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2022-11-09 21:58: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其中,倾斜面形成在位于主体外部的注射嘴,主体与注射嘴的熔接面配置为平坦面,注射嘴包括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凹陷,使得方便且易于制造。


背景技术:

2.皮肤由真皮和表皮组成。真皮是表皮下的皮肤,由控制皮肤弹性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以及基质蛋白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真皮层的细胞再生延迟,玻尿酸的产生延迟,导致与皮肤弹性有关的纤维断裂或失去弹性。因此,受损真皮的再生可以成为护肤的核心。
3.在难以治疗的收缩的疤痕和深层皱纹的情况下,首先向真皮层注入微量气体,使真皮层裂开,并向撕裂的真皮层注入少量液体,同时引起物理、化学和生物刺激。通过在所需部位诱导产生大量胶原纤维组织,可以进行治疗。因此,通过在确定部位产生大量胶原纤维组织,可以治疗收缩的疤痕和深层皱纹。
4.因此,为了实现真皮自我再生,需要在一个注射器的针头侵入皮肤的状态下交替注入气体和液体。为此,需要具有特殊结构的注射器。
5.特别地,在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的情况下,气体注入需要单独的气体连接机构,但当单独的装置组合时,系统体积增加,并且不易于生产和分配。因此,需要一种这样的注射器,其可以仅用一个相对简单的注射器进行分配,并且在使用后可以简单地丢弃以提供简单的治疗方法。
6.在通常开发的注射器的情况下,其包括具有倾斜面的注射嘴,以方便针头侵入,但主体和注射嘴的熔接面变成锥形倾斜面,使其难以制造。此外,还存在成型和注塑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收缩,导致产品不合格的问题。
7.上述作为背景技术所描述的事项只是为了提高对本发明背景技术的理解,不应视为承认它们对应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8.[技术问题]
[0009]
提出本发明以解决该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射器,其中,倾斜面形成在注射嘴以方便侵入,注射嘴与主体之间的熔接面由平坦面而不是倾斜面组成,注射嘴包括凹陷部分,从而防止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出现收缩现象,易于制造,并且可以大批量生产,针头的倾斜面配置为向上侵入,使得治疗溶液可以有效地注入到收缩区域的真皮和表皮之间。
[0010]
[技术方案]
[001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包括:主体、注射嘴、通孔以及止回阀,主体包括内管和外管,填充有第一流体的注射筒从后面插入到所述内管中,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间隔开并且成形为围绕内管,使得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可填充空间并且填充有第二流体;注射嘴接合到所述主体的前部分,并且配置为包括第一部、第
二部以及第三部,所述第一部位于主体外部,使得前端部与针头接合,后端部在接触外管的同时密封,并且使得倾斜面形成于侧部分以从后端部到前端部朝向中心倾斜,所述第二部插入到主体并在接触内管的同时密封,所述第三部与所述注射筒连接并密封;通孔形成为穿过所述注射嘴的第二部的一侧以与所述可填充空间连通,使得第二流体通过第二部流入注射嘴;止回阀设置在所述通孔中,以阻挡流体从注射嘴到可填充空间的流动,并允许流体从可填充空间到注射嘴的流动。
[0012]
所述注射嘴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并且包括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形成为从所述第一部的倾斜面沿竖直方向凹陷到所述第二部。
[0013]
多个凹陷部分可以彼此间隔开预定间隔。
[0014]
所述凹陷部分可以形成为从所述第一部的倾斜面延伸到所述第二部的内部,与所述通孔的上部分相邻的凹陷部分可以形成为延伸到通孔的上部分。
[0015]
在所述注射嘴的第一部的中心处形成针头接合孔,所述针头接合孔与所述针头的后端部接合并且是流体流入针头所通过的流动路径,在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三部中形成有流体流过的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的一端与所述注射筒连通,并且所述内部空间的另一端与所述针头接合孔连通,使得流体可以通过内部空间流出到针头。
[0016]
螺纹可以形成于所述注射筒的内周面,突出部分可以形成为在所述第三部的端部突出,从而与所述注射筒螺接。
[0017]
在所述通孔中,在通孔与注射嘴连通的通道的下端可以形成有连接部分,流体通过所述连接部分流入和流出,连接部分可以形成为与所述内部空间和所述针头接合孔所连通的端部相邻。
[0018]
此外,注射器可以进一步包括o形密封圈,所述o形密封圈设置于所述注射嘴,从而防止流体泄漏。
[0019]
所述o形密封圈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和所述内管之间的连接点,从而防止第一流体从所述注射筒泄漏。
[0020]
此外,所述第一部的后端部可以形成有接合端,所述接合端形成为与所述第二部成阶梯状,所述外管的外壁可以与接合端接触密封。
[0021]
此外,所述第二部可以配置为包括第二-1部和第二-2部,所述第二-1部连接到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2部连接到所述第三部,并且第二-2部的直径小于第二-1部的直径,当第二部插入到主体时,第二-1部的外周面可以与所述外管的内周面接触密封,并且第二-2部的外周面可以与所述内管的内周面接触密封。
[0022]
此外,注射器可以进一步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贯穿所述主体的侧壁并与所述可填充空间连通,使得第一流体填充到可填充空间中。
[0023]
此外,引导部分可以形成于所述主体的侧壁。
[0024]
所述针头的前端部可以包括沿一个方向倾斜切割的切割面,在所述主体接合到致动器时,所述切割面可以形成为朝上。
[0025]
[有利效果]
[0026]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注射嘴上形成倾斜面,因此针头易于侵入,并因此易于治疗。注射嘴与主体的熔接面由平坦面组成,使得易于熔接,并易于制造。
[0027]
此外,在注射嘴上形成有凹陷部分,因此通过在成型注塑生产过程中防止因固化
速度不均而引起的收缩现象,具有稳定地大批量生产的效果。
[0028]
此外,针头具有倾斜切割的切割面,在侵入过程中切割面朝上,其具有有效地将流体注入到收缩的疤痕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的侧截面图。
[0030]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的注射嘴的侧截面图。
[0031]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的注射嘴的前视图。
[0032]
图4为沿着图3的区域a-a所呈现的截面图。
[0033]
图5为沿着图3的区域b-b所呈现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发明模式]
[0035]
本发明可以包括:主体、注射嘴以及止回阀,主体包括内管和外管,填充有第一流体的注射筒从后面插入到内管中,外管与内管间隔开并且成形为围绕内管,使得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可填充空间并且填充有第二流体;注射嘴接合到主体的前部分,注射嘴包括第一部、第二部以及第三部,第一部位于主体外部,使得前端部与针头接合,后端部在接触外管的同时密封,并且使得倾斜面形成于侧部分以从后端部到前端部朝向中心倾斜,第二部插入到主体并在接触内管的同时密封,第三部与注射筒连接并密封;通孔形成为穿过注射嘴的第二部的一侧以与可填充空间连通,使得第二流体通过第二部流入注射嘴;止回阀设置在通孔中,以阻挡流体从注射嘴到可填充空间的流动,并允许流体从可填充空间到注射嘴的流动。
[0036]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0037]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申请中公开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将在具体结构和功能方面出于说明性目的进行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以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发明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申请中描述的实施方案。
[0038]
可以以各种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各种修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以有各种形式。因此,将参照附图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申请中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方案。然而,该描述并非旨在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限制于具体公开的实施方案。凡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的所有替换、等效方式以及替代均应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0039]
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构成元件,但不应解释为对各种构成元件施加任何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构成元件与另一个构成元件。例如,在不背离定义本发明的每个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构成元件称为第二构成元件。同样,第二构成元件也可以称为第一构成元件。
[0040]
在下文中,将通过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来详细描述本发明。每幅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0041]
在真皮自我再生中,先注入例如二氧化碳的气体,使表皮和真皮层分离,然后形成空间,并将例如玻尿酸的皮肤再生促进剂注入到空间中以促进真皮的再生,从而治疗收缩的疤痕、皱纹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复/交替注入两种不同的流体。因此,可以考虑为此
目的设置两个注射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存在连续更换注射器的麻烦,因此开发了本发明以容易地实施它。
[0042]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的侧截面图。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可以配置为包括主体100、注射嘴200、通孔300以及止回阀400。注射器的形成有针头(n)的前部分可以用帽(c)罩住以便存放。
[0043]
主体100可以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可以由内管120和外管140组成。填充有第一流体的注射筒(未示出)可以从后面插入并接合到内管120。填充在注射筒中的第一流体可以通过稍后描述的注射嘴200的内部空间202流出到针头(n)。
[0044]
外管140可以与内管120间隔开预定间隔以围绕内管120。也就是说,外管140的直径形成为大于内管120的直径。填充第二流体的可填充空间160可以形成在内管120与外管140间隔开的空间中。此外,内管120的长度形成为比外管140的长度短,第二部240插入到由长度差形成的空间中。第二部240的一部分可以与外管140的内周面接触密封,并且其余部分可以与内管120的内周面接触密封。
[0045]
注射嘴200可以接合到主体100的前部分以形成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流过的通道。参照图1,注射嘴200配置为包括第一部220、第二部240以及第三部260。
[0046]
第一部220位于主体100的外部,第一部的前端部与针头(n)接合,并且第一部的后端部与外管140接触密封。第一部220的侧部分可以具有从后端部到前端部朝向中心倾斜的倾斜面。当使用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时,倾斜面有利于侵入人体皮肤。
[0047]
当针头(n)侵入皮肤时,在形成倾斜于皮肤而不是垂直于皮肤的倾斜角度的同时将其插入。倾斜面可以被支撑为与皮肤的上表面接触,并且注射嘴200不受皮肤的干扰,使得可以用相对较短长度的针头(n)侵入到足够的深度。
[0048]
第二部240可以连接到第一部220的后端部,插入到主体100,并与内管120接触密封。第二部240插入到由外管140和内管120之间的长度差形成的空间,以与内管120接触。
[0049]
第三部260可以连接到第二部240的后端部,并且可以连接到注射筒并被密封。第三部260插入到内管120中并连接到填充有第一流体的注射筒。然后,第三部260的端部可以插入并连接到注射筒。
[0050]
在用于真皮再生的传统注射器的情况下,即使其包括倾斜面,主体100和倾斜面也被配置为熔接。当接触面为锥形倾斜面时,存在难以熔接和制造的问题,并且稳定性也变差。
[0051]
然而,在本发明中,第一部220位于主体100的外部,第二部240和第三部260插入到主体100中。因此,主体100和注射嘴200的固定部分成为第一部220的后端部,并且固定部分的截面形成为平坦面。也就是说,倾斜面与主体100未熔接,而平坦面与主体100熔接,且倾斜面位于熔接部分的上部分,使得易于制造,并且可以同时获得倾斜面的效果。
[0052]
参照图1,第一部220的直径最大,第二部240的直径较大,第三部260的直径最小。由于第一部220暴露于主体100的外部并与外管140接触,因此最大直径形成于第一部。由于第二部240在外管140和内管120之间与内管120接触,因此其应形成为小于第一部220的直径并且大于内管120的直径。
[0053]
由于第三部260插入到内管120中并连接到注射筒,因此第三部260的直径小于内管120的直径。
[0054]
通孔300可以起到将可填充空间160与注射嘴200的内部连通的作用。通孔300可以形成在注射嘴200的第二部240的一侧以与可填充空间160连通。因此,在可填充空间160中,第二流体可以通过通孔300被引入到注射嘴200。
[0055]
止回阀400是允许流体仅沿一个方向流动并阻止其沿相反方向流动的阀。止回阀400设置在通孔300中,从而允许第二流体从可填充空间160流动到注射嘴200的内部,并且阻止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从注射嘴200的内部流动到可填充空间160。
[0056]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的注射嘴200的侧截面图。
[0057]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的注射嘴200的前视图,图4为图3的区域a-a的截面图,图5为图3的区域b-b的截面图。
[0058]
参照图3至图5,凹陷部分201可以形成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的注射嘴200。在注射嘴200中,凹陷部分201可以沿竖直方向从第一部220的倾斜面凹陷到第二部240。竖直方向指的是朝向注射嘴200的前后的方向。
[0059]
注射嘴200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通常,在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注塑成型的情况下,其是通过将材料放入模具中并在高温和高压下成型来制造的。然而,即使可以制造模具,也存在难以通过注塑成型而制造的情况。这是由于从模具中取出的高温产品在室温下会变形。与空气接触的边缘或面相对较快地冷却和固化,但产品的中心部分冷却缓慢,由于其不与空气接触。存在的问题在于:缓慢冷却的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快速冷却的部分收缩更多。
[0060]
为了防止这种收缩现象,应使固化速度在所有方面都相同或相似。因此,形成于注射嘴200的凹陷部分201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的一种去芯,并且可以执行稳定地固化注射嘴200的功能。通过凹陷部分201,不仅注射嘴200的外面,而且注射嘴200的内面可以通过接触空气以恒定速度固化,使得易于制造,并且可以减少大批量生产中的不良产品的产生。
[0061]
参照图3,可以形成多个凹陷部分201。凹陷部分201可以形成为围绕注射嘴200的中心并且以预定间隔彼此间隔开。凹陷部分201的形状优选地分别统一形成。多个凹陷部分201形成为彼此间隔开预定间隔,并且所有的凹陷部分201形成为相同的形状,使得注射嘴200在成型和注塑过程中能够稳定地固化。另一方面,由于通过形成凹陷部分201可能会降低产品的刚度,因此可以通过形成彼此间隔开预定间隔的凹陷部分来保持刚度。
[0062]
参照图4和图5,凹陷部分201可以形成为从第一部220的倾斜面延伸到第二部240的内部。然而,与通孔300的上部分相邻的凹陷部分201可以形成为仅延伸到通孔300的上部分。这是由于当通孔300与凹陷部分201重叠时,流体会流出。
[0063]
参照图4和图5,可以在注射嘴200的第一部220的中心处形成针头接合孔222,所述针头接合孔222与针头(n)的后端部接合并且是流体流入针头(n)所通过的流动路径。流体可以流过的内部空间202可以形成于第二部240和第三部260。内部空间202和针头接合孔222可以形成为彼此连通。
[0064]
内部空间202的一端可以与注射筒连通,并且内部空间的另一端可以与针头接合孔222连通。流体流入内部空间202并通过针头接合孔222流入针头(n),然后通过针头(n)流出。
[0065]
向外突出的突出部分262可以形成在第三部260的端部。螺纹可以形成在注射筒的与第三部260连接的部分的内周面,突出部分262可以与螺纹连接,使得注射筒与第三部260
螺接在一起以牢固地密封。具有的效果在于:通过螺纹连接,填充在注射筒中的第一流体不会泄漏并流入注射嘴200。
[0066]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的注射嘴200的侧截面图。
[0067]
参照图2,通孔300可以形成为与内部空间202和针头接合孔222连通的端部相邻。在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的情况下,交替注入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使得重复施加正压和负压。在注入第二流体的情况下,第二流体必须通过可填充空间160被引入到内部空间202。然而,当第一流体剩余在内部空间202中时,可能会出现第一流体首先被注入的问题。
[0068]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孔300可以在与注射嘴200连通的通道320的下端形成有连接部分340,流体通过所述连接部分340流入和流出。连接部分340形成为与内部空间202和针头接合孔222连通的端部相邻,并且配置为第二流体在通过连接部分340被引入到内部空间202之后立即被引入到针头接合孔222。因此,在注入第二流体的情况下,可以解决剩余在内部空间202中的第一流体首先被注入的问题。
[0069]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可以进一步包括o形密封圈(未示出)。o形密封圈可以设置于注射嘴200以密封内部空间202,从而防止流体泄漏。o形密封圈可以形成为环形。o形密封圈可以设置在第二部240和内管120之间的连接点,从而防止第一流体从注射筒泄漏。
[0070]
参照图2,形成为与第二部240成阶梯状的接合端224可以形成在第一部220的后端部。当注射嘴200和主体100彼此接合时,外管140的外壁可以与接合端224接触密封。在接合端224,当接合端224和主体100熔接时,可填充空间160可以被密封。由于主体100与接合端224熔接,因此具有如上所述的易于制造的效果。
[0071]
此外,第二部240可以配置为包括第二-1部241和第二-2部242。参照图2,第二-1部241可以连接到第一部220,并且第二-2部242可以连接到第三部260。第二-2部242的直径小于第二-1部241的直径。当第二部240插入到主体100时,第二-1部241的外周面与外管140的内周面接触密封,并且第二-2部242的外周面可以与内管120的内周面接触密封。
[0072]
此外,第一流体流入可填充空间160所通过的进气口102可以形成于主体100的侧壁。进气口102可以穿过主体100的侧壁并与内管120和外管140之间的可填充空间160连通,使得第一流体可以填充到可填充空间160中。当用于供应第一流体的单独装置连接到进气口102时,可填充空间160被第一流体填充,因此具有的优点在于:操作者无需每次检查填充在可填充空间160中的第一流体的量即可以执行程序。
[0073]
此外,引导部分104可以形成于主体100的侧壁。引导部分104可以通过重复形成多个凹槽和突起来形成。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可以连接到诸如单独的致动器(未示出)的装置,用于驱动设置在注射筒中的活塞以电子控制活塞的驱动。在这种情况下,引导部分104可以接合并安装到致动器的外壳。即,引导部分104可以引导用于驱动插入到注射筒的活塞的致动器的位置,也可以引导与致动器连接的连接线。
[0074]
此外,针头(n)的前端部可以形成有沿一个方向倾斜切割的切割面。在主体100接合到致动器时,切割面可以形成为朝上。
[0075]
由于皮肤的表面是收缩的,因此通过在真皮和表皮之间注入诸如治疗溶液之类的流体来治疗收缩的疤痕。然而,为了使皮肤的内表面向外侧再生,需要将治疗溶液注入到收缩区域的真皮和表皮之间的表皮中。因此,通过使针头(n)的切割面朝上,治疗溶液朝向表
皮扩散,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0076]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通过选择性地注入例如二氧化碳的气体和例如玻尿酸的治疗溶液,可以很容易地使皮肤内侧的真皮再生,并且注射器的构造简单,因此注射器的制造和使用非常方便。
[0077]
特别地,倾斜面与主体100熔接的部分由平坦面而不是锥形倾斜面组成,使得易于熔接,从而使注射器可以易于制造并稳定使用。此外,形成凹陷部分201以防止在注塑制造过程中形状因冷却而变形或收缩的现象,从而易于制造。
[0078]
此外,具有的优点在于:通过使针头(n)的倾斜面朝上侵入,流体可以有效地扩散到收缩区域,从而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0079]
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而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0080]
[工业适用性]
[0081]
本发明涉及与用于真皮再生的注射器有关的发明,其中,倾斜面形成在位于主体外部的注射嘴,主体与注射嘴的熔接面配置为平坦面,注射嘴包括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凹陷,使得使用方便且易于制造。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