力的后保持部。
[0012]
若突出部被夹具向前方按压,则设置有突出部的第一上壁被向前方按压。于是,在夹具向前方按压突出部时施加于第一上壁的力由第二上壁的后保持部承接。由此,能够提高滑动部的强度。
[0013]
(2)优选为,所述后保持部包括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后端缘,所述第一上壁的前端缘中的所述第二侧壁侧的端部成为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在所述第一上壁的所述突出部从后方受到按压时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后端缘接触。
[0014]
若突出部被夹具从后方向前方按压,则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一折弯部的后端部如支点那样发挥功能,从而第一上壁以旋转的方式运动。由此,形成于第一上壁的前端缘中的第二侧壁侧的第一接触部从后方抵接于第二上壁的后保持部。由于第二折弯部折弯,所以第二折弯部的强度比第二侧壁以及第二上壁的强度大。由此,能够提高滑动部的强度。
[0015]
(3)优选为,在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缘且在比所述第一折弯部靠前方的位置,形成
有向上方突出的前保持部,在所述第二上壁且在所述前保持部的后方设置有第二接触部,通过所述第二接触部从后方抵接于所述前保持部抵接来承接对所述第二上壁的后保持部施加的力。
[0016]
若从后方对后保持部施加力,则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二折弯部的后端部如支点那样发挥功能,从而第二上壁以旋转的方式运动。由此,形成于第二上壁中的第二侧壁侧的第二接触部从后方抵接于第一上壁的前保持部。由此,第二接触部受到的力由前保持部承受,因此能够提高滑动部的强度。
[0017]
(4)优选为,所述突出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折弯部的附近。
[0018]
若突出部被夹具从后方向前方按压,则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一折弯部的后端部如支点那样发挥功能,由此第一上壁以旋转的方式运动。由于突出部形成于如支点那样发挥功能的第一折弯部的附近,所以在突出部从后方受到按压时,第一上壁难以旋转。由此,能够提高滑动部的强度。
[0019]
(5)优选为,所述突出部通过使所述第一上壁弯曲来形成。
[0020]
由于突出部通过使第一上壁弯曲来形成,所以难以形成构成突出部的金属板材的厚度比其他部分薄的部分。由此,能够提高突出部的强度,因此能够提高滑动部的强度。
[0021]
(6)优选为,所述滑动部在所述第一上壁的后方具有第三上壁,所述加压部设置于所述第三上壁。
[0022]
若形成于第一上壁的突出部从后方受到按压,则施加于该突出部的力由位于比第一上壁靠前方的位置的第二上壁承接。另一方面,通过将按压夹持部的加压部设置于第三上壁,从夹持部施加于加压部的力由第三上壁承接。由此,与由一个上壁承接突出部所受到的力和加压部所受到的力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施加于滑动部的力分散。由此,能够提高滑动部的强度。
[0023]
(7)本公开是一种带端子的电线,具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端子;以及与所述端子连接的电线。
[0024]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以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25]
《实施方式1》参照图1至图10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带端子的电线10具备电线11和与电线11连接的端子12。端子12与未图示的对象端子连接。如图1所示,端子12与电线11的延伸方向(箭头线y所示的方向)的前端部连接。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箭头线z所示的方向设为上,将箭头线y所示的方向设为前,将箭头线x所示的方向设为左来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多个同一部件,有时仅对一部分部件标注附图标记,省略其他部件的附图标记。
[0026]
[电线11]如图1所示,电线11沿前后方向延伸地配置。在电线11中,利用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构成的绝缘包覆部14来包围芯线13的外周。本实施方式的芯线13由一根金属线构成。另外,芯线13也可以是多个金属细线绞合而成的绞线。构成芯线13的金属能够根据需要而适当地选择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任意的金属。本实施方式的芯线13由铜或铜合金构成。
[0027]
[端子12]
如图1所示,端子12具备金属制的端子主体15和能够相对于端子主体15相对地滑动移动的滑动部16。
[0028]
[端子主体15]端子主体15通过冲压加工、切削加工、铸造等公知的方法而形成为预定的形状。构成端子主体15的金属能够根据需要而适当地选择铜、铜合金、铝、铝合金、不锈钢等任意的金属。本实施方式的端子主体15由铜或铜合金构成。也可以在端子主体15的表面形成镀层。构成镀层的金属能够根据需要而适当地选择锡、镍、银等任意的金属。对本实施方式的端子主体15实施了镀锡。
[0029]
如图2所示,端子主体15具有:筒部17,其能够供呈板状的对象端子插入;以及电线连接部20,其位于筒部17的后方并与电线11连接。如图2所示,电线连接部20具备向后方伸出的上侧夹持部18a以及下侧夹持部18b。本实施方式的端子12被称为所谓的阴端子,对象端子被称为所谓的阳端子。
[0030]
如图2所示,筒部17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筒状。筒部17的前端以能够供对象端子插入的方式开口。在筒部17的内部配置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接触片(未图示)。弹性接触片从筒部17的内壁向内侧突出且沿前后方向延伸。被插入到筒部17内的对象端子按压弹性接触片使之弹性变形。利用弹性变形了的弹性接触片的反弹力,在筒部17的内壁与弹性接触片之间夹入对象端子。由此,对象端子与端子12电连接。
[0031]
如图2所示,在筒部17的后方设有呈方筒状的电线连接部20。在电线连接部20的上壁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地设置有上侧夹持部18a(夹持部的一个例子),在电线连接部20的下壁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地设置有下侧夹持部18b(夹持部的一个例子)。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呈前后延伸的细长形状。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形成为大致相同。
[0032]
如图2所示,在上侧夹持部18a的下表面且在比后端部靠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上侧保持突部23a。在下侧夹持部18b的上表面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下侧保持突部23b。下侧保持突部23b和上侧保持突部23a设置于在前后方向上错开的位置。
[0033]
上侧夹持部18a的下表面以及下侧夹持部18b的上表面咬入至形成于芯线13的表面的氧化覆盖膜而剥离氧化覆盖膜,由此使芯线13的金属表面露出。该金属表面与上侧夹持部18a以及下侧夹持部18b接触,由此芯线13与端子主体15电连接。
[0034]
如图3所示,在端子主体15的侧壁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卡止突起28。该卡止突起28通过与下述的临时卡止承接部26以及正式卡止承接部27卡止,从而将滑动部16保持在临时卡止位置(非接触位置的一个例子)以及正式卡止位置(接触位置的一个例子)。
[0035]
[滑动部16]如图3所示,滑动部16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筒状。滑动部16通过将金属板材冲压加工成预定的形状来形成。构成滑动部16的金属能够根据需要而适当地选择铜、铜合金、铝、铝合金、不锈钢等任意的金属。本实施方式的滑动部16没有特别限定,由不锈钢构成。也可以在滑动部16的表面形成镀层。构成镀层的金属能够根据需要而适当地选择锡、镍、银等任意的金属。
[0036]
如图2所示,滑动部16的内部形状的截面形成为与端子主体15中的设置有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区域的外部形状的截面相同或者比其稍大。由此,滑动部16配
置于端子主体15中的设置有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区域的外侧。
[0037]
如图4所示,滑动部16具备:下壁31;右侧壁39(第一侧壁的一个例子),其从下壁31的右侧缘向上方延伸;左侧壁34(第二侧壁的一个例子),其从下壁31的左侧缘向上方延伸;以及上壁30,其从上方覆盖由下壁31、右侧壁39以及左侧壁34形成的空间。
[0038]
如图4所示,滑动部16的上壁30在前后方向上分为三个部分。上壁30中的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中央附近的上壁设为第一上壁30a。在第一上壁30a的前方设置有第二上壁30b。在第一上壁30a的后方设置有第三上壁30c。
[0039]
如图5所示,第一上壁30a形成为从右侧壁39的上端部中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附近向左方延伸。右侧壁39与第一上壁30a经由第一折弯部32相连。第一折弯部32在右侧壁39和第一上壁30a折弯成近似直角的状态下将右侧壁39与第一上壁30a连结。
[0040]
如图5所示,在第一上壁30a的下方形成有从左侧壁34的上端部中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附近向右方延伸而形成的第一重叠部52。当从上方观察时,第一上壁30a和第一重叠部52形成为大致相同大小的长方形状。
[0041]
如图6所示,左侧壁34与第二上壁30b经由第二折弯部33相连。第二折弯部33在左侧壁34和第二上壁30b折弯成近似直角的状态下将左侧壁34与第二上壁30b连结。在第二上壁30b的右侧缘形成有从前端部向后方凹下的凹部56。在该凹部56内配置有设置于右侧壁39的上端部的前保持部55。前保持部55形成为右侧壁39的上端部中的与凹部56对应的区域向上方突出的形状。
[0042]
如图7所示,在第二上壁30b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重叠部53,该第二重叠部53形成为右侧壁39的上端部中的前保持部55的后方的部分向左方延伸的形状。第二重叠部53的左端部为向前方延伸而形成的延长部。延长部的前端缘与滑动部16的前端缘形成为同一平面。
[0043]
第三上壁30c形成为右侧壁39的上端部中的比第一折弯部32靠后方的部分向左方延伸。
[0044]
如图2所示,在滑动部16的下壁31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下侧加压部25b(加压部的一个例子)。在滑动部16的第三上壁30c的下方,且在从滑动部16的后端朝向前方的方向上大致二分之一的区域,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上侧加压部25a(加压部的一个例子)。
[0045]
如图4所示,在滑动部16的左侧壁34以及右侧壁39且在靠近前后方向的前端部的位置,开口有临时卡止承接部26。另外,在滑动部16的左侧壁34以及右侧壁39且在比临时卡止承接部26靠后方的位置,开口有正式卡止承接部27。临时卡止承接部26和正式卡止承接部27能够与设置于端子主体15的左侧壁34以及右侧壁39的卡止突起28弹性地卡止。
[0046]
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与滑动部16的临时卡止承接部26卡止的状态成为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在临时卡止位置的状态(参照图8)。在该状态下,滑动部16的上侧加压部25a以及下侧加压部25b位于比端子主体15的上侧夹持部18a以及下侧夹持部18b的后端缘靠后方的位置。由此,上侧加压部25a以及下侧加压部25b分别成为不与上侧夹持部18a以及下侧夹持部18b接触的状态。向后方分离。另外,在该状态下,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之间的间隔设定为比芯线13的直径大(参照图9)。
[0047]
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与滑动部16的正式卡止承接部27卡止的状态成为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卡止在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如图2所示,在该状态下,滑动部16的上侧加压部25a从上侧夹持部18a的上方与上侧夹持部18a接触。另外,滑动部16的下侧加压
部25b从下侧夹持部18b的下方与下侧夹持部18b接触。
[0048]
如上所述,滑动部16在外嵌于端子主体15中的设置有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区域的状态下,能够在上述的临时卡止位置与正式卡止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滑动移动。
[0049]
如图2所示,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上侧加压部25a从上方按压上侧夹持部18a,从而上侧夹持部18a向下方变形。另外,下侧加压部25b从下方按压下侧夹持部18b,从而下侧夹持部18b向上方变形。由此,在将芯线13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配置于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之间的空间且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芯线13由弹性变形了的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从上下方向夹持。即,上侧夹持部18a通过被上侧加压部25a向下方按压而从上方与芯线13接触,下侧夹持部18b通过被下侧加压部25b向上方按压而从下方与芯线13接触。
[0050]
如图2所示,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上侧夹持部18a的上侧保持突部23a从上方按压芯线13,下侧夹持部18b的下侧保持突部23b从下方按压芯线13。这样,芯线13由上侧保持突部23a从上方按压,并且由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与上侧保持突部23a错开的位置的下侧保持突部23b从下方按压,从而保持为在上下方向上弯折的状态。另外,通过上侧保持突部23a和下侧保持突部23b,芯线13与端子12也电连接。
[0051]
如图8所示,在滑动部16的靠近后端部的位置且在左侧壁34以及右侧壁39,设置有向滑动部16的内侧突出的一对引入部47。引入部47形成为宽度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而变窄。通过芯线13与引入部47的内表面滑动接触,向滑动部16的内部引导芯线13。
[0052]
第一上壁30a形成为滑动部的滑动部16的右侧壁39的上端缘中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部分向左方折弯。第一上壁30a在从上方观察时呈近似长方形状。
[0053]
如图4所示,在第一上壁30a的右侧的区域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46。换言之,突出部46形成于第一上壁30a中的第一折弯部32的附近。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46与第一折弯部32相连地形成。突出部46通过对第一上壁30a进行弯曲加工来形成。突出部46形成为从第一上壁30a的前端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至后端部。在从后方观察时,突出部46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方槽状。突出部46的壁厚均匀地形成。均匀地形成包括突出部46的壁厚均匀的情况,并且还包括即使在不均匀的情况下也被认为实质上均匀的情况。换言之,在突出部46未形成壁厚极薄的部分。通过向前方按压突出部46,滑动部16能够向前方移动。
[0054]
作为按压突出部46的构造,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公知的夹具45。另外,不限于夹具45,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利用具备按压突出部46的致动器的制造设备来按压突出部46。
[0055]
如图4所示,第一上壁30a的前端缘中的靠近左端部的部分成为第一接触部50,该第一接触部50在突出部46被夹具45从后方按压时与第二折弯部33的后端缘接触。另一方面,第二折弯部33的后端缘成为后保持部54。若突出部46被夹具45从后方按压,则第一接触部50从后方与后保持部54接触,由此第一上壁30a的突出部46从后方受到按压的力由后保持部54承接。
[0056]
如图4所示,形成于第二上壁30b的凹部56的后端部成为第二接触部51,该第二接触部51在第一接触部50从后方与第二上壁30b的后保持部54接触时从后方与前保持部55接触。第二接触部51位于前保持部55的后方。
[0057]
[电线11与端子12的连接工序]接下来,对电线11与端子12的连接工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电线11与端子12的连接工序并不限于以下的记载。
[0058]
通过公知的方法,形成端子主体15和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从后方组装滑动部16。滑动部16的前端缘从后方抵接于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滑动部16的侧壁扩开变形。若进一步向前方压入滑动部16,则滑动部16的侧壁复原变形,滑动部16的临时卡止承接部26卡止于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由此,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在临时卡止位置(参照图8)。从而得到端子12。
[0059]
通过利用公知的方法对绝缘包覆部14进行剥皮加工,从而电线11的芯线13露出。
[0060]
如图9所示,若从滑动部16的后端部向前方压入电线11,则向滑动部16的内部导入芯线13的前端部。芯线13通过与滑动部16的引入部47抵接而被向滑动部16引导。若进一步向前方压入电线11,则芯线13的前端部进入到端子主体15的内部而到达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之间的空间内。
[0061]
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在临时卡止位置的状态下,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的间隔设定为比芯线13的外径尺寸大。
[0062]
接着,如图10所示,使夹具45从后方抵接于突出部46,使滑动部16向前方滑动移动。使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相对地向前方移动。此时,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与滑动部16的临时卡止承接部26的卡止解除,滑动部16的侧壁越到卡止突起28上而扩开变形。
[0063]
若使滑动部16向前方移动,则滑动部16的侧壁复原变形,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与滑动部16的正式卡止承接部27弹性地卡止。由此,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
[0064]
如图9所示,从前侧起依次,在第二上壁的下方配置有第二重叠部53,在第一上壁的下方配置有第一重叠部52。第二重叠部53的下表面、第一重叠部52的下表面以及第三上壁的前端部的下表面大致形成为同一平面。由此,上侧夹持部在滑动部16的内部被第二重叠部53的下表面以及第一重叠部52的下表面引导,从而顺畅地向第三上壁的前端部的下表面移动。
[0065]
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滑动部16的上侧加压部25a从上方抵接于端子主体15的上侧夹持部18a而向下方进行按压。另外,滑动部16的下侧加压部25b从下方抵接于端子主体15的下侧夹持部18b而向上方进行按压。由此,芯线13被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从上下夹持。
[0066]
如图2所示,通过由上侧夹持部18a的下表面和下侧夹持部18b的上表面夹持芯线13,形成于芯线13的表面的氧化覆盖膜被剥离,构成芯线13的金属表面露出。通过使该金属表面与上侧夹持部18a以及下侧夹持部18b接触,从而电线11与端子12电连接。
[0067]
在芯线13被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从上下夹持的状态下,芯线13被上侧夹持部18a的上侧保持突部23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下侧保持突部23b夹持,从而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且在上下方向上弯折的状态保持芯线13。由此,能够牢固地保持芯线13,因此在拉伸力作用于电线11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电线11与端子12的保持力。这样,带端子的电线10完成。
[0068]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端子12是与电线11的前端部连接的端子12,具备端子主体15和滑动部16,端子主体15具有夹持电线11的上侧夹持部18a以及下侧夹持部18b,滑动部16呈外嵌于端子主体15的筒状,滑动部16具有从滑动部16的内表面向内侧突出的上侧加压部25a以及下侧加压部25b,滑动部16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端子主体15在临时卡止位置与正式卡止位置之间滑动,所述临时卡止位置是上侧加压部25a以及下侧加压部25b不与上侧夹持部18a以及下侧夹持部18b接触的位置,所述正式卡止位置是比临时卡止位置靠前方且上侧加压部25a以及下侧加压部25b与上侧夹持部18a以及下侧夹持部18b接触的位置,滑动部16具有下壁31、从下壁31的右侧缘向上方延伸的右侧壁39、以及从下壁31的左侧缘向上方延伸的左侧壁34,在右侧壁39的上端部形成有经由折弯的第一折弯部32朝向左侧壁34延伸的第一上壁30a。在左侧壁34的上端部且在比第一上壁30a靠前方的位置,形成有经由折弯的第二折弯部33朝向右侧壁39延伸的第二上壁30b,在第一上壁30a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46,在第二上壁30b的后端缘或第二折弯部33的后端缘,设置有承接从后方按压第一上壁30a的突出部46的力的后保持部54。
[0069]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带端子的电线10具备上述的端子12和与端子12连接的电线11。
[0070]
如图10所示,若突出部46被夹具45向前方按压,则设置有突出部46的第一上壁30a被向前方按压。于是,第一上壁30a整体被向前方推出,第一上壁30a的前端缘从后方与后保持部54接触。由此,在夹具向前方按压突出部46时施加于第一上壁30a的力由第二上壁30b的后保持部54承接。从而能够提高滑动部的强度。
[0071]
根据本实施方式,后保持部54包括第二折弯部33的后端缘,第一上壁30a的前端缘中的左侧壁34侧的端部成为第一接触部50,该第一接触部50在第一上壁30a的突出部46从后方受到按压时与第二折弯部33的后端缘接触。
[0072]
第一上壁30a经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折弯部32而与右侧壁39相连。因此,第一上壁30a即使在被夹具从后方按压了的情况下,也无法笔直地向前方移动。具体而言,第一折弯部32的后端部如支点那样发挥功能,在从上方观察时,以大致向箭头线a所示的方向旋转的方式运动。如上所述,由于第一折弯部32沿前后方向延伸,所以第一上壁30a并不进行完全的圆周运动。另外,第一折弯部32的后端部并不是严格的旋转中心。
[0073]
若第一上壁30a被按压部从后方按压,则形成于第一上壁30a的前端缘中的第二侧壁侧的第一接触部50从后方抵接于第二上壁30b的后保持部54。由于第二折弯部33折弯,所以第二折弯部33的强度比第二侧壁以及第二上壁30b的强度大。由此,能够提高滑动部的强度。
[0074]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一侧壁的上端缘且在比第一折弯部32靠前方的位置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前保持部55,在第二上壁30b且在前保持部55的后方设置有第二接触部51,通过第二接触部51从后方抵接于前保持部55来承接对第二上壁30b的后保持部54施加的力。
[0075]
若第二上壁30b的后保持部54被第一上壁30a的第一接触部50从后方按压,则第二上壁30b整体向前方移动。详细地进行说明,第二上壁30b与左侧壁34通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折弯部33连结,因此第二上壁30b无法笔直地向前方移动。具体而言,第二折弯部33的后端部如支点那样发挥功能,在从上方观察时,以大致向箭头线b所示的方向旋转的方式运动。如上所述,由于第二折弯部33沿前后方向延伸,所以第二上壁30b并不进行完全的圆
周运动。另外,第二折弯部33的后端部并不是严格的旋转中心。
[0076]
若后保持部54被第一接触部50从后方按压,则形成于第二上壁30b中的第二侧壁侧的第二接触部51从后方抵接于第一上壁30a的前保持部55。由此,第二接触部51受到的力由前保持部55承接,因此能够提高滑动部的强度。
[0077]
根据本实施方式,突出部46形成于第一折弯部32的附近。
[0078]
若突出部46被夹具从后方向前方按压,则在从上方观察时,第一折弯部32的后端部如支点那样发挥功能,从而第一上壁30a以大致旋转的方式运动。由于突出部46形成于如支点那样发挥功能的第一折弯部32的附近,所以在突出部46从后方受到按压时,第一上壁30a难以旋转。由此,能够提高滑动部的强度。
[0079]
根据本实施方式,突出部46通过使第一上壁30a弯曲来形成。
[0080]
由于突出部46通过使第一上壁30a弯曲来形成,所以难以形成构成突出部46的金属板材的厚度比其他部分薄的部分。由此,能够提高突出部46的强度,因此能够提高滑动部的强度。
[0081]
根据本实施方式,滑动部在第一上壁30a的后方具有第三上壁,加压部设置于第三上壁。
[0082]
若形成于第一上壁30a的突出部46从后方受到按压,则施加于该突出部46的力由位于比第一上壁30a靠前方的位置的第二上壁30b承接。另一方面,通过将按压夹持部的加压部设置于第三上壁,从夹持部施加于加压部的力由第三上壁承接。由此,与由一个上壁承接突出部46所受到的力和加压部所受到的力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施加于滑动部的力分散。由此,能够提高滑动部的强度。
[0083]
《其他实施方式》(1)在实施方式1中,突出部46构成为设置于第一上壁30a的靠近右端部的位置,但不限于此,突出部46也可以构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设置于第一上壁30a的中央附近。
[0084]
(2)突出部46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向上方敲打第一上壁30a来形成。
[0085]
(3)后保持部54也可以构成为形成于第二上壁30b的后端缘,而并非形成于第二折弯部33。另外,后保持部54也可以构成为形成于第二上壁30b的后端缘和第二折弯部33的后端缘双方。
[0086]
(4)也可以省略前保持部55。
[0087]
(5)也可以省略卡止突起28、临时卡止承接部26以及正式卡止承接部27。
[0088]
(6)实施方式1的端子12是阴端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所谓的阳端子。附图标记说明
[0089]
10:带端子的电线11:电线12:端子13:芯线14:绝缘包覆部15:端子主体16:滑动部17:筒部
18a:上侧夹持部18b:下侧夹持部20:电线连接部23a:上侧保持突部23b:下侧保持突部25a:上侧加压部25b:下侧加压部26:临时卡止承接部27:正式卡止承接部28:卡止突起30:上壁30a:第一上壁30b:第二上壁30c:第三上壁31:下壁32:第一折弯部33:第二折弯部34:左侧壁(第二侧壁的一个例子)39:右侧壁(第一侧壁的一个例子)45:夹具46:突出部47:引入部50:第一接触部51:第二接触部52:第一重叠部53:第二重叠部54:后保持部55:前保持部56:凹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