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透水园林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00:29: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园林道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水园林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2.园林道路指园林中的道路工程,包括园林道路布局、路面层结构和地面铺装等的设计。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像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进去连成整体。园林道路本身也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园林路面多采用透水砖直接铺设在泥土地上保持路面平整,然而,透水砖在长期使用后,部分泥土地会发生凹陷,导致透水砖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影响行人通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使透水砖表面长期保持平整,本技术提供一种透水园林道路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水园林道路结构,包括由多块透水砖组成的透水砖层,所述透水砖层下方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包括支撑架、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钢筋,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设置于两个支撑架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均开设有贯穿孔,所述钢筋贯穿设置在贯穿孔内,两个所述支撑架上均开设有与钢筋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加强层下方设置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下方设置有排水层,所述排水层下方设置有基层,所述基层及透水砖层两侧设置有排水渠。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层对透水砖层进行支撑,使透水砖层长期使用依然保持表面平整。
7.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均由多个左右依次连接的固定单元组成,所述固定单元为一体成型的三角形结构且由高强度金属钢架制成,多个所述固定单元之间焊接固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固定单元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9.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焊接成多个菱形结构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之间,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形成网面状结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吸收透水砖层受到的震动,进而提高透水砖层的稳固性。
11.优选地,所述碎石层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碎石层、第二碎石层和第三碎石层,所述第一碎石层、第二碎石层和第三碎石层均由碎石组成,且第一碎石层、第二碎石层和第三碎石层的碎石粒径依次减小。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碎石层、第二碎石层和第三碎石层加速路面透水,并且具有一定的滤水效果。
13.优选地,所述排水层包括固定板和排水管,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集水槽,多个所述集水槽的两侧均设置有连通两个集水槽的通孔,所述排水管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排水管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两侧,所述排水管与通孔连通,且所述排水管延伸至排水渠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集水槽收集渗透下的积水,积水经通孔流入排水管,再流入排水渠内。
15.优选地,所述透水砖层两侧与两个排水渠之间填充有砂石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砂石层覆盖透水砖层与两个排水渠之间缝隙,进而使透水砖不会向两侧移位。
17.优选地,所述排水渠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格栅,所述格栅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框两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弧形卡块,所述排水渠内侧壁上开设有与两个弧形卡块相适配的弧形卡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网对格栅收集的积水进行过滤,减少大件垃圾或枝叶进入排水渠,影响排水渠排水。
19.优选地,所述过滤框上贯穿设置有螺杆,所述格栅底部开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杆对过滤框与格栅进行固定,同时也便于拆卸过滤框。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2.1、通过加强层对透水砖层进行支撑,使透水砖层长期使用依然保持表面平整,通过网面状结构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吸收透水砖层受到的震动,进而提高透水砖层的稳固性;
23.2、通过格栅上的开口收集路面积水,通过过滤网对格栅收集的积水进行过滤,减少大件垃圾或枝叶进入排水渠,影响排水渠排水,通过取出格栅和过滤框,拆卸过滤框,进而可对过滤框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透水园林道路结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透水园林道路结构加强层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透水园林道路结构碎石层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透水园林道路结构排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透水园林道路结构格栅和过滤框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透水砖层;2、加强层;3、支撑架;4、第一固定架;5、第二固定架;6、钢筋;7、贯穿孔;8、安装孔;9、碎石层;10、排水层;11、基层;12、排水渠;13、第一碎石层;14、第二碎石层;15、第三碎石层;16、固定板;17、排水管;18、集水槽;19、通孔;20、砂石层;21、格栅;22、过滤框;23、弧形卡块;24、弧形卡槽;25、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1.参照图1和图2,一种透水园林道路结构,包括由多块透水砖组成的透水砖层1,透水砖呈方形结构,透水砖的周壁与上表面之间设有倒角,便于水流向下渗透。透水砖层1下方设置有加强层2,加强层2包括支撑架3、第一固定架4、第二固定架5和钢筋6,支撑架3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架4和第二固定架5设置于两个支撑架3之间,第一固定架4和第二固定架5上均开设有贯穿孔7,钢筋6贯穿设置在贯穿孔7内,两个支撑架3上均开设有与钢筋6相适配的安装孔8,将钢筋6穿过安装孔8和贯穿孔7,通过钢筋6对第一固定架4和第二固定架5进行安装,同时可根据需要选择第一固定架4和第二固定架5的数量。通过加强层2对透水砖层1进行支撑,使透水砖层1长期使用依然保持表面平整。
32.第一固定架4和第二固定架5均由多个左右依次连接的固定单元组成,固定单元为一体成型的三角形结构且由高强度金属钢架制成,固定单元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多个固定单元之间焊接固定,第一固定架4和第二固定架5焊接成多个菱形结构设置在两个支撑架3之间,第一固定架4和第二固定架5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固定架4和第二固定架5形成网面状结构,通过网面状结构的第一固定架4和第二固定架5吸收透水砖层1受到的震动,进而提高透水砖层1的稳固性。加强层2下方设置有碎石层9,通过碎石层9进行支撑,同时碎石层9也具有较好的透水性。碎石层9下方设置有排水层10,通过排水层10将结构内部积水排出,减少因积水长期积累对结构内部造成的的损坏。排水层10下方设置有基层11,基层11及透水砖层1两侧设置有排水渠12,通过排水渠12将路面积水收集并进行排水。
33.参照图1和图3,碎石层9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碎石层13、第二碎石层14和第三碎石层15,第一碎石层13、第二碎石层14和第三碎石层15均由碎石组成,且第一碎石层13、第二碎石层14和第三碎石层15的碎石粒径依次减小,通过第一碎石层13、第二碎石层14和第三碎石层15加速路面透水,并且具有一定的滤水效果。
34.参照图1和图4,排水层10包括固定板16和排水管17,固定板16上开设有多个集水槽18,通过多个集水槽18收集渗透下的积水,多个集水槽18的两侧均设置有连通两个集水槽18的通孔19,排水管17设置有两组,两组排水管17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6上两侧,排水管17与通孔19连通,且排水管17延伸至排水渠12内,积水经通孔19流入排水管17,再流入排水渠12内。
35.参照图1,透水砖层1两侧与两个排水渠12之间填充有砂石层20,通过砂石层20覆盖透水砖层1与两个排水渠12之间缝隙,进而使透水砖不会向两侧移位。
36.参照图1和图5,排水渠12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格栅21,格栅21上设置有开口,通过开口收集路面积水,格栅2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过滤框22,过滤框22内设置有过滤网,通过过滤网对格栅21收集的积水进行过滤,减少大件垃圾或枝叶进入排水渠12,影响排水渠12排水。过滤框22两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弧形卡块23,排水渠12内侧壁上开设有与两个弧形卡块23相适配的弧形卡槽24,将两个弧形卡块23卡入弧形卡槽24内,进而对格栅21及过滤框22进行安装。过滤框22上贯穿设置有螺杆25,格栅21底部开设有与螺杆25相适配的螺孔,通过螺杆25对过滤框22与格栅21进行固定,同时也便于拆卸过滤框22。
37.现对本技术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从下到上依次铺设基层11、排水层10和碎石层9,固定两个支撑架3,将多个第一固定架4和第二固定架5置于两个支撑架3之间,安装钢筋6,再安装由多块透水砖组成的透水砖层1,并向透水砖层1两侧与两个排水渠12之间填充砂石层20。通过加强层2对透水砖层1进行支撑,使透水砖层1长期使用依然保持表面平整,
通过网面状结构的第一固定架4和第二固定架5吸收透水砖层1受到的震动,进而提高透水砖层1的稳固性。路面积水经透水砖层1缝隙向下渗透,通过第一碎石层13、第二碎石层14和第三碎石层15加速积水渗透,通过多个集水槽18收集渗透下的积水,积水经通孔19流入排水管17,再流入排水渠12内,通过排水渠12将积水收集并进行排水。
3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申请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