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椅子用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2022-10-27 00:14: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椅子用支撑架,尤其涉及一种放置在椅子上使用的椅子用支撑架。


背景技术:

2.一般来说,椅子作为人们用来坐下的器具而构成有配置在就坐时支撑臀部的座部和所述座部后方而支撑就坐者腰部的靠背,根据情况而所述在座部下方附加地构成有腿或脖子垫,所述腿要么是固定的,要么在下端配置脚轮以方便移动,脖子垫根据支撑就坐者的头部等使用目的以各种方式构成。
3.在这种椅子中,公开了就坐者坐在椅子上时支撑就坐者的腰部的各种腰部支撑架技术。
4.例如,形成为在两侧突出而使在靠背的中心具有一定的深度,从而就坐者背依靠时,使腰部稳定下来。
5.这种腰部支撑架,由于仅支撑坐着的就坐者的腰部而舒适度和便利性受到限制,而且还有甚至不能完全消除作用在背部的荷重的技术性局限。
6.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人生活的多样化和业务等原因,作为交通工具而使用飞机、长途巴士(高速巴士、市郊巴士)、高铁的频率也在增加。
7.这种飞机、长途巴士(高速巴士、市交巴士)、高铁上配置的椅子,由于椅背倾斜角度的大小受限制,久坐时,腰部承受很大的荷重,从而坐感不好,也有不适感。
8.另外,坐在飞机、巴士、汽车、高铁等提供的椅子上长途旅行时,上身的荷重转移到臀部,从而导致就坐者会因这种荷重的转移而臀部受压迫,由此坐者感到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9.技术问题
10.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发明的,根据本发明的椅子用支撑架的目的在于,
11.第一、可以提供只有坐在椅子上,就有斜躺在床上的感觉的就坐感,从而提供极佳的就坐感和舒适度;
12.第二、就坐时,作用于腰部的荷重明显减轻或根本不承受作用于腰部的荷重;
13.第三、特别是在飞机、长途巴士、汽车、高铁等间隔狭小的椅子上长时间坐着时,通过提供斜躺在床上的感觉的就坐感而可以提供极佳的舒适度和舒服度;
14.第四、坐在飞机、巴士、汽车、高铁等提供的椅子上长途旅行时,消除因上身的荷重转移到臀部而对臀部造成的压力造成的疼痛;
15.第五、支撑架使用后可以折叠起来,由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体积、减少厚度,从而提供适合显著提高产品便携性及保管便利性的椅子用支撑架。
16.技术方案
17.用于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的椅子用支撑架[椅子用靠背(back)和腰部支撑架]是通过放置在包括座位部和靠背部构成的椅子上来支撑就坐者背部的椅子用支撑架,包括:基板,其下端被椅子的座部支撑;支撑板,其一侧可转动地结合到所述基板上,其另一侧被靠背支撑,并且与就坐者上身背部紧密接触。从而支撑就坐者上身背部;以及第一铰链,其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基板和支撑板,其中,所述基板和支撑板通过第一铰链折叠或展开,在所述基板和支撑板以第一最大展开角度展开的状态下,所述基板被椅子的座部支撑,在所述支撑板被椅子靠背支撑的状态下,当就坐者的上身重量作用时,所述基板与支撑板保持第一最大展开角度,从而支撑就坐者的上身。
[0018]
发明效果
[0019]
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椅子用支撑架的效果在于,
[0020]
第一、可以提供坐在椅子上就产生斜躺在床上的感觉的就坐感,从而提供极佳的坐感和舒适度;
[0021]
第二、就坐时可以显着减轻作用在腰部的荷重,并且有些情况下,完全不受作用在腰部的荷重;
[0022]
第三、特别是长时间坐在飞机、长途巴士、汽车、高铁等间隔狭小的椅子上时,提供斜躺着的感觉的就坐感,从而可以提供极佳的舒适度和舒服度;
[0023]
第四、坐在飞机、巴士、汽车和高铁配置的椅子上长途旅行时,消除因上身荷重转移到臀部对臀部造成压迫而引起的疼痛;
[0024]
第五、使用支撑架后而可以折叠,使体积最小化,厚度薄型化,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便携便利性和保管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椅子用支撑架100的立体图和放置在椅子上的状态图。
[0026]
图2是就坐者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椅子用支撑架100的使用状态的示例图。
[0027]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椅子用支撑架100中将第二支撑板130折叠并用作两级支撑架100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8]
图4是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椅子用支撑架100的内面看到的透视图。
[0029]
图5是图4的分解立体图。
[0030]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椅子用支撑架100的操作图。
[0031]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椅子用支撑架100中基板110被折叠的操作图。
[0032]
图8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椅子用支撑架100中基板110被折叠的状态下,将第二支撑板130折叠的操作图。
[0033]
图9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椅子用支撑架100的变形例而在仅构成一个支撑板120的情况下,构成为两级支撑架时的使用状态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参照附有本发明的椅子用支撑架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而进行详细描述。
[0035]
本发明的椅子用支撑架严格来说是椅子用靠背和腰部支撑架。
[0036]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支撑架100的“外侧”是朝向就坐者的方向,并且支撑架100的“内侧”是朝向椅子的方向。
[0037]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椅子用支撑架100[椅子用靠背(back)和腰部支撑架100]是通过放置在包括座位部11和靠背部12构成的椅子10上来支撑就坐者背部(背、腰或背和腰)的椅子用支撑架100,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包括:基板110,其下端被椅子10的座部11支撑;支撑板120、130,其一侧[以放置在椅子上的情况的标准是下端]可转动地结合到所述基板110上,另一侧[以放置在椅子上的情况的标准是上端]被靠背部12支撑,并且与就坐者上身背部[具体是背(back)、腰]紧密接触,从而支撑就坐者上身背部;以及第一铰链150,其可旋转地将所述基板和支撑板120、130连接。
[0038]
另外,所述基板110和支撑板120、130通过所述第一铰链150折叠或展开,当所述基板110和支撑板120、130折叠时,可以完全向内侧折叠而使内部相互接触,在所述基板110和支撑板120、130以第一最大展开角度(θ1m)展开的状态下,所述基板110被椅子10的座部11支撑,在支撑板120、130被椅子10的靠背12支撑的状态下,当就坐者的上身重量作用时,所述基板110与支撑板120、130保持第一最大展开角度(θ1m),即避免以大于第一最大展开角θ1的角度展开,从而支撑就坐者的上身。
[0039]
当就坐者的臀部以坐在座部11的状态靠在支撑架100上时,就坐者的背部和腰部同时被支撑,尤其更多地支撑背部,从而坐着时,可以减少或完全消除作用在背部的荷重,由此即使坐在椅子上,也能实现有斜躺在床上感觉的效果。
[0040]
特别是在长时间坐在飞机、长途巴士、汽车、高铁等间隔狭小的椅子上的情况下,因可以斜躺着坐而可以提供极佳的舒适感和舒服感,并且坐着时作用在背部的荷重可以被减轻或消除。此外,在具有脖子垫13的椅子10的情况下,这种效果会显得更大。
[0041]
另外,支撑架100以可折叠和展开的构成而实施,从而使用支撑架100之后,可以将基板110折叠成支撑板120、130,由此使用后体积会变薄变小而具有便于携带和保管的优点。
[0042]
尤其,基板110及支撑板120、130是薄板,从而可以存放在手提包或背包中,因此具有进一步提高保管便利性和便携便利性的优点。
[0043]
优选地,所述基板110及支撑板120、130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据此,可以减轻产品的重量而具有进一步提高便携便利性的优点。
[0044]
如上所述,支撑架100重量轻、体积小、薄型,从而可以放在手提包或背包里携带及移动,在飞机、长途巴士、高铁等就坐时可以简便地拿出来使用,因此使用便利性会显著提高。
[0045]
所述第一最大展开角(θ1m)的特征在于,是钝角(大于90
°
小于180
°
的角度)。
[0046]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第一最大展开角(θ1m)是120
°
至160
°
的钝角。更优选地,形成130
°
至150
°
的展开角。更优选地,形成135
°
的展开角。
[0047]
其特征在于,基板110的上端111与支撑板120、130的一侧(下端)接触而展开动作被停止,从而保持第一最大展开角度(θ1m)。
[0048]
另外,构成为还包括:停止部141,其在基板110的上端111或支撑板120、130的一侧(下端基于所示附图)形成为突出,从而用于设置所述基板110与支撑板120、130之间的第一
最大展开角(θ1m)。
[0049]
另外,当停止部141形成在所述基板110上时,所述支撑板120、130停止在所述停止部141上而形成第一最大展开角(θ1m),当所述停止部141形成于所述支撑板120、130上时,所述基板110被停止部141停止而形成第一最大展开角(θ1m)。
[0050]
尽管在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停止部141形成在基板110的上端111上的例,但不限于此,形成于支撑板120、130的下端(具体为第一支撑板120的下端122)的情况也应属于本发明的实施例。
[0051]
所述停止部141一体形成为从基板110的上端111向支撑板120、130延伸突出。
[0052]
据此可以认为,停止部141在基板110的上端111形成为一体地突出,从而根据情况基板110的上端111形成为突出,并且该突出的基板110的上端111与支撑板120、130(或第一支撑板120)的下端122接触之后停止而形成第一最大展开角(θ1m)。
[0053]
当所述第一支撑板120和第二支撑板130展开时,所述第一支撑板120的上端121和第二支撑板130的下端132相互接触而展开动作被停止,从而所述第一支撑板120和第二支撑板130保持最大展开状态,即保持第二最大展开角度(θ2m)。
[0054]
据此,具有可以通过两个支撑板120、130自身的构成来设定并保持第二最大展开角度(θ2m)的优点。
[0055]
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支撑板120、130由通过一个以上的第二铰链(160)可旋转地相互连接的多个支撑板(120、130)构成。
[0056]
所述多个支撑板120、130的任一侧(下端)可旋转地结合到所述基板110,并且所述多个支撑板120、130的另一侧(以所示附图为准的上端)被靠背12支撑,而且所述多个支撑板120、130展开并与就坐者上身的背部(腰部、背部)紧密接触,从而支撑就坐者的上身背部。
[0057]
如图1至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椅子用支撑架100][在本说明书中称为三级支撑架100]构成为包括: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板120、130,其通过所述第一铰链150可旋转地连接到基板110;以及第二支撑板130,其通过所述第二铰链160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板130。
[0058]
这里,所述第一支撑板120的一侧(下端122)可旋转地结合到所述基板110,所述第二支撑板130的另一侧(上端)被椅子10的靠背12支撑,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板120、130通过第二铰链160连接而可以展开和折叠,所述第一支撑板120和第二支撑板130展开并与就坐者上身的背部(腰部、背部)紧密接触而支撑就坐者的身体背部,所述基板110和第一支撑板120通过第一铰链150折叠或展开,所述基板110和第一支撑板120以第一最大展开角(θ1m)展开而被基板110由椅子10的座部11支撑,在以第一支撑板120和第二支撑板130展开的状态第二支撑板130被椅子10的靠背12支撑的情况下,当就坐者的上身重量作用在第一、第二支撑板120、130上时,所述基板110和第一支撑板120保持第一最大展开角(θ1m)[即,不以大于第一个最大展开角度(θ1)的角度展开],此外,所述第一支撑板120和第二支撑板130通过保持第二最大展开角度(θ2m)来支撑就坐者的上身。
[0059]
在支撑板120、130如上所述地构成为多个的情况下,第一个最大展开角(θ1m)形成为钝角(大于90
°
小于180
°
的角度)。
[0060]
所述第一个最大展开角(θ1m)是120至160
°
的钝角,优选地,形成130至150
°
的展开
角度,更优选地,形成135
°
的展开角。据此,提供稳定舒适的就坐感。
[0061]
另外,如前所述,还包括:停止部141,其在所述基板110的上端111或所述第一支撑板120的下端122形成为突出,从而用于设置所述基板110与第一支撑板120之间的第一最大展开角(θ1m)。
[0062]
另外,如前所述,当所属停止部141形成于所述基板110上时,第一支撑板120被停止于停止部141上而形成第一最大展开角(θ1m),并且当所述停止部141形成于第一支撑板120上时,所述基板110被停止于停止部141上而形成第一最大展开角(θ1m)。
[0063]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椅子用支撑架100,其特征在于,可以以位于三个板110、120、130中的中间的所述第一支撑板120为中心使所述基板1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30折叠成依次层叠。据此,具有可以使三级支撑架100的体积最小化且可以减小厚度的优点。
[0064]
当所述第一支撑板120和第二支撑板130展开时,所述第一支撑板120和第二支撑板130的外面(120b、130b)都分别展开而形成同一面。
[0065]
据此,用于支撑就坐者背部的第一、第二支撑板120、130平整,因此依靠时会更舒服。
[0066]
这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20与第二支撑板130的第二最大展开角(θ2m)为180
°

[0067]
当所述第一支撑板120和第二支撑板130展开时,因所述第一支撑板120的上端121和第二支撑板130的下端132相互接触而展开动作被停止,从而所述第一支撑板120和第二支撑板130保持最大展开状态,即保持第二最大展开角度(θ2m)。
[0068]
据此,具有可以通过两个支撑板120、130自身的构成来设置和保持第二最大展开角度(θ2m)的优点。
[0069]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0相对于第一支撑板120被折叠,使得第一支撑板120的内面(120a)和基板110的内面(110a)彼此紧密接触或彼此面对,在所述基板110被折叠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支撑板130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20被折叠,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板130的内面(130a)和基板110的外面相互接触或面对,从而以第一支撑板120、基板110和第二支撑板130顺序堆叠并折叠。
[0070]
另外,在所述基板110的内面(110a)上形成有基础加强件115,第一加强件125形成在第一支撑板120的内面(120a)上,第二加强件135形成在第二支撑板130的内面(130a)上。
[0071]
边框114沿基板110的边缘而向内侧形成为突出,一对第一突框124沿所述第一支撑板120的左右侧边缘形成为突出,一对第二支撑板134沿所述第二支撑板130的左右侧边缘形成为突出,所述基板110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30被折叠,使得边框114位于第一突框124内侧,在基板110被折叠状态下,第二支撑板130相对于第一支撑板120被折叠,使得第二突框134与第一突框124紧密接触并覆盖基板110,从而以所述第一支撑板120、基板110和第二支撑板130顺序堆叠并折叠。
[0072]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0的下端的边框114构成为包括:侧边框(114a),其沿左右侧边缘形成为突出;以及下端边框(114b),其沿基板110的下端边缘形成为突出,其中,在所述下端边框(114b)用于容纳第一加强件125的加强件安装槽116形成为凹形。
[0073]
所述第一铰链150构成为包括:第一铰链下部折合151,其形成在所述基板110上端;第一铰链上部折合152形成在第一支撑板120的下端122上;以及第一铰链销153,其用于
将所述第一铰链下部折合151和所述第一铰链上部折合152铰链连接。此外,还可以构成为包括:第一螺母154,其螺丝紧固于第一铰链销153。
[0074]
所述第二铰链160构成为包括:第二铰链下部折合161,其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20上端;第二铰链上部折合162,其形成在第二支撑板130的下端132上;第二铰链销163,其用于将第二下铰链支撑架161和第二铰链上支撑架162铰链连接。此外,还可以构成为包括;第二螺母164,其螺纹紧固于第二铰链销153。
[0075]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根据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椅子用支撑架100的变形的实施例,当然也可以由两个板,即由基板110和第一支撑板120构成(本说明书中称为两级支撑架),并且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0076]
在任何情况下,两级支撑架100或三级支撑架100均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两级支撑架100和三级支撑架100仅由就坐者根据椅子的大小或就坐者的身体大小来选择使用。
[0077]
另一方面,在图3所示的使用例中,由三个板,即由基板110及第一和第二支撑板120、130构成三级支撑架100,并且通过折叠第二支撑板130,仅基板110和第一支撑板120用作支撑架100。
[0078]
举例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椅子用支撑架100中的所述支撑板120、130由两个支撑板120、130构成,但不限于此,即使由三个支撑板或四个支撑板构成,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并且无论其数量多少,应该都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0079]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具有上述构成的椅子用支撑架100的操作。
[0080]
首先,对打开使用的操作进行描述。
[0081]
基板110以第一最大展开角度(θ1m)最大限度地展开,第二支撑板130以第二最大展开角度(θ2m)最大限度地展开,从而使支撑架100展开。
[0082]
使基板110的下端被座部11支撑,并且使第二支撑板130的上端被靠背部12支撑之后放置在椅子10上。
[0083]
如图2所示,就坐者的腰部大致位于基板110与第一支撑板120的交界处,并且只要就坐者以一定角度躺下,就能使就坐者的背部位于第一支撑板120和第二支撑板130上,从而就坐者就像躺在立着靠背的床上一样感到非常舒服和舒适。
[0084]
此时,就坐者体重的部分荷重(f1)大致作用在基板110和第一支撑板120之间的交界处上,但即使施加较低的荷重(f1),第一个最大展开角度(θ1m)也可以保持原样,而就坐者的不同荷重(f2)作用在大约第一支撑板120和第二支撑板130之间的交界处上,但即使该荷重(f2)起作用,也可以保持第二最大展开角(θ2m)不变。
[0085]
附图标记θ1表示第一展开角θ1,该开角是基板110和第一支撑板120之间形成的角度,附图标记θ2表示第二展开角θ2,该开角是第一支撑板120和第二支撑板130之间形成的角度。
[0086]
接下来,将描述为了折叠而进行的保管或携带的操作。
[0087]
首先,在基板110和第二支撑板130都展开的状态下(图7(a)),将基板110折叠(图7(b))。如图7(b)所示,基板110深入到第一支撑板120的内部而位于右侧的第一突框124之间。
[0088]
另外,在基板110被折叠的状态下(图8(a)),若第二支撑板130被折叠,则所有支撑
架都被折叠(图8(b))。如图8(b)所示,若第二支撑板130折叠,则第二突框134和第一突框124相互接触以形成整齐的外观。
[0089]
如上所述,考察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改变其技术宗旨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除了上述实施例之外的其他特定形式来实施。据此,应当理解为,上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0090]
本发明的范围由后述的权利要求范围显示,而不是上面的详述。应解释为,权利要求范围的意义及范围以及从均等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的形态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