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户外降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2-11-14 01:35: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户外用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户外降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几年来,很多地区夏季高温天气频发,使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或劳作的人们饱受高温的煎熬。在高温天气下,伴随着人体汗液的蒸发,有时会使人产生中暑等不良反应。因此,在炎热的户外,如何对人体合理的降温,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
3.为解决户外降温困难的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可以佩戴在头上的小风扇,但是这种小风扇是充电式的,不能产生持续动力,其降温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循环降温的一种户外降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户外降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降温管和隔热材料之间形成降温腔,通过降温腔内循环流动的水流对热空气进行降温冷却之后排出,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非常实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户外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隔热材料、水管、地下水管、水泵、连接管以及降温管,所述降温管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方,所述风扇安装在降温管的上端部,所述隔热材料套设在降温管的外壁上,所述隔热材料与降温管外壁之间形成降温腔,所述水管横向固定在降温腔内,所述隔热材料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水管的一端连通降温管,另一端位于散热孔中,所述地下水管和水泵均固定在地面下方,所述地下水管连接在水泵上,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在水泵的进水管上,另一端连通降温管与隔热材料之间的降温腔,所述降温腔内填充有水,所述降温腔内的水通过连接管进入水泵,再经过地下水管形成循环。
7.上述结构中:一种户外降温装置包括风扇、隔热材料、水管、地下水管、水泵、连接管以及降温管,降温管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方,水泵和地下水管固定在地面下方,通过依靠风扇将热空气吸进降温装置中的降温管内,降温管的筒壁上套设有隔热材料,在隔热材料和降温管之间形成降温腔,降温腔内填充有水,降温腔内的水通过连接管连接水泵,水在经过连接管后进入水泵,再经过地下水管形成循环,热空气通过降温腔内循环的水进行散热降温之后通过与降温管连通的水管排出,冷空气从降温管内散出到室外,实现对户外热空气的降温,整个装置除水泵及地下水管,其余均安装在地面之上。
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风扇包括风扇罩和扇片,所述扇片固定在降温管的顶部,所述降温管顶部端面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风扇罩通过固定孔固定在降温管的顶部且罩设在扇片上。
9.上述结构中:风扇包括风扇罩和扇片,扇片安装在降温管的顶部,风扇罩罩设在扇
片上,防止外界树叶等杂物进入降温管内,扇片转动,将户外的热空气抽入到降温管内,并通过降温管与隔热材料之间降温腔内循环的水流进行降温、冷却。
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水管沿降温管的外壁从下而上依次排列,且沿降温管的边缘依次环绕排列。
11.上述结构中:水管横向固定在降温管的外壁上且与降温管连通,水管沿降温管的外壁从下而上且沿降温管的边缘依次环绕排列,此种设置能够让热空气冷却效率更高,而且冷却之后的热空气,排出速度也会很快。
1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降温管为圆柱形外管,所述风扇固定在圆柱形外管的上端部,所述隔热材料为圆筒状,圆筒状的隔热材料套设在圆柱形外管的外壁上,所述隔热材料与圆柱形外管的外壁之间形成降温腔。
13.上述结构中:降温管设置为圆柱形外管,隔热材料设置为圆筒状,套设在圆柱型外管上,此时隔热材料与圆柱形外管之间的降温腔为圆环形,其内的水流分布均匀,散热效果更好,散出冷空气的效率也更快。
1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降温管为弧形外管,所述弧形外管包括弧形外管单元,所述弧形外管单元的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柱和固定柱配合孔,所述弧形外管单元通过固定柱和固定柱配合孔相互连接固定,所述隔热材料与弧形外管单元之间形成降温腔。
15.上述结构中:降温管设置为弧形外管,弧形外管为三段弧形外管单元组成,弧形外管单元通过固定柱和固定柱配合孔相互连接固定,隔热材料设置为圆筒状,套设在三段连接在一起的弧形外管单元外壁,此时,隔热材料和弧形外管之间的降温腔为三段式降温腔,通过三段式降温腔内的水流对降温管内的热空气进行降温冷却,降温管设置为三段弧形外管单元,具有方便组合安装的特点。
16.一种户外降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打开风扇和水泵,依靠风扇将空气中的热空气吸进降温管中,隔热材料与降温管之间的降温腔内置有水,降温腔内的水通过连接管进入水泵,再经过地下水管形成循环,热空气通过降温腔内循环的水对降温管内的热空气进行降温,降温之后的热空气变为冷空气,最终通过与降温管连通的水管将冷空气散出。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8.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降温管和隔热材料,使得降温管和隔热材料之间形成降温腔,通过在降温腔内注入水,并通过水泵实现降温腔内水流的循环流动,降温腔内循环流动的水流对热空气进行降温冷却之后排出,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实施例1中地面上方安装示意图;
21.图3是实施例1中降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发明中风扇结果与示意图;
23.图5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实施例2中弧形外管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实施例2中弧形外管单元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列表:1、风扇;2、隔热材料;3、水管;4、地面;5、地下水管;6、水泵;7、连接管;8、风扇罩;9、固定孔;10、扇片;11、弧形外管单元;12、连通固定柱;13、弧形外管;14、固定柱配合孔;15、圆柱形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8.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户外降温装置,包括风扇1、隔热材料2、水管3、地下水管5、水泵6、连接管7以及降温管,所述降温管垂直固定在地面4上方,所述风扇1安装在降温管的上端部,所述隔热材料2套设在降温管的外壁上,所述隔热材料2与降温管外壁之间形成降温腔,所述水管3横向固定在降温腔内,所述隔热材料2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水管3的一端连通降温管,另一端位于散热孔中,所述地下水管5和水泵6均固定在地面4下方,所述地下水管5连接在水泵6上,所述连接管7的一端连接在水泵6的进水管3上,另一端连通降温管与隔热材料2之间的降温腔,所述降温腔内填充有水,所述降温腔内的水通过连接管7进入水泵6,再经过地下水管5形成循环。
29.一种户外降温装置包括风扇1、隔热材料2、水管3、地下水管5、水泵6、连接管7以及降温管,降温管垂直固定在地面4上方,水泵6和地下水管5固定在地面4下方,通过依靠风扇1将热空气吸进降温装置中的降温管内,降温管的筒壁上套设有隔热材料2,在隔热材料2和降温管之间形成降温腔,降温腔内填充有水,降温腔内的水通过连接管7连接水泵6,水在经过连接管7后进入水泵6,再经过地下水管5形成循环,热空气通过降温腔内循环的水进行散热降温之后通过与降温管连通的水管3排出,冷空气从降温管内散出到室外,实现对户外热空气的降温,整个装置除水泵6及地下水管5,其余均安装在地面4之上。
30.在本发明中:所述风扇1包括风扇1罩和扇片10,所述扇片10固定在降温管的顶部,所述降温管顶部端面上设置有固定孔9,所述风扇1罩通过固定孔9固定在降温管的顶部且罩设在扇片10上。风扇1包括风扇1罩和扇片10,扇片10安装在降温管的顶部,风扇1罩罩设在扇片10上,防止外界树叶等杂物进入降温管内,扇片10转动,将户外的热空气抽入到降温管内,并通过降温管与隔热材料2之间降温腔内循环的水流进行降温、冷却。
31.在本发明中:所述水管3沿降温管的外壁从下而上依次排列,且沿降温管的边缘依次环绕排列。水管3横向固定在降温管的外壁上且与降温管连通,水管3沿降温管的外壁从下而上且沿降温管的边缘依次环绕排列,此种设置能够让热空气冷却效率更高,而且冷却之后的热空气,排出速度也会很快。
32.实施例1:
33.所述降温管为圆柱形外管15,所述风扇1固定在圆柱形外管15的上端部,所述隔热材料2为圆筒状,圆筒状的隔热材料2套设在圆柱形外管15的外壁上,所述隔热材料2与圆柱形外管15的外壁之间形成降温腔。
34.降温管设置为圆柱形外管15,隔热材料2设置为圆筒状,套设在圆柱型外管上,此时隔热材料2与圆柱形外管15之间的降温腔为圆环形,其内的水流分布均匀,散热效果更好,散出冷空气的效率也更快。
35.实施例2:
36.所述降温管为弧形外管13,所述弧形外管13包括弧形外管单元11,所述弧形外管
单元11的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柱和固定柱配合孔14,所述弧形外管单元11通过固定柱和固定柱配合孔14相互连接固定,所述隔热材料2与弧形外管单元11之间形成降温腔。
37.降温管设置为弧形外管13,弧形外管13为三段弧形外管单元11组成,弧形外管单元11通过固定柱和固定柱配合孔14相互连接固定,隔热材料2设置为圆筒状,套设在三段连接在一起的弧形外管单元11外壁,此时,隔热材料2和弧形外管13之间的降温腔为三段式降温腔,通过三段式降温腔内的水流对降温管内的热空气进行降温冷却,降温管设置为三段弧形外管单元11,具有方便组合安装的特点。
38.一种户外降温装置的使用方法,首先打开风扇1和水泵6,依靠风扇1将空气中的热空气吸进降温管中,隔热材料2与降温管之间的降温腔内置有水,降温腔内的水通过连接管7进入水泵6,再经过地下水管5形成循环,热空气通过降温腔内循环的水对降温管内的热空气进行降温,降温之后的热空气变为冷空气,最终通过与降温管连通的水管3将冷空气散出。
39.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降温管和隔热材料2,使得降温管和隔热材料2之间形成降温腔,通过在降温腔内注入水,并通过水泵6实现降温腔内水流的循环流动,降温腔内循环流动的水流对热空气进行降温冷却之后排出,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非常实用。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